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翔的燕鸥 | 守护神话之鸟(三)

文化   社会   2024-02-23 12:32   浙江  

2013年8月25日上午,中华凤头燕鸥“华崽”顺利长成,在亲鸟带领下一起飞离平屿岛。上岛之前,范忠勇曾给志愿者们“打过预防针”:招引第一年,可能一只燕鸥都不会来。“华崽”给2023年度的工作划上了完美的句号。


2023年,韭山列岛铁墩岛、五峙山列岛、南麂列岛平屿岛共成功孵化中华凤头燕鸥雏鸟45只。


△视频《一群人、一种鸟、一座岛》


Part.1 观察木屋

观察木屋是另一个观察工作的主要场所,分别设在招引场的两头。这里是志愿者最喜欢待的地方,除了令人凉爽的海风,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能够最近距离观察燕鸥。

志愿者时刻要用望远镜和照相机,观察和拍摄记录燕鸥。这些视频和照片,不单是记录画面,更有实际的科学价值,需要拍摄的细节有很多,包括成鸟求偶、亲鸟抚育幼鸟、天敌来犯等,甚至细节到吃了什么鱼。

△燕鸥伴飞,雄鸟嘴里叼着鱼,这是给雌鸟的礼物。两只鸟几乎贴着,以一样的动作,一样的速度,绕着岛高速飞行。

燕鸥有独特的求偶仪式。平时,它们把翅膀紧贴身体收拢,遇到心仪的对象时,则会微微张开翅膀互相转圈跳舞,有时候雄鸟还会叼一只刚从海里抓来的鱼献给雌鸟。

过了这一关,雄鸟就赢得和雌鸟伴飞的机会:两只鸟几乎贴着,以一样的动作,一样的速度,绕着岛高速飞行。

△一只燕鸥正在观察假鸟模型,它似乎看出这些“伙伴”有点不寻常。

南麂列岛海域有丰富的渔业资源,这对燕鸥繁殖和抚育幼鸟十分有利。随着雏鸟一天天长大,亲鸟叼回来的鱼的种类、大小以及叼鱼的频次都有变化。

带鱼、飞鱼、颌针鱼、鯷鱼、梅童鱼、银鲳鱼、马鲛、黄鲫、鲱鱼、鲯鳅等小型鱼或者中大型鱼的幼鱼都在燕鸥的食谱里。

△这是一具黑尾鸥的尸体,岛上有新生也有死亡。


Part.2 中华凤头燕鸥“华崽”

2013年6月18日上午7点57分,监控室里传来何既白兴奋的声音。“下蛋了,下蛋了,是中华!”

当天7点40分,一对中华凤头燕鸥来到平屿岛,寻寻觅觅后,在标号“J6”的水泥桩后面产下一枚蛋,监控头清晰地录下了全过程。从厨房跑过来的邱伟拿起笔在墙上写下标记“CCT24”,这是平屿岛第24号燕鸥蛋。

△6月18日上午7点57分,平屿岛迎来了第一枚中华凤头燕鸥卵,监控摄影头清晰地拍下这一幕。

中华凤头燕鸥的窝正好被J6号水泥桩挡住,从两个观察木屋都很难观察到。为了避免惊扰燕鸥,招引场4月启动之后,除非特殊情况,任何人不能进入场内。何既白把一台监控摄影头对准这个位置,24小时监控。

蛇类是燕鸥的一大天敌,适量减少岛上蛇类数量是志愿者工作之一。岛上有王锦蛇(菜花蛇),被捕捉的蛇不会被杀死,要交给保护区妥善处理。

整个孵化期虚惊了不少次,中华凤头燕鸥亲鸟有一天离巢时间过长,又有两次认错孩子孵了别家的卵,游隼也盯上了这里的幼鸟。

△燕鸥之间的社交不全是友好的,它们会为了一块石头争吵,偶尔还会抢夺鱼获。

最终,幸运女神眷顾了中华凤头燕鸥。

7月14日下午4点43分,南麂列岛平屿岛迎来了第一只中华凤头燕鸥小宝宝,也是2023年唯一的一只。新生的燕鸥雏鸟像一只小鸡,浅灰色的绒羽上点缀着深灰色的斑点,和碎石子地完美融合,接替邱伟的志愿者范文豪给它取名“华崽”。

