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村小”

文摘   2024-09-04 10:58   江西  


这是朝影夕读的第238篇原创

每个人的一生,都有一个藏在记忆中的母校,这里承载了几代人的童年和青春记忆。曾几何时,“村小”是乡村教育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几乎每个村都有一所小学,然而,随着时代变迁、城市发展,这些小学很多或者改名、合并,或者撤销,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



消失的“村小”

图文 | 朝影夕读

六月份,和同事下乡检查学校卫生,偶然了解到,因持续生源不足等原因,新余市渝水区今年下学期将撤销四所乡村小学,将关闭不再招生,水北镇新桥小学位列其中。得知这个消息,在学期结束前,我和《新余日报》社赵春亮老师,《江西日报》社洪子波老师商议,决定前去采访拍摄。
新桥小学地处渝水区水北镇东部的新桥村,以蒙河为界,紧邻樟树市义成镇,周围是平坦开阔的农田,距镇政府所在地15公里,新余城区40公里,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学校不算大,有一栋四层教学楼、一两层教师宿舍,一三层学生宿舍,还有师生食堂。篮球场,塑胶跑道,乒乓球桌等设施齐全,正大门“水北镇第二小学”几个鎏金大字赫然醒目。
接待我们的是何俊青校长,得知来意,何校长感慨万千。据他介绍,水北镇是渝水区的人口大镇,过去23个村委,每个村委都有一所小学,还有水北、颖江、新桥三所中学。后来生源逐年减少,2001年,国家启动实施“撤点并校”,颖江中学、新桥中学合并到水北中学,二十多所小学合并,最后只剩下三所。水北二小的前身为新桥中学,2003年8月,在原新桥中学校舍基础上 ,水北镇上村、琴山、昌下、新桥、伍塘、泉塘、陈家等七个村小、教学点合并组建水北二小,当地人习惯称之为“新桥小学”。合并之初学校有18个班级,800多名学生,光住校生就有80多个。
近些年新桥小学生源锐减,每年从几十个,到十几个,再到几个。去年一年级甚至只招到一名新生,最后劝退到水北中心小学就读,所以学校目前没有一年级。
如今学校11个老师,5个班级,只有18个学生,其中4名学生还是来自附近樟树市义成镇的借读生。学校就读的多是有特殊困难的家庭,得过且过,条件好一点点的早就到城里去了何老师透露,学校11个老师除一个外地来的新老师,其余都是本地人,外地老师很难在这么偏僻的地方扎根,有的老师之前是代课老师,后来通过招考,从代课老师转为正式公办老师。
谈到学生为什么那么少时,何校长介绍说,新桥小学受到巨大冲击,是最近十年左右的事。受生育率持续走低与城镇化的影响,很多重视教育的家长或在城市租房购房,或委托机构代管,自己在外创业务工,保障所需经济供求,有一点点条件的都到城里去读书。加上农村人喜欢跟风,风向的作用下,农村小学的学生就越来越少。特别是2020年那年,全市农村禁止养猪、禁止放养家禽、养鱼也只能天然养殖,很多家庭没了副业,只能离开农村到城市去发展,一下走了好多学生。

八九十年代,在“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口号下,大部分“村小”都新划校址,新盖楼房,设施也一律新配套,“村小”条件不知提高了多少倍。2010年5月21日,百年一遇的洪水将新桥小学的校舍损毁,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还亲临校区指导重建。新校舍建好没几年,枕着几代人的心血,却以最快的速度消亡。走访中,有老百姓说:“看着学校要关闭了,投资修那么好的教学楼,真是可惜啊!”

花巨资兴建的“应善良楼”。由众多水北乡贤、香港应善良福利基金会等社会爱心人士和团体捐建。

二、三年级班主任陈耐平老师和他的三个学生(二年级:何严俊;三年级:肖佳旋 、桂子强)。

二年级只有一个学生,三年级两个学生,学校将这两个年级的三个学生安排在同一间教室,采取复式教学的方式上课,教学和自动作业交替进行。

四年级班主任简志武老师和他的学生何文豪、刘紫微。虽然只有两名学生,但该开的课程一科都没少:语文、数学、体育、音乐、美术、……

敖素娟老师给四年级学生上课。一张讲台,两张课桌,宽敞的教室显得空荡荡。有时学生请假,就会出现“一师一生”的课堂。实际上在这些村小教师多是在苦熬硬扛,责任感虽强但成就感低,归属感差。

五年级班主任敖金水老师和他的学生刘欣柯、刘紫杰、龚佳铭、刘小梅、肖佳凯 、张雨琪、付绍宇、刘雨欣、李嘉伟。

六年级班主任江春香老师和她的学生邓子明、桂子涛。这个学期结束,江老师就要退休,告别工作几十年的讲台。

体育课不能少。

2011年,学校还开办了幼儿园,当时有100多个学生,必备校车接送,聘请了专职校车司机,后来生源一年年减少,2023年才十个学生,实在无法正常运营,被迫在2023年关停。

学校有一块很大的“小荷菜园”,种的菜供应全校师生绰绰有余,这是令城区学校羡慕的优势条件。

爷爷奶奶们守候在校门口,准备接学生放学回家。当问到学校关闭后怎么办?他们显得很无奈,只能去十几公里远的水北镇接送就读,下雨、下雪更不方便,有的计划去新余城区租房陪读。

食堂中午的伙食不错,还免费,这得益于新余市乡村学校膳食补贴的“小荷工程”十个学生在食堂就中餐,晚餐有四个。2003年学校合并之初,中餐有100多个学生,晚餐有80多个。

操场上的嬉闹、严厉的老师、天真的同学、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切的一切,都是一代人的青春印记。

