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客家围屋

文摘   摄影   2024-11-11 23:00   江西  


这是朝影夕读的第249篇原创

自西晋至唐宋时期开始,至清末的1700多年间,北方中原一带的汉人因战乱被迫南迁,到达闽、粤、赣等地区。因远离故土,南迁汉人自称为“客”,意为客居他乡。为防外敌和野兽侵扰,客家人聚族而居,从而创造了极具特色的民居——围屋。其外墙设有炮楼、枪眼等防御设施,围内设有水井、粮柴库、水池。江西赣州是客家先民中原南迁的第一站,也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世称“客家摇篮”。本期介绍江西客家围屋,主要分布在河西片区的龙南、定南、全南、寻乌、信丰一带,数量达600多座,尤以龙南围屋最具代表性,也最为集中。围屋根据平面形式分为“国”字形围,和“口”字形围两种。此外,还兼有圆形、半圆形,即福建土楼形式和广东围拢屋形式,以及不规则的围屋形式。




江西客家围屋

图文 | 朝影夕读

围屋,是客家建筑史上的璀璨明珠,客家文化的显著标志,集家、堡、祠为一体,糅合了人们的生活理念、对自然社会的认知和审美意识,呈现出依山傍水、同宗聚族、质朴有序而居的民居特点,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象征,凝聚着客家人的勤劳智慧,见证了客家人从中原移民至江西以抵御外敌的历史。龙南,作为江西南部主要的客家聚居地,分布着种类不同的围屋376座,被称为“世界围屋之都”。其中有代表性的围屋有关西围屋群、岗上围屋群、杨村燕翼围、乌石围、里仁栗园围等。

关西围屋群 位于龙南市关西镇,距龙南市城东南约23 公里,由西昌围、关西新围、大书房、鹏皋围、田心围和附近的圳下围、福和围、下黄围,系徐氏家族所建。

关西新围     由关西名绅徐名均建于清嘉庆至道光年间(公元1798--1827年),距今有200多年历史。围屋占地面积达7426平方米,是中国国内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客家方形民居,代表了赣南“国”字型围屋的最高水准,也是赣南传统民居建筑中“九井十八厅”的典型代表作。

关西新围  墙体用三合土夯筑而成,四角建有炮楼四座,墙上有许多炮孔和梅花枪眼,防御体系严密。围屋主体建筑有大小房屋124间,分为下厅、前厅、中厅和上厅,集家、祠、堡三功能于一体。

西昌围  距关西新围西门20米,是关西新围主人徐名均的祖屋,于明末清初由徐名均的祖辈、父辈及其兄弟所建,当地人称西昌围为关西老围。

鹏皋围   关西新围徐名均的二哥为官被贬后,回乡在紧靠西昌围坎下修建的一座围屋。

圳下围   位于关西围屋景区入口,紧邻西昌围,由徐氏家族旁系宗亲所建,现已打造成民宿。

岗上围屋群   “世界客家第一村”龙南市武当镇,集中连片坐落着24座客家围屋,是龙南一处典型围屋集群。

武当田心围    位于武当镇大坝村,明嘉靖年间(1522-1566)由开基祖叶秀茂的五个儿子协力兴建。围内中心建筑是叶氏宗祠(茂松堂),周边房间数量达300余间,高峰期达800多人居住。是赣南现存年代最早、面积最大、居住人数最多的围拢屋式客家经典民居建筑。

岗上围屋群

武当田心围和新屋围

沙坝围    位于龙南市里仁镇新里村,始建于清朝咸丰年间。围屋始祖从里仁栗园围迁入,已传15代。沙坝围整体平面形似“口”字,中间为禾坪,四周为居民住房,占地不大,只能住十几户近百十人。

渔仔潭围   位于龙南市里仁镇新里村渔仔潭,距县城10公里,始建于清嘉庆年间,距今近200年历史,系粟园围十八世孙李遇德从事客家酿酒致富后建此围,因此,渔子潭围自古就有"客家酒堡"之誉。

