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一县投入2600万元新建60家中心村卫生室

健康   2024-12-13 23:08   北京  


泸县是四川省唯一入选全国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的县,在县域医疗资源均衡布局上也做了精心规划。投入2600万元新建60家面积在150平方米以上的中心村卫生室。通过精心布点,在医疗资源空间布局上,泸县已经形成了10分钟村级、20分钟镇级、30分钟县级的医疗服务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均衡布局,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目前各地相继加大了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及乡镇卫生院投入力度,医疗服务功能逐步增强,县域就诊率逐步提高。但据调查了解,整体上来说,一些地方村卫生室医疗服务功能弱化,没有医疗特色,医疗技术力量不足、水平低,功能定位不清。一些地方村卫生室离乡镇卫生院较远,农村居民“看病难”现象非常突出。


在医改持续推进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强化村级医疗卫生服务,让居民看病可及性、普惠性更高?中心村卫生室要不要建?怎么建?这对各地政府、卫生健康部门来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泸县投入2600万元新建60家中心村卫生室,这对广大村民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无疑能更好、更优、更便捷地提供村民家门口的医疗服务,定会深受广大村民的青睐与欢迎。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关键之年,期待各地政府、卫生健康等部门都要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从区域上、数量上、质量上明确中心村卫生室功能定位,加大投入,强化顶层设计。


首先,在财政投入方面。要加大资金投入,确保中心村卫生室建设进度。各县(市、区)作为建设主体,积极作为,实施好中心村卫生室基础设施新改扩建项目、增加业务用房面积、配置完善医疗设备。


其次,在培育人才队伍方面。要推动资源下沉。创新编制管理机制和使用方式,统筹使用区域内医疗卫生人才资源,建立岗位固定、人员流动、能上能下、服务持续的“县管乡用”、“乡聘村用”人才配置机制,出台多项优惠政策,引进大学生村医或开展县域内订单定向培养医学生到中心村卫生室工作,促进优秀卫生人才合理流动,为乡村医疗卫生人才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再次,在医共体建设方面。借助医共体,完善中心村卫生室检验、心电、远程医疗、药事服务、急诊急救等服务,定期通过开展专家坐诊、讲座等形式,每周固定时间派来高年资中级或副高以上职称的专科医生全日制蹲点中心村卫生室坐诊,进行临床示范、现场带教。

笔者认为,要打造最短最优分级诊疗服务半径,让广大村民不乱转诊、瞎折腾,在家门口看上病、看好病,中心村卫生室就像医疗次中心一样,得建而且要建好。

在明确功能定位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强县域、强基层”的目标,高位推动,统筹好、协调好、建设好中心卫生室。各县(市、区)不妨将中心卫生室建设纳入县、乡政府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工程,坚持系统思维,将中心卫生室的功能定位于中心村医疗服务中心、公共卫生管理中心。

方便居民就近看病就医,帮扶其他村卫生室进行技术推广。通过紧密型医共体,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中心村卫生室、村卫生室,加快提升村级服务能力。

重要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平台无关。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留言联系授权。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将追究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编辑删除!








官方微信服务号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官方网站|中国社区医师网

基层卫生全科发展|健康科普|医防融合

基层诊疗|中医中药|项目活动|继教培训

全新改版,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

基层医界
基层医界,隶属于《中国社区医师》杂志,助力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服务基层医务工作者。初心不改,步履不停,一路相伴,砥砺前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