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圃,最具烟火气的园林

文摘   2024-10-13 06:16   江苏  

作者 |「 江月两相欢」

首图 |「圈圈米奇」

封图 |「姑苏恋旅人」

对于苏州园林来说,光影就是它的诗。

听着树叶沙沙作响,看着光影半明半昧地透过窗框,如同叙述一种安宁的感觉,而盆栽、桌椅回应着这份照射,幽静的正堂、偏厅随之熠熠生辉,这是苏州的浪漫。

艺圃就是这样的一座小众却接地气的园林。说它小众,是它的光辉被拙政园掩盖着,也没有沧浪亭、狮子林这般响当当的名字;说它接地气,是来自于它的精神内核,这座园子藏在小巷里。

隔着石板路,一些过墙的芭蕉以及墙上的凌霄、爬山虎,仿佛在逢人诉说这里的清欢,如果你站在艺圃的某一株古树下,是可以清晰地听见寻常人家做饭洗刷的声音的,视线也极好,日暮时分看着上苍闲闲地落子,那棋子便是一朵一朵的镀金的云。自行车叮铃铃地响着,仿佛在某个拐角处,就会走出一个齐刘海、大眼睛,爱绣锦缎的沈云芝。

@秦淮桑
艺圃采用了苏州园林惯用的造园手法,从北向南依次为住宅,水池,山林。这山林,自然指的是假山了,方寸之间穷尽变化,不同的叠石手法,造出的假山可以曲径通幽,也可以艰险崎岖。
一进门,通道处已强调了园林的内秀。
安逸而又生机盈盈。除了古树,别无他物,干净明了,无繁琐堆砌,娇捏做作之感。
上段提到的爬山虎,在此处简直密得没有一点缝隙,微风熏,叶起舞,互相碰杯,阳光如上好秋酿,斟满了,便哗哗落下,配合脚底的青石路,只用惊艳已无法形容。那一墙的鳞爪飞扬,那一叶叶的风流蕴藉,叫人看一眼,眼底尽是生机盎然。
@喜玛拉雅北坡的鱼
继续走,我们来到世纶堂。
世纶堂,园中正厅,面阔五间,中三间为明间,东西两间为次间。你站在堂前的天井,回头看一眼,视线穿过凌霄花的接缝,再越过三扇门,接着是过道里呼之欲出的四季之美,最后,你就会知道中式园林的框景究竟为何迷倒众人。
十三个艺圃才顶一个拙政园。面积虽不大,层次却丰富。这得益于空间的隔断。西南角布置数座小庭园以为辅景,营造一方山色空朦、水波浩渺的艺术景观,以取得“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的效果。
@圈圈米奇
继续往里走,一湖一山尽收眼底。仿佛湖是山的转世,而山是湖的前身,它们如此妥帖地安放在一起,形成了整体化的诗意氛围,所谓园林之趣,不正是图个山水之乐嘛。记得魏晋时游风兴盛之下,出现了一种奇特的柏拉图式精神旅游——“卧游”。始于晋宋间的名人宗炳,其人“好山水,爱远游”,晚年时将一生游历过的山水风光“图之于室”。
这艺圃,把湖山搬至小小园子,也仿佛是建造者把一纸的山外青山都化作了建筑的简笔,留下大片的空白,让游览者在脑海中自行泼墨。
所以园景设计得极为开朗,风格质朴,既多变化又较自然,水面显得开阔流动,绝无拥塞局促之感。
面对碧水对面的景色,使人陡然生出一种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遐想。山的出现,恰到好处地把这份遐想停在青翠欲滴的那一刹那。
山当然是假山,用掇石来完成。但一般园林的假山都是采取自然的微缩手法,而艺圃的假山却是一反此法,采取自然的截取。从自然界无限壮阔的丛山峻岭中,截取出一个土坡放到这个园子中来,实现了自然的真实,真实的自然这种创新的自然构想。
著名园林艺术家杨鸿勋先生评述道:掇山掇石的原状,其实是一座土点石的假山。而这种自然的截取,贯穿在艺圃的诸多景点设计中。
@姑苏恋旅人
巧妙的是,艺圃把湖山用大白墙作了隔断,穿过窄小的圆形门洞,我们就从外面的大院里到了里面的园中园——浴鸥院。内外山水本一家,却意外得像两处韵味不同的风景,从门洞往里看,似乎看到了,鸥鸟翔集,草木芬芳,水波澹澹,寒来暑往,却似乎看不到尽头。
“庭院深深深几许”,站在艺圃的门洞前,我们忍不住地吟出这句诗。回身一望,犹如惊鸿一瞥,由一块直接架在洞边溪涧上的条石径直引领,月洞外延光水阁、假山、水中倒影尽收眼底,风光无限。
@白墙下的花园

