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地理 | 从洛阳桥到洛阳桥

文摘   文化   2024-10-29 19:21   河南  





  根在河洛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近日,世界客属第33届恳亲大会在洛阳圆满举行。

洛阳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全球客家人、闽南人的祖根地。洛阳人与客家人、闽南人同根同祖,血脉相连。

1700多年前,第一批客家及闽南先民走出西晋京城洛阳(汉魏洛阳城),走出洛阳盆地南缘的大谷关、轘辕关,到南方寻找新的栖息地。此后千百年间,中原汉人数次大规模南迁,播衍四方,薪火相传,逐渐形成了闽南民系和客家民系。

中原汉人南迁的动因,是战乱和灾荒。

洛阳盆地位于洛河与黄河交汇处,古人视之为“天下之中”。历史上,相继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然而福祸相依,每逢王朝更迭,“天下之中”便成“四战之地”:从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到中唐时期的安史之乱,从晚唐时期的黄巢起义到北宋末年的靖康之乱……无不令黄河两岸生灵涂炭。

为了生存,河洛汉人一次次背井离乡,辗转迁徙。

两晋南北朝时南迁的中原士族,大多定居在江、淮流域,也有一小部分远迁至东南沿海地区,留下了八姓入闽的传说。从唐代到宋元时期南迁的汉人,则有相当一部分落脚于赣、闽、粤交界处,如著名的客家四州——江西赣州、福建汀州、广东惠州、广东梅州,东南沿海一带由此成了闽南民系及客家民系的最终形成地及聚居区。

隋唐洛阳城既是隋唐东都、北宋西京所在地,也是洛学的源头及客家文化、闽南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唐初,河南人陈政、陈元光父子率府兵南下,平定“蛮獠啸乱”,举族迁居岭南,武则天批准陈元光在东南边境建立漳州郡。唐末黄巢起义爆发后,河洛“开闽三王”率农民军攻占泉州、福州等地,统一福建,治闽兴闽。这是中原汉人南迁史上的两次大事件。

北宋靖康之乱后,洛学南传,闽学兴起,源于中原的新儒学成了客家文化、闽南文化的精神内核。客家人、闽南人爱国爱家、敬祖睦宗、吃苦耐劳、自强不息、崇文重教、礼仪周到,无论是婚丧礼仪、年节习俗,还是饮食习惯、建筑布局,无不彰显着中华民族礼乐文明的华彩。

从黄河边走到长江头,从长江头走到海之角,客家人、闽南人的脚步未曾停下。他们扬帆出海,拼搏向前,游子虽远,祖地不忘。而今八方谒祖,万里还乡,“客”居他乡的游子,终于重归故土。


△世界客属第33届恳亲大会开幕式现场






   壹 · 中原战乱与汉人南迁  

偃师世界客家祖根地纪念公园的石壁上,刻着唐代张籍的《永嘉行》:“黄头鲜卑入洛阳,胡儿执戟升明堂……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说的是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引发了中原汉人第一次南迁浪潮。

历史在循环往复中曲折向前,唐代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及宋代靖康之乱、宋元大混战对中原的重创,不亚于永嘉之乱。

两晋南北朝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广人稀,南迁的汉人大都居于江、淮一带的建康(今南京)、京口(今镇江)等地。待到唐末、宋元时期,一则江南人口已趋于饱和,二则战火时或从中原烧到长江流域,如金军屠戮南宋临安城(今杭州),早先迁居江南的北方汉人,以及后期南渡的汉人,不得不再度南进,向更为偏远的赣、闽、粤、台及海外迁移。

一般认为,客家民系成形于宋元之际。据清《丰湖杂记》载,“今日之客人,其先乃宋之中原衣冠旧族”,闽、粤一带的土著称他们为客,他们亦自称为客人。

洛阳以隋唐大运河沟通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水陆交通便利,是古时北方汉人南迁的重要集散地。由唐至宋,大批汉人从洛阳出发,或走陆路,经荆襄古道入江淮;或沿大运河南下,远迁至江南乃至东南边境。


△唐代张籍《永嘉行》


   贰 · 百家族谱与河洛姓氏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标志家族系统、血缘关系的姓氏,是客家人、闽南人与河洛人同脉同宗的明证。

南北朝颜之推在《观我生赋》自注中称,“中原冠带随晋渡江者百家,故江东有百谱”。东晋贾弼之“广集众家,大搜群族”,建立了正式的士族家谱档案,为中国谱牒学开了个好头。此后南迁的中原汉人,往往都修族谱、家谱。

传说,在西晋末年南下的中原世族中,有林、黄、陈等八姓迁居闽地,是谓“衣冠南渡,八姓入闽”。自唐至五代南迁的河洛汉人,则有陈、许、林、王等84姓入闽。另据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族谱统计,当地有142姓的先祖是唐宋时南迁的中原汉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河洛百家姓播衍五湖四海,遍及港、澳、台及全球各地华人区。

