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宁路小学 -
秋意浓
教研情更浓
语文教研组公开课总结活动
秋意渐浓,时光清浅,撷一束光阴,抚过心间,唯有教研的芳华沉香流年,在最美的秋天,我们共赴一场诗意教研。2024年10 月 22 日上午,正宁路小学全体语文组教师开展了一场以“聚集问思辨大单元整体教学,促进学生思维和素养全面发展 ”为主题的精彩专题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分为两个环节:一是全体语文老师就本学期公开课进行反思;二是颜校长、王校长讲评与指导。
01
多样化的教学路径探索
聚焦问思辨及任务驱动下的大单元整体教学,落实语文核心素养,探寻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深入研读文本,将每一项教学策略落地生根,从而提质增效。
胡久梅老师聚焦语文课堂存在的核心问题,提出语文老师要锤炼课堂教学能力。首先做好文本解读,这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之一。文本解读要建立在对学生学情的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做到适时、适度、适量、适合,为教学服务,本质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其次,精心设计学习单,这是教学实施的有效抓手。可以充分发挥教研组同伴互助的力量设计预学单、共学单和研学单,让每一项教学策略都落到实处。最后,要重视朗读指导,这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师要用自己的范读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引导学生在朗读实践中习得朗读的方法,学会朗读的技巧,敢于声情并茂,有节奏、有韵律、有感情地大声朗读。
教研组长朱文星老师分享了自己对结构化教学的感悟。语文教学要注重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组织,使各个教学环节紧密相连、循序渐进。在每一堂课的教学中,都要明确教学目标,并根据目标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确保每个活动都服务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同时,也注意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和衔接,使整个教学过程流畅自然,富有节奏感。
李洪老师分享了自己对“问思辨”教学的感悟。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学、问、思、辨、行”的教学策略,联结文本中人物的思维方式,再回归现实生活,通过一定的思维训练,帮助学生打破定式思维,用新思维解决旧问题,形成新的思维意识,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用灵活的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深入文本谈创新,学科融通谈开放,为思维而教,为迁移而学。
张斐赟老师从“共研,深耕课堂展风采;共学,专家引领明方向;共读,潜心研究促成长”三个方面分享了近期开展“聚焦问思辨大单元整体教学,促进学生思维和素养全面发展”教研活动的收获。以优质的教学方法和创新的思维理念,引领学生们在知识的殿堂里遨游,让他们的思维得以启航,语文素养得以绽放。
霍仙花老师,对本学期自己的上课、听课、评课进行总结,“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我们的课堂“一课一得”,不仅是让孩子们有所收获,也在提醒老师们,学会归纳总结,有所收获。在教学中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和灵活的思维,不断的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实现“高效课堂”,首先做足准备,把握好课堂结构,再学习“三段五步式”课堂结构,创新实践,提升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引导促学,以任务驱动搭建脚手架,让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我们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学?”,明确“学什么?”,形成“怎么学?”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作为青年教师,还要努力学习,大胆尝试,学会在课堂上放手,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02
专业书籍引领课堂教学
马兰娟老师谈到:本轮教研活动她在做课听课的经历中收获了很多,也因阅读和执行《优质提问教学法》的受益,对“停顿”有了新的认识。除了书中说到的两次停顿外,在课堂上还应该于小组讨论以及孩子们个人展示的时候发生停顿,给孩子们一些思考和整理的时间。并且发现停顿更是给教师一个观察发现的契机,利用好每一次停顿,教师就能尽可能多的知道课堂正在发生什么,对课堂的把控能力就能不断提高。知易行难。行之进步,重在实践,难在积累。
马芳老师分享了围绕当代教育家戴维.梅里尔提出的“波纹环状教学模式中的“聚焦问题”为核心目标,落实到具体实践操作时,应注重设计明确“教学点”、明确“支撑点”、明确“助力点”,就能实现行之有效的教学设计。
杨茜老师从年轻老师课堂中突出的优点谈起,反观自己的课堂,探索学习,勇于实践,并根据樊霞会老师分享的朗读教学的方法,在一年级课堂中积极运用,发现教师范读时榜样的力量。杨老师还关注到小组合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根据《优质提问教学法》一书中提到的关于小组合作的内容,寻找适合一年级学生合作学习的路径。
03
情感教育融入课堂
李秋彬老师从换个角度思考语文课堂的灵动谈起,从关注学生的生活,创设学习的情境;运用美的语言熏陶学生,引发学生共鸣;运用美观的板书,给学生视觉冲击三个方面,阐述了本轮公开课中自己对语文课堂的一些思考。
杨润润老师围绕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如何发挥人文性功能这一话题,从“语味”“情味”“趣味”“主味”四个方面阐述在语文课堂里,对于学生的学习,教者更应关注的是进入学生的思想领域,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的身作为生命体参与其中,让课堂充满“语”味、“情”味、“趣”味、“主”味,成为人性养育的殿堂,并由此焕发生命活力。
