《财经研究》2024年第12期语音预告(上)
文摘
财经
2024-11-29 09:00
上海
为丰富刊文样式,更好地适应读者阅读习惯,《财经研究》特别推出“语音预告”,耳听为先,敬请关注。请点击以下每条语音后的圆形按钮播放收听单篇文章。
新时代以来区域协调发展的成效、趋势与展望(张学良、王耀辉、韩慧敏)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理论逻辑、三重动因与建构路径(郎旭华、朱静)
迈向共同富裕的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邹国昊、张颖、杨楚风)
缴存住房公积金能够提升劳动者就业稳定性吗?(吴义东、厉诗辰、王先柱)
破产审判改革、债权人保护与稳就业(周磊、胡可煜、张正平)
生态法治引领下的企业ESG表现(高昊宇、王慧、温慧愉)
金融科技与企业ESG表现(孙明睿、马融、马文杰)
探索企业出口贸易网络发展新路径(刘玥、刘能毓、沈鸿)
需求激励还是创新抑制:OFDI供应链外溢与本土企业数字化转型(刘娟、康茂楠、赵丽婷)
民营企业董事长薪酬是管理层的“紧箍咒”吗?(刘浩、曹哲涵)
新时代以来区域协调发展的成效、趋势与展望(张学良、王耀辉、韩慧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中区域协调发展是党中央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区域协调发展不仅被赋予新的要求和使命,而且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背景,有必要深入分析区域协调发展的趋势、特征以及面临的挑战和矛盾。文章从中国式现代化与区域协调发展的辩证关系、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的成效以及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区域协调发展的趋势和展望等方面展开分析。
文章研究指出,区域协调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进一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需要立足于国内国际发展新形势,在政策制定精细化、空间尺度细微化上着重发力,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协调发展路径。
新时代以来区域协调发展已取得显著成效,以中心城市、都市圈和城市群空间体系为基础的区域协调联动发展空间格局已初步形成,都市圈和城市群已成为推动新型区域合作的重要空间载体。中国区域板块格局向“π”字型转变,大小“钻石菱形”共构空间联动发展格局,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新趋势。
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区域协调发展需要妥善处理五对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地的繁荣”与“人的繁荣”的关系、对内与对外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多彩增长与共同富裕的关系。这些关系的和谐处理对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至关重要。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理论逻辑、三重动因与建构路径(郎旭华、朱静)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进行学理分析。而现有文献大多聚焦于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一概念本身,或是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具体问题进行探析,尚未形成内在逻辑统一的整体分析框架。
文章基于马克思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要内容,并基于对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三者之间关系的探讨,形成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三重动因,从而提出了包括两条建构路径和三层次产业融合化发展在内的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演进逻辑。
文章得到三个方面的结论:第一,从主要内容看,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分为渗透层、核心层和支撑层,分别由服务业、工农业和基础设施体系构成,其中以工业和农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在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服务业和基础设施体系分别作为渗透层和支撑层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发挥提升带动与保障支撑的作用。第二,从发展动因看,技术变革、制度保障和文化价值塑造在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各司其职、相互依存、共同作用,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驱动因素。第三,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有两条路径,一条是基于技术变革和制度保障的共同作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条是基于技术、制度与文化价值三者的共同作用,发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文章的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基于马克思经济学的视角,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理论逻辑进行了学理分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框架;另一方面,围绕所提炼的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三重动因,形成了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构路径和三层次的产业融合化发展思路。
迈向共同富裕的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邹国昊、张颖、杨楚风)