隋唐洛阳城应天门广场是本届世客会的开幕式现场。在应天门遗址旁的周公庙里,有一通《根在河洛 追本溯源》石碑,是台湾赖氏宗亲领头立的。

周公是河洛文化的奠基人。三千年前,他在洛阳制礼作乐,奠定了华夏文明的基调。周公后裔繁衍的姓氏迄今有190余个仍在海内外使用,其中不少是客家及闽南民系中的大姓。

△周公庙

《根在河洛 追本溯源》碑


   叁 · "开漳圣王"与"开闽三王"  

来自“河洛之奥区”光州固始(今河南信阳固始)的陈氏、王氏家族,在岭南开发过程中厥功至伟,在东南沿海一带声誉极高。

唐总章二年(公元669年),闽、粤交界处(今泉州、潮州一带)发生暴乱,史称“蛮獠啸乱”。将门之后陈元光子承父业,带领光州府兵平定战乱,垦荒建宅,发展农商,兴办学校,将漳州建设成了文明的乐土。

垂拱二年(公元686年),武则天批准建立漳州郡。首任漳州刺史陈元光被后世尊为“开漳圣王”。

唐末,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三兄弟率农民军攻克泉州、福州等地,统一福建。王氏家族治理闽地一百多年,推广中原先进生产经验,开拓海上丝绸之路,为闽地的腾飞打下了坚实基础,人称“开闽三王”。

陈家军、王家军的部众大都与东南边地民众通婚,其子孙后代散居于闽南、粤东、赣南乃至东南亚各地,今日闽南人、客家人有许多是他们的后裔。

洛阳桥

福建泉州洛阳桥


   肆 · 建炎南渡与洛学南传  

唐末至五代天下大乱,武夫当道,儒学式微。洛阳草莽英雄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崇文抑武,理学萌发。程颢、程颐兄弟在洛阳一带创办洛学,桃李遍天下。

靖康年间(公元1126年~1127年),金军入侵中原,洛阳、开封沦陷,宋徽宗、宋钦宗被俘,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乱”。康王赵构即位,改元建炎,建立南宋,是为宋高宗。

史载,当时金兵蹂躏中原河山,“衣冠惶骇,倾国南奔”,千百万汉人随宋王室南迁,衣冠人物,荟萃东南,史称“建炎南渡”。程门弟子在赣、闽、粤、湘等地广开书院,教书育人,洛学南传,道衍九州。

洛学又称二程理学,是宋、元、明、清时期儒学的主要流派。兴于福建的闽学是洛学分支之一。闽学代表人物朱熹强调“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思想理论对客家及闽南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教育带来了认知和观念的革新,使北方移民带来的中原先进生产经验得以在南方推广。唐初尚是蛮荒之地的泉州,宋元时期飞速发展,成了举世闻名的“东方第一大港”。


△两程书院

   伍 · 南方醒狮与洛阳舞狮  

客家及闽南文化是河洛文化的活化石,闽、粤一带民俗——如春节舞龙、舞狮、游神,正月半闹元宵,婚嫁迎亲、闹洞房等,皆有着鲜明的河洛印记。

广东狮舞又称“南狮”“醒狮”,由中原狮舞演变而来。

狮子乃西域物种,东汉时期沿丝路进入洛阳。狮舞原是皇室祭典、佛教祭祀表演项目,汉唐时期兴于河洛民间。在后世的汉人南迁历程中,洛阳等地的狮舞传入岭南,逐渐形成了南方狮舞流派。

客家地区流行的“人龙舞”、舞龙灯等,亦与中原舞龙同源。舞龙始于先秦祈雨习俗。洛阳东关夹马营是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的出生地,流行于东关一带的舞龙灯表演——“东关双龙”享誉古今。宋室南渡后,舞龙灯传入广东等地,成了南方社火的压轴好戏。

此外,福建盛行的春节游神(抬着神像游行)活动,神明赵世子、开道马夫等皆着汉服,与古时洛阳的城隍出巡(抬着城隍爷像游行)如出一辙。

豫西狮舞(资料图片)

   陆 · 客家建筑与宗祠文化  


客家先民披荆斩棘,开荒种地,在闽、粤、赣、湘、桂等地扎根立足,为求自保,大都聚族而居,将房屋修建成高大且封闭的防御性建筑,如客家围屋、排屋、土楼等。

建筑风格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可用于解读人们的心灵世界。客家人、闽南人心向中原,宗族观念极强,其建筑无论形制如何,核心建筑皆是祠堂。

祠堂又称宗祠、祖庙等,主要用于祭祖、供神,乃儒家传统文化的象征。

宗祠制度始于周代。东周王室定鼎洛阳,礼教严明,宗祠起初为天子专有,士大夫不得私建。衣冠南渡后,为凝心聚力,重振儒学,南宋朱熹提倡广建家族祠堂。

宗祠在,根就在。客家人“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家风传承有序,其实是华夏根文化的传递。