△6月17日,岛上的第一只幼鸟孵化,虽然这是一只大凤头燕鸥的雏鸟,依然意义重大,说明了招引场地成功。邱伟用手机记录下岛上第一只幼鸟孵化的瞬间。

“华崽”很有可能是二胎。正常情况下,中华凤头燕鸥和大凤头燕鸥的繁殖季是5月至7月。

每年5月初,燕鸥从东南亚迁徙至浙江沿海交配产卵,孵化期25-28天,育雏期31-35天,雏鸟会在7月末长成后离巢,结束当年的繁殖季。但是如果在五六月份鸟蛋被人捡走、或是孵化失败,亲鸟会尝试第二次产卵,整个繁殖周期也会相应推迟。


Part.3 平凡的神话

8月25日上午,“华崽”顺利长成,在亲鸟的带领下一起飞离平屿岛。上岛之前,范忠勇曾给志愿者们“打过预防针”:招引第一年,可能一只燕鸥都不会来。“华崽”给2023年度的工作划上了完美的句号,令团队的每个人感到高兴。

2023年,韭山列岛铁墩岛、五峙山列岛、南麂列岛平屿岛共成功孵化中华凤头燕鸥雏鸟45只。

△2023年8月25日,结束繁殖季的燕鸥群转移到岛边礁石上,准备飞离。

从2003年到2023年,当年的小伙子变成了中年人,当年的小屁孩成为了驻岛海鸟监测员。科研经费不宽裕,野外工作条件恶劣,能不能出科研成果也是未知的,遇到了很多困难,他们却说“这是一件幸福的事”。

△在岛上4个月,何既白的胡须已经有一寸来长

何既白用三个词形容岛上的生活:规律、充实、惊喜。“在这里每天都能看鸟,观察它们的行为。每天都有新发现,很充实,实现自己的一个小目标。”

他是一位深度自然爱好者,从小爱看植物、看虫子、看鸟。2023年10月,他入职杭州一家生态保护机构,又去舟山金塘岛观察水獭去了。

△离岛的那天,邱伟有些惆怅

突然离开了,邱伟有些惆怅。他站在船头沉默良久,转过头对老张说“这是生命中一次的特别经历”。

在无人岛生活,会有很多不便。缺水缺电、湿热难耐、被蚊子叮得满身包、恼人的蜱虫、爬上床的蜈蚣,当然还有和燕鸥的朝夕相处,这些都是“小岛的礼物”。

△陈水华在海岛(王思宇摄)

2019年6月,陈水华出任浙江省博物馆馆长,这个项目在他的职业生涯里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观鸟是他的工作,也是一生的爱好。“等我退休了,就去岛上做驻岛观鸟监测员,每天每时每刻观鸟,多好。”

现在,浙江自然博物院中华凤头燕鸥研究和保护团队中,陆祎玮、王思宇、严志文、钱程等人分担着不同的工作,范忠勇是团队的核心,大伙儿都喊他老范。

老范不容易,一面要去各处争取科研经费,一面又要担心志愿者们别在岛上病了伤了,一面还要去各处宣讲保护燕鸥。

8月25日,老范(上图左一)带着一行专家去平屿岛验收。渔船靠近平屿岛的时候,惊起一大群燕鸥,和当年第一次去“将军帽”情景一样。

他有些触景生情:“什么时候中华凤头燕鸥从‘神话之鸟’变成‘平凡之鸟’,我们的工作才算真的成功。” 

△2023年4月21日,上岛第一日,张健氢、范忠勇、严志文、邱伟、何既白(从左至右)


编辑:张

文/摄:张凡

酱爆
关于乡村,关于匠心,关于孤独症公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