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孤岛情相守|国庆70周年征文回顾

文摘   文学   2024-09-22 06:35   江苏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与共和国同行

苏州知青公众号国庆70周年征文回顾

………………………………………

“我是共和国同龄的一代,是和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一起成长的一代。共和国的坎坷中有我的脚印,共和国的发展中有我的奉献。”



太湖孤岛情相守

作者 魏惠琴

 

洞庭西山岛——太湖第一大岛,是我国淡水湖泊中最大的岛屿。西山位于苏州古城西南四十多公里的太湖之中,南北宽十一公里,东西长十五公里,面积约九十平方公里。西山因太湖而妩媚多姿,太湖因西山而丰富多彩。


但在四十八年前,西山是太湖中的一座孤岛。当时的西山宝岛,交通闭塞,跟外界的唯一通道是水路。船而且只有木船是上岛的重要交通工具。1971年9月,三百多知青从插队的农村被招工到了西山煤矿,我也是其中一员。很幸运,这是苏州第一批从农村招工的知青,从农民迈入了工人阶级的队伍,而且还是大型国企(当时是部队编制)。记得在胥口轮船码头,登上运输木船(那时还无客船),遇六级以上大风,太湖中波浪翻滚,险象环生,船板被颠簸得格格作响,木船就像大海中无助的一叶扁舟。


20世纪70年代的西山岛,没有像样的码头和公路。有一年回苏州过完春节乘运输木船回矿里上班,船停靠岸边,天已黑又下雨,上岸走的路全是烂泥。大家背着年货,深一脚、浅一脚的走了好多路,大家互相帮助、互相搀扶,好不容易才回到了宿舍,在灯光下一看,大家都成了泥人。我跌了好几跤,身上的棉袄和棉鞋都沾满了泥。后来,矿里有了轮船。有一年冬天,太湖中大雾弥漫,我乘坐的轮船迷航,大家把包里带的仅有的干粮拿出来充饥,在太湖中冻饿了一夜,待天亮后,轮船找到方向,才回到岛上,这成为我终生难忘的“太湖一夜”。


三百多名知青大部分被编在“直属连”,基本做地面工作。有一部分男生被编在“突击排”,那是下井挖煤,特艰苦。我们拖板车运完那一座座煤山;在宿舍里用煤油炉一起烧饭菜;一块红烧肉加青菜是我们最美的午餐;下矿井(女生也要下矿井,因我后调到秘书处工作,毎星期要下矿井劳动)推煤车、钻矿道铲煤、爬几百米的斜井气喘嘘嘘……经受过农村插队艰苦生活磨练的知青们,很快适应了艰苦的生活环境和重体力劳动。我们为能当一名煤矿工人而光荣、自豪,我们有工资收入了,一级工工资每月31.50元,能养活自己了。在劳动中,直属连的知青们互相了解、互相帮助,收获了友情、亲情、爱情。知青们也到了谈恋爱、结婚成家的年龄,知青伉俪就有好多对。


后煤矿关门歇业,知青们陆续调离到苏州有关单位。我于1977年底调到苏州市科委工作。我在西山岛工作、生活了六年,这是我的第三故乡。高高的矸子山、红墙宿舍楼、团部机关一排排灰砖平房、矿井下长长的坑道、矿车碰撞发出的撞击声……经常涌现在我的脑海中。退休后知青们结伴多次到西山煤矿原址寻访,团部后进驻一家工厂,现原房全拆除,造了一家养老院。我们曾幻想,待大家都老了,就到这家养老院抱团养老。



经过四十多年改革开放,西山岛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不再是太湖中的孤岛。1994年,吴县人民自己集资,在太湖上建成了全国内湖第一长桥——太湖大桥。超薄型、低卧式、乳白色的太湖大桥,犹如飞舞的银练,蜿蜒飘落于群岛之间。近年,太湖大桥复线新桥和渔洋山遂道建成通车,到西山的交通更加便捷快速。西山建了环山公路,沿路,岛上农民搞起了各色“农家乐”,每年的春、秋两季,吸引国内外几百万游客,吃“农家菜”,“碧螺春”,购时鲜水果,欣赏太湖美景。



“三十余年重聚首,品茗细语亿旧事。太湖孤岛情相守,美好夕阳共牵手。”这是我在2014年9月煤矿同事聚会时写的一首感悟诗。2019年6月,我们一行二十余人到西山太湖边许巷村一位煤矿老同事家聚会,品碧螺春茶、吃农家菜、尝太湖三白和时令水果杨梅。今年是建国七十周年,知青们已两鬓斑白,年近古稀,大家举杯祝愿祖国繁荣昌盛!祝愿西山宝岛更加美丽富饶!祝愿煤矿同事身体健康,夕阳美好!


本文2021年编入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苏州记忆》



苏州知青
地址 苏州市吴中区苏蠡路90号213室 电话:0512 67704589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