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小雪,也是冬季的第二个节气。
之所以叫小雪,并不是说这天会下小量的雪,而是说小雪节气期间,降水渐增、冷空气增多、湿度变高、温度降低,意味着一年中最寒湿的季节就要开始了。
这里可能有人会问,如何应对接下来的寒湿呢?
首先要补肾,也就是所说的“冬藏”,其次要盘活库存,就是将身体的精微物质,转化为可以抵御寒湿的功能和能量。
中医讲“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五脏中,冬对应的是肾,中医的肾指的就是我们身体这棵大树的树根。通过补肾,既可以给身体的根浇水施肥,又借助“冬藏”这个自然规律,特别是在小雪之后,收和藏都要比其他季节更彻底,也更全面。
那么,吃什么能补肾呢?
我们不妨看看中医里常用的补肾药,如黄精、熟地、肉苁蓉、人参、枸杞、桑葚、益智仁、覆盆子......
可以看出,中医补肾的药物,多半离不开根和种子,黄精、熟地、肉苁蓉、人参都是根,因为植物的根子贮备了更优质的能量;枸杞、桑葚、益智仁、覆盆子都是种子,芝麻再小,也蕴含能量,否则未来也不会长成一株芝麻苗。
阳气不足的人
补气是关键
所谓“秋收冬藏”,冬天的收藏不等于不消耗,多收藏只是为了更好地利用,特别是小雪之后即将到来的寒湿季。
湿气本身属于阴邪,阳气不足时湿气就会加重,而冬天正是一年中阳气很弱的时节,本身阳气就不足的人,在冬天除了特别怕冷,还更容易被湿气击中。
对于他们来说,除了补肾阴、填库存,还要及时盘活库存,只有将人体之阴转化为气血,才能抗御外邪,安然过冬。
怎么盘活库存呢?这就要补气了。
中医的气指的就是功能,补气就是增加功能,这个功能从补进去的阴血转化而来。我们还是用蜡烛理论作比喻:补阴就是给蜡烛增量,补气就是挑亮火苗,冬季补阴并不意味着只养阴,不补气。
特别是对于那些原本就气虚、阳虚的人来说,如果没有阳气的盘活,那么补进去的阴血就没有生命力。就像我们把蜡烛补足量了,但火苗太小,仍旧发挥不出蜡烛的价值。
如果没有气虚的问题,补阴可以试试六味地黄丸、左归丸这些纯补阴的药物,它们的配料表里没有补气养阳药,针对阴虚严重而没有气虚、阳虚情况之人,因为这些人可以利用自身的阳气,盘活补进去的阴血。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人并不具备自己盘活阴血的能力,或者说,这些人到了冬天,他们的阳气顺应天时而变虚,这时候就需要借助外力来帮他们一把,适合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人参养荣丸、十全大补丸,这些药物中都用到了补阳的肉桂,以及补气的人参。
日常食疗进补也可以参照这个思路:用用黄精、桑葚夯实地基,增量库存,补足蜡烛;用人参盘活被黄精增补的阴血,帮助身体以充盈的气血应对寒湿之季,还能最大限度地帮身体“冬藏”。
||图片来自网络,属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部分作品若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以协商授权事宜。
||如有疑问,可点击这里向我咨询
||音频电台等服务,请移步微信公众号菜单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