猫柜围    位于江西省龙南市里仁镇上游村田心小组,清光绪元年(1875)由吴明柱所建。围屋坐东朝西,呈“口”字形结构,面阔18.17米,进深17.49米,占地面积约296平方米。围高两层,设内走马环通,四角设有三层炮楼。是现存赣南围屋中规模最小的一座。

栗园围     原名栗树园,是客家围屋中罕见的八卦型围,位于龙南市里仁镇新园村,占地45330余平方米,始建于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是龙南李姓祖祠所在地,保存较为完好,是龙南市现存376座客家围屋中历史最悠久、占地面积最大的围屋,已有五百多年历史。

龙光围    坐落于龙南市桃江乡清源村下左坑,距市区约12公里,由谭德兴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所建,到现在已有将近200年的历史。江西众多的客家围屋中大部分的墙体都是由三合土夯筑而成,也有一些是青砖或鹅卵石,而龙光围的外墙主要材料却是麻条石。

谢屋圆围   位于龙南县临塘乡黄竹陂村,距县城13.5公里,是赣南客家围屋中,唯一一座圆形围屋。

乌石围    坐落在龙南县杨村镇东水河边,因大门前左侧卧有一块很大的乌石头而得名。始建于明万历十年(1583年),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完工,历时28年,距今400余年,系赖氏先祖赖景星所建。围屋前方后圆,墙高约9米,周围设四个炮楼,围前有禾坪、照壁及日月形池塘,占地面积4500余平方米,是客家民居早期建筑的代表。

燕翼围    位于杨村镇鲤鱼寨,始建于清朝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1677年(清康熙十六年)竣工,距今370多年的历史,占地面积1367平方米,高14.3米,墙体厚1.45米。为杨村富户赖福之及其长子赖从林倾两代之力建成。 是赣南客家围屋中建筑最高、墙体最厚、防御功能最强的围屋。

安远东生围屋群    位于安远县南部的镇岗乡,居东江源头三百山西麓、镇岗河畔的一方沃野,山环水抱,格局大气,距县城20公里,由东生围、磐安围、尊三围(遗址)、尉廷围4 座围屋构成,系陈氏先祖所建。

东生围    位于安远县镇岗乡老围村,俗称老围。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由当地二品武将陈朗庭历时25年建成坐西朝东,呈长方形,由围屋和门院组成,占地面积约9270平方米,是“中国最大方形客家围屋”之一。外墙全砖结构、围内室外全卵石铺地、实心炮楼的独特做法,为围屋中仅有。 

蔚庭围   在东生围旁边的稻田中,是另一座规模不小的蔚庭围,它是由陈朗庭的胞弟陈上华在道光年间创建的,陈上华号蔚庭,所以取名蔚庭围。

磐安围   规模较小,是陈朗庭的三子陈步高建造于咸丰年间。

米升围   位于东生围景区门口,主人叫钟鼎福,是最小的客家方形围屋之一。

寻乌县因紧邻广东梅州、兴宁,历史上受梅州文化辐射较大,因此,在赣南,围拢屋主要流行于寻乌县。

角背围屋     位于寻乌县晨光镇金星村,始建于清顺治年间(1644-1661),是赣州市最具代表性,工艺最好的一座围龙屋,建筑总占地面积约4170平方米,内有曾氏祠堂,坐西朝东,二进三厅二厢房二杠二围龙一门楼。正门前面有一半月形水塘,正门门额题“朝阳抱秀”,门楼门额题“三省流微”。布局合理,结构精巧,具有广东围龙屋的典型特点。

新屋下围屋     位于寻乌县晨光镇司城村屋下,是典型的客家围拢屋,始建于清咸丰元年(1851),坐东北朝西南,共有168间房屋,炮楼7间,火角1间,学堂5间,新厅7间,杂间18间,门坪全部用鹅卵石铺成,围屋旁的五层防御型碉楼气势非凡,具有很强的震撼力。围屋因无人居住,年久失修,出现大面积坍塌。

