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岭南十二状元

文化   2024-11-09 11:43   山东  

点击左上天涯闻谈关注我们


【天涯闻谈总1195

清代岭南十二状元


作者:陈同泽



所谓岭南,是指我国南方五岭以南地区的概称。五岭即由越城岭、萌渚岭、都庞岭、骑田岭、大庾岭等五座大山组成。以五岭岭顶分水为界,南面地区为岭南地区,大致包括今广东、广西、云南东部、福建西南部等。随着历史演变,现在岭南一词,特指广东、广西、海南等华南区域范围。

所谓状元,是对科举考试中最高一级考试,即殿试所录取的第一名进士的通称。据史料记载,自唐武德五年(622年)高祖诏令科举制度诞生,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历时1283年间,全国可考的文状元621位、武状元293位,合计914位。


状元匾


岭南古代被中原人称为“蛮夷之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都远远落后于中原地区。从科举制度诞生,到唐朝大中五年(851年)的230年间,岭南地区没有中过一位状元(包括文状元和武状元)。直到唐朝大中五年,年仅17岁的莫宣卿,参加殿试并列第一名,成为岭南第一位状元,也是全国年纪最小的状元。

自莫宣卿起,至清末科举废除止,岭南先后出了莫宣卿(851年中)、赵观文(895年中)、裴说(906年中)、简文会(920年中)、梁嵩(925年中)、王世则(983年中)、冯京(1049年中)、毛自知(1205年中)、张镇孙(1271年中)、伦文叙(1499年中)、林大钦(1532年中)、黄士俊(1607年中)、庄有恭(1739年中)、陈继昌(1820年中)、林召棠(1823年中)、龙启瑞(1841年中)、梁耀枢(1871年中)、张建勋(1889年中)、刘福姚(1892年中)等19位文科状元。又出了李珙(1107年中)、朱可贞(1628中)、林德镛(1721年中)、李威光(1772年中)、黄仁勇(1796年中)、‌姚大宁(1801年中)、‌覃贵福‌(1860年中)‌等7位武科状元。合计26位文武状元。

考察清代296年的历史,岭南地区中文科状元7位、武科状元5位,合计文武状元共12位。下面按中状元的时间先后,对这12位状元进行追述。


第一位,武状元:林德镛


清代沿前朝,考状元分文武两科。清代武科始于顺治元年(1644),每逢子、卯、午、酉年各省举行乡试,次年举行全国性的会试。乡试在各省城举行,考中者称武举人。武举人于次年秋到京城参加会试,合格者称武进士。武进士同年在京城参加殿试。殿试在宫殿或太和殿前举行,考试更为严格、隆重,皇帝亲自到场考骑射和技勇,并试策文。考试成绩第一名称武状元。

《清实录》载:(康熙六十年)“九月辛丑,以翰林院侍讲学士吴士玉为武会试正考官,戚麟祥为副考官。十月壬申,策试天下中式武举于太和殿前。十月癸酉,上御畅春园内西厂,阅试武举骑射、技勇。十月甲戌,上御畅春园内西厂,阅试武举骑射、技勇。十月乙亥,上御畅春园内西厂,阅试武举骑射、技勇。十月丙子,传胪。赐殿试武举林德镛等一百十人武进士及第出身有差。”


林德镛


《揭阳县志》(雍正)载:“林德镛(字白庵),是清代潮州府揭阳县棉湖(今揭阳市榕城区西马街道北市社区状元巷)人,天资豪宕,臂力过人,能挽六钧之弓。康熙丁酉五十六年(1717年)中武举人第2名,康熙六十年(1721年)辛丑科会试中武进士第九名、殿试第一人,授二等侍卫。但他因病未能施展才干,于次年去世。”

林德镛,英年早逝,未能施展才干,皇帝为之婉叹。


第二位,文状元:庄有恭


清代文科会试在京城贡院举行,三年举行一次。京城贡院设号房8000余间,每间宽4尺,长5尺。每次有六至七千来自全国各地的举人参加考试,考生要在封闭的号房里考9天7夜,吃、喝、睡、拉全在里面,按主考官命题作文(含诗词)若干篇。主考官阅卷后预录约300人,称之为贡士。之后,这些贡士还要进朝堂接受皇帝主考的殿试。殿试只考一天,凌晨开始,日落交卷。

