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城后,我们造了两间蜗居房|国庆70周年征文回顾

文摘   文学   2024-09-18 06:25   江苏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与共和国同行

苏州知青公众号国庆70周年征文回顾

…………………………………

“我是共和国同龄的一代,是和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一起成长的一代。共和国的坎坷中有我的脚印,共和国的发展中有我的奉献。





回城后,我们造了两间蜗居房


作者 黄钟明


也是这样的炎夏,知了声声,晚霞通红。觅度桥下,文化宫旁,在一处处的拆迁房留下的废墟堆上,我们带着在学的女儿,推着一辆借来的黄鱼车,在被拆迁的地方拾废弃的砖瓦,这是三十年前夏天的某个黄昏。


当时,因为支边的姐姐带着两个孩子回家,30多平米的家里一下子多了口人,连吃饭的空间都没有,孩子做作业都没有个安静的环境。日子实在难熬。凭着十年插队时经常帮村民一起造房的经验,我们决定,在自家院子里建两间房。


两个家境都不好的回城知青,要想造房,那似乎是天方夜谭。当年父亲早亡,母亲一个人拉扯着我们,始终没有踏上社会。公公当年因在黄埔军校毕业参加国民党被遣送到安徽白茂岭农场,1976年政策放宽,主动要求回家自寻出路,当时没有收入。家里拿不出一丁点儿的资助,为了节省,我们决定去当时拆迁的地方拾废砖。


这样,每天下班后,我们就像两只鸟儿那样的寻寻觅觅去拆迁的废墟里寻砖觅瓦,大小石头、整砖片瓦,哪怕旧窗框,破门板,只要能用,就往黄鱼车上装。说来好笑,我们成婚时的家具,就是两人到横塘去买了四十多元钱木头,他做木匠我当漆工将就的。一房间的家具,有手枪脚、老虎脚、直角脚等式样各不相同,先生说是为了多尝试下。自制的家具都是榫卯结构,倒也别具一格。可是,做家具的工作量和造两间房比起来,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了。


根据院子面积,我们决定用十五平米左右,五平米做灶间,十平米作吃饭和朋友聊天之用。方案定好,两个人在地上紧绳开沟打地基,根据插队时帮村民造房子得来的经验,知道拉绳的水平要平,开沟的地基要宽、深。老公把搬来的大石头一块块搬入深沟垫平,地基打好,往上面砌墙。他先用扁砌法将四只墙角90度砌好砌牢,其他地方用八五砖按三斗一平开斗砌,留出门窗框的位置,不能忘记中间要预留两块和八五砖差不多大小的木头砌入墙内,以便门窗框架可以用木条打进去,接缝处用水泥嵌平,这样造出来的房子才牢固。


当时回城后已经几年,每天下了班推着黄鱼车去拾砖头,碰到熟人很难为情。一次,我们在文化宫后面的废墟堆里拾砖,又累又渴,两人带着女儿在黄鱼车上敲了个西瓜一起啃,正好偶遇女儿市实小的班主任叶老师路过。当时我在南门商业大楼工会工作,逢年过节有时会和他们搞联谊活动,她看到黄鱼车上的我们很惊讶,我感觉非常尴尬,交谈之后叶老师表示非常理解,微笑离去。那情那景,至今想起,依旧五味杂陈。


墙砌好,住在老家的大侄儿主动来帮忙一起架梁,山墙呈人字形,用木条上椽子后铺一层芦苇,上面加一层油毛毡,再按尺寸钉上扎瓦木条,以防止洋瓦往下滑,然后开始从山墙屋檐往上铺瓦,我们俩一个砌,一个传,让孩子帮着敲铺地的碎砖,院子的另一面,是拌的黄沙和水泥。当时的我们每天汗流浃背、饥肠辘辘,还要遭受蚊虫叮咬,但大家韧着一股劲,下过乡的人只要有希望,苦点累点无所谓。三个月后,两间蜗居房终于初具雏形了。


虽然我们只是建造两间蜗居房,但当时很多亲友都不请自来出手帮忙,小舅让我们到他院子里去拿他保存的旧门窗,六姐带我们到单位里去取装修用剩余的石灰纸筋,单位同事王少华用车给我们送来了砖头和水泥,雪中送炭,恩情似海。还有同事赠我小诗:衔泥结草垒小巣,孱弱之躯倍辛劳,不羡他人绣楼好,但愿陋室能藏娇。一切的一切,至今想起,内心依旧是满满的温暖和感动。


常常喜欢在夜晚望着一幢幢高楼大厦里透出的灯光,相信每个家都是有故事的。1968年下乡那天,我和两位女同学被安排在妇女队长的家里过夜,没有床,只能地上铺垫稻草和衣而睡,半夜里老鼠在枕边窸窸窣窣,正值花季的我们也害怕得瑟瑟发抖。后来,队里用坟墓里挖出来的砖头,再用稻草到屯村窑上换了点砖凑起来,帮我们每人造了一间知青屋。队里有姑娘来住,半夜就吓得逃走了,但我们别无选择,倒也住得安稳,因为这是我们成人后,第一次有了能够为自己遮风挡雨的蜗居之地。


苏城一次次的拆迁,我们造的蜗居房如今已经了无痕迹,多谢住在隔壁的发小有心,在搬迁时给我们留下一张照片,让今天的我们还能看到它曾经存在的样子。它在无声的告诉我们的孩子:在国家无法解决我们的住房困难时,父母用自己的双手,利用下班后的点滴时间,学习拼搏,还拾砖添瓦,建造了两间蜗居的简易房,让孩子有了可以安静学习的环境。女儿在市实小以每年三好生的成绩让我们欣慰,告诉我们人生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如今我们的住房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退休后的我们,在这里带着外孙,写字画画,颐养天年。曾经从苦难中一步步走过来的我们,对物质的要求是极易满足,我们的人生是和祖国的命运一起一步步往上走的。每天站在窗前,望着万家灯火,由衷希望我们的祖国愈来愈好,我们的后代不必再为住房烦恼。


本文2021年编入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苏州记忆》

   

苏州知青
地址 苏州市吴中区苏蠡路90号213室 电话:0512 67704589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