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试老兵庆祝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剪影
核试验的功勋碑林里,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钱学森、邓稼先、程开甲……还应有一块无字碑。这块碑属于那些隐姓埋名数十载,默默为国家国防事业作出贡献的参试老兵!
金秋十月,桂子飘香。六朝古都迎来了一群老兵。他们来自四面八方,他们口音不同,却洋溢着相同的笑容;他们身材不同,却有着一样挺拔的腰板;他们年龄不同,却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他们的名字叫参试老兵。他们在这里相聚,庆祝共和国一个特殊的日子——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六十周年纪念日。
告别马兰四十多年,马兰花绚烂的紫色,一直萦绕在他们的梦里;那一朵腾空而起的蘑菇云,一直开在他们的心中。
60年前,1964年10月16日,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新疆罗布泊茫茫荒漠,一朵巨型蘑菇云腾空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一“东方巨响”打破了西方大国核垄断,让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60年后,2024年10月16日,当年参与核试验的老兵齐聚一堂,共同庆祝这一历史性时刻。
老兵现场签名
欢聚一堂
雨花台缅怀
我有幸作为特邀嘉宾见证了这个难忘的时刻。从15日报到,到17日离开,短短两天时间,我心中掀起了万丈狂澜。早餐时遇到老兵苏纯,他关切地询问:睡得好吗?我说,没睡好。
怎能睡得好?一闭上眼睛就是寸草不生的戈壁,一望无际的沙漠。一个个年轻的身影,一边在漫漫风沙中忍高温、抗严寒、斗尘暴,一边还要完成各种艰辛而复杂的任务。无论条件多么艰苦,他们从不退缩,始终坚守在核试验第一线,用自己的生命和汗水书写一段段不朽的传奇。
老兵苏纯
一块黑板,三尺讲台,一个瘦削的身影。他在给孩子们讲原子物理和核物理知识。言语温和如涓涓细流,镜片遮不住睿智的目光。你以为他只是物理老师?不。曾经,他也是戈壁沙漠里摸爬滚打的铁汉子。
他叫苏纯,本次活动的策划者之一。我们因2018年一篇关于马兰的文章结缘,屈指已有六载。除了偶尔聊一些关于老兵的事,再无交流。这次南京一见,果然一介书生。想象不出,当年他是怎样吞咽下那些常人无法想象的劳累与艰辛的。偏偏当年他就是非常优秀的一个。1974年他17岁参军, 第二年5月,与战友王学义一起参加装备器材改革,于1976年9月代表南京军区,设备参展武汉召开的全军装备器材革新现场会,受到总参防化部通令表扬。1977年5月被选调南京军区防化混合营,进行强化训练。于1977年8月1日,随防化混合营奔赴新疆罗布泊参加核试验。“我的专业是洗消淋浴,我们每个分队每个班都有两辆洗消车,对受到化学、生物、放射之类的污染人员快速清洁。”说得云淡风轻,其中艰辛,非亲历者谁能想象?
几天来,从未见他与谁闲闲地聊个家常。他一直在忙碌,忙着与媒体交流,忙着为大家服务。我很是惭愧,帮不上他的忙,他却依然像兄长一样关心我,告诉我怎么与老兵沟通交流,提醒我多拍,多备资料。
老兵们都说他这两天太忙,明显憔悴,提醒他多休息。他只笑笑,继续忙碌。几天来,能见到他的时候,不是打电话,就是发短信。一顿安稳饭都没吃过,随便扒拉几口就忙着躲一边交代任务去了。
难得16日下午老兵们同游牛首山,又因突然下雨,我没带雨具,他把自己唯一的一次性雨衣给了我,自己则坐在山脚等我们。
几天时间,几乎听不到他说话,只看到他默默忙碌的身影。想到老兵们在雨花台宣誓时的口号:艰苦奋斗,干惊天动地事;无私奉献,做隐姓埋名人。这不正是他的真实写照么?
