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了中央政权以后,要养着很多的官员和军队,这么多人吃什么呢?这就不能不依靠东南地区的粮食来养活,首先是出于经济上的考虑,明太祖朱元璋决定在南京建都。为什么不选择别的地方建都?比如,以往的朝代建都洛阳、开封、西安,但这些地方交通不方便,而且也供应不了粮食。
建都南京的同时,又必须考虑另外一个重大问题,朱元璋虽然赶跑了元顺帝,但是他的军事实力并没有受到多严重的损失,他手里还掌握着相当多的军队,而且时时刻刻都想着反攻。如何加强北边的防御,尤其是防止蒙古的反攻,这是朱元璋不得不慎重考虑的一个重大问题。
建都南京,对于北方进行防御战争就会带来比较大的困难,虽然北边有万里长城,但长城也要有军队把守才有防守作用。所以,朱元璋决定必须在北方派驻重兵进行防守。但是如果把10多万军队交给某个将领,朱元璋是绝对不放心的,因为一旦这个将领叛变,他是没有办法应付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朱元璋采取的措施是把自己的儿子分封到沿边地区,这就是他实施的分封政策:他把第四个儿子燕王朱棣封在北京,负责把守最重要的关卡。宁王封在热河,晋王封在山西,秦王封在陕西,辽王封在辽东,代王封在大同,肃王封在甘肃。这些被封在各沿边地区的都叫塞王,每一个王府都配有军队。
分封的亲王除了指挥自己的军队之外,在接到皇帝的命令以后还可以指挥当地的军队,在有军事行动的时候,地方军队全都要接受当地亲王的指挥,这样的分封政策就把每一个边防地区的军队都直接控制在中央的指挥之下了。每年皇帝都会派亲信将领到北京来练兵,视察各个地方的军事情况,以此来巩固北边的边防。
朱元璋在世的时候,他这个办法的确是比较稳妥的,但是他一死,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原因是,他最看重、也最出色的大儿子死得早,孙子建文帝继位。在北京的燕王朱棣军事力量非常强大,最终发生了皇室内部的争斗。建文帝治国靠的是一些知识分子,他们认为各亲王的军权太大,中央指挥不动,容易发生叛变。
这些知识分子向建文帝建议削藩,以削减亲王的权力,并把违法乱纪的亲王关起来或者杀掉。这就导致各亲王的恐慌,最后逼得燕王起兵打到南京。建文帝被推翻以后,燕王就在南京做了皇帝,他就是明成祖。这时候他又面临一个问题,北方的军事指挥权应该交给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决定迁都北京。
被朱元璋封在热河的宁王手里有大量的蒙古骑兵,朱棣在争夺帝位之前就先跑到热河把宁王给绑了,还把宁王的蒙古骑兵都抓到自己手里,成为他的主要军事力量,这是他能够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朱棣做了皇帝以后,把宁王封到江西去。这么一来,北方的防御力量就出现了严重的空缺。
所以,朱棣不得不自己跑到北京来指挥军队,部署防御作战。皇帝经常在北京,许多官员也都必须跟着来北京,北京慢慢就变成了政治中心,他就开始在元朝的基础上修建并扩建北京城。他吸取以往朝代的经验,把街道规划得很整齐,几条干线、支线把市区划分成许多四方的小块,他还建成了完整的下水道系统。
明成祖前前后后用30多年才把北京城建好了,可以说,北京是当时世界各国首都中最先进的,没有哪一个国家的首都比得上北京。但必须弄清楚,我们现在的故宫并不是原来的故宫,明成祖修建的宫殿并没有能够一直原封不动地保留到现在。故宫经历过多次的扩建和改修,过去三大殿经常起火,烧掉了就再修。
明成祖朱棣(画像)
皇家的宫殿为什么会经常起火?原因很简单,放火的都是太监。宫廷里有太多黑暗龌龊的事情,尤其是太监经常偷东西,偷到不可开交的时候,包不住了,就放把火一烧了事,反正烧掉了再修,花的钱都是老百姓的,这就是明清两代宫廷经常闹火灾的原因。明成祖迁都北京,意义重大,这个决策也是非常正确的。
因为北京作为政治和军事的中心,就近指挥长城一线的军事防御,有效抵抗蒙古的军事进攻,保障了国家的统一。但是仅仅把政治军事中心建立在北京,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从辽东到嘉峪关,敌人从任何地方都可以攻进来,所谓的万里长城,毕竟是死的,还是要靠强大的军队来防守。
所以,明朝政府在许多适当的军事要点布置了强大的军事力量,在北方沿边一线设立了“九边”:最开始是建立了四个镇——辽东、宣府、大同、延绥,随后又增加了宁夏、甘肃、蓟州三个镇,后面又再加上了太原和固原两个镇。这九个军事要塞就合称为“九边”,是专门用来对付蒙古族的。
九边部署了大量的军队,北京也有大量的军队,这些庞大的军队吃什么呢?靠北方几个地区的粮食根本不够供应,必须要从南边运粮来。这就要开辟一条运输线,当时只能通过运河走水运,把东南地区的粮食全部集中在南京,再通过运河北上,每年要运三四百万石粮食来北京养活这些人,这就是漕运。
为了保护这条水上运输线的安全,明朝政府专门设立了一个机构,派了十几万军队来保护这条运河沿线,明清两代都是如此。费了这么大心思,把北方的问题解决了。那么万一南方发生了事情又该怎么办?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把南京改为陪都。南京除了没有皇帝之外,其他机构和北京一模一样。