《清实录》载:(乾隆四年)“二月甲辰,礼部以会试中额请。得旨:这会试,满洲、蒙古取中十名,汉军取中三名,直隶取中三十名,奉天取中二名,山东取中二十名,山西取中十八名,河南取中十六名,陕西取中十四名,江南取中三十五名,浙江取中三十二名,江西取中三十名,湖北取中十四名,湖南取中八名,福建取中二十名,广东取中十八名,广西取中六名,四川取中十名,贵州取中八名,云南取中八名,旗卷五经取中一名,南卷五经取中八名,北卷五经取中三名,中卷五经取中二名。四月丁丑,策试天下贡士轩辕诰等三百二十八人于太和殿前。制曰:朕惟帝王统御寰区,代天子民,敕明旦,凛对越,广咨询,切饥溺,朝夕乾惕,不遑宁处者,亦惟思措天下于治安,登斯民于衽席。缅想唐虞之世,吁哪一堂,时几互儆……”。


庄有恭


《清实录》接载:(乾隆四年)“四月庚辰,上阅殿试进呈卷,召读卷诸臣入。谕曰:今次尔等所取之卷无浮泛之习,所拟第一甚为允当,所拟第五拔置第二,第六拔置第三,第二置第五,第三置第四,余俱依汝等所拟。因命大学士徐本拆视。第一名,庄有恭,广东人。上喜曰:广东僻远之省,竟出状元耶?吏部尚书甘汝来奏曰:前朝曾有数人,本朝从未曾有。上曰:九卿京堂内并无广东人,今得状元,颇为可喜。寻按名拆毕,诸臣捧卷退出。四月乙巳,授一甲一名进士庄有恭为翰林院修撰,一甲二名涂逢震,一甲三名秦勇均为翰林院编修。”

庄有恭(1713—1767年),字容可,号淳夫、滋圃,广东番禺(今广州市文冲村)人。授翰林院修撰后,历任侍读学士、中丞、光禄寺卿、兵部右侍郎、刑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两江总督、太子少保,江苏、浙江、湖北和福建巡抚等。庄有恭为官大部分时间与水打交道,以善治水闻名。过去,江浙地区常受到海潮的冲击,特别是从杭州到海宁一段,潮灾最为严重。明代及清康雍时期均进行较大规模的海塘修筑工作。1752年,庄有恭任江苏巡抚、署两江总督,上疏借库银一万六千两,续修太仓、镇洋海堤。1756年,庄有恭调任浙江巡抚,1762年9月,庄有恭疏报海宁塘竣工。乾隆帝龙颜大悦,认为庄“甚属尽心,深可嘉予”,遂议加一级,调任江苏巡抚,加太子少保。但是,浙江海塘工程十分紧要,“庄有恭筹办甚为尽心”,所以浙江塘工、赈务,“仍听庄有恭专司其事”,对庄极为信赖。1764年,已被擢为刑部尚书的庄有恭疏请大修“三江”(即吴湘江、娄江、东江,为太湖水分泄主要水道)水利。次年,命协办大学士,仍暂留巡抚任,乾隆帝再次南巡,复赐诗褒勉。

庄有恭的书法苍劲工丽,他的书法以颜真卿、米芾为楷模,又学魏、晋,后遍临历代法帖,采集众长,历为人称道。钦州的广州会馆大门额,精刻“广州会馆”花岗岩行楷大匾,署名是庄有恭书。


