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夜读】霜打“露头青”

文摘   文化   2024-10-26 18:00   河南  

朗读丨晓华


霜打“露头青”

文丨石广田

图丨杨文静


这红薯好,没一个“露头青”



“露头青”是一种红薯。红薯原埋在地下,不见阳光,长得粉红粉红的,煞是好看。但也有个别红薯,长着长着就钻到了地面上,阳光一照,原本粉红色的薯皮就变为青绿色,整个红薯就成了一头儿绿、一头儿红。因此,“露头青”是红薯里的异类,不受人待见。

比起玉米、大豆,红薯收获比较晚,一般要等到霜降。那些埋在地下的红薯,不受霜降影响,依然是粉红色,但“露头青”经霜打后,青绿色就变成了青黑色,更难看了。

小时候,我觉得“露头青”特别丑,误以为有毒不能吃,刨红薯时看见它们就赶紧扔掉,不愿装车拉回家。母亲发现丢在旁边的“露头青”,捡起来扔到车上后对我说:“难看是难看,一点儿也不少打芡,可不能都扔了。”

像母亲说的那样,没有人把“露头青”煮了或烤了吃,都是打碎后做成粉芡,再制成粉条。因此,村里人根据“露头青”的情况,总结出一句俗语“霜打‘露头青’”,意思就是:凡事不要出头,出头就会遭殃。

由此及彼,人们把爱出风头的人也叫作“露头青”。新义哥就是这样的人。村里开村民大会,商量调整耕地的事情,其他人都没有意见,新义哥却说这不行那也不行。村干部很没面子,似笑非笑地反将他一军:“新义,你说咋办?当着大家的面儿说出来,让大家听听。”

新义哥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他不怕得罪村干部,却害怕得罪其他人——那些同意调整办法的人,肯定会当场骂他“充啥‘露头青’”。最后,新义哥嘴里嘟嘟囔囔,弄得脸红脖子粗下不来台,灰溜溜地不再提意见,逗得大家哄堂大笑。

村里人也把那些莽莽撞撞、愣头愣脑的年轻人,叫作“愣头青”。虽说这个词可能是“愣头小青年”的简称,但我觉得还是受到了“露头青”的影响。因为在大家看来,“愣头青”和“露头青”的境遇,实际上并没有分别。在村里,连那些颇有经验的媒人,都不敢轻易给“愣头青”们提亲,怕招惹不必要的麻烦。

如今,干农活的人越来越少,那些从农业生产中总结出来的俗语,也在慢慢消失。我曾问二十多岁的女儿什么是“露头青”,她迷惑地回答:“应该是一种青菜吧。”

我笑了:“它是一种红薯。”

“红薯?还有青皮的红薯吗?我只见过红皮的、紫皮的,还没见过青皮的呢!”女儿这么说,让我更觉有趣。





 作 者 简 介 

○石广田  1973年出生,河南省封丘县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诗文散见于《新华每日电讯》《光明日报》《星星诗刊》《杂文选刊》《读者》等报刊。

 朗 读 者 简 介 

○晓华  对生活充满激情和好奇,相信声音能治愈。期待与您在声音里相遇相知。


THE END


   

   洛浦听风

编辑:文静

审核:广英 


根据著作权法相关规定,以上作品版权归洛阳日报社享有,除法律许可之外,未经洛阳日报社授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非法转载使用。

洛阳日报社所属媒体使用之文图及音像稿件,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洛阳日报社联系,电话:0379-65233520。

洛浦听风
漫谈河洛史话,欣赏经典洛阳,一起读书,念诗,讲故事,分享最美的时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