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润民
石润民(1997—),江苏泰州人,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当代社会批判理论。
蓝江(1977—),湖北荆州人,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主要研究方向:国外马克思主义、当代欧陆激进左翼思想、数字资本主义。
摘要:面对智能时代的人机共生前景,我们需要思考主体的形态,这种主体不是自足的内在主体,而是在与诸多技术装置交互过程中生成的人-机主体。成为人-机主体,意味着人们不得不面对媒介化环境所带来的主体症候,即智能化写作带来了行动能力的弱化,智能影像加剧了“结构性不诚”,智能时代的游戏化机制通过分裂虚体与肉身,让人们面临双重的主体性奴役。对此,可以借由当代欧陆思想界的“具身理念”与中国传统中的“自我修养”理念,重构人与智能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形成积极生活的新主体,实现万物智联的人机共生未来。
关键词:装置;人-机主体;媒介化环境;自我修养;人机共生
(责任编辑 蔡华玲)
原文刊发于《江淮论坛》2024年第6期,编发微信时有删减。
原文引用:石润民,蓝江. 智能时代人-机主体的症候反思与共生实践[J].江淮论坛,2024(6):98-105.
本刊自2025年1月起采用中国知网投稿系统:https://jhlz.cbpt.cnki.net,原投稿邮箱自2025年4月1日起停止使用。热诚欢迎学界专家学者惠赐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