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古道今 | 吴江才女沈蕴真

文摘   社会   2024-10-18 07:04   江苏  

吴江才女

沈蕴真

沈蕴真(1904—1977),女,又名沈梅芬。吴江盛泽人,清代书家沈景修曾孙女。20世纪30年代,入学上海昌明艺专,成为王一亭、吴东迈、潘天寿、王个簃弟子,后嫁吴昌硕之孙吴瑶华。1946年,携子女居住吴江盛泽,先后执教于震泽、平望、盛泽等地中学。工书法,写得一手工整小楷,亦工绘画,擅花鸟。


▲左为母亲沈蕴真(梅芬),中为女儿吴民贤,右为儿子吴民先


提起近代吴江才女,沈蕴真一定会被家乡人推崇。我收藏了好几篇回忆她的文章,尤其是她教过的学生所写的,每一篇都饱含深情,念念不忘她的博学和才华,有的是因为她写一手字帖一般端正的板书,有的是因为她善于发现学生的特长而因势利导,有的是因为她亲手示范墙报上的绘画,就这些看似教师平凡的一件件小事,却影响了她所教过的那一代学子,走上渴求知识,追求完美的人生道路,这种直抵人心的影响汇聚成终身难忘的师恩而传诵至今。


▲沈蕴真扇面《塘西枇杷》(安吉吴昌硕纪念馆藏)


沈蕴真诗、书、画皆有成就,与她出身秀水书香门第,婚后又受安吉吴氏宗师家传的影响,这两者固然不容忽视。但她在未婚之前,一个人在上海四处求学,青年时代就显露出众的才华。20世纪30年代,沈蕴真在上海昌明艺专前后几年里,诗、书、画三个方面齐头并进,取得优异成绩,受到学校和老师的好评。这些成绩还登上过报纸和杂志。


▲沈蕴真楷书(吴江博物馆藏)


上海昌明艺术专科学校,是王一亭、吴东迈等人为纪念吴昌硕而发起,创办于1930年初,即吴昌硕去世的第三年。办校之初王一亭亲任校长,诸闻韵任教务长,后由吴东迈接任校长,教授有王个簃、吕大千、黄宾虹、潘天寿、贺天健、任堇叔、胡汀鹭等,都是大家和名师。学生中有罗铭、冯建吴、邱及等,以及吴瑶华(当时叫吴姚华)和沈蕴真,一年半时间里就培养出一批优秀学生,后来都各有建树。


▲《蜜蜂》杂志(1930年第10期),昌明艺专成绩展览会特刊,王一亭作序,左为吴姚华画《鸡竹》


沈蕴真的作品在入校当年1930年6月,就登上了由郑午昌任主编、沪上一批著名书画家和美术理论家合办的《蜜蜂》杂志,刊登在第10期上。这一期是昌明艺专成绩展览会特刊,由王一亭撰写特刊序言,从300多幅学生作品中,挑选出11位学生的代表作品刊出,其中沈蕴真入选一幅国画《花鸟》和二首词,分别是《菩萨蛮》和《浣溪沙》:

菩萨蛮

清宵寂寂疏螀咽,金凫已断香消息。无语掩屏山,秋花怯晚寒。

绡帏灯影细,竟夕难成寐。倚枕暂徘徊,梦中闻雁来。

浣溪沙

一雁秋空已带寒,西风闲煞小栏杆,断肠花谢不堪看。

残月窥簾愁酒尽,凉飔入幕觉衣单,不知清泪为谁弹。

同一期上,吴瑶华入选了一幅画和三首诗词,其他同学仅入选画作。这说明编辑人很看好沈蕴真的诗词水平。


▲沈蕴真国画《花鸟》

沈蕴真的诗词水平与诗坛大家朱大可的指导密不可分。在昌明艺专期间,沈蕴真在课外拜朱大可为师研习诗词。


朱大可(1898—1978)名奇,别号莲垞,祖籍南京,因祖父官至秀水县巡检,移居嘉兴。曾任《新申报》主编,先后执教于上海务本女中、爱群女中、正风文学院、正始中学、大经中学、比乐中学和无锡国专、南通学院等。解放后,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毕生致力于国学研究,平生作诗词无数,在诗坛享有盛名,被尊为“诗宗”。