穿过假山,将看到苏州园林中唯一的明代遗构的亭子——乳鱼亭。
据说它的木构部分少见且精妙,四角正方亭,方形攒尖顶,亭临水,一面中间无立柱,其余三面均有两根立柱。共有八柱十二斗拱,在转角斗拱间,又置有四十五度角的月梁,天花板又以四个散斗承托,这种构造甚罕见。尤其珍贵的是在斗拱、月梁、枋和天花板上,都有造型独到的草龙图案。
亭位于水池之东,略突出池岸,亭柱间有美人靠,是凭靠观赏游鱼的佳处。池中红鲤鱼悠然浅翔,清雅宜读书。清汪琬《艺圃十咏·乳鱼亭》:“碧流滟方塘,傀槛得幽趣。无风莲叶摇,知有游鳞聚。翡翠忽成双,撇波来复去。”诗里有庄子濠梁观鱼之深蕴。
池中香暗度,亭外风徐来。说的便是乳鱼亭,更准确地说是明清时代的亭,那时池中鹤鸟游弋,池边假山葱茏,一派山野气息。池中的“四面观音”荷花,曾名动一时。
关于乳鱼亭,你说不懂建筑,不懂明代的园林风貌。放心,美是相通的,从亭子里眺望,越过湖面,看一看延光阁的人间烟火。
@张太医
艺圃的接地气,很大程度在延光阁。早上起来喝茶是老苏州的日常,阁子里木窗虚掩,光影一字一句从中蔓延到茶杯里。一边是吴侬软语,一边是窗含四时,似乎我们轻而易举地就穿过了四百年的历史,茶香袅袅是谁的幽幽心事浓了又淡?
当然,如果你在艺圃逛到日落时分,那斑驳的白墙就是天然的绿树的幕布,夕阳播放着它的色彩,看到斑驳树影爬满整个墙面,使人想起半岸青山半夕阳的画境,自然地,也有乌衣巷口夕阳斜的感叹。
@秦淮桑
艺圃,虽然占地不到六亩,却把园林的完整、视觉的豁达,表现得淋漓尽致。把存在于园林山水之间、亭院之间、楼阁之间、湖涧之间、笔墨之间的精致和内敛展现得淋漓尽致。加之只容一人通过的月门、湖边赏月的半亭、曲径通幽的假山、宽阔硕大的水面、如书法般一笔横向跨越水面的水榭、高墙下一破再破的月洞......种种巧思、处处妙想,无不透露出园主风雅脱俗的审美情趣和清新别致的园林艺术造诣。
建园至今经历了四百多年的沧桑沉浮,主体风格却无多大变化,开朗简练的叠山理水手法以及“闭塞中求敞、浅显中求深、狭隘中求险”的哲学诉求,至今还强烈地震撼着每一位与之谋面的有缘人。

说明:本文为原创重更文章,首发平台:苏州园林研究所,首发时间:2022年10月15日。配图已获摄影师授权,版权归原作者,仅限交流学习,严禁商用。摄影作者前带有@符号的,均为微博账号名称。


推荐阅读:




转发是最大的支持


苏州知青
地址 苏州市吴中区苏蠡路90号213室 电话:0512 67704589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