来自樟树市义成镇的肖佳凯、肖佳旋两兄弟,新桥小学离他们家近,骑车几分钟过蒙河桥就到家。学校合并后,去水北中心学校太远,只能回义成镇小学就读。

可容纳一百多学生的宿舍,只有四名学生寄宿,学校每天还要安排一名生活老师值守,监督管理学生安全。2003年,学校合并之初有80多个寄宿生。
食堂邹阿姨,在学校工作了21年,学校关闭后计划回老家。
门卫阿姨在这里工作九年,家就在附近,学校关闭后面临“失业”。

乡村小学的教学质量不好吗?何老师不这么认为,2019新桥小学全区素质检测第三名,2020年全市统考总会第一……望着墙上挂着的一块块荣誉奖牌,何老师不无自豪地感叹,从这里走出了不少国家栋梁,小小的新桥小学,给国家输送了几十个985学子,211以下的更多,无数学子从这里跳出龙门。何老师和儿子何叶冰,两代人都在这里度过了难忘的童年时光,何叶冰2011年作为新余市四中全市理科状元考取清华大学,后来又在北大硕士研究生毕业,现留任北京国家重要部门工作

何校长和妻子邹水方相濡以沫数,在新桥小学一起工作几十年,共同见证儿子从这里走向京城。
新桥小学,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地方,数十年的历史使命,见证了无数孩子从无知到懂事的成长历程,承载了片区几代人的梦想和希望、记忆和情感。

部分老师和学生们的合影。再过几天学期结束,他们就要告别新桥小学,大部分老师去水北中心学校,有的退休。学生也面临不同的选择,有的去水北中心学校就读,有的去新余,还有的回樟树市义成镇。

岁月荏苒,最后都抵挡不了被历史的车轮辗压。村级小学逐渐式微,甚至消失,在全国来说是普遍现象,也是大势所趋。与新桥小学一同撤销的还有渝水区下村镇杭桥小学、江东小学、罗坊镇东边小学。

罗坊镇东边小学

下村镇杭桥小学。

下村镇江东小学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9月1日,本是学校开学的日子,很多“村小”却大门紧闭,对这些学校来说,不是新学期的开始,而是一个时代的结束。这些曾经充满欢声笑语的地方,如今却如此寂静。

我们在追求发展的同时,也渐渐遗忘了那些最质朴、最真实的情感与记忆。它不仅仅是一所学校,而是乡村的心脏,知识的灯塔,更是乡村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乡亲们的希望与梦想。过去,村民们会根据学校的铃声安排一天的农活,村里的红白喜事要请老师写对联,不识字的收到书信会拿到学校给老师看。双抢、秋收农忙季节,学校的操场就是村民们的打谷场和晒场,那个时候,学校是没有围墙的,每到周末,学生们在操场上玩得尽兴而归......更重要的是,校园里关不住的朗朗读书声、嘹亮歌声和优雅琴声给寂寞的乡村带来无以言表的生机与活力。

”的消失,原因复杂,如同一百镜子,映照出乡村发展的困境与希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快是主因,再加上生育率低下人口下降,更是加快了农村小学的消亡其中房地产开发商功不可没,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跟房地产挂钩,划分学区,牢牢绑定,迫使农民进城买房,消化房地产过剩的泡沫;生育率的下降虽有历史原因,但更多的是个人的选择,和父辈对孩子的放养式管理不同,现在的生活成本太高了,不是不想生而是不敢生。
到城里读书真的好吗?村小的数量越来越少,很多孩子不得不离开家乡,前往城市求学。孩子们离开了熟悉的环境,远离了淳朴的乡村生活,取而代之的是城市的喧嚣与忙碌。孩子们的生活节奏变得更快,他们面对的是更多的竞争与挑战。与此同时,农民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只能勒紧裤腰带,节衣缩食,掏空三代人的积蓄在城里买房,还要背负沉重的房贷,不得不外出打工挣钱,留下年迈的祖辈照顾孩子。这种分离让原本紧密的家庭关系变得疏远,也让孩子们失去了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失去了与土地之间的联系,他们不再了解农作物是如何生长,也不再懂得珍惜食物背后农民伯伯的辛勤付出。

高度集中的城市办学,有利就有弊,也是必然现象。城镇化的快速推进,造成了教育、医疗两大资源都向城市集中,农村两大资源的短缺和减弱,势必造成农村的空心化,和农业土地抛荒现象,这是一种恶性循环。大量农民进城,增加了城市的负荷,又使农村疏于发展。农村主力都走了,乡村振兴战略靠什么来完成?”的消失,靠什么来点亮乡村振兴之光?乡村兴则国兴,乡村衰则国衰,孰对孰错,只能让时间去检验。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历史贡献不应淡忘。正是这曾经的一丝微光,给予了无数人童年醇厚的香甜。的消失,却永远躺在人们的记忆里。在不久的将来,当我们回望过去时,会发现那些消失的,正是我们心中最柔软的部分,它如同一颗种子,深深地埋藏在我们的心底,无论身处何方,都能让我们找到回归的方向。

摄影/整理:大刘

2024.06/09摄于新余
作|者|介|绍
刘贵星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

江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

新余市摄影家协会会员

   

刘贵星,网名“大刘”,江西新余人,摄影、音乐、文学爱好者。从影十五年,POCO摄影网、太平洋摄影部落资深博主,公众号《朝影夕读》所有人。擅长拍摄人文纪实、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和社会变迁,数百幅作品散见于《中国摄影报》《中国国家地理》《旅游》《山东画报》《厦门航空》《南方航空》《澎湃周刊》等刊物;作品多次在国家和省市摄影展中参展、获奖。

朝影夕读
影像随心,摄影,旅行,与你一起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