南京没有皇帝,就派了一个皇帝的亲信做守备。南京的机构和北京还是有区别的,北京的六部都有实权,南京的六部没有实权,所有的事情都集中在北京办。南京的官员非常清闲,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做,他们大多是政治上不得志的人,在北京站不住脚,也有些年纪大了,做不了事,就到南京来,有地位,有饭吃。
这样来看,明朝政权不是搞得挺好的吗?为什么明明是农民起义建立起来的明朝政权,后来又会被农民起义给推翻了?从1348年到1368年长达20年的战争,涉及到区域广,又极为残酷,人口死亡很多,包括元朝的大地主,在战争中也基本上被消灭了,这就导致新建立的明朝政权的土地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第一种情况是,过去一个大地主占有很多土地,拥有很多庄园,现在这些大地主都被消灭了,他们的土地被分配给了无地、少地的农民或者是新来的移民。土地从集中到分散,这样的后果是有效地缓和了阶级矛盾。第二种情况是那些没有被消灭的地主,他们原来的土地不但保留下来,而且还有了更大的发展。
这些地主就是李善长、冯国用、刘基和宋濂等等大明王朝的开国功臣,他们都做了大官。第三种情况就是出现了新的地主阶级,比如当初朱元璋回老家招兵的时候,跟着他出来的24个人,后来都成了开国功臣。他们在政治上有了地位,经济地位自然也水涨船高,他们都成了新的地主阶级。
说起来,其实全国最大的地主就是曾经饱受地主压迫、后来领导农民起义获得成功,当了皇帝的明太祖朱元璋。他领导农民起义推翻了元朝的统治,那么,农民的土地问题在他手里解决了没有?压根没有,也不可能解决,封建剥削依然存在,农民还是要向地主交租,还是跟之前一样受到地主阶级的残酷压迫。
李善长(剧照)
此时的农民比起元朝统治时期,稍微好过一点,因为在一个王朝刚刚建立不久的历史时期内,在某些地区的范围内,农民和地主阶级之间的斗争有所缓和。但是,朱元璋不可能为农民从根本上解决土地问题,这是受他所处的历史局限的,在这里我们不能苛责朱元璋,因为他的政权同样是要依靠剥削农民才能存在。
在封建社会,一个农民起义建立起来的政权,它要活下去,它的收入从哪里来?它的财政开支又从哪里来?在那个历史阶段,没有现代化的大工业,国家政权所有的开支只能从剥削农民中而来,除了这一条路,没有第二条路。所以,朱元璋的政权也只能采取封建国家对农民剥削压迫的形式,而不可能有别的形式。
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土地比较分散,为管理这样一个空前的大国,他采取了中央高度集权的政权形式,在沿袭元朝中央政权机构(中书省,中书省下面才是管具体事情的各部)的基础上,根据具体发展的形势不断作出调整和改变。但是,在政权建立之初,朱元璋就面临一个如何巩固和加强自己统治的问题。
因为朱元璋发现元朝的政权机构存在“权力分散导致中央对地方的统治被削弱”的问题,新建立的政权也很快就暴露了一些严重的问题,比如,以朱元璋为代表的淮河流域地主集团和以刘基等人为代表的江浙地主集团之间的矛盾,两淮流域新兴地主集团和朱元璋统治集团的矛盾,宰相胡惟庸和朱元璋之间的矛盾。
身为皇帝的朱元璋绝对不能容忍自己大权旁落,还被宰相给瓜分,他在杀了胡惟庸之后,取消了中书省,并规定后代子孙都不许设置宰相这个官职。然后提升中书省下面六个部的地位,让他们来管理全国的事情,并直接对皇帝负责。在朱元璋手里完成了相权与君权的合并,皇帝替代了宰相,由此加强中央集权。
但朱元璋没有料想到,这一改变很快又遇到一个严重问题,他能力再强,精力再充沛,毕竟不是机器,这么大的国家,每天发生这么多事情,他怎么管得过来?根据记载,仅公元1384年9月,他平均每天要看200份文件,要处理400多件事情。偏偏不少官员,上书动辄万言,他就是一天24小时工作也忙不完。
朱元璋脑瓜子好使,很快又找到了一个解决办法:找了一些有文才、能办事的五六品官员到内阁来做他的机要秘书,帮他处理事情,这些人就叫大学士,又称殿阁大学士。慢慢发展下去,到了明成祖手里,内阁大学士政治权力越来越大,官位越来越高,有的做到了六部的尚书,就等同于原来的宰相,入阁就是拜相。
内阁大学士中排名第一的被称为首辅,也就是排位第一的辅助皇帝的人。到了这个时候,内阁就正式成为政治机构了。从朱元璋到朱棣,皇帝的权力高度集中,六部的地位得到提高,又设置内阁,这一制度明清都一直沿用下来。除了政治上的变革,经济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土地从建国初比较分散,又走向集中。
张居正时期,有一个地主拥有七万顷土地。皇帝自己带头大搞庄园,贵族有样学样也搞庄园。万历皇帝把自己最爱的儿子封到河南洛阳,一甩手就给了4万顷土地。这些土地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都是从老百姓手里掠夺过来的,原来的自耕农,慢慢都变成了贵族的佃户,老百姓受到的压迫又变得残酷起来。
由于土地关系发生的重大变化,使得原来的政治机构不能适应这种形势,造成明朝政治上出现严重的停滞,在明朝后期,嘉靖皇帝和万历皇帝经常不跟大臣见面,很多政务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土地的高度集中又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民没有活路,李自成等人的农民起义应运而生,最终,推翻了大明王朝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