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识字 辨字正音
Identify and distinguish
嗨呀,朋友们!又到咱们琢磨汉字的时候啦!今天的笔记写的是“聒”字,不是个能一下子就明白的字,一起来学学。
造字本义
聒字是由“耳”和“舌”两个部分组成。耳,代表听觉器官耳朵,而舌字,代表说话。
聒字的造字意图是表达话语太多,以至于耳朵都装不下,给人一种听觉上的拥堵感。
在字源演变上,聒字的篆书形式是由“耳”和“”(嘴里塞满食物)组成,比喻塞满耳朵。隶书则用“舌”(说话)代替了“”,进一步强调了说话这个动作,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聒字。
聒字guō最初的意思是形容声音大到让人耳朵受不了,就像耳边一直有噪音,让人心烦意乱。
后来含义也逐渐扩展,不仅仅局限于声音大,还用来形容说话啰嗦、唠叨,让人听了觉得烦躁。比如在古文中,“聒耳”和“聒噪”都是形容声音吵闹,令人不悦。
现代语境中的应用:比如我们说一个人“聒噪”,就是指他说话太多,声音又大,让人听了不舒服。这种用法,其实和聒字最初的造字本义是一脉相承的。
说文解字
许慎《说文解字》的原文如下:
❝“聒,驩语也。从耳𠯑声。古活切。”
许慎在这里解释“聒”字,认为它是一个形声字,由“耳”部首和“𠯑”(古字,音同“括”)组成。这里的“驩语”指的是喧闹、嘈杂的言语,
意思是“聒”字的本义与声音有关,特别是那种使人感到吵闹或厌烦的声音。“从耳”表明这个字与听觉有关,“𠯑声”则指明了它的发音来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中,对“聒”字的解释引用了《尚书·盘庚》中的“今汝聒聒”,这里的“聒聒”被解释为“无知貌”或“难告貌”。
这表示在当时的社会语境中,“聒聒”不仅指声音的嘈杂,还带有对说话人无知或难以沟通的批评意味。暗示了“聒”所代表的声音不仅仅是物理上的噪音,还可能是一种社交上的不礼貌或不合适。
读音
“聒”字的读音为guō,与“锅”字同音。《正韵》里对聒字的注音为“古禾切,音锅”。你能打出“聒”字吗?请用你的输入法输入guō找到“聒”字,然后在评论区分享给我哦!实践是最好的记忆方式,快去试试吧!
含义用法
① 声音吵闹,使人厌烦:聒字最直观的含义就是指声音特别吵闹,让人耳朵受不了,甚至感到厌烦。😩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中提到“聒而与之语”,意思是声音乱叫,让人耳朵不舒服。🙉
② 频繁地称说:聒字还有一层意思是指一个人话特别多,不停地说,说得让人心烦。🗣️ 宋·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提到“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意思是即使想说个不停,但最终还是不会被人注意。
③ 喧哗、吵耳:这个含义和第一层意思相近,但更强调声音的喧闹和刺耳。😴
更多好文 点击下方【公众号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