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岭慢火车

文摘   2024-11-05 09:33   江西  


这是朝影夕读的第247篇原创

在贵州省东部山区,一列车次为5639的“站站停”绿皮慢火车,每天缓缓穿行于苗岭山区深处汇聚了沿途苗乡侗寨很多挑着大兜小筐,背着背篓进城卖菜的农民,运行27年来,从未停歇。全程票价一直保持在区间最低2元,最多22.5元 ,便宜的票价,往返的便捷,成为沿线群众出行和贩运农特产品的首选交通工具。


苗岭慢火车

图文 | 朝影夕读

9月28日,结束贵州镇远古城之行,怀着对5639的好奇,我坐上了这列慢火车,跟随那些挑着扁担、背着背篓的山区农民,跨过贵州的大山,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一段段鲜活的故事与真挚的瞬间。

5639次慢火车从始发站玉屏到终点站贵阳,全程377公里,沿途16个车站,全部位于苗岭山脉中,镇远站上车后,车厢内空荡荡的,列车员跟我说眼下是农忙季节,沿途坐火车进城卖菜的农民少了很多。

火车速度很慢,时速不到50公里,平均一二十分钟就要停,一会就过了水花、施秉车站。

10点36分,火车进入黄平站,上来一些头戴红色花帽的苗族人。列车员告诉我,每当少数民族节日或婚俗,车厢里会看到很多身着盛装,佩戴银饰的少数民族妇女。

10点49分,火车到达宝老山站,开始有一些背着背篓的菜农,他们要将采摘来的野生菌、蔬菜等背到凯里去卖。5639次列车大多数停靠站点都是宝老山这种村寨五等小站(乘降所),只上下旅客不售票,乘客们都是上车才补票。

11点15分,加劳站,很多菜农挑着满满的新鲜蔬菜,或背着背篓,纷纷来赶这每天唯一一趟进城的火车。火车停车时间短,慌乱间有菜农不小心打翻菜篓,洒落一地。

火车缓缓开动,老人们整整齐齐地把菜堆放在车厢两头,有红薯、辣椒、豆角、西红柿、南瓜,折耳根等,都是自家种的蔬菜,并在中间空出一个过道,车厢也变得热闹起来。

当问到为什么要坐火车去外地卖菜,我身边的阿姨是这样解释,她说当地人都种菜,菜太多了不好卖,背到凯里这些人多的地方去就很受欢迎,一会儿就会抢空。

11点26分,火车停靠在一个叫桐木寨的村庄,说是车站,它更象一座充满温度的火车招呼站。这里上车的都是菜农,挑着菜蜂拥着上车,站台与车厢之间落差大,遇到担子太重上车困难的菜农,乘务员会搭一把手帮助他们上车。

有的乘客在车厢里逛,对比蔬菜质量的好坏,看中了就买,此时的列车仿佛是一个流动的农贸市场。

卖菜的都是不能外出打工的老年人,有个苗族阿姨没背很多菜,我就好奇地问她划不划算?她笑着说:“就是车费便宜,背一篓菜卖不得好多钱,要是没有这个火车,坐那个班车,来来去去三十块钱,菜背少了就不够车费,这个火车来回4块钱,节约一点还得一点钱。”我忽然明白,这辆慢火车对于她们的意义。

伴随一阵汽笛声,11点42分,火车到达凯里站。这里是菜农目的地,下车的旅客比较多,停车时间只有9分钟。菜农们下车后一路小跑,每个人都想快点出站,在市场占据一个好位置,这样可以早点把菜卖完,然后赶下午16时12分的5640次返程慢火车回家。

过了凯里就是六个鸡站,这真是一个接地气的车站。

火车一路向西,经过福泉、贵定站,始终在崇山峻岭和深沟险壑间穿行。欣赏着窗外的风景,原来“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是真实的写照。

15点33分,5639次列车到达终点站贵阳,所有旅客下车,我也结束这次难忘的绿皮火车之旅。明天一早,沿线菜农们又会相聚在一起,登上这列慢火车,每个背篓和箩筐里都装着很多东西,除了瓜果蔬菜,还有平凡家庭的爱。

在快节奏的今天,5639次慢火车承载了他新的历史使命,慢的是速度,暖的却是人心。他是沿线群众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更是一条连接希望的火车,无论是出行还是卖菜,他早已开进沿线群众的心窝,满载着苗岭深处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摄影/整理:大刘

2024.09摄于贵州

朝影夕读
影像随心,摄影,旅行,与你一起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