▲留车镇芳田村围屋,围屋基本结构已毁,只留下祖祠,周围已建新房。

龙衣围屋   又称“五丰围”,位于寻乌县菖蒲乡五丰村下粜米岗,始建于明末清初,距今有380年多历史,是典型的客家围龙屋。以古氏荣我公祠为中心,依山势而建,已围七层,如同梯田,每层中部有圆石垒成的角背形“花台”相连,占地约两万多平米,最外围层与祠堂落差高达12米,气势宏伟,共有大小房间450间,上下屋两个村世居于此。祠堂正门悬挂乾隆皇帝亲笔题写的两块授匾“钦点御前侍卫府”和“三世科第”。
瑺公围   即瑺公祠,位于寻乌县晨光镇沁园春村。古瑺公是明朝自广东迁入寻乌的第四世,后传十余世约四百年后才初修族谱,初始建祠经过缺失记载,现难以查考。瑺公祠占地近4000平方米,背靠山峦重叠,门前视野宽阔,环境优美。

司马第    位于寻乌县晨光镇沁园春村,古柏烈士故居,建于清道光年间。坐西北朝东南,面阔三间,二进三厅二厢房一围拢,砖木结构,呈正方形,面宽进深均为90米。墙体用河卵石垒砌和三合土夯筑,门楼门额题有“司马第”三个大字。围屋右侧建有一座用河石、三合土夯筑而成,高16米,边长15米共五层的正方形炮楼。

寻乌桂竹帽镇蕉子坝围屋

田塘湾围屋    寻乌县澄江镇东6公里处的周田古村,四面环山,分布着自明朝万历年间至清朝咸丰年间所建的28座客家古民居,其中田塘湾围屋面积最大建于清朝嘉庆19年(1814年),砖石土木结构,房屋设计为四进四厢,八厅十二井,共有50个房间,历经几百年风雨,依然保存完好。

东团围    于寻乌县文峰乡东团村,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是至今赣南历史最久远的围屋。整体占地200多亩,呈椭圆形,世代居住着刘姓客家人。外围的大部分房屋已倒塌,已建新房,但原貌痕迹依晰可见,中央的刘氏宗祠保存尚好。

陈氏云魁公祠大夫第    位于寻乌县南桥镇高排村,占地6000平方米,1736年始建(清乾隆元年),1795年竣工,有近300年历史,历时一甲子建造,风格独特,共有九十九间大小不一的房屋,既有客家的九厅十八井,又有派马头墙。屋主陈大受,字云魁,富甲一方,人丁昌盛,在朝为官者众多,最高官至花翎参将从三品。本人也因子孙贵而被封为朝议大夫,故其宅尊称为大夫第。

车头文昌阁     位于寻乌县南桥镇车头村下河背坝里,建于民国8年(1919),外圆内方,坐南朝北,边长17米,占地面积约为600平方米。为亭台式方型建筑,共有三层,第一层为禄位宫,第二层为文昌宫,第三层为魁星宫,整体规模宏大,造型别致。
定南县有各类客家围屋200余座,以明远第、虎形围、太公八角围为代表。该地区“围”作为民居,最早见于清初,民国后,定南围屋便少建造。不同于闽西永定客家围屋,定南的围屋突出的是门头,即以虎头为门楼。


明远第围   位于赣州市定南县历市镇修建村,建于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系该村谢氏先祖所建,为“大围套小围”形制,集家、堡、祠、内院、门坪等于一体。

虎形围     位于定南县历市镇车步村,始建于1786年,距今已有200余年历史,是爱国志士方其道故居。围屋呈方形,坐西北朝东南,背靠龙脉青山,大门塑造成虎头形状,因此得名“虎形围”。外墙由石砌,二楼以上设有炮楼、枪眼等防御设施。

德盛围   位于定南县岭北镇大坝村。始建于清朝同治庚午年(1870年),建成于清朝光绪庚寅年(1890年),系李氏四兄弟所建。集家、堡、祠、内院、水井、门坪、城池为一体,厅堂两侧构筑住房168间,人口最多时,居住李氏族人110余人。

