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不够准确,应该是说,自古以来,理想主义要么在世俗洪流的冲击下全军覆没,要么在庸俗不堪的世界里大杀四方。
总之胜利者少之又少,但一旦胜利,就是全方位的碾压。因为它首先是基本价值观的胜利,其次是战略的胜利,最后才是战术的胜利。
就像毛主席老人家的《论持久战》,抗战一开始就写出来了,我们照剧本一步步打,我看着你输,你看着我赢。
放在地产开发里,这叫一张蓝图绘到底。
而咱们大多数人都摇摇摆摆,事后诸葛亮总结——这叫长期主义者的胜利,降维打击,知道啵?
这个“维”当初是怎么升上去的?他们不关心,只是拿着现成的果实说事儿——你看人家普罗理想国……
在成都,他们说,你看人家麓湖……
在北戴河,他们说,你看看人家阿那亚……
平庸者相互瞧对方都不顺眼,就像一对行将出轨的夫妻,用别人家的老公(老婆)这个概念对对方进行最后的电击,试图脉动一下,让爱回家。
最后爱不但回不了家,还要挨上一句骂:
“你去找他(她)撒,瓜娃子(婆娘)。”
上周我去了一趟郑州,顺便去看了一下普罗理想国,梳理了一些想法,分享给当下打点滴打得滴答滴答滴的地产人们,不要整天毛毛躁躁,我们共勉。
当然,以下观点仅代表个人。
普罗理想国位于中国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占地近6000亩,由普罗中国集团开发,产品形态包括住宅、公寓、花园洋房、医疗、教育、商业、公园、文化中心等等。
第一:公司属性决定了操盘逻辑。
操盘手尤其要清楚,你在什么样的公司,就决定了最终的操盘逻辑。不要随时随地理想化,那东西是在DNA,染色体里带着的。你有公司没有,就是你的悲剧。
高周转害死了一批开发商。剩下的大都活在惯性里,害怕自己变成马上死掉的第二梯队。因为害怕,所以继续高周转到打摆子。这别无他法也无可厚非,因为当初走了这条路,就要按这条路的逻辑卷下去。
这样的公司占据地产行业的99.9%。剩下的以个位数计算,其所操持的谓之神盘。当然稀缺,当然学不来。普罗理想国便是其一。
为什么不好学?普罗理想国的铺陈,我们从结果来看,我认为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普罗中国的口碑积累阶段,从
三个盘,普罗中国,完成了口碑的原始积累。
第二个阶段是10年到16年的前期打造。
2010年拿地,期间操持三个盘,同时拒绝了20块优质土地。
2016年9月首开之前,普罗在土地整理、小区内道路、管网铺设、海绵城市基础建设、大孟镇拆迁安置、彩虹隧道、普罗艺术中心、小区公园建设等已经累计投入41亿。
就像种植葡萄,4平方公里需要的骨架和血脉搭建完成,耐心等候阳光雨露,最后所有的葡萄串(组团)都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六年的前期,投入的资金,时间成本绝对不是一般开发商可以承受的。一种是真的承受不了,一种是认知接受不了。这种坚持和投入是一条足够非主流的路,应该说,这是别人绝不会选的路。
第三个阶段是16年正式开始对外销售,一开始就依托前期积累的口碑,带着六年后积薄发的势能,加上区域规划的先进性和品质感,可谓开盘即王炸。
这和成都的麓湖异曲同工,从麓山国际的口碑积累,到和华阳政府的合作规划,到今天的中国神盘。即便是天花板的价格也是推一批清一批。解读者聚焦者谈论者实在过载。这里不必赘述。
我认为最重要的,普罗也好,万华也罢,其发展的时间线上,还有一条暗线,就是以董事长徐益民(或罗三最)为主的核心价值导向。没有这条暗线,明线就无所谓坚守和节奏。
过程中总是要面临现金流,时代性(疫情),市场,政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果没有一个长期的,纲领性的价值导线,先不说成不成,至少弯路是不会少走的。
第二:比图景更好的实景,到了现场真的可以感受到。
白居易写完诗后会念给老太太听,唐朝贞元年间的老太太大概率是文盲,所以文盲能立马听懂的诗,一定是好诗。刚好白居易是河南新郑出生,同样在郑州,普罗理想国的现场力也是令人信服。
普罗有句话叫:比图景更好的实景,这是对自己的执行力何等的底气?
从彩虹隧道,到文艺大道,到普罗市集,示范区的玫瑰园,文艺中心。一路下来,感觉谈建筑显得片面,谈颜值显得浅薄,但艺术显得简单,那谈什么呢?