第三位,武状元:李威光


《清实录》载:(乾隆三十七年)“九月丁未,命兵部左侍郎周煌知武举,礼部右侍郎倪承宽为武会试正考官,左副都御史黄登贤为副考官。九月庚戌,兵部以武会试中额请。得旨:这考试,汉军取中二名,直隶取中六名,陕西取中七名,广东取中九名,河南取中二名,山东取中五名,江南取中二名,山西取中三名,湖北取中二名,湖南取中一名,四川取中一名,广西取中一名,福建取中三名,浙江取中二名,江西取中一名,云南取中一名,贵州取中一名。十月甲戌,上御紫光阁,阅中式武举骑射。十月乙亥,上御紫光阁,阅中式武举技勇。十月丙子,上御太和殿。传胪。赐中式武举一甲李威光、左瑛、赵士魁三人武进士及第,二甲宋如璜等四人武进士出身,三甲程定泰等四十三人同武进士出身。”


李威光


李威光,广东长乐(今广东五华县华城镇黄埔村)人。李威光中武状元后授御前侍卫,历任广西提标左营游击、浙江黄岩镇压镇标水师中军游击、福建烽火门参将、闽安协副将、南澳总兵等职。李威光一生精于海战,屡平海寇,抗倭保台,对闽粤两省及东南沿海地区的安全贡献颇大,以战功显赫诰封四世武功将军。


第四位,武状元:黄仁勇


《清实录》载:(嘉庆元年)“九月壬子,以兵部右侍郎李潢知武举,工部尚书彭元瑞为武会试正考官,内阁学士吴省兰为副考官。九月丁巳,兵部以武会试中额请。得旨:汉军取中一名,直隶取中六名,陕甘取中六名,广东取中三名,河南取中一名,山东取中四名,江苏取中一名,安徽取中一名,山西取中一名,湖北取中一名,湖南取中一名,四川取中一名,广西取中一名,福建取中一名,浙江取中一名,江西取中一名,云南取中一名,贵州取中一名。十月戊子,策试中式武举耿金钊等三十五名于太和殿前。十月庚寅,上侍太上皇帝御紫光阁,阅中式武举马步射。十月辛卯,上侍太上皇帝御紫光阁,阅中式武举技勇。十月辛卯,御乾清宫引见中式武举,亲定甲乙。十月壬辰,上御太和殿。传胪。赐殿试武举一甲黄仁勇、常鸣盛、高适三人武进士及第,二甲严殿传等五人武进士出身,三甲高殿鳌等二十七人同武进士出身。”


黄仁勇


黄仁勇(1762—1817年),字良越,号智斋,谥庄敏。广东海阳县(今潮州市潮安区)古巷镇孚中村人。1792年中武举人。1796年殿试钦点为武状元。始授头等侍卫,在紫禁城行走。外任福建金门镇中军游击等,在金门镇任职达十五年之久。黄仁勇倾注心血加强海防,抵御外侮,保卫国土。因成绩卓著,屡受朝廷嘉奖,诰封四世武功将军。


第五位,武状元:姚大宁



《清实录》载:(嘉庆六年)“十月丙辰,以刑部右侍郎初彭龄知武举,刑部左侍郎祖之望为武会试正考官,詹事府少詹事茅元铭为副考官。十月戊午,兵部以武会试中额请。得旨:汉军取中四名,奉天取中一名,直隶取中六名,陕甘取中四名,广东取中六名,河南取中三名,山东取中五名,江苏取中一名,安徽取中二名,山西取中三名,湖北取中三名,湖南取中一名,四川取中三名,广西取中一名,福建取中三名,浙江取中三名,江西取中二名,云南取中二名,贵州取中一名。十月癸酉,策试中式武举王鸿仪等五十四名于太和殿前。十一月乙亥,上御紫光阁,阅中式武举马步射。十一月丙子,上御紫光阁,阅中式武举技勇。十一月丙子,御乾清宫,引见中式武举,亲定甲乙。十一月戊寅,上御太和殿。传胪。赐中式武举一甲姚大宁、满德坤、李廷扬三人武进士及第,二甲龚调元等六人武进士出身,三甲王杞薰等四十五人同武进士出身。”

姚大宁(1772—1807年),原名君辅,字允盛,号熙亭,广东南海(今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文教村)人。1801年,姚大宁金榜题名后授头等侍卫,在紫禁城行走。1807年秋,姚大宁随嘉庆帝狩猎,外出古北口,因得风寒病,回京后不久去逝。