团龙围   位于南岭山脉深处的定南县龙塘镇忠诚村 ,由墩上胡氏、郭氏、钟氏三姓兄弟始建于清朝嘉庆十一年(1806年),历经五年建成,围内住房、厅堂、巷道、天井、禾场齐全,犹如一个小型的独立王国。经过210多年的风雨,当初的三户人家几十人已经开枝散叶到如今的1200多人。

四角围    位于定南县龙塘镇长富村,由黎氏一熹公建于清·道光元年(1821年),距今193年历史。该围具有典型的客家围屋结构,坐西朝东,面宽47米、纵深35米,面积1645平方米,外墙为青砖砌,四角四层四炮楼,四栋四纵三进三厅二井,上厅天井两旁有厢房各一,左右各一小门。

全南县保存比较完整的赣南围屋有29座,其中雅溪围屋保存完好。

全南雅溪围屋  位于全南县龙源坝镇雅溪村雅凤村小组,是一处独具特色的古建筑群。雅溪围屋以其别致秀美的外观而闻名。村内两座围屋,有着一两百年的历史,其中一座土围屋坐落在村西,相距百米矗立着另一座石围,两座围屋以其小巧精致而著名,被环绕在美丽的田园风光中,犹如两颗闪耀的明珠。

全南雅溪土围名为“福星围”,建于清朝咸丰年间。呈长方形的“口”字形,由土坯砖砌而成,共有三层,每层有17间房。围屋的四个角上有炮角,沿着围屋的中轴线从南到北依次排列着门坪、楼门、门厅、天井、环廊和厅堂。天井高而瘦,二层以上有内环廊,设计紧凑独特。

全南雅溪石围名为“雅凤围”,建于清光绪年间,背靠凤凰山。外墙由三合土和鹅卵石混筑垒砌而成。大门门楣上雕刻着花岗岩制成的四个大字:“鸟革翚飞”,内部呈“回”字形结构,屋顶的四层由屋廊组成,设有走马廊。西北角和东南角设有挑空的砖砌炮角,起到防御围屋四面的作用。大门门框是由条石砌成的,门分为三道,最外层是包铁板门,中间是闸门,最里面是实木便门,门顶部还有漏水孔,以便受到火攻时灌水灭火。

信丰围屋,所有的信丰客家围屋都是统一的布局,以祖厅为轴心,周围是各家各户的房子,所有的人家通过四通八达的小巷,可以直达祖厅,见祖宗即见天地。四边有高高的炮楼,登上炮楼,四边景物尽收眼底。

围高围    位于信丰虎山乡龙洲村围高小组,由当地乡贤郭枚卜建于清代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整体建筑坐北朝南,砖土结构,4组横向、2组纵向房屋对称相交,巷道相通,屋檐、走廊环绕相连,外墙刷有红色标语,1934年9月,红军曾经在此驻扎生活。

信丰县小江镇排高村苟围围,由于无人居住,出现大面积坍塌,只有林氏宗祠保存相对完整。

▲信丰铁石口镇细车村八坵围,建于清代,遗留下来的只有一堵墙。

大坝高围   位于信丰县铁石口镇芫甫村的桃江边,李氏族人200多年前建造,具体年限不详,围屋坐南朝北,高峰时曾居住两三百人,大部份人现已搬到外围新村,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老人在此居住

永吉围    位于信丰县小江镇山香村老圳头,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始建,由江姓的36户人家历经三年竣工。围屋依山傍水,坐北朝南,砖土结构,面阔60米,进深80米,高约7米,外墙厚度达八九十公分,总占地面积4800平方米。围内民居排列整齐,正门直通厅厦,两侧民居成行,有十几栋两层楼建筑,东西方各有一个小门和南面大围门的出入口,门前是一片长宽阔的禾坪,四个角上还分别修建了炮楼,十分坚固,历经百年完好无损。

