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界需要美好/桂林山水

文摘   2024-11-29 00:00   河北  

这世界需要美好

作者 桂林山水

最近李子柒归来,我一口气看完了她更新的个视频,她的作品画面唯美,令人赏心悦目,她在视频中传达的审美惊艳了我。李子柒的归来让全世界的粉丝激动不已之时,却冒出了批评的声音,说她的视频不真实,过分美化农村,过于将乡村生活理想化等等,让人不得不思考,难道这世界不需要美好吗?

李子柒和奶奶

李子柒制作的视频之美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紫气东来》,用艺术审美的画面,呈现了非遗漆的制作全过程,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华非遗摄人魂魄的魅力。美好的背后是辛苦的付出,李子柒在另一个视频中也说,整个制作过程非常艰难,首先是割漆时的过敏让人万分痛苦,有时候脸肿得像电视机一样。第一次制作失败了,李子柒伤心地哭了,但她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决定重新来做。她的指导老师尹利萍她精益求精的精神所折服,改变了起初她认为李子柒只是个网红博主的印象最后作品出来以后连非遗大师尹利萍也激动得哭了,在尹老师心中李子柒就是一个一丝不苟的非遗传承人。正因为背后这些不为人知的艰辛,才换来一个个精美艺术作品。但李子柒在视频里并没有体现制作的艰难,因为这不是她要传达的核心价值,她的核心是要把中国传统非遗文化用诗画般的艺术形式向世人展示出来,让人们得到美的熏陶。人们不去关注李子柒的审美表达,不去思考作品背后的人文价值,却跳出来说她的视频太假,农村生活根本不是这个样子的。

李子柒的田园生活

放到现实层面,说这话的人也许没毛病,现实中农村生活确实不是视频里风轻云淡的样子,但并不意味着人们不能有美好的向往。如果生活没有了对美的追求,一味沉沦在对现实的不满情绪中,非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让人绝望。正因为现实生活有种种缺憾,才需要创造美好让人看到希望的光。苏轼三次被贬,从黄州到惠州,从惠州到儋州,环境一次比一次恶劣,但苏轼总能看到美好,在黄州,生活条件差,他却能苦中作乐,发明了“东坡肉”这道美味,创作了“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洒脱豁达的词章。在荒山僻野的儋州,他乐观地发现了生活在这里的妙处,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常作岭南人”的佳句。由于心中有对美的追求,也因为他总能在不堪的处境中发现活着的情趣,才帮他度过了一次次绝望;木心先生在人生至暗时刻,手指被掰断,仍要坚持写作和画画,甚至要在没有琴键的水泥地上默默地弹琴,在心里演奏美妙的旋律。正是这些看似不真实的美好让木心先生活了下来,因为他心中始终有一束光照亮他的生命。木心先生曾说:“人是浪漫得起的,不浪漫还算是人?”他还说:“我爱兵法,却无用武之地。人生,我家破人亡,断子绝孙。爱情上,柳暗花明,却无一村。说来说去,全靠艺术生活。”木心一生历经坎坷,在别人看来他的人生不够美好,但于他而言,“风雪是浪漫,荣华是浪漫,清贫苦难也是浪漫。”在失意时没有精神的委顿,得意时没有欲望的膨胀。因为他心中始终怀着一份美好,并且呈现给世人的也是美好。手指断了,他就常年戴着手套,并且始终在穿着上保持儒雅得体,他不愿把丑陋的伤疤撕开给世人看。他很少提及狱中曾经遭受的迫害,他在诗中写道:“不知原谅什么,诚觉世事尽可原谅。”他的艺术修养使得内心充满了善与美。

木心先生

作家王小波在小说《黄金时代》里有这样一段话:“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正因如此,人们才格外需要李子柒作品里的岁月静好,就像挨锤的牛希望看到前方有一片莹莹绿草一样。因此茹志娟在她的小说《百合花》里有这样一个场景,战火连天,生命朝不保夕,要奔赴战场的小战士的枪筒上还要别上一束野菊花,这是面对死亡渴望美好的人性光辉;诗人海子在失恋和经济拮据双重打击下,仍然写出了温馨浪漫的诗篇《春暖花开》,这是他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梵高在人生绝境中,仍能画出温暖的向日葵和炫目的星空,这是他对美丽生命的追逐

刚刚去世的叶嘉莹先生,一个经历过战乱、丈夫入狱、丈夫家暴、中年丧女等苦难的女人,“生活的蝇营狗苟,命运的百般刁难”没有打垮她,而是在黑暗中找到生命之光——开启了“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的诗意生活,诗歌之美救赎了她,她又用诗歌来照亮别人的生命。无论现实多么骨感,人们心中始终怀有一份丰盈美好憧憬。人们喜欢李子柒的作品,就是因为她的作品呈现出的田园牧歌式的美好契合了人们的憧憬,将传统文化之美传递给世人, 让人们看到了一束光。活着固然艰难,就像余华的小说《活着》描述的一样,人生无会面临各种各样的苦难。但逐光而生是人的本性迎着美好的亮光奋力前行才是人间正道。人生在世,不只盯着人间的烟熏火燎与鸡零狗碎,心中还要有诗和远方。批评李子柒的人由于缺乏这样一份人文的审美情怀,所以看不见美,也欣赏不了美。

