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硕哥讲销售”关注公众号
认知的四层境界相信大家是非常熟悉的,包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知道、不知道自己知道。
由低层次转变为高层次,是需要一些条件的,浅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1、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先说结论:要完成这个转变,需要我们经历质疑和理解两个过程。
质疑是认知转变的最原始动力,没有质疑,就压根不会发生任何多余的认知转变过程,当然光有认知是不够的,质疑之后的下一步便是理解。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经常我们会听到不要超前消费。
如果我们听到后,压根不以为然,不当回事的话,该吃吃、该花花,过着完全和自身经济实力不匹配的生活,那造成的结果就是绝对负债。
相反,如果我听到这句话,是质疑的话,那我们就会想:
超前消费怎么了?为什么就不能超前消费?
当我们开始想的时候,我们就会关注,就会观察身边超前消费的人,就会开始理解原来这些人都是受消费主义的裹挟、虚荣心作祟等等,最后的结果要么是东拼西凑、要么是拆东墙补西墙。
经由此,我们便进入了认知的下一个阶段。
2、知道自己不知道
俗话说:知耻而后勇,首先我们得承认自身缺陷。
还是以不能超前消费为例,当我们质疑和理解了不能超前消费后,是不是我们真正的就能做到不超前消费?
当然不是,说和做压根不是一码事,毕竟认知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还少嘛。
借用马爸爸的一句话:大多人都是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
毕竟好吃的、好玩的、好用的谁不稀罕。
所以:我们要想实现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转变为知道自己不知道,就需经历以下两个过程:认可和学习。
不仅需要理解,我们还需要打心底认可这个观念,并在心里种下一个不能提前消费的种子。
接下来更需要学习:如何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比如:学习如何筛选购买到性价比高的物品、学习如何断舍离、学习如何控制自身欲望、学习如何由只追求物质到更加关注内在,等等......
通过认可并广泛的像海绵一样的吸收学习,我们已经具备了丰富的理论基础。
便进入到认知转变的下一个阶段。
3、知道自己知道
当我们经历了质疑和理解,达到知道自己不知道,再通过认可和学习成长为知道自己知道后,要想实现更高层次的转变,达到:不知道自己知道,同样需要经历以下两个过程:练习和本能。
光说不练假把式。学习再多,缺乏实践,也只是积累了一大堆空理论而已。
仍然以不能超前消费为例:虽然我们学习了如何控制自身欲望,但当我们真正看到好看的包包、大牌的衣服,是否在那一刻:真的能够抑制原始欲望和冲动?
就像很多人天天喊着减肥,为啥反而越来越胖?
原因就是:我们会有错觉,误以为学习可以替代行动,理论可以替代实践。
所以,我们需要练习,练习在各种诱惑下,是否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心口合一。
经过无数的刻意练习后,直至达到本能、不需要刻意的控制,一切自然而然。
如此,我们便进入到认知的最后一个阶段。
4、不知道自己知道
因为自身也并有达到这个阶段。所以无法谈自身的感受。
但,参考古人的见解,觉得在这个阶段,有非常重要的两个为人处事参考标准:外圆内方。
这四个字,首先不是我原创,其次不同的人可能对这四个字有不同的理解。
我的理解是,当我们的认知达到:不知道自己知道的程度。
所求已经不是术的层面,而是一些为人处事的一种人生态度。
而我所认为的人生态度,也可以说我的价值观一部分就是:外圆内方。
我对这四个字的理解是:
内方是处理和自身的关系:坚守自身的原则,不论是独处还是融入在人群当中。都要坚守生而为人的真善美,以高标准要求自我;
而外圆则是我们处理和别人之间的关系:宽以待人,不用高的标准去苛责和要求别人,尊重别人利益并在不触碰红线的前提下追求利益共赢;
可能有些人看到以上的内方和外圆会觉得很矛盾,其实并不矛盾。
举个简单的例子,作为销售人员,当我们被客户问到一些敏感性问题,无法正面给到客户回答、否则只能靠编瞎话才能应付客户的话。那我的建议是:可以不回复客户或者柔性一些转移话题。
也就是:有妨碍的话或者对我们不利的话,我们可以不说或者转移话题,引导客户,这就是外圆,必须要说的话一定得是真话,这就是外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