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美国看到了中国寒门贵子的真相

文摘   2024-09-09 12:40   美国  

这几年因为诺言社区的国际化属性认识了不少身处海外的诺友,尤其是这一两年我在纽约组织一些线下活动,有机会住到诺友家里,认识了他们的家人,每次看到她们母亲忙碌的背影,总是让我心生感动。我在背影里似乎读出这些诺友,出身普通甚至名副其实的寒门,靠着自己打拼在美国职场立足,其实背后有一个共同的真相——父母不同程度、不同方式对子女的托举。

Y结缘于一诺的职场工作坊,后来线上交流才知道我们居然是江西老乡,而且她家和我妈妈还是同乡。去年夏天她联系我,提出周末来我家做客。当时我家刚好住着一位外地诺友,就说要不要改日,除非她不介意来我家睡沙发。她却说完全没问题。于是,她开了三个多小时车过来,晚饭后和我聊到半夜。第二天上午又和我一起带着小番茄徒步,下午开车就走了。不到24小时的相处里,我对这个朴实的老乡妹子印象深刻。

后来,某天晚上十二点,我接到了她的电话,诉说自己在生活真相里的困境,那一次,我看到了她看似平坦顺利生活的背后不为人知也难以向外人道出的挣扎,几次她都提到了自己的母亲。

六月份,我带小番茄去城里玩,去她家住了一晚,第一次见到了她的母亲,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村老人。老太太的乡音和热情,让我倍感亲切。特别是地道的家乡菜,让我似乎回到了母亲厨艺的记忆里。

上月在Y作为地主的支持下,我在长岛组织诺友线下活动,为了给大家做餐食准备,我提前住到了她家。从进门那一刻起,她的母亲就在厨房里忙碌,给我们准备晚饭,然后收拾完厨房,又坐下来和我一起为第二天的活动准备食物。

孩子们都睡下,家里顿时安静了很多。我和阿姨有机会一边做事,一边聊天。

Y家是地地道道的庄稼人,种水稻、种蔬菜、种玉米、种西瓜,靠天气、靠收成吃饭。家里有三个孩子,如今老大在德国一家知名车企做高级工程师,Y是二女儿,在纽约一间大银行工作,还有三女儿在深圳。

我说当年靠种地供三个孩子上大学一定很不容易。阿姨笑着点点头。

“种地肯定不够,多亏了孩子爸爸”。言语里流淌着感激。她说每年暑假,Y父亲都会去赣江挖沙子,那时候国内搞基建,沙子需求大,那几年就是靠着他挖沙子,凑够了三个孩子上大学的费用。

说起养育三个孩子,老太太说自己很有福气。老两口都没有文化,她更是文盲,说自己连具体出生年月都不大清楚。可就是这样没文化,也一穷二白的农村家庭走出了三个大学生,其中两个还是出来留学的高材生。

阿姨说,当年三个孩子上学,从来没有上过补习班,假期从来没有出去玩过,因为都在忙着帮家里干农活。他们做父母的在学习上更是帮不上忙。是孩子们很争气,总是捧着好成绩回来,虽然偶尔也不理想,他们也从不介意。反而会内疚自己没文化帮不上忙,更没有理由去埋怨孩子。

“我们当然希望他们不要向我们一样要靠种地谋生这么辛苦,但读书这件事都是靠自己,他们如果不愿读,我们也不能强迫,如果想读,就自然会好好读。只要他们肯读,我们就拼命多赚点钱去供他们,我种地、她爸多挖沙子。其实最后也只能供到大学,就给了学费,生活费都主要靠他们自己打工赚的。等他们读研都是靠自己,我们已经没有能力了”。言语间还有几分愧疚。

“我大儿子从小就喜欢读书,成绩很好。两个妹妹看到哥哥努力学习,有样学样了”。Y妈妈又补充到。

就是她口中的大儿子,大学毕业后去德国读研(费用低是主要考量因素之一)并留下发展,又鼓励妹妹Y出国。因家里实在拿不出来美国读研的钱,本科是金融专业的她选择了和金融中心纽约市同州但地理位置偏远的Buffalo(水牛城,只因相比其他知名大学,那里学校提供奖学金,当地生活费用又低。毕业时,她应聘到一家金融机构,慢慢在纽约站稳脚跟。Y笑说自己很幸运,同时进银行的同事有从 NYU、哥大这样的名校毕业,他们投入的学费、生活费成本远远大于自己。我却相信,除了运气,她的能力也必不可少。