叶嘉莹先生

从视频的内容看,仿佛李子柒是个没有吃过任何苦头在蜜罐里长大的孩子,其实不然,李子柒的身世十分悲苦,自幼父母离异,继母虐待,抚养她的爷爷也在她未成年就去世。为了谋生她出去打工,睡过桥洞,风餐露宿,生活的种种苦难她都尝过。可贵的是她内心仍然保持了纯净和善良,没有愤世嫉俗,而是在苦难中开出一朵慈悲的花,多舛的经历造就了她坚韧不拔的精神,爷爷的熏陶培养了她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让她拥有了心灵手巧的本事。起初她只是出于孝心回到家乡,为的是照顾日渐衰老的奶奶,为了生计,她才想通过视频挣钱养家,在制作视频的过程中,她萌生了一个理想,那就是立志用美的形式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让世界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光华

李子柒的每个视频都是艺术作品,艺术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试想如果李子柒把制作漆的狼狈过程实录下来,谁还能对工艺产生美感?谁又会去热爱中国非遗文化?李子柒作品的核心是要用最美好的形式把中国传统文化推向世界,她凭着自己独特的审美品位,精心打造出一个童话般的美丽农村,让那些生活在炮火连天的人们感受到和平安宁的美好;让那些被时代齿轮卷得喘不过气的人们得到片刻的宁静与舒解。李子柒传达的美好,总比某些故意放大苦难,故意丑化中国的人更加善良,更具有正能量。李子柒在视频里感谢世界各国的平台与粉丝的时候曾说:“从大家的留言里,我看到了这个世界的真诚、美好、善良与浪漫。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其实,这段话道出了李子柒骨子里的素养:真诚、美好、善良、浪漫,凭着“坚韧纯粹、足够喜爱”的精神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美是有力量的,日本茶道大师千利休说:“能让我低头的,只有美丽的事物。”李子柒为什么可以凭一己之力,成为顶流的人设,粉丝亿,点赞10万加,而且人气保持数年不衰即使退出人们的视野三年之久,流量不降反升,打破了顶流最多能火半年的铁律这就是美的力量,她用美征服了世人在急功近利的时代背景下,她默默耕耘,每一个作品都是精心制作的美的艺术品,用一个个美轮美奂的画面唤醒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记忆,唤起了人们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在这个流量时代,网络成为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博主的审美稂莠不齐,而李子柒无疑是那个脱颖而出的博主,她如一股清流让人眼前一亮,让世人记住了一个身材单薄的四川妹子,亲力亲为地为人们创造着安静而温暖的美丽世界,给人们带来无限美好的审美享受。

批评李子柒的作品,也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木心先生的一句话:“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救不了。”尽管李子柒只有初中文化水平,但她的审美却远远高出了某些高学历的人有很多高学历的人,却在审美方面简直就是美盲。木心先生还曾说过一句话:“没有审美力的人必无趣。”所以没有审美能力的人才会只盯着所谓的真实性和现实感,因为他对美缺乏想象力。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不但没有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连欣赏美的能力也没有,所以看到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会无动于衷,看到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会质疑陶渊明的田园生活是否真实。一个不懂审美的人,就只是生存,谈不上生活。就像《先学审美,再谈生活》这篇文章里所说的:“现在有一种隐形穷人,穷的不是物质,也不是文化,而是审美。没有恰当审美的人,生活剥露出最务实的一面,越来越追求实用化的背后,生活也越来越单调、越来越无趣。”没有审美能力往往缺乏对美好事物的感知,从而更容易趋于审丑倾向,因此抖音里那些打嗝、放屁、骂人、下流等恶俗内容却受到一些人的追捧,这些俗不可耐的内容倒是不假,却实在丑陋得不堪入目,就像带着污泥的莲藕让人难以下咽,这些不加过滤的视频是污染人们心灵的垃圾。所以,美的作品一定是要加以甄别筛选,过滤掉不堪的部分,提炼出有价值的那一部分,方能称得上艺术作品。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曾说:“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李子柒用美包装的生活是可以净化世人心灵的甘露,她一头沉潜在极美岁月中,将传统文化放在春花、夏雨、秋月、冬雪里慢慢酝酿,努力酿造着审美这坛醇香老酒;她敏锐地看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自觉承担起文化的传递者,她担当得起“年度文化传播人物奖”这个荣誉。她的作品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提升人文情怀。希望能涌现出更多的“李子柒”,创造更多美的艺术作品,让沉没于岁月的优秀传统文化重新焕发光彩,让更多人受到美的熏陶,得到文化的滋养。无论世界如何变幻,人们永远需要正向的力量来引领,需要美好来照亮前行的路。

作于2024年11月26日

作者介绍



桂林山水,女,文学硕士,教授,曾从事礼仪、美育教育工作。喜欢看书、写作、听音乐、唱歌、旅游。



投稿须知:

1.作品须原创且首发;勿抄袭他人作品、勿涉及宗教政治;作品文责自负

2.本平台接收小说、诗歌、散文、杂文、随笔、译文等文体(文稿采用word形式)。鼓励作者提供图片(图片一律用jpg格式)。

3.作者需提供个人简介及本人近照一张。

4.请勿一稿多投,投稿15天后未被采用作者可自行处理。

5.平台赞赏费用即为稿费,其中70%归作者所有(赞赏低于十元和十天后的稿费不发放,维持平台基本运营)。

作品在本公众号刊发后,视为作者自动授权,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视为侵权

联系平台、领稿费请加微信号:hanlinwenyuan88

投稿邮箱:hanlinwenyuan88@163.com

文章配图由作者提供。

瀚林文苑
建设文学爱好者创作交流园地,筑起优秀文学作品展示赏阅平台,为作者读者提供优质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