“我们相聚,不是为了吃顿饭,不是为了喝顿酒。我们是为了怀念,为了记录,为了传承。”一字一句,有力阐释了本次活动的意义。
老兵季峰
他说,我想起一件小事,在侦察组时发生的。71年11月18号,下午两点半左右起爆,我们跟着就出发到侦察线路去。连技术员驾驶员一行五人,乘嘎斯69车前往45号线执行测量任务。这条线路很长,有40多公里,汽车开到最后一个检测点,完成任务准备返回时,发现水箱里干干的,一滴水都没有,车无法起动。出发时救援组没有给我们配信号枪,求救无门,一点办法都没有,只好原地等待,碰运气吧。这才想起忙了一下午,一泡尿都没来得及撒。我一个机灵,这不就是水吗?可前面两个人已解完,剩下我们三个就对着水箱解手。靠着三人的小便,车坚持开了十多公里。一路小心地关注发动机温度,开一会就看看,发现上升到80多度就立马停车,等温度降下来再开。就这样开开停停,熬到最后,水箱里最后一滴尿液也没了,只剩尿骚味。
我们中的技术员说,总不能在这里等死吧,实在不行还有一个险招,用汽油代替冷却剂。驾驶员说汽油放进去很容易爆炸,太危险。大家都担心,可这是唯一的希望,再无他法。最后只能冒险。我们把25公斤的汽油全都加进水箱。因为汽油容易挥发,我们把水箱盖打开,引擎盖也打开,尽量避免挥发气体浓度太高引起爆炸。车刚开一公里左右温度就达100度了,赶忙停下降温。就这样一公里一公里地往前挪。两桶汽油全部加进去,挥发完了,才到达有水的地方。这个行程我们在爆炸区泡了13个多小时,到第二天早晨麻麻亮,终于走出爆区。顾不上是否过量照射,我们尽快把水箱加满迅速返回营地。说实话一路上大家心里还是挺沉重的,茫茫隔壁,荒无人烟,除了漫漫星空,就是我们五个人,一辆车。名副其实的死亡之海,不能做彭加木第二。我们一路唱着国际歌,是壮胆,更是给自己增添信心。
如此惊心动魄,在老兵季峰眼中,只是一件小事。
老兵沙根林
他说,马兰留给我的印象是“四少一多”。“四少”,第一就是少水。严重缺水,每人每天一小盆,吃用全在里面。刷牙洗脸洗衣服,全都套着用,轮到洗脚时水已浑浊不堪。真舍不得用,一斤水运到马兰要花3毛多钱,那是1971年,半斤猪肉的价格。第二是少绿色。我们没有青菜吃。连鸡蛋都只能吃鸡蛋粉。青菜需要从兰州空运过来。整个戈壁滩上看不到一点绿色,满眼都是黄沙。第三少文体生活。没有篮球场,没有排球场,羽毛球乒乓球场啥都没有,连扑克都没有。不像现在哪都各种娱乐活动。第四是少信息,因为保密需要,跟任何人都不能联系。这里看不到报纸,听不到广播,更不要说电视了。“一多”,就是风沙多。马兰的风一刮起来,沙石漫天蔽日。正所谓“千里无人烟,风吹石头跑。”我们住的帐篷一半搭在地下。风刮起来,帐篷都能刮跑。一天晚上睡到半夜下大雨,地下室被水灌满。衣服湿了,被子湿了,帐篷跑了,风还在呼呼地刮着。我们一部分人压着被子,一部分人去找帐篷。把帐篷拉回来再用石头压住,抱着湿淋淋的被子继续睡。
这一切今天回忆起来还那么触目惊心,都不知道当时是怎么熬过来的。可是,今天你要是问我后悔吗,我会大声回答你:不后悔!如果你问我,命运再给我一次选择的机会,我会怎么办。我会更大声地告诉全世界:我依然选择成为一名防化兵!