现场力。
我认为现场力是开发团队整体认知的极致落地,当这份极致超越体验者的认知的时候,你就信服了。
现场力是极致细节营造出的氛围感,它是执行力的升华,人进入到这样的场景,视觉自然入画,感受自然舒适。细节造就的秩序感,整洁感,艺术感就会逐渐让人沉浸,如同味蕾面对美食时的本能反应。一切都符合人类进化过程中对美好的认知形成过程。
总之,当天温度30度以上,阳光刺眼,但我们走在蔷薇花满载的艺文大道上,一点都不觉得烦躁。
而后的表达取决于观者本身的水平,就像王勃会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张飞只会说,二哥说得好,俺也一样。
没关系,大多数人都是白居易隔壁的老太太,但让所有人能感知到真正的现场力,才是真正的功力。
第三:规划中保持冷静和克制,一切从居住者的需求出发。
我问销售,这里有没有像阿那亚孤独教堂一样的网红地标建筑什么的,她回答我:
没有!我们都是从业主的需求和生活出发。不需要太网红的地标。
我反思,是,地产营销人的惯性思维就是这样,开局打造网红打卡地,不行就资源嫁接,再次就现场活动引流,最后3000元插花彩绘砸金蛋,名媛贵公子一个没到场,收纸皮的大妈倒是熙熙攘攘,皆为利往,最后物业姐姐摆造型救场,直线提升艺术修养。这不叫营销,叫行为艺术。
用销售员的话来说就是,我们董事长在国外有很多房产。他的理想就是把他见过的真正好的小镇规划和生活方式带回郑州,打造真正适合中国人的理想小镇。
而且,更重要的不是董事长一个人有此理想,而是整个团队从理想到现实一张蓝图绘到底的超强执行力。
第四:价值观对内打穿内部梯队,对外持续影响业主。
所谓一张蓝图绘到底,我的理解是顶层给出导向思路,团队所有梯队透彻理解后,在项目应有开发周期内的所有统一的,到位的,透彻的执行力。
所谓绘,并不只是绘图的绘,这个绘就是应有周期内的所有人理解力和的执行力的大一统。
就像农民耕地,插秧,秋收冬藏一样,道法自然。它是贯穿时间和空间的,也是穿越周期的。始终有个上帝视角在看着这个项目的成长,它的推进,不会受到市场的冲击或者团队变化的影响。
价值观创生的感染力,同样影响到业主。共建,共享,共创,在这里都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开发者和居住者共同经营的事业。
现在一些盘建个微信群就社群运营了,我都替他们都害臊。策划的思维不过是停留在PPT上用了这个词就好过领导的层面,12点后发个朋友圈,恨不得设置仅领导可见。
理想生活是什么?马斯洛说,大概就是吃饱饭之后有自我实现的可能性。
实现什么呢?人啊,来来回回心中其实就那几件事情。大约就是童年时望过的天空,少年时追逐的风,青年时手中漏掉的沙。每个人,都能在现实的时空里找到理想的坐标,然后终其一生朝着那个方向前进。
而理想主义者大概总是充满人文关怀,但践行者寥寥。
所以现在我们再来讲,什么叫社群运营。
让一帮人特别喜欢一起去做一些事情。除了奶头乐简单粗暴的上瘾机制。抽烟喝酒打游戏啊,那些本能地就沉溺的事儿,就只能是热爱了。
一个人的热爱影响另一个人的热爱,一群人的热情点燃另一群人的热情。在此之上,才是机制,规则和形式。
所以无论是20年疫情最凶险的情况下四大社区上万人的跨年晚会;还是2022年新年第一天普罗业主收到徐总亲笔的《一封家书》;又或者是社区交付N年后还愿意投入重金进行社区氛围改造和商业街区营造的动作。都是这种热情与用心的“道”。
它由心而发,由内而外,让客户记住了意义,就是最好的生意。
最终,那些劈柴喂马,关心粮食和蔬菜的诗意意象,只是表象,令人羡慕的油画般的生活图景,背后是一群人渡过生存阶段后的自我关照和实现的真正的需求,这个时候,你就只需要给他们一个入口。
而热情是社群运营唯一的燃料。
阿也好,麓也好,普也好,无一不是至上而下锤炼多年的运营团队。今天呈现出来的效果,就是人家长期坚持的结果。不是由年度任务倒逼出来的。
至于后续持续的刊物,杂志,周边,我认为就是这份持久热情的纪念册。
后记:
为什么叫理想国?现场已经说明了一切。
我们行色匆匆,管中窥豹,讲得片面,但从一些细节中,足够感受到一个项目用心到何种程度,就可以获得如何的口碑与结果。
这个过程是一个自然孕育的过程。它不符合市场规律和地产开发主流模式。但它合乎真正的人性需求。
我大胆猜测,作为一个普罗的策划。可能也会做很多的PPT,但和其他开发商策划不同的是,它们都会实现。
要我说,实现自己理想的同时,帮别人实现居住的梦想。拥有理想生活的业主很幸福,而实践理想主义的徐总最为幸福。
因为只有还有这样的人在,理想主义的火炬就不会熄灭。
作为自来水,本文仅为表达个人解读,如果有人想了解普罗理想国的全貌,请关注普罗理想国公众号文章
《5分钟,了解最新最全的「普罗理想国」》
私人微信:tangcupaigu572387
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