郑逸梅曾说:“大可寡言笑,严容如被霜雪,大可见人,昂首不为礼,惟对于后进奖掖有加。他家问字之车不绝,后都成学成才,负社会声望。”郑逸梅之女的诗作也曾受朱大可指点。沈蕴真自幼学习书画,临摹历代名家作品,对名家题诗熟记于心,再经朱大可指点,诗的灵气、词的文采,与画的结合趋以成熟。


▲《金刚钻》报(1930年6月21日第三版)


沈蕴真的诗词作品登上《蜜蜂》杂志后,抑制不住内心感激,就画了一幅《寒梅》扇面,敬献给朱大可。她没想到,朱大可非但把她的这幅画刊登在报纸上(《金刚钻》1930年6月21日),还特意写了一首诗回赠给她,也同时登报。这是对她极大的褒奖和鼓励。这首赠诗署名“大可”,全文抄录如下:


谢沈蕴真(大可)


蕴真为我乡沈蒙叔先生曾孙女,从余学诗,造诣在归佩珊、席佩兰之间。顷以梅花扇面见贻,赋此谢之。


翩翩书格本簪花,学写寒梅也足夸。冷蕊向人原落寞,疎枝顾影自横斜。

苏公最赏暗香句,山谷偏矜寻后词。付与玉台添粉本,诗禅合许画禅知。

华光点梦孰成追,泼墨空传杨补之。留得宋韵真本在,超山山畔岁寒枝。

三年不踏西湖路,说着西湖便惘然。今日攱阁重认取,孤山风雪真漫天。


归、席二佩均是江南闺阁诗人,且都已设馆授徒,朱大可直接给出了沈蕴真诗词造诣在归、席之间的评价,并以“孤山风雪真漫天”来表示自己的喜悦之情。诗中夸赞沈蕴真的《寒梅》,选材取自苏公(苏轼)最喜欢的暗香,题诗如同山谷(黄庭坚)所追求的“后词”,画作又有南宋杨补之的神韵。朱大可还特意提到了赏梅胜地杭州超山,他让沈蕴真去看看超山宋梅,不要“三年不踏西湖路”,只埋头于苦读。


吴昌硕与朱大可一样喜爱超山。1932年,根据吴昌硕生前遗愿,将他的墓营葬于超山宋梅亭畔的半坡上。墓的两侧立有吴昌硕玉石造像和《缶庐讲艺图》碑,墓的北面,是一座《纪念白玉佛》像石碑,由昌明艺专师生赠送,同赠者共36人,沈蕴真是发起人之一,其名字镌刻于碑座。


▲纪念吴昌硕之白玉佛碑

1932年,昌明艺专停办,勤奋好学的沈蕴真回到盛泽后,又报名就读商务印书馆函授学校的国文科课程。据上海职业介绍所发行的《升学指南》介绍:商务印书馆函授学校国文科分为初、中、高三级,每级学制一年;学费,初级14元,中高级各18元;随时可以报名入学;修完三级合格者,学历相当于高级中学的程度。


商务印书馆在我国最早开设函授学校。1905年初创时仅一个英文科,到1925年,二十年间陆续增设了算学科、国语科、商业科、国文科,全校学员2万余人。到1937年抗战爆发前,单单国文科就有学员一万人。凭借商务印书馆丰富的教材和社会名流学者组成的师资,沈蕴真很快适应了函授方式,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1933年,私立商务印书馆函授学校简章

国文科的课程,分文史和文体两大体系,教材又分课本及讲义两个大类,课本按年级编制,讲义作为辅助教材,分述各种学说的源流和发展。例如梁启超就曾应张元济(商务印书馆总经理)的邀请,为国文科编写过《读书法讲义》;国文科自编的《高级作文法》,分通论、篇法、章节法、分类作法等论述,帮助学员理解文章写作的本质、功能及规律。