第六位,文状元:陈继昌


《清实录》载:(嘉庆二十五年)“三月丁丑,礼部以宗室会试中额请,得旨:取中四名。三月己卯,礼部以会试中额请,得旨:满洲取中八名,蒙古取中二名,汉军取中四名,直隶取中二十三名,奉天取中二名,山东取中十七名,山西取中十二名,河南取中十一名,陕甘取中十一名,江苏取中二十一名,安徽取中十四名,浙江取中二十四名,江西取中十七名,湖北取中十一名,湖南取中八名,福建取中十一名,广东取中八名,广西取中七名,四川取中九名,云南取中十一名,贵州取中十名。四月乙巳,以大学士托津、兵部尚书刘镮之、工部尚书茹棻、都察院左都御史汪廷珍、吏部左侍郎顾德庆、礼部右侍郎汤金钊、工部左侍郎王以衔、右侍郎陆以庄为殿试读卷官。四月丙午,策试天下贡士陈继昌等二百四十六人于太和殿。制曰:朕寅承大宝,抚御寰区,二十有五年,孜孜汲汲,罔敢一日暇逸。仰荷昊载笃祐,列圣贻庥,函夏又宁,民人乐业,冀与内外臣工,早作夜思,由小康而跻上理。洪惟帝王治道之原,学校教人之法,儆群僚以励翼,莫德水以安流,所为斟元阐绎……”。

陈继昌对策:“臣对:臣闻建极所以绥猷,兴贤所以致治,旌别严而鹓联式序、荣光塞而龙叙呈图。此景铄之上仪,郅隆之盛轨也。稽诸载籍《诗》征式命之符,《礼》重书升之典。克知灼见……”。


陈继昌


《清实录》接载:(嘉庆二十五年)“四月己酉,御乾清宫,召读卷官入,亲阅定进呈十卷甲第。四月庚戌,上御太和殿。传胪。赐一甲陈继昌、许乃普、陈銮三人进士及第,二甲龚文辉等一百人进士出身,三甲劳逢源等一百四十三人同进士出身。四月乙卯,授一甲一名进士陈继昌为翰林院修撰,二名进士许乃普、三名进士陈銮为翰林院编修。”

陈继昌(1791-1849年)原名守壑,字哲臣,号莲史,广西临桂(今桂林市临桂区四塘镇横山村)人,清朝著名宰相陈宏谋的玄孙。1813年,陈继昌在广西乡试中第一名解元。1820年,在会试中第一名会元,接着又中第一名状元。陈继昌连中“三元”,人称“三元及第”。在中国1300年的科举考试的历史上,能获得三元及第的儒生仅仅13人,而陈继昌就是其中的第十三位三元及第者,可谓“前有古人,后无来者”。

陈继昌三元及第的消息一时震动朝野。时任两广总督阮元以诗赞“一枝真自桂林来”,并在广西贡院(今桂林皇城)端礼门上,建立“三元及第坊”,亲自书额大加褒扬。

陈继昌三元及第后,历任翰林院修撰、山东兖州知府、直隶保定知府、通水河道巡察、江西按察使、江苏巡抚等职。陈继昌办事公正廉明,做了许多兴利除弊、促教兴文的事情。他善书法,有书法大家风范。能诗文,著有《如话斋诗存》等。


第七位,文状元:林召棠


《清实录》载:(道光三年)“三月庚寅,礼部以会试中额请,得旨:满洲取中九名,蒙古取中三名,汉军取中五名,直隶取中二十二名,奉天取中二名,山东取中十九名,山西取中十一名,河南取中十一名,陕甘取中九名,江苏取中十九名,安徽取中十五名,浙江取中二十三名,江西取中十九名,湖北取中十一名,湖南取中九名,福建取中十二名,台湾取中一名,广东取中十名,广西取中六名,四川取中七名,贵州取中七名,云南取中十名。四月己未,以大学士长龄、吏部尚书卢荫溥、户部尚书黄钺、兵部尚书王宗诚、刑部尚书那清安、兵部右侍郎朱士彦、刑部右侍郎史致俨、内阁学士陈嵩庆为殿试读卷官。四月庚申,策试天下贡士杜受田等二百四十六人于保和殿。制曰:朕仰承昊苍眷佑,祖考诒庥,履位以来,于今三载,幸海宇义安,国家无事。思与天下臣民同乐太平,允臻上理。而朕怀兢业,惟虑风化之未淳,主术之或怠,听言之未广,民生之未裕……”。