福建土楼






   画外音   

○ 昭觉寺曾是横水古战场


昭觉寺坐落在孟津区横水镇的庄稼地旁,香客寥寥,清幽非常。院里有两条黄狗,大的叫钢镚儿,小的叫小黄,见有生人进门异常兴奋。

在寺里帮忙的韩大姐家住横水村。她说,此寺曾是唐代皇家寺院,后来打仗被毁了,佛殿是近些年重修的,平时很少有人光顾,逢初一、十五才有信众来上香。

打的什么仗?安史之乱大决战。

据《新唐书》《资治通鉴》等记载,昭觉寺始建于晋,唐初重修。安史之乱爆发后,安禄山一度在洛阳称帝,洛阳一带战火熊熊,大批民众南迁逃命。

昭觉寺在今黄河小浪底水库附近,距隋唐洛阳城咫尺之遥,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当年,史思明之子史朝义列兵于黄河南岸,叛军指挥部就在寺中。

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冬,唐军与叛军在昭觉寺一带展开激战,奋力夺回洛阳城。次年春,叛军投降,持续8年的战乱终于结束,战争带来的创痛却久久未能平复。那些流徙远方的洛阳人,有的客死异乡,如写下“万里悲秋常作客”的伟大诗人杜甫,去世多年后才被子孙迁葬中原;有的则成了南方人眼中的“客人”,洛阳成了他们再也回不去的远方。


△昭觉寺

 福建学子程门立雪


今伊川县城西有二程文化园,二程像并肩矗立,两程书院犹有古风。

北宋大儒程颢、程颐兄弟曾在两程书院(古称伊皋书院、伊川书院)、嵩阳书院等地开门讲学,追随者众。

“程门四弟子”谢良佐、吕大临、游酢、杨时,是推动洛学南传的中坚力量。游酢、杨时来自福建,乃客家先贤。《宋史》记载,他俩到洛阳求学时正逢大雪。程颐闭目瞑坐,二人恭敬等候,待程老师察觉,门外的雪已有一尺深,是为“程门立雪”。

杨时、游酢载道南归,将“二程”语录及思想理论整理成书,铺就了理学入闽的康庄大道。宋室南渡后,程门弟子在湖南岳麓书院、江西白鹿洞书院、江苏东林书院、福建考亭书院等地广泛传播洛学,逐渐形成了湖湘学、浙学、闽学等诸多流派。后来,洛学甚至远播海外,在日本、越南、朝鲜等地绵延承继。


△二程文化园程颢、程颐像

○ 心有洛阳,处处洛阳

不只河南洛阳有洛阳桥,福建泉州等地也有洛阳桥。历代南迁的河洛汉人怀恋故土,情系中原,常以家乡的名字命名新的居住地,故而“洛阳”一词在很多地方都有出现,遍布大江南北。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共有81个洛阳村,10个洛阳乡(镇),22座洛阳桥,16条洛阳河(江),9座洛阳山。这种现象绝无仅有,只有洛阳,唯有洛阳。

胃知乡愁,客家人、闽南人不但住“洛阳镇”,过“洛阳桥”,还像洛阳人一样好喝汤。广东人好煲汤众所周知,广式靓汤中有一道三及第汤,源自古代科举制度,是惠州、梅州一带客家人的心头好。

科举制度始于隋唐,兴于宋、明、清。隋炀帝在洛阳初设进士科,女皇武则天开创殿试制度。唐宋往后,河洛精英大批南迁,催生了南方文教的繁盛局面。历史上有三分之一的状元出自福建,苏、浙、闽、粤等地的进士更是不计其数。

所谓“三及第”,指的是殿试头三名:状元、榜眼、探花。三及第汤以猪肝、猪颈肉、猪肚等食材熬制,取的是高中榜首的好彩头。洛阳人与客亲一样望子成龙,心意相通,一听就“懂”了。

△福建泉州洛阳桥畔停泊的渔船


摄影 | 曾宪平 张广英 张丽娜 鲁博


 作 者 简 介 ○张丽娜  《经典洛阳》专栏记者

○张广英  洛阳晚报副刊部主任

○曾宪平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洛阳日报报业集团视觉梦工坊执行总编辑

李银刚  洛阳日报报业集团洛报融媒制作中心主任





THE END


洛浦听风

编辑:文静

审核:广英 

根据著作权法相关规定,以上作品版权归洛阳日报社享有,除法律许可之外,未经洛阳日报社授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非法转载使用。

洛阳日报社所属媒体使用之文图及音像稿件,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洛阳日报社联系,电话:0379-65233520。

洛浦听风
漫谈河洛史话,欣赏经典洛阳,一起读书,念诗,讲故事,分享最美的时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