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雅集】南山晚香||罗志

文摘   2024-10-29 00:01   江苏  

南山晚香
文|罗志


秀岩萧娴题字——览秀
在盱眙工作的日子,我晚上是很少出门的。老城近山,多为黑漆漆的小巷子;新区人稀,昏暗的路灯照不到笔直马路的尽头。我在林园路住的时候,屋后一片竹林,穿过去便是都梁公园龙虾广场,夏日的夜晚上满是人影幢幢。后来住在园区,早晚上下班经常走馆背后小路,穿过渠边的野坟和未竣工的楼盘,坑洼起伏的水泥路边,昏暗的厂房传来几声犬吠。

在博物馆待得光阴久了,除去文物方面的专业活,晚上要在单位值班,节假日还要轮流看守一楼的展厅,便有些倦意。记得偏在城区一隅的博物馆,曾经有过挪窝的动议,其中之一的说法便是迁到第一山下。当时,第一山历史文化街区还未开建,第一山前“淮山胜境”牌坊两侧只有稀稀落落的两排仿古建筑,马路对面的淮河文化会馆,周围也是丛生杂草。不过,第一山乃是盱眙文脉所在,在这里讨得一方风土,与博物馆的旨趣大抵是相符的。只道是时光流转,时光流转,盱眙城中,至今依然难有一座完整展现第一山乃至盱眙千年文脉的文博展馆。

那两年间,除去到乡镇文物点巡察、踏勘,我便常跟同事奔波于第一山、泗州城遗址等处。当时南京博物院考古队正在发掘泗州城遗址,对于县里面文物部门而言,那也是“昆仑山上下来的神仙”,拜访、学习是必不可少的。迷蒙细雨后,我站在发掘出的汴泗桥头,向东南方向望去,野草摇曳、淮水流逝,对岸第一山碧绿色掩映中的龙山寺、文庙大殿清晰可见。在这一片曾经沉沦洪涛之下的田野中,我第一次感受到了黍离麦秀之悲。其间,我多次登临第一山,犹记得龙山寺地势开阔,台阶陡峭,恐高的我小心地爬上去,极目远眺,淮上风光,眼底尽收。

我刚来盱眙工作没多久,便得知第一山题刻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上玻璃泉侧、秀岩和瑞岩断崖旁、碑刻陈列室内、魁星亭下,字字镌刻于石上,最令学史读史者动容。现存的北宋仪制令碑、张大亨米芾题刻、米芾陈敏题刻、苏轼行香子词、赵孟頫大元敕建泗州普照禅寺灵瑞塔碑、蒋春芳巡按江北誓辞碑、陶澍盱眙览古诗碑、张佩芳玻璃泉记碑、郭起元、汪云佺重刻米芾书“第一山”碑,已消失的米芾第一山怀古诗题刻、蒋之奇题刻、陆游盱眙军翠屏堂记碑,这一块块题刻的前世今生,我虽谈不上如数家珍,却也能娓娓道来。如今,翻得半烂的《第一山题刻选》依然是办公室柜子中的最不起眼却又最珍视的案头书。

这些年,我因为各种原因重访盱眙,发现这里的夜更美了。曾经驻足在第一山下的淮河文化会馆,北侧便是老船塘棚户区和菜市场,低矮房屋在水边错落拥挤,东侧从路边到山坡上,也都是低矮黝黑的老房子。如今淮河沿岸已成为旖旎的风光带,第一山街区的夜更是散发出新的光彩。华灯初上,都梁阁照耀于远处,一处处热闹的夜市街区、购物中心相继开业,无数苦笑冷暖都融化在夜幕下穿梭的人流中。

国庆期间,晚桂飘香之际,应邀同与南山有缘的福康、洪军、居祥三位老师游第一山、夜饮长淮畔,第二日又览博物馆、登都梁阁、寻汪云任墓,旧地新游,酣畅淋漓。三位老师文思泉涌,《南山晚香》同题而意境各妙。我无生花妙笔,遂杂忆与第一山的一些点滴随想。淮河在盱眙拐了一个大湾,创造出东南第一山的一方风雅,我的人生也在这里拐了一个小弯。若干年后,夜入都梁中,雅集南山下,灯光乱,金桂香,友人还。


泗州城遗址



作者简介



罗志,民革省委会文化文史与学习委员会委员,淮安市政协特聘文史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大运河文化遗产与历史文脉、江淮地域文化史。


运河文韵

采春的希望

撷秋的欢喜

捡运河文字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扩大本公号所发文章的影响,即日起本公号入驻360个人图书馆,所有作品皆自动同步到360个人图书馆终身收藏。不同意者请勿投稿,投稿视作默认此项决定。

本公号唯一投稿邮箱
haqjprj@163.com 
【不再接受个人微信投稿


友情提示:

1.散文、微小说1200字以上;诗歌成组,现代诗每组不少于五首,格律诗不少于十首。投稿时请附个人百字以内简介和照片1张。(简介字数太多请自行删减)
2.投稿请自己校对好,不要有错别字,小编不负责校对;
3.投稿务必原创未在其他公号发表过,二者缺一不可。

感谢关注清江浦人家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设为星标





清江浦人家
闲煮时光,漫炖岁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