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万年前,“建德人”在新桥村乌龟洞里升起篝火。5000年前,良渚先民在余杭建起宫殿和水利系统。3000年前,原始瓷在钱塘江两岸孕育。大杭州的人类文明史,远比你知道的更加久远和精彩。
对于古人的生活,我们有很多想象和猜测,答案就在这些考古发现里。每日商报与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共同推出《新学堂·发现杭州》专栏,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探源文明。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开始推行郡县制,于今天的杭州设钱塘、余杭两县,隶属会稽郡。杭州得名于“州治余杭”,它上连良渚古城、小古城,下启杭州城,是杭州城市发展史的重要一环。
那么,秦始皇划下的“余杭县城”在哪里呢?2023年度杭州考古发现中,通过考古专家的手铲,这座“余杭古城”城邑的历史轨迹便生动地浮现出来。
01 最早的杭州
余杭古城遗址位于杭州市余杭区余杭街道南苕溪两岸,也就是杭州人说的“老余杭”范围内。
2020年9月至2021年5月,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勘探出古代城墙遗迹后,分别在2022年3月至2023年1月、2023年4月至今开展了两期考古发掘工作。
整个遗址分为李家弄、龙船头、孙家弄、孙家道地、白家弄五个发掘区,发掘出包括陶瓷器、铜镜、铭文墓砖等文物,灰坑、灰沟、台基、道路、城墙、河道等遗迹,年代跨越两汉至明清。
种种发现均表明,这座城址前后延续使用2000余年,就是中国最早的建置县之一,秦始皇划下的那个“余杭县”。
余杭古城发现了从战国延续至今的古今重叠型城址,结构清晰、保存较好。作为隋初设杭州的州治所在,是杭州城市发展的起点,可称作“最早的杭州”。
02 为避水患,两岸迁徙
自秦代设余杭县以来,余杭县城在南苕溪两岸多次迁徙,县志记载“避湖之溢则徙北,避溪之涨则徙南”。北城、南城的变化,是古人在躲避水患。
这里的溪是指“南苕溪”,湖是指更南面的余杭“南湖”。南苕溪两岸地势不等,南岸高,北岸低。南苕溪发洪水了,地势低的北岸被淹,城就要迁到南岸。南湖如果淤塞了,就会淹掉南岸,城则迁到北岸。
余杭南城兴建于东汉初年,东汉晚期被短暂废弃,城址迁到了苕溪北岸。考古发现了东汉余杭城的东、西城墙和护城河,明确了城的范围。城墙宽约 22 米,由黄土堆筑而成。护城河宽约 20米,深约4米。城平面略呈正方形,东汉余杭城边长约在400米,面积约16万平方米。
六朝时期的余杭城基本沿用了东汉余杭城的城墙和规模,加筑了东城墙,并且修筑了太兴二年(东晋 319年)纪年砖砌成的水涵洞,县城回到溪南。隋文帝平陈后,废钱塘郡,置杭州,余杭县城短暂地升格为杭州州治。
北宋雍熙初,余杭县城再徙溪北,之后不再南迁,但南城仍然被使用,呈现北城南市的格局。
编辑:张凡
文/摄:张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