16日晨在餐厅门口与一位老兵迎面相撞。我道一声首长好。老兵字正腔圆地纠正:我是一个兵,叫我老兵。他说,离开部队几十年,无论在哪个岗位,一直都牢牢记着,自己只是一个兵。
简单而朴实的话语尽显老兵独特的魅力与风采,给我精神的洗礼与灵魂的触动。
老兵徐建
我这一生最难忘的事就是参加核试验,那时人特别简单,明知艰苦都争着去,我是写了决心书才获准去马兰的。那环境真不适应,白天气温五六十度,鸡蛋放到沙子里都可以烤熟,晚上却要盖被子。一天半盆水既要吃又要用,两个多月才洗一回澡。我是负责侦察沾染的。核爆的闪光把眼睛都刺痛了。冲击波太厉害,一下子就把我们掀翻在地。我们迅速起身,第一时间冲进爆区。里面还是一片火海,但一点不害怕。顺利完成了任务,还立了一个三等功。后来我常回到老营区看看,看什么呢,看人?看事?都不是,我只想看看那个地方,那里有我很多的记忆。
老兵叶炳忠
有一次我们出去寻找一点引火的柴,驱车上百里,到孔雀河一带去找。河两岸有随水漂来的枯树枝。待我们收拾好柴火准备返回时,发现汽车轮胎已深深地陷入了细沙之中。我们不知道,孔雀河边的沙像面粉一样细腻,车一旦停下,由于车身的重量,加上不停地风吹细沙,车轮就慢慢地被埋进去了。我们用手扒沙,前后晃车,拔骆驼草垫车轮,最后把车厢挡板卸下来垫车轮下才把车拔出来,起步后副营长还在下面,可我的车又不敢停,只好让副营长跟着车跑,我边开车边打开车门,副营长跑步跟着,伺机跳上车。
老兵王俊武
老兵张文勤
我来自江苏南京的江宁,74年11月入伍,77年参加的第22次核试验,我刚到基地很不适应,环境和条件都很差,苦和累就不说了,生活还很单调。那真是“天上无一鸟,地上无一草。白天兵看兵,晚上看星星。”不过罗布泊的夜空确实美。漫天的繁星,仿佛整个银河系都在我头顶,我一抬头一伸手就可以摘到星星。
那时候保密工作做得真好。我女儿40多岁了才知道爸爸当年参加过核试验,很是震惊。当然,更感到光荣和骄傲。
老兵杨宝荣
我是一名连队卫生员。当时卫生条件很差,苍蝇满天飞,加上水土不服,天气干燥,昼夜温差大,有许多战士出现了拉肚子,传染了痢疾,几十名病号住进隔离室。一时间,训练和工作正常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我积极配合军医,领药,消毒,给病员们发药,送水送饭,使得病员们都能及早得到治疗。通过一段时间治疗,病情基本控制住。
当时除了为隔离病号服务,还需要跟随战士去训练场地,以便随时为战士们服务。五六十度的高温,强烈的阳光,高强度的训练,极易中暑。当时倍感责任重大。尤其离暴炸时间越近,训练越紧,战士们的身体吃不消,常常出状况,我们紧随左右,随时救治。战士们训练多久,我就在阳光下等多久。战士们训练结束回到营区休息,我再去隔离区忙碌那些病号。有时候半夜三更战士们有啥情况也是随叫随到。
核爆后战士们进入爆区完成任务,我们也是紧随左右,防止遇到突发病情,可随时解决。能为战士们的健康保驾护航,为顺利完成核试验任务提供有力的保障,这是我的职责,也是我的荣光。
老兵的诗心
老兵郑朝平
我来自江苏淮安,1976年2月入伍,1977年参加了我国第十四次大气层核试验。
关于马兰,我的故事很长,她让我魂牵梦绕四十七年终身难忘;我的故事又很短 ,用我刚进场区时写的几句小诗就可以概括:
无私奉献,做隐姓埋名人!