林召棠对策:“臣对:臣闻致治本于育才,正俗先乎谨度,听箴规斯能综众善,勤疏浚所以庆安澜。稽诸往籍,《诗》咏作人,《易》严节制,《书》著从绳之美,《礼》有修防之文。茂矩崇仪,秩然赅备……”。


林召棠


《清实录》接载:(道光三年)“四月癸亥,御乾清宫,召读卷官入,亲阅定进呈十卷甲第。四月甲子,上御太和殿。传胪。赐一甲林召棠、王广荫、周开麒三人进士及第,二甲杜受田等一百七人进士出身,三甲汪封渭等一百三十六人同进士出身。五月甲戌,授一甲一名进士林召棠为翰林院修撰,二名进士王广荫、三名进士周开麒为翰林院编修。”

林召棠(1786—1872年),字爱封,号芾南,谥文恭,广东吴川霞街村人。1823年林召棠授翰林院修撰,1831年林召棠奉旨主考陕西、甘肃两省。他为国家选拔人才,不尚浮艳,但求实学,公正廉明,为人称道。但是,学问造诣很深的林召棠却不精于官场钻营之道,不事阿谀奉承,不肯巴结权贵。权臣穆彰阿做寿,他只送上象征性的“菲仪”。他任陕西主考官,穆彰阿要为自己的亲属考场舞弊开方便之门,林召棠断然拒绝。所以,林召棠任了一届主考官之后,便被投闲置散,而他也无意在这污浊的官场再混下去,46岁便辞官,告退回乡。林召棠著作有《心亭亭居诗存》《心亭亭居文存》《心亭亭居笔记》等。集外散见于《东安县志序》《吴川易氏族谱序》《端砚铭序》等文章。林召棠善书法,今肇庆七星岩存有“状元碑”,是他撰并手书五言诗,诗文精彩,笔致秀美。还有湛江湖光岩楞严寺有一楹联:“湖水苍莽客到路从花外问;岩山寂历僧归门向月中敲。”也是林召棠题作的。


第八位,文状元:龙启瑞


《清实录》载:(道光二十一年)“三月戊申,礼部以会试中额请,得旨:满洲取中七名,蒙古取中三名,汉军取中五名,直隶取中二十一名,奉天取中二名,山东取中十八名,山西取中九名,河南取中九名,陕甘取中八名,江苏取中十八名,安徽取中八名,浙江取中十九名,江西取中十八名,湖北取中七名,湖南取中六名,福建取中八名,广东取中八名,广西取中六名,四川取中七名,云南取中七名,贵州取中六名。四月甲辰,以大学士王鼎,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卓秉恬,礼部尚书龚守正,户部右侍郎许乃普,刑部右侍郎德诚,内阁学士李品芳、李煌,通政使司通政使慧成为殿试读卷官。四月乙已,策试天下贡士蔡念慈等二百二人于保和殿。制曰:朕寅绍丕基,覃熙宇合,仰荷上苍鸿佑,祖考眷贻,深宫劼瑟,益亹治安。兹御极之二十有一年,诞敷纶诏,特开恩榜,嘉与天下士周咨博稽,以裨集思广益之治,尔多士其敬听予询。士不通经,不足致用,经之学不在寻章摘句也,要为其有用者……”。


龙启瑞


龙启瑞对策:“臣对:臣闻学古所以入官,安民必先课吏,祛邪斯能善俗,防海乃可靖边。遐稽往籍,《易》著观文,《礼》详分职,《书》重诘奸之治,《诗》陈有截之辞。古帝王锡极临宸,斟元御宇,以勤典学穷经比于菑畲,以励官常立政先夫准牧……”。