朱文星老师分享了自己对结构化教学的感悟。语文教学要注重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组织,使各个教学环节紧密相连、循序渐进。在每一堂课的教学中,都要明确教学目标,并根据目标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确保每个活动都服务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同时,也注意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和衔接,使整个教学过程流畅自然,富有节奏感。
赵志芳老师以《不断学习 扎实教学》为主线,谈了如何在听评课中寻找可以向青年教师学习借鉴的途径,并结合自己教学存在的问题展开细致入微的反思,从专业化技能掌握、跨学科知识拓展、优质教学提问落实等方面认真分析,坦诚布公地表达了做为老教师也应该在学习的路上不断磨炼的信心。
杨芳老师围绕本轮老师公开课,去感受年轻教师的潜力与活力,在听课过程中,不断反思与总结,并对照自己的教学,提出教师要多关注学困生,心里装着学困生,给他们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学习的信心;同时提出,“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要因为学生读文没有感情,课文又长,而急于讲解,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朗读,让学生多读,充分与文本进行对话,更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教师的讲解永远代替不了学生的感悟。阅读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一个长期的过程才能逐步形成。
04
诗词古韵品味
“浓浓语文味,悠悠古诗情”诗词的美韵,亘古绵延,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不仅髓,给人以艺术的熏陶,更能启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通过古诗教学方法探究,让古典文学的精华,融入学生内心,芬芳于他们的生命。
陈国鸿老师从古诗教学有效落于学生心中,朗读深深植根于我们的课堂,课堂中渗透字理识字,体现文化自信三方面入题,从细微处感受语文课堂的本真。
赵婷老师关注到了古诗词教学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她从创设真实且有意义的学习情境,运用互联网丰富教学资源,运用小组交流的方式开展学习活动,注重教学的拓展和延伸四个方面,结合实际教学情况以及学生的发展需求,探索古诗词教学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策略,提出了具体的见解。通过对影响因素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古诗词教学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策略。在新课标改革的教学背景下,使教师明确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和价值,提升教师的教学理念,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有效性。
阎文婷老师以自己本学期执教的古诗《书湖阴先生壁》课后反思为切入点,明确老师教学前必须深入分析文本内容,挖掘文本背后的重要意义,学会通过教学评价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真正实现文本解读与课堂生成的有机结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让学习在课堂真正发生,让学习目标在课堂真正落实。
冯斌老师认为古诗教学应该打开思想,重新定位,我从《小学教学》杂志中看到了从“从三位角度”审视故事,诗中的人,诗人,以及读者。顺着这三个维度,设计古诗教学过程,会有更好的效果。
05
玩转小学语文课堂
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李娟老师以一年级教学为例与大家分享的是,如何让语文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更加贴近每一个同学的学习需求,那就是——“学为中心”的课堂。“学为中心”的课堂理念,为一年级语文学习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它让我们教师从被动的学习者,变成了主动的探索者,让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新的乐趣,享受学习的乐趣。
陈主任从问思辨课堂中的文本拓展和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的重要性两点进行总结,她认为课堂上的文本拓展非常必要,是学生联想想象、比较分析、归纳判断等思维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抓手,课堂上师生对这些拓展文本要有一个整体性的理解,有一个“贯彻始终的核心线索”,形成一个富有逻辑的架构;同时推荐詹丹的《统编语文教材与文本解读-小学卷》这本书,希望语文教师重视文本解读,用严谨的态度探讨文本中的问题。
颜平鲁校长和王万来校长对本次活动做了全面总结,对本次活动作了充分肯定,同时指出,同一年级教师的交流与合作,互帮互助,发挥团队的力量;广泛阅读专业书籍,提升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加强课堂朗读指导,重视朗读有效指导;整本书阅读方法渗透到课内外,重视阅读习惯的培养、兴趣的激发等。
水本无华,相撞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心灵的撞击,灵感的生发,及是教研的意义所在。此次专题活动,正宁路小学语文教师互学互鉴同行进,专业引领促成长。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我们且行且思。且悟且进,这条路上有你有我,唯有坚定执着,方能稳步前行。
撰稿|杨 芳
审核|王万来
签发|颜平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