坚信教育改变命运的她也开始鼓励在深圳就业不甚顺利的妹妹来美国读书。

       诺友Y提供

随着Y和她大哥都在海外扎根,并各自成家、养儿育女,分别都有了两个孩子,这一对父母又成了“空中飞人”,走出乡村,父亲去德国,母亲来美国,再轮流,帮助带孙辈。于是,这样一对在农村生活了大半辈子,连中文都不认识、省会南昌都没怎么去过的老人,出于对子女小家庭的支持,背井离乡,辗转到美、德生活,也顺便跟着子女在欧洲、北美游历,见到了以前从未想过见的世面。

我第一次来Y家里,见到她母亲,就开始感受到一位普通农村妇女的勤劳和习惯性忙碌。也许是长期从事农村生产劳动和同时照顾老人、小孩和做家务的缘故,起早贪黑似乎已经刻进了她的基因里。一天至少有八九个小时在厨房和院子里的菜地上或者繁琐又无聊的家务里忙碌。晚上十多点打扫完厨房,第二天六点多她又起床做出和正餐一样丰富的早餐。仿佛她所有对家人的爱,就在一日三餐的丰盛里。

我从Y那里知道,母亲幼年丧父,外公在女儿出生当天去世,外婆改嫁,把女儿留给亲戚,为了生存,母亲寄人篱下,做过童养媳,又被嫌弃,后经人介绍嫁给父亲,其实父亲家也一贫如洗。嫁为人妇后,母亲跟着父亲种地、操持家务,半生操劳,任劳任怨。

因文化差距,Y说自己与母亲不太有什么共同语言的交流,也有时候会不耐烦,但是在两个人的日常对话里,我可以看到她心底对母亲的在意,但更看到一位母亲对女儿的疼爱,我知道,她的大嗓门,透着最深层的爱。我也可以从Y的待人接物里,看到她的母亲,这位传统农村妇女,在子女养育中所传递的友善、朴实、大方和热情,让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变得简单、舒服。我相信,她母亲的勤勉和生命的韧性,也一定是她工作生活上努力的源动力。除去教育培养出来的知识和业务能力,这样的性格品质也许才是让她和她哥哥一路走得这么远,从地地道道农村里的寒门娃,走到了国际大都市的舞台。

能够从书本学到的,只是个人成长过程里的小知识;父母言传身教中人性里的美好品质,和有无文化无关,却是一个人成长底色里的大智慧,真正加持着寒门里的孩子走向了所谓衣食无忧的“富贵”之路。



第一次见到M是去年感恩节我在小镇组织的纽约诺友活动。她在诺言社区私信了我,说和先生一家三口从波士顿过来想参加聚会,但因孩子临时发烧来不了有点遗憾,刚把孩子在酒店安顿好了,又问我是否可以过来,来不及才作罢。恰巧我们在小镇的一个景点偶遇,匆匆见面,寒暄了几句,前后交流里,我有个大致印象,感觉这个姑娘说话得体、做事好有条理。

今年4月,我在曼哈顿组织诺言社区的线下活动,聚会前几天,M刚好给我打电话,谈论在美国发展的困境。我无意提了一句线下活动的事,她居然马上表示要来参加。于是驱车五个多小时,她和另一位诺友专程从波士顿赶来参加。那一次,我看到了她的行动力。

7月美国国庆节,我带孩子去波士顿玩。她专门写了细致行程建议发给我,不仅安排我们一起游览查尔斯河,我去过波士顿多次却第一次坐船游览,还有机会去到她先生在MIT的实验室参观。晚上,又邀请我们去她家里吃饭,那里我第一次见到了她妈妈。阿姨包了一顿我超爱吃的韭菜盒子,让我大饱口福。