《清实录》接载:(道光二十一年)“四月戊申,御弘德殿,召读卷官入,亲阅定进呈十卷甲第。四月己西,上御太和殿。传胪。赐一甲龙启瑞、龚宝莲、胡家玉三人进士及第,二甲何若瑶等九十六人进士出身,三甲吴荣楷等一百三人同进士出身。五月甲寅,授一甲一名进士龙启瑞为翰林院修撰,二名进士龚宝莲、三名进士胡家玉为翰林院编修。”

龙启瑞(1814-1858年),字辑五、翰臣,广西永福(今桂林市永福县罗锦镇黄洞村)人。龙启瑞授翰林院修撰后,历任顺天乡试同考官、广东乡试副考官、侍讲、侍讲学士、通政司副使、江西布政使。龙启瑞是岭南状元中,在文化方面对后世影响最大之一个。他的著作有《经籍举要》《视学须知》《团练辑要》《汉南春柳词钞》《帚集附词》《古韵通说》《尔雅经注集证》《小学高注补正》《是君是臣录》《班书识小录》《通鉴识小录》《朱子精言》《庄子字诂》《经德堂集》等,他名列清代音韵学家、文字学家、文学家、目录学家等。


第九位,武状元:覃贵福


太平天国为与清朝争夺人才,起义军在南京建国定都后实行科举取士。太平天国十年(1860年),覃贵福参加南京天(殿)试,夺得庚申科武状元。


覃贵福


覃贵福(1842-1913年),绰号“覃铁牛”,广西武宣县东乡福隆村人。覃贵福中武状元后,积极参与太平天国政治改革运动,成为《资政新编》改革方案的主要拥护者和参与人。他多次率军出征,与清军交战,打败清军进攻,屡建奇功。在一次作战中,由于叛徒出卖,覃贵福被清军将领苏元春俘获而投降清朝,成为太平天国的敌人。由于他为清军效力,官升至二品大员。太平天国彻底失败后,覃贵福目睹清廷种种腐败,遂于1868年辞官隐居家乡。


第十位,文状元:梁耀枢


《清实录》载:(同治十年)“三月甲寅,礼部以会试中额请。得旨:满洲取中八名,蒙古取中二名,汉军取中五名,直隶取中二十四名,奉天取中三名,山东取中二十二名,山西取中十一名,河南取中十九名,陕甘取中二十四名,江苏取中二十六名,安徽取中十八名,浙江取中二十五名,江西取中二十三名,湖北取中十四名,湖南取中十四名,福建取中二十名,台湾取中二名,广东取中十六名,广西取中十三名,四川取中十五名,云南取中十一名,贵州取中十一名。四月己卯,以大学士瑞常、户部尚书宝鋆、刑部尚书全庆、工部尚书毛昶熙、都察院左都御史庞钟璐、户部左侍郎延煦、兵部右侍郎黄倬、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刘有铭为殿试读卷官。四月庚辰,策试天下贡士李联珠等三百二十三人于保和殿。制曰:朕寅绍不基托临变字,默荷上穹垂佑,列圣诒谋,兢业敕几,日慎一日。承两宫之训迪,期四海之又安,深维诚意正心之要,通经致用之方,何以崇实而黜华,何以兴贤而致治,集思广益,其于实政有神。兹当临轩发策之时,悉心咨访,尔多士其敬听朕命。人心道心之训……”。

梁耀枢对策:“臣对:臣闻显德者缉熙之学,通经者致用之原,崇实者化俗之方,任贤者立政之要。自古帝王,斟元御宇,锡福诚民。以懋皇猷则书陈丹陛焉,以端经术则瑞应青藜焉,以节国用则化洽素丝焉……”。



《清实录》接载:(同治十年)“四月癸未,上御养心殿,召读卷官人,亲阅定进呈十卷甲第。四月甲申,上御太和殿。传胪。赐一甲梁耀枢、高岳嵩、郁昆三人进士及第,二甲恽彦彬等一百二十人进士出身,三甲李绂藻等二百人同进士出身。”