商务印书馆函授学校为鼓励学员,还专门设立了奖励制度,这项制度设立后几十年间从未间断。学校宣告设立的初衷是:“函授学校之性质,与普通学校不同。肄业于普通学校者,其读书大率迫于学校之牵制,若求学于函授学校,则完全出于自己之立志向学,故函授学校之学生,皆有志上进之学生,亦可谓纯能自治之学生。”


▲《中级文法》,商务印书馆函授学校国文科编

学校除了平时赠与图书和文具等奖品外,特设每年一次大奖,在当年毕业学员中,每级评选出成绩最好的三名进行公布和奖励,国文科初级、中级、高级各三名,初级第一名20元、第二名15元、第三名10元;中级和高级第一名30元、第二名20元、第三名15元。均发给现银。评选条件和标准是:(一)作业答案合格以上;(二)无缺课,课程早完成优先;(三)作业本整洁;(四)每年3月底前把作业和答案全数寄回学校。


▲商务函授学校国文科新二次评奖揭晓通告(《申报》1935年3月6日第一版)

▲沈梅芬住址:盛泽镇斜桥八号

1935年3月6日,《申报》和《商务印书馆通信录》同时刊登了上年度国文科优秀学生奖金评选结果,在中级学员里,来自吴江盛泽镇斜桥八号的学员沈梅芬获得第一名。


▲商务函授学校国文科新二次评奖名单(《商务印书馆通信录》1935年第408期《馆事纪要》)

可以想象的是,沈蕴真从未缺课,学完全部课程,课卷整洁,字迹端正,答题最先交卷。一位灯下夜读,斟字酌句的好学才女形象跃然面前。


当我看到这份报纸时,了解了沈蕴真青年时代的求学经历,她的自律自强留给我深刻的印象。当我向别人讲起沈蕴真时,再也无须先冠于她“书香门第”“名人之后”的背景,而是告诉大家,她是吴江20世纪30年代唯一学习成绩登上过全国第一大报的才女。她的才女之名实至名归。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拟稿:原创作者投稿

审核:市地方志办编纂处

发布:市地方志办秘书处

精彩

活动

方志主题的文创产品亮相啦!

其中有印有《苏州府城图》的小夜灯

四季主题的书签等

颜值高,超好看

只要入选精选文章

或精选留言就有机会把它带回家

就等着你来啦!


长期

征稿

以弘扬苏州优秀传统文化、宣传苏州市情地情、展示地域风土人情、讲述苏州故事为主。

每篇文章字数在2000字以内,也可以围绕一个主题以系列为形式提供稿件。鼓励配原创图片。

来稿一经采用,即支付相应稿酬:

1、原创文稿类:文章首次在微信公众平台发表的署名文章——150元/篇

2、编辑整理类:转载其他公众号上的原创文稿,或者根据已发布的文章进行编辑整理(标注资料来源,不标注原创)——80元/篇

3、图片类 :必须为原创图片,根据图片质量——20~60元不等


电子邮箱: 396487287@qq.com

详情咨询联系电话:68617312

(投稿请点击:征稿启事


往期精选


1、旧志整理进行时 |《〔康熙〕浒墅关志 阳山志 阳山新录》点校出版
2、说古道今|秋风起,面拖蟹香满江南
3、说古道今|如果你爱苏州,就为苏州写一首诗
4、说古道今 | 追寻历史长河中变迁的“重元寺”
5、说古道今|苏州双塔——岁月深处的璀璨传奇
6、说古道今|古代苏州竟然“满河青红紫黑”!
7、说古道今 | 《红楼梦》中的苏州红菱与鸡头米
8、说古道今|苏州人的薄荷情缘
9、说古道今|一碗蟛蜞馄饨,品味江南水乡的记忆
10、说古道今 | 苏州“调龙灯”

在历史的细枝末节中

探寻城市的过去

现在和未来


方志苏州

方志苏州
弘扬地域文化,讲述苏州故事; 展示方志成果,服务社会大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