前些天,我们又有机会一起去海边露营,也是托她的福,去到一位MIT博后在Cape Cod海岛专门研究章鱼的实验室参观。从头到尾,我都没操心过,就是跟着一起玩。离开波士顿前,又被邀请去她家吃了顿晚饭。除了做菜,阿姨这一次包了一顿胡萝卜菜盒子,让我临走前又过了把瘾。前前后后,M安排得周到细致,让我感动。

几次和她的相聚,让我和她妈妈有了接触。阿姨是酒泉人,我当年行走甘肃一个月时,在酒泉停留,于是,和她近了几分距离,有了更多的交流。

诺友M提供

年过六旬的阿姨,从身段和精气神,看着都年轻于她的年龄。听M说,她妈妈每天坚持练习瑜伽,有好奇心,喜欢各种新鲜东西,虽然不会英语但在这边居然挺独立,还敢一个人去旅游,是个时髦的“老”太太。

果然,我和她交谈,不仅没有代沟,反而从她较小的身躯里感受到一种生命的活力,尽管年过花甲,却从未停下学习进步的步伐,并有着超强的行动力。听说她任何想做的事情,从不只想想而已,而是马上践行,从未因年龄退却。

她四十岁开始练瑜伽,五十岁学游泳学开车,六十岁开始每天学英语打卡,有时间就在樊登读书听书或者看书,即使过去这一年多在老家照顾年迈母亲期间,也是风雨无阻的早起练一小时瑜伽再在多邻国上英语打卡。最特别的是,她说女儿是这些年对她的影响和改变最大的人,这些年随着女儿从西北小城的油田工人到上海大都会又再到美国波士顿,一直精神饱满地在追赶女儿。

M和我聊起一个例子, 还是她读书时,有次推荐母亲一本书《不抱怨的世界》和书附带的一个劣质塑料手环,说感觉妈妈经常叹气和抱怨,建议她按书上说试试 “当你抱怨或者想抱怨的时候,就把手环从一只手换到另外一只手戴一下”,尽管当时提议时也纯属分享并未太当真,可她妈妈竟在那之后一直戴着那个看着违和的粉色手环一年多。并在那之后真的很少抱怨。据说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只要女儿分享的好建议,她不仅认真接受,而且用行动践行。这份超强的行动力也深深感染并影响着女儿。

都说成年人的改变很难,对年纪渐长的老年人来说,改变学习肯定更难。我们常听到的是抱怨成年后,自己的父母难以深入交流,常常听到“我吃的盐比你走的路还要多”这样居高临下的教训,当然一方面是出于父母身份的骄傲和固执,另一方面也是在衰老的过程里,不愿意跳出舒适圈,学习起新东西不容易而选择“躺平”。但M妈妈活成了自己女儿的闺蜜,从未以老自居,努力去了解和看见女儿这一辈的年轻人,在岁月无声的催促里,克服自身各种局限和困难,一直跟着女儿往前走,这样积极成长的精神面貌深深影响了女儿,给女儿带来了无形的推动力,一路升级打怪,走出边陲小城的普通工薪家庭,在美国职场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实现了事业的不断跃迁。

阿姨说,她从女儿那里知道了我的公众号,花了一两个下午时间,读完了所有的文章,说非常感动,特别喜欢,还当着新来朋友的面给我推荐,让我既不好意思,又很庆幸,原来自己写的故事可以赢得她这个年龄段的喜爱。

我了解到这是她第二次来美国。第一次是女儿两年前从上海辞职来美国陪读。M一来不久就找到工作,起步不易,女婿在MIT的实验室十分忙碌,外孙女才一岁多,她就特意过来帮忙照顾外孙女和一家人的生活起居。这一次,又因女儿为CFA备考,专程过来帮衬半年。女儿上月终于结束考试,她说自己任务完成准备回国,要回家照顾年过八旬的老母亲。