梁耀枢(1832—1888年),字冠棋,号斗南,晚年又号叔简。广东顺德杏坛人。梁耀枢中状元后,授职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1873年他出任顺天乡试同考官。1875年出任湖北乡试主考官。1876年出任湖北学政。1880年任会试同考官。又二年,梁耀枢入值南书房,任日讲起居注官,左右中允。1883年升为翰林院侍讲。次年,迁侍读左右庶子。1886年,任会试同考官,后出任山东学政。1887年官授詹事应少詹事。梁耀枢一身正气,对自己家乡事情更是关注。当时广东学政叶大焯有营私舞弊的行为,有人通报给梁耀枢,梁耀枢查明实情后,给皇帝上了一本措辞严厉的奏章,将这位家乡的父母官狠狠地参了一本。梁耀枢的弹劾文章轰动一时,知道内情的人都称赞他一身正气,令人敬佩。梁耀枢一直备受慈禧太后重用,他的墨迹可谓金玉。在北京故宫的储秀宫、体和殿、翊坤宫等都有他题写的《万寿无疆赋》墨宝。1888年,梁耀枢官至詹事府詹事。同年,卒于任上。


第十一位,文状元:张建勋


《清实录》载:(光绪十五年)“三月己巳,礼部以会试中额请。得旨:满洲取中八名,蒙古取中三名,汉军取中六名,直隶取中二十三名,奉天取中三名,山东取中二十一名,山西取中十名,河南取中十七名,陕西取中十四名,甘肃取中九名,江苏取中二十五名,安徽取中十七名,浙江取中二十四名,江西取中二十二名,湖北取中十四名,湖南取中十四名,四川取中十四名,福建取中二十名,台湾取中二名,广东取中十六名,广西取中十三名,云南取中十二名,贵州取中十一名。四月乙未,派大学士恩承、协办大学士徐桐、礼部尚书李鸿藻、兵部尚书许庚身、工部尚书潘祖荫、都察院左都御史祁世长、户部左侍郎孙诒经、刑部左侍郎薛允升为殿试读卷官。四月丙申,策试天下贡士许叶芬等二百九十六人于保和殿。制曰:朕仰膺天眷,寅绍丕基,荷列圣之诒谋,承慈闱之懿训,兢兢业业,十有五年矣。思欲登群生于衽席,筹九府之丰盈,绥八表于安全,阜四民之货殖。兹当临轩发策,尔多士其敬听朕命……”。

张建勋对策:“臣对:臣闻食者民之天也。而用以经之,武以卫之,蚕绩以辅之,凡以体元元,光鸿化也。故《史·平准书》曰:虚仓层而贷之粟,弛山泽而同其利……”。

《清实录》接载:(光绪十五年)“四月庚子,上御太和殿。传胪。授一甲三人张建勋为翰林院修撰,李盛铎、刘世安为编修,赐进士及第,二甲杜本崇等一百三十二人赐进士出身,三甲孙廷翰等一百九十六人赐同进士出身。”

张建勋(1848—1913年),字季端,号愉谷,又号愉庐,广西临桂义仓街(有称永福)人。他以一篇“民以食为天”的策论,被皇帝钦点为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后,1894年出任云南乡试主考官。1897年出任云南学政,致力于边远之地的教育。他实施教化,提倡文风,百姓把他看作在偏远的云南兴学的功臣。1906年张建勋以侍讲授道员,督学黑龙江兼任民政使。他大兴教育,重教兴文,为政清廉、为民所爱,深为士子称道。光绪末年,张建勋赴日本考察学务,其书法苍劲有力,享誉中日书法界。著作有《愉谷诗稿》。