作为推进国家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助力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内容,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是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要素。文章基于中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视角,采用2010-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从物质富裕、精神富裕、社会共享等多维度构建科学完备的共同富裕指数评价体系,评估了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
文章研究发现,大病保险能够增进收入分配的普惠性,促进个体可支配收入水平提升,缩小社区、区县、城市以及省份等多层次社会网络的可支配收入差距。大病保险能够通过缩小医疗负担的城乡差距、提高医疗资源配置效率和缓解流动性约束,助推共同富裕水平提升。
在个体维度强化非认知能力以促进人力资本提升,在家庭维度增加社会资本以发挥“非正式保险”作用,在区域维度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以改善金融服务可及性,这些均有助于提升大病保险助推共同富裕的成效。
立足于扩大内需以畅通国内大循环视角,大病保险尚未充分激励乡村居民消费从生存型迈向拓展型,也未推动乡村居民投资结构优化。此外,基于效率与公平视角,大病保险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没有造成显著的效率损失,展现了公平与效率的相容性。
文章探究了大病保险助推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为进一步分区域完善大病保险政策安排提供了重要参考。
缴存住房公积金能够提升劳动者就业稳定性吗?(吴义东、厉诗辰、王先柱)
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压舱石,也是改善人民生活进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作为我国民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公积金制度能够增强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缴存者提供底线保障。
文章使用2016年和2018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分析了住房公积金对劳动者就业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住房公积金会显著提升劳动者的就业稳定性,其影响路径可能有两个层面,一是工作层面的收入效应、岗位认同效应和工作价值观效应,二是住房层面的安居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住房公积金对个体权利意识弱、家庭无外债、中高收入、技能密集型行业劳动者的就业稳定性存在显著的正向效应。对标准时长及适度超时劳动者而言,就业稳定性会因缴纳住房公积金而提升;但对重度超时劳动者而言,公积金的稳就业效应不存在。在此情境下,应深化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切实提升劳动者的就业能力,进而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文章从民生福祉和劳动者获得感出发,深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维护劳动者就业权益提供了经验证据。同时,文章的研究对于切实解决“稳就业”“保民生”问题以及进一步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破产审判改革、债权人保护与稳就业(周磊、胡可煜、张正平)
保障就业是社会经济稳定运行的基础,就业增长是经济学关心的重要问题。地方政府为稳就业常采取财政补贴等救助措施,这可能导致僵尸企业存续,影响企业的正常扩张和劳动力需求增长。而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则有利于减弱僵尸企业的负面影响,实现稳就业目标。
文章将破产审判改革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破产审判改革对债权人的司法保护如何影响企业和城市两个层面的就业水平。研究发现,破产审判改革显著提升了破产案件的审理效率,保护了企业和银行两类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提升了企业的就业水平。
破产审判改革通过商业信用供给降低效应和信贷资金释放效应,增加了企业的劳动力雇佣。其中,商业信用供给降低效应是指改革能使企业及时收回被拖欠账款,减少被占用资金,缓解流动性约束,从而有利于企业雇佣更多的劳动力。而信贷资金释放效应是指改革有利于银行收回资金并减少僵尸贷款,从而增加信贷供给;但由于银行信贷供给偏好没有发生改变,这一机制的稳就业效应主要体现在融资约束较轻的企业中。
异质性分析表明,破产审判改革的稳就业效应主要体现在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低技能劳动者类别中,从而改变了就业的知识结构。城市层面的分析结果显示,破产审判改革促进更多的企业进入本地市场,增加了城市总体就业,提升了工资水平,而这些效应在经济发达城市和僵尸企业数量较多的城市中显著。
文章研究表明,地方政府无需为保障就业而盲目救助理应退出市场的僵尸企业,完善市场退出机制更有利于实现稳就业目标。
《财经研究》创刊于1956年,是上海财经大学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经济类理论刊物。《财经研究》为高校经济学龙头期刊,是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财经高校联络中心的主任单位,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百强报刊”和中宣部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成为“教育部经济学专业期刊示范基地”并进入教育部名栏。
《财经研究》是国内三大核心期刊检索“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入选期刊。《财经研究》设有公共经济与管理、金融研究、财务与会计研究、经济史·经济思想史研究、区域经济研究、产业经济研究、国际经济研究等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