阿姨性格温和,做事细致,果然M和她如出一辙。对于女儿交代的事情,她认真倾听,好生回应并落实。那一刻,我明白了M的靠谱来自哪里。那种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让人由衷觉得和这样的人同行很安心。这一点,在我和M的相处里完全体会到。有人说“耍小聪明的人只能当陪聊,办事儿还是要找靠谱的人”,在聪明过剩的年代,确实靠谱是为人最大的聪明。当我和M相处后也理解了,为什么她在来美国三个月后可以迅速找到工作,除了个人机遇,她的靠谱——这样底层的能力,一定程度上让她在relocate(重新安置)的过程里走得比别人更加顺利。

两次走进她家,都是看到她妈妈在厨房忙碌,看着她的背影,我由衷感叹,果然多少中国父母的心里,餐食就是爱的滋养。

M来自酒泉这样一个七八线小城市的普通工薪家庭,从小镇做题家走到上海大都市,在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工作过,再因家庭原因搬来波士顿,顺利进入美国职场。一路走来,看似坦途,其实背后也各种辛苦考证,一直在奋力奔跑。这样努力打拼出来的人生里,除了倚仗考试这样很多中国孩子最擅长的技能,更是因为有原生家庭尤其是有一位这样出色的母亲对她底层能力的影响,还有如其他中国普通父母一般,随时等子女呼唤,力所能及奋力托举,才能让她一路走得这么远。



认识Z是我在一诺工作坊最大的收获之一。从网上认识起,我就喜欢上这位说话温柔、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她。她在社区有很多高质量分享,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她在社区里一次关于自己家族故事的分享,精彩故事里让我对她的母亲有了好奇。直到今年七月我去波士顿,第一次亲眼看到了她母亲,一面之缘,却对这位老人有了深刻的印象。

Z母亲是老三届的上海知青,初中毕业就去安徽,从农田到课堂,过了近三十年之后才重返上海工作。近几年有了外孙女,来美国和女儿一家团聚。

我到Z家里的那天,她有另外两大家子亲友来访,我却没有看到Z妈妈。听Z说才知道她妈妈生性好静,不适应太热闹,不擅长和很多人聊天,就回避了来参加这样的熟人大聚会。但早就从Z那里听说我要来,为了只和初次见面的我好好说话,第二天专门过来女儿家,和我单独认识。

见到她第一眼时,我似乎就看懂了Z的温婉、清雅都是来自母亲。虽然岁月已经在她脸上写下痕迹,但那份“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息在她和我轻言轻语的交谈里扑面而来。真的有一种人,让你相逢就感到如沐春风。

我坐在她对面,不知怎么打开了话匣子,和她讲了很多不为外人所知的自己的故事。她就那样认真看着我听我说,偶尔会回应几句,眼神里充满了关切、怜爱和同情,那份诚恳让我每每再回想起都是心头温暖。我本来慕名而来想听Z妈妈讲她的故事,结果我成了那个讲自己故事的人,没抓着机会听她讲述时代汹涌里民族实业家家族的沉浮故事,有点遗憾。

Z 那里知道,母亲和父亲相识之后,一直支持他辗转求学,异地生活了十几年,独自带着小时候体弱多病的她近十年,直到父亲四十好几博士毕业才在上海安顿下来,全家团聚。母亲是绝顶聪明的人,可时代缘故,她没有机会实现自己年少时成为医生的梦想,也因家里成分不好,一再失去在象牙塔学习的机会。但她为女儿树立了一个坚强自立的榜样,靠自学多次重启,从车工到中学物理老师,又来到高校主攻教育技术,在完全没有英语基础的情况下,硬啃计算机软件原版教材,开出大学的精品课程,她一直靠着自己的智慧和坚持,走出了一条不寻常的路。Z只言片语的描述里,我看到了那种时代无力下的生命韧性,感受到她母亲在饱经风霜中绽放出的生命力量。

Z妈妈住在女儿家附近,平日深居简出,不外出社交,说自己过上了向往很久的清静生活。她给我看每天简单营养的一日两餐,告诉我自己有很多书要读,很多新东西要学,语气里透着的激动好像一位好学的孩子。丝毫看不出一般中国老人对异国生活无聊的抱怨。

