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泊桑的《项链》早就把这种故事讲清楚了。
你是不是拼命在想《项链》讲了什么?没关系,大家知识储备的高光时刻都在高考那几天。
时光飞逝,脑子里的知识就随着头发一丝丝秃然离我们而去,以至于多年以后说到莫泊桑的时候,再也想不起《项链》的女主角叫什么名字。
但是二百年多后的今天,上海的街头有很多举着奶茶嘟嘴自拍的男女,当LV帆布包亮出logo的那一刻,他们都从二号线上的辛德瑞拉变成了玛蒂尔德。
19世纪的玛蒂尔德为了参加一次上流社会的派对,不仅花光教育部小科员老公拼命打螺丝才攒下的400法郎买了件绷面子的礼服,还找闺蜜借了一串钻石项链,以便让事业线更加灿烂。
但不幸的是,这项链丢了。
接下来就是玛蒂尔德女士和老公苦哈哈花了十年时间按揭分期,才把债还完。也不知道他们是等额本息还是等额本金。总之,当最后一笔扣款扣完,玛女士站在19世纪工业革命的烟囱染红的天空下,欲哭无泪。
我觉的用又蠢又穷又虚荣来形容玛蒂尔德更准确一些。但至少她是实力打实地去参加了派对,只是忘了像迪丽热巴一样时时不时捂一下胸口,看看那里到底是钻石还是痱子。
LV品牌方的软文解读时是这样说的:
你看,流量密码,错觉,参与感。我做这一切都是为你好。
说实话现在的年轻人真的很可怜。遇到的骗子全是全球500强,不是花呗借呗就是白条裸贷;不是知识付费教你剪片就是轻资产运营带你直播 。
再狠一点的,就直接送到缅北嘎腰子了。
这种对欲望的极端刺激和对幻觉的极致营造,是70、80后从来沒有享受过的待遇。
可能每一代人身上都有无穷无尽的欲望,但是只有这个时代才有无数的按摩棒从天而降,时时刻刻撩拔你欲望的G点,让你的物欲当街横流。
好在7080甚至90后都已经长大,脖子上有房贷车贷培训班,已经挂不下那条消费主义的项链了。
小偷是偷,大盗不盗,今天的品牌们,机构们,笑盈盈地制造错觉幻觉。一边说年入300万以上才是自己的客户,一边用成本不到20块的帆布袋收割年入10万可能都够呛的小朋友。
小朋友扫码拍照打卡,耶,拿下人生中第一款LV。
你以为你拿下了LV,其实是LV拿下了你。
我建议LV还可以出一款肉章,就是曾经猪肉过检的蓝色章。那些年我们吃饭的时候,最吓人的场面就是红烧肉上的老母猪奶头和那圈蓝色的肉章,它好像在说:
这头猪很安全,肉质鲜美,放心吃吧。
而LV的章上面就可以就刻上字印于你的额头:
“经检疫,您已成功跻身上流社会。”
这似乎都是一种安全感,一种是味觉,一种是幻觉。到时候大家也可以排队盖章打卡自拍,耶,LV带我成功跻身上流社会。
人都是有虚荣心的,重要的是非要把虚荣心刻成章盖在太阳穴上,再把自己发配到物欲的集中营和精神的荒漠,让自己像一头肉猪一样过完这一生,这样的消费观彻底反噬价值观,就是社会的问题了。
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从大山里,田间地头,乡镇厂矿出来,来到北上广深,来到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艺术教育各种中心。把名字从张素芬李二娃改成艾琳娜史蒂夫;把大饼馒头烤洋芋换成奈雪瑞幸星巴克;把各地方言改成吴侬软语,偶尔还夹杂两个英文单词。
这一切都没问题,但他们原本淳朴善良,你们却一遍又一遍告诉他们:
“爱她就请她吃哈根达斯。”
“我宁愿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在自行车上笑”
“想结婚要有车有房死爹没娘。”
“没有拆不了的家,只有不够骚的你”。29800手把教你变路边最鲜艳的野花。
“拥有580的帆布袋,你就是人生赢家。”
⋯⋯
这就像幼儿园或小学老师让孩子画家里的车型LOGO一样。利用孩子的天真(或无知无觉)窥探每一个家庭背后的资源优势,以便之后的合理利用。
这就是一种恶。
这就是消费主义对人的价值的异化:不仅仅是让你去花钱去消费,更会让你渴望金钱、渴望奢华,让你对个人价值的定义必须由外界评价成为唯一选项。
你必须融入一个圈子,拥有一些身份,添加一些故事,别人才能识别你、定义你,从而使你具有价值。
不管身处何处,到底如何才能合理从容不卑不亢地过完一生,有能力把平凡普通的日常也定义成幸福?为什么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求对外或者对内的和解方式。就是因为从小到大没人教,也没人想教。
今天的企业,品牌太熟悉这种装大尾巴狼的姿势了,自己心里什么都清楚,但是就像商K在广告上非说我们这儿有爱情那样,把荒谬的谎言说得诚恳至极。
莫泊桑听了都会流泪。
话说回来,人商K从来不需要打广告。
私人微信:tangcupaigu572387
文中图片或视频均来自网络,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