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拖赶集
图文 | 朝影夕读
2014年10月,怀着对大凉山的神秘和好奇,第一次来到布拖县。农历九月十九,正值布拖县城拖觉镇赶集的日子。一大早,方圆数十里的彝族老乡赶着马车、背着背篓,牵着牛羊,抱着鸡鸭,陆陆续续从四面八方涌向集市。
街道上摆满彝族老乡的土特产,卖鸡的、卖狗的、卖洋芋的……热闹非凡。叫卖声、讨价声,此起彼伏,像是一个乡村集市。
布拖县城不大,几乎没有什么高楼,十字路口圆盘坐满休息的人们。
尽管这里还相对落后,人们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一切秩序井然。
彝族人完整地保存着传统的服饰文化。街头、路边随处可见纺织羊毛披毡的妇女。
羊毛披毡是传统的彝族服饰,称为“查尔瓦”,在布拖又叫“哈博勒底”, 意为“坎肩”。穿羊毛披肩的以成年妇女为主,青年女子穿白色毛毡披肩,中年女子穿黑色的毛毡披肩。
布托彝族妇女有别于其它县区,明显的特征就是头戴蓝色圆帽,耳朵上戴耳环。
布拖彝族男子多披羊皮缝制的察尔瓦,缠头帕,蓄天菩萨。
马路边上很多人席地而坐,谈天说地,很是悠闲。据说席地而坐、蹲地就餐的习俗,在凉山州彝族已持续了数百年。后来,政府为了改变这一陋习,还专门成立了移风易俗办,实施“送板凳、送床铺、送餐桌”的“板凳工程”,结果这一习惯难以改变,推行工作进展缓慢。
熙熙攘攘的集市上,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赶集,是彝族人的习俗,更是文化,是约定俗成的乡间聚会。
赶集是彝族人的生活需要,也是他们消遣的一种方式。
有些彝族嗜酒如命,从小就喝酒,只要有点钱就买酒喝,喝多了就躺在路边睡大觉。
布拖河南岸的牲畜市场,人头攒动,羊欢马叫,交易繁忙。
到处欢声笑语,喜气洋洋,看似和谐的表象下,也有令人不安的角落。墙上的标语,提示着当时的布拖是艾滋病高发区。凉山州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传统文化和习俗、卫生经济状况、毒品泛滥等因素,导致艾滋病高发。
凉山彝族地区解放时还处在等级森严的奴隶制社会,过渡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后,一些古老的习俗还有不同程度的保留。
午后,彝族人卖掉了自家的牛、羊、鸡、竹编等土特产,最后换回油、盐、酱、醋、酒等家庭所需,酒醉饭饱后陆续回家,布拖集市逐渐恢复平静。
赶集赶的是以物易物的生活需要,在这个约定成俗的日子聚会,成为布拖彝族不可或缺的乡村文化。
@VX:lgx7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