从我和Z认识起,她身上就透着一股对学术发自内心的热爱和激情。她五岁就入学,起初是个小学渣,一直是母亲的言传身教和耐心的鼓励,让她找到信心。Z说她虽然没有和母亲相当的智慧,但继承了她的好奇心和刨根问底的勤奋,再加上一路贵人加持,就很幸运地在平常人眼里乏味清贫的学术路上坚持了下来。家族里的其他长辈在海外其他领域拼搏的故事也很激励她,但每个人的路没有范本,都是自己跌跌撞撞闯世界的剧本,其间一样经历不少挫折,比如裸申美本被拒,做博士时,挑战恐惧底限,仍然不被导师待见,被迫更换专业,担任教职起步时在家庭事业中两难选择,尽管她谈论起都是轻描淡写,还得出结论,“自己很多看似的弯路和波折,冥冥中却带着自己最后找到了真心热爱和并为之孜孜不倦的事业”。每次听她讲起研究课题时神情的雀跃,都很感染我,我笑说,如果可能我想读她的博士。她那份对学术的真爱,分明和母亲的好学和对知识的热爱如出一辙。

其实搞学术是很清贫的。她觉得自己很幸运,有先生鼎力支持,不仅没有介意经济和她时间付出的不成正比,还从家务上有更多的分担,让她可以专心自己的热爱。她容貌出众,可平日里素面朝天,穿着朴素,和我谈起生活度日,也和我这个当了三年全职妈妈的抠门主妇一样崇尚节俭。她笑说,娶学术圈的太太最省钱,因为没有时间去消费。

她总说自己被母亲一手养育,包括脾气很多方面都像母亲。我想,母女俩最像的是那份上善若水、淡泊名利的胸襟。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她所在家族里对知识的尊重、对教育的注重,对教养的珍视,通过家风的传承,奠定了她秀外慧中的底色。

回头看这三位诺友,来自不同家庭,都是物质不丰富的“寒门”,却各自凭借自己的努力走出国门,经过一番努力,在美国职场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富贵”之路,不一定是金钱上有多丰富,但至少如父母所期待,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某种程度上实现了所谓的阶层跨越。而在这样看上去“寒门逆袭成贵子”的故事里,我看到的是父母对子女竭尽全力的托举,养育里传递的教育中那些看不见却很重要的东西,也看到了中国父母为下一代的牺牲和付出的强烈期望。

现在国内教育上内卷气息严重,越来越多人说“寒门难出贵子”,阶层已经固化。确实时代变迁里,出身寒门的学生,比起中国二十、三十年前面临的机会越来越少,例如没有城市里的学生见多识广,但真的完全如此吗?

我中年来美国求学,有一个观察就是相比于家庭条件好的中国留学生,很多出身“寒门”靠自己努力找到机会来美国留学的人,身上有一种生命的韧劲让他们在学业或职场中生存能力更强一点,也常常就有人因此走得更远一点。这背后,往往有选择相信教育改变命运的父母,他们在奋力托举,也在子女养育里通过言传身教传递出什么是“生而为人”的教养。那些重要却看不见的东西,往往都不是书本知识教授的,但却可以让人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古人说:“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寒门也好,出身富贵也罢,说到底也就是一个标签,谁不能决定自己的出身,就像巴菲特定义的卵巢彩票。可人活过的标志,就是每个人来到世间,一定都有一条属于自己的路,父母的认知是孩子走的路的起点,如果身在寒门,给不起孩子丰厚的物资,但也可以向今天故事里的父母那样,用那些和知识无关的东西去浇灌孩子,你不知道,也许会在某一天,那些看不见的东西就照亮了子女未来的路。

写这几位长辈的故事时,我也想起了我的母亲。她从小教育我“受人点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这份她的执念,传承给我,一直提醒着我在生命旅程里对于所有的帮助深怀感激。这样的感激,似乎某种程度上又让我获得更多的馈赠。

前日凌晨三点醒来睡不着,提笔开始写这些诺友妈妈们的故事,又熬了两个夜才写完。某一刻,我忽然明白,写下的动力之一也是在向我的母亲表达感激,虽然她已在另一时空,可是,她早已在养育我的岁月里把那些她最朴实的智慧刻进我的心里,指引着我一路前行,彷如那颗夜空中里闪亮的星。

番茄开门
每个故事都值得被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