老兵陈福新
星光璀璨,前程似锦
父子擦肩未相见
老兵台德亮
我来自安徽大别山下,因为一颗原子弹把我们相聚在一起,我的任务是在祁连山观测,今天我们能坐在这里公开谈论核试验,机会来之不易。这也意味着时代的进步。当时保密到什么程度呢。那天是10月13号,我执行任务回南京,刚下车,眼泪就下来了。因为教导员告诉我一句话:你父亲刚走。因为保密,没告诉老人家你今天下午回来。我入伍以来一直没回家,参试后因为保密需要,也没给家里写信,父亲不放心,来部队看我。结果还是错过。接我回来的车,就是刚刚送我父亲去车站的车。这么短的时间,擦肩而过。我的眼泪刷地就下来了。
老兵曹兆勇
老兵陈昌贵
到基地后我们混合营有三十几人拉肚子,我也未能幸免。这在当时很严重,叫2号病,好多天不好,高烧有42度,上吐下泻。拉得起不来床。我们人躺在医院,心里却记挂着核试验任务。就跟医生要求多开药。我们一门心思就想着药吃多一些就能好得快些,就可以早点回营部执行任务。营部领导去探视,我们就跟领导请求出去,我们要参加核试验。在我们的一再要求下,在临近核爆大约还有一个星期左右,我们终于出院了,也顺利地参加了核试验。回来后大家都患了慢性肠炎。我还比较严重,稍微天凉一点,吃一口凉的辣的,立马拉肚子。因为出院时还没有好彻底,回到营部依然是每天都要拉几次。就这样一天天拖下来,拖成慢性肠炎了。不过那时候年轻,也不在乎。
老兵唐明虎
左:戴元浏,右:彭祥先
老兵左德新说,我是71年到的马兰。我说说脱砖坯盖房子的事情。后去的人看到的大礼堂就是我们盖的。我们8月份去的,一直干到10月。咱们部队的同志感觉是全能,什么都会干,木工的,瓦工的。我到厂区时18岁,每天干活十一二个小时。年轻就是好,那时候真累呀,不过一夜觉睡过来就好了。大礼堂盖好了,我们又去负责侦察,看地面沾染范围到底有多大。
工作累,条件艰苦,但是想想我这一辈子,能干一件有意义的事,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还是相当高兴的。
沉默的老兵
老兵薛峰
活动结束大家分别的时候,在酒店门口碰到他。老兵苏纯介绍他是徐州人,当时的司务长。我希望他说说当年的故事。一提起那段岁月,他眼眶就红了。默默站在一边,一直不吭声。因身体不好需要照顾,本次活动由老伴陪同参加。老伴代说了几句。他30岁时头发就全白了。在部队时他负责采购,为了安全,他把水泥袋子里水泥倒出来,把钱票塞进去,封好口,背在身上。购物时别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看他的怪样,他也毫不在乎。我刚想再问,他打断老伴,说走了,转身默默离去。
就差一点点
老兵 李忠明
我1974年12月由安徽入伍,我在一连二排,核试验时为了加强侦查班,我从二排调到一排二班,一排排长鲍安山。我扛着器材在爆心跑,受到辐射最高,检测时达到2.2。连长开玩笑说,达到3就可以去疗养了,你就不能多沾一点回来嘛。
随着核试验的深入进行,老兵们身体出现了一些状况。大家逐渐意识到了核辐射的危险,也担心自己的健康,甚至担心会影响到下一代。然而,当他们看到核试验成功的喜悦和国家的崛起时,所有的担忧和顾虑都烟消云散了。“我们参加核试验,是为了国家的强大和民族的尊严。虽然我们知道这有风险,但我们从未后悔过。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的付出和牺牲,都是为了国家的未来和人民的幸福。”
是的,为了国家,为了民族。这份责任和使命让他们无怨无悔。
法国作家卢曼•罗兰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他们明白了参试的危险之后依然无怨无悔,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
一个个铮铮铁汉,在核试验的荒原上矗立成不朽的丰碑。他们的身影,被岁月的风沙雕刻得更加坚毅;他们的眼神,穿透历史的迷雾,闪烁着不灭的光芒。
岁月如梭,转眼间,那些曾经年轻的铮铮铁汉已步入暮年。他们的身体或许不再健壮,但那份坚韧不拔的精神却永远年轻。他们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国家的忠诚,用自己的方式继续为国家和民族贡献力量。
他们的故事和精神,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后人前行的道路。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什么是真正的热爱生活。他们让我们明白,热爱生活不仅仅是享受生活的美好,更是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勇敢与坚持。
今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望那些曾经为国家奉献青春和生命的英雄们,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敬意和感慨。我们应该铭记他们的历史功绩和精神风貌,传承和发扬他们的精神,让这份精神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都要保持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态度,共同书写更加辉煌的历史篇章。
运河文韵
采春的希望
撷秋的欢喜
捡运河文字
友情提示:
感谢关注清江浦人家
▲点击关注,设为星标
感谢关注清江浦人家
▲点击关注,设为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