会昌羊角古堡   位于会昌县城东南70公里筠门岭镇羊角水村,是赣南仅存的一处规模宏大的明清时期军事城堡。城堡内遗存有大量的军事及民居建筑及其它公共设施,有古城墙、古城门、古民居、周氏宗祠、节孝牌坊等古建遗迹,并居住着部分周氏族人。历史上对保护当地居民发挥了重要作用,被赣南客家人誉为“平安堡”。

江西客家人主要分布在赣州,而北边的县市除了九江、上饶部分地区,基本都是分布着江右民系(赣民系),但江西北部的铜鼓县是个例外,全县客家人口占70%以上,铜鼓县附近的县市也有很多客家人,几乎都是明清之际移民过来的,以福建上杭客家迁入人数最多。

铜鼓邱家大屋  又名邱南公祠 ,位于铜鼓县排埠镇黄溪村,建于明末清初,历经三十余载才落成,总占地面积7372平方米,依山而建,祠宅合一,外有一围墙环绕,东西各有一门楼。从门楼进入,是一宽阔的草坪,中间是卵石小道,直通正厅。现存房间104间,分前、中、后三进,堂连堂,房连房,依靠走廊贯通连接。住户最多的时候有三、四十家,近二百人居住,是南方典型的客家民居,这里出生的有七位文武官员,并立有旗杆石。

尚睦邓家围垅屋,又称三立堂、邓纯雅公祠、邓家围屋,位于新余市分宜县湖泽镇尚睦村,据记载,尚睦邓氏为唐中和年间任江西节度使袁州刺史邓璠之后。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邓家第三十一代邓勋随父辈从广东梅州迁居分宜白田村,后邓勋又携妻带子从白田村迁居尚睦村。嘉庆十年(1805年),邓勋第三子邓锦虎以三兄弟的名义置地并着手建造邓氏宗祠围屋,历时14年完工,并以“三立堂”命名,寓意祠堂及围屋由三兄弟共同建立,共设99间房屋,以走廊相连、四通八屋,坐西朝东,砖木结构。通面宽46.8米,深92.4米,周长260米,占地面积4324.32平,是赣西地区面积最大的围屋,外如龟形、形如花瓶,既有福建围屋的宏伟,又有赣南围屋的风格,更糅合了赣西地区祠堂建筑的古朴。

围屋深深深几许,不进围屋不知深。走进围屋,推开那厚重的大门,一椽一木,一砖一瓦,斑驳的墙壁、昂首的翘檐,庭院深深,雕梁画栋,触摸着一扇扇岁月烟火浸透的门窗,我们依然能感受到客家围屋的历史温度和家族荣耀。

每一座围屋都是一座家族之城,他们曾经在这里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这些祖先们留下的珍贵遗产,是客家人繁衍生息的安身之地,围屋里,不仅弥漫着生活的烟火气息,还沉睡着浩瀚的历史传奇。

时至今日,围屋在太平盛世中失去其防御的必要性,特别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的增长,围屋不再适合人们的生活需求,一个个家庭纷纷离开围屋,建起了高大的砖混房子,或到城市去生活。八九十年代围屋那热闹的生活场景彻底消失,围屋再也看不到年轻人的身影,只有一些不愿搬出的老人仍在留守,或作其它用途。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除了少数全国重点文物围屋得到保护,绝大多数围屋面临废弃、失修、损毁的严峻现状,甚至倒塌被推平。历经岁月,曾经高大坚固的围屋,终不敌风雨侵袭,断壁残垣,废墟瓦砾,发出无声的哭泣。

百年沧桑,朝花夕拾。围屋,客家人心中的精神图腾,蕴藏着客家人的智慧,诠释了客家人波澜壮阔、筚路蓝缕的奋斗史、创业史、成长史,寄托着客家人浓浓的乡愁

摄影/整理:大刘

2011—2024摄于江西

朝影夕读
影像随心,摄影,旅行,与你一起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