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去千岛湖吃【淳安临岐暖锅】

文化   美食   2024-01-29 01:13   浙江  

春节去千岛湖旅游,你要问“哪道菜最受欢迎?”,那暖锅排名绝对靠前,在临岐人心中更是铁打不动的C位。春节团圆、建房乔迁、嫁娶喜宴、圆谱祭祖,这些重要场合都少不了那口咕嘟咕嘟冒着热气的暖锅。


油滋滋的土猪肉入口即化,久煮的海带丝软糯鲜香,吸饱了汤汁的农家豆腐带着一丝嚼劲。忙碌一年,走得再远,我们的舌头和胃也牢牢钉在故乡的美食里。


△视频《淳安临岐暖锅》

Part.1 从临岐暖锅到淳安暖锅

谈起暖锅餐饮,鲁会友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正是他二十年的坚持,才让这道乡村美味,成为与千岛湖鱼头齐名的“淳安十大热菜”。

2003年,千岛湖镇新安东路新开业一家快餐店,叫会友酒店。

这家店除了好吃实惠,最为食客们好奇的是店里那口铜锅,有人问“这是老北京涮羊肉的锅子吗”,有人说“分明是四川人的麻辣火锅”,鲁会友神秘一笑“这是正宗淳安本地的,临岐镇特色暖锅,要不要尝尝”。

△拉二胡是鲁会友最大的爱好

每天早晨七点半,后厨开始忙碌起来。

淳安临岐暖锅食材荤素搭配,一层一层码放。底层是白萝卜,切薄片,“冬吃萝卜夏吃姜”是中国人的传统养生智慧。二层是农家豆腐,切厚片,黄豆富含植物蛋白,是营养打底。三层是土猪肉,放入之前要油锅爆香,暖锅的精华。四层是油豆腐,丰富口感,金灿灿的颜色还特别喜庆。最上面一层,要铺一层海带丝。

所以,暖锅也被戏称为“三层楼”“四层楼”“五层楼”。想象一下,大冬天里,一家人围着金灿灿的暖锅,一吃就是“五层楼”,感觉很温暖,也很有吉祥的寓意。

不同于火锅涮着吃,暖锅讲究炖煮,食材放入后要小火慢炖4个小时。正所谓“味从煮中来,香自火中生”,随着时间推移,萝卜、豆腐吸满了土猪肉的油香,海带里的谷氨酸钠融入汤底,增加鲜味。

以前吃暖锅还有个讲究,一张八仙桌,暖锅放在中间,八个宾客各人有各人的取食范围,即自己面对的八分之一暖锅。倘若无拘无束,把筷子伸向他人的“八分之一”,就有多吃多占之嫌,失了礼仪。

二十年时间,城市变迁,会友酒店从马路这边搬到马路那边,店里的暖锅从一只增加到几十只,墙上的奖状贴了一大片,更多餐饮店向鲁师傅讨教,也卖起了暖锅。


Part.2 暖锅重新流行

地道的暖锅,要用纯铜打制,一般要用上8-10斤铜材,讲究外黄内紫。锅身、底座、盖子用黄铜,黄铜比较坚固,耐碰撞,不易变形。中间用来装炭的烟囱用紫铜,导热性好。锅身的内壁还要镀锡,防止铜氧化被腐蚀。

整体造型有点像北京涮羊肉的锅子,大肚皮细腿,中央竖起半截烟囱,烟囱里烧木炭,上面罩一个刻着细花纹的锅盖,两端有活络的铜把手。肚子大、烟囱小,可以放更多料,厚实的铜片让加热更均匀,处处透露着生活中的智慧。

△厉良德是现在淳安最出名的暖锅师傅

早些年,临岐人喜欢将铜匠邀请到自己家中,铜匠在天井里支起炉子,放入炭火,把风箱拉得呼哧呼哧响。铜块放在铁墩子上,叮当叮当地敲成铜板,慢工出细活,一个暖锅往往要敲上四五天,然后焊接打磨,方能完成。

现在,淳安最出名的暖锅师傅是厉良德,他们家祖传三代会这门手艺。2017年,淳安临岐暖锅被列为淳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厉师傅是传承人。

厉师傅的暖锅店开在临岐镇上,店门不大,各种工具铺了一地,这里面有不少是从祖辈手里传下来。缺了角的铁砧、手柄光滑的锤子、锈迹斑斑的鼓风机,既在述说着这家店的历史,也是产品品质过硬的保证。

制作一只暖锅,大大小小工序上百道,但总体来说可以分为外壳塑形、焊接、上锡、抛光四大步骤。过程全部手工,除了现在可以买到现成的铜板,其他都和老底子一模一样。

暖锅做好后,还要在盖子、锅身两处地方篆刻上置办者的姓名、制作时间。

一来,暖锅是要一代代传下去用的,刻上时间给儿孙留个纪念。二来,每逢红白喜事,邻里街坊互相借用,刻上名字,以免混淆。

一口手工制作的暖锅售价近2000元,尽管价格不低,但是村民们仍然愿意在厉师傅这里定做,作坊里“叮当叮当”榔头敲铜板的声音不断,订单已经排到了年后。

各家各户对暖锅爱护备至,每年春节前,还要请厉师傅重新镀一层锡。一口暖锅,家族传承几十年、近百年都是常事。

说起来,鲁会友和厉良德的交情也有20多年了。鲁师傅店里的暖锅,都是厉师傅做的,他的生意好不好,也只有厉师傅最清楚。暖锅的烟囱烧久了会坏,鲁师傅店里生意越红火,暖锅拿过来换烟囱、镀锡的频率就越高。

临近年关,会友酒店里热气腾腾,挤满了吃暖锅的客人,推杯换盏间完成了对故乡的告白。暖锅作坊里“叮当叮当”,赶制的新暖锅供不应求,地上排满了等着镀锡的旧。两位师傅的生意都格外闹忙,欣欣向荣。


编辑:张

记者:张凡 邱仁森

酱爆
关于乡村,关于匠心,关于孤独症公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