张建勋              刘福姚


第十二位,文状元:刘福姚


《清实录》载:(光绪十八年)“三月戊寅,礼部以会试中额请。得旨:满洲取中八名,蒙古取中三名,汉军取中七名,直隶取中二十三名,奉天取中三名,山东取中二十一名,山西取中十名,河南取中十七名,陕西取中十四名,甘肃取中九名,江苏取中二十五名,安徽取中十七名,浙江取中二十四名,江西取中二十一名,湖北取中十四名,湖南取中十四名,四川取中十三名,福建取中二十名,台湾取中二名,广东取中十六名,广西取中十三名,云南取中十二名,贵州取中十一名。四月丙午,谕:此次新贡士覆试,列入一等之张鹤龄等七十六名,二等之龚心铭等一百二十名,三等之王克鼎等一百二十二名,均着准其一体殿试。四月癸丑,策试天下贡士刘可毅等三百一十七人于保和殿。制曰:朕纂承大宝。今十八年,仰诵列朝圣训,亲奉皇太后明教,期与薄海内外,极养治之道,一以爱民为心,以钦若天命。每于边圉之要,朝觐之仪,仓庾之储,兵屯之制,咸据旧以鉴新,将执中而立极,嘉与宇内之士,共臻上理,尔多士其进谋诵志,以沃朕心……”。

刘福姚对策:“臣对:臣闻管子之言,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足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张则君令行。古帝王之治天下必以其道。务德以怀之,陈礼以经之……”。

《清实录》接载:(光绪十八年)“四月丁巳,上御养心殿,召读卷官入,亲阅定进呈十卷甲第。五月戊午,上御太和殿。传胪。授一甲三人刘福姚为翰林院修撰,吴士鉴、陈伯陶为编修,赐进士及第,二甲恽毓嘉等一百三十二人赐进士出身,三甲饶宝书等一百八十二人赐同进士出身。”


刘福姚


刘福姚(1864—1910年),原名福尧,字伯崇、伯棠,号守勤、忍庵,桂林临桂人。刘福姚状元及第后,例授职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继任翰林院侍讲。1893年出任贵州乡试主考。1897年出任广东乡试副主考。1900年出任为浙江省乡试副主考官。1903年出任河南乡试副主考。新政之后,刘福姚为翰林院秘书郎,兼学部图书局总务总校。刘福姚为人耿直清正,不肯为阿谀之辞,以致官位不显。在政治思想方面,刘福姚受座师翁同龢的影响较大,倾向于变革维新,积极参加戊戍变法。翁同龢被革职看管后,刘福姚也受到牵连,遭冷遇歧视。最后,刘福姚见国事日非,报国无门,忧郁而死。著有《忍庵词》,与人合著《庚子秋词》。

综观清代岭南12位状元,他们不仅在文艺武艺方面出类拔萃,而且在治理国家、建设地方和国家安全等方面都有显著的贡献。他们治学严谨、为官清正、严以律己的作风已为中国的政治、文化、教育和社会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他们的故事和成就,不断丰富岭南历史文化内容,而且不断影响和推动着岭南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诸方面的发展。



作者简介:陈同泽,广西钦州那蒙竹山村人。中共党员,革命生涯四十余年。文章散见于国内报刊杂志。主编《近代钦廉将领》《钦廉革命人物》《钦廉陈氏名人谱》《钦廉陈氏源流》《钦廉历代诗词选》《钦廉楹联实录》《陈远来公族谱》《清代经济文化名村》《竹山童谣》《竹诗100首》等书,收藏于国家图书馆。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公众号删除

THE

END


总       编:方   文

执行主编:谢凤芹

责任编辑:林巧云

美       编:青   豆




往 期 推 荐

音你心动(外一首)

山村牧羊女

意外(小小说)

校园诗笺(选登)

重游长白山

品秋(组诗)

“食节”趣事

“美食·灵山大粽”

长安菩提寺传奇

文学与科普融合 启智润心育英才——“文学+科普”专题讲座在钦州市第三小学举行





當下書房
为振兴强盛国家而读书,为救度利益一切众生而读书;我读,你也读。努力读本科书、努力读课外书,无论任何年龄也不停读书,这是容易取得成功及无负此生的必要条件之一。 为自己而读书是小乘,为国家而读书是中乘,为众生而读书是大乘。#常观世音微语录# ​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