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2024 年浙江卷历史主观题特点分析及备考策略

教育   教育   2024-11-19 16:58   吉林  

朱华俊,浙江省义乌中学


本文已刊载于《教学考试》杂志(高考历史)2024年第6期。

2024年浙江省历史选考两份试题已陆续揭晓,历史试题在多个方面有了显著的跃升,特别是对学生融通意识和高阶思维能力的考查。结合试题内容、评卷反馈以及笔者的一线教学经验,本文旨在剖析浙江卷主观题的特点,并为下一届的备考提供有益的参考。


主观题深度解析:知识融通与思维能力的双重考量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从“怎么考”的角度提出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等考查要求。以“综合性”为例,“综合素质体现为综合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甚至融会贯通”。这两次的主观题,不仅注重知识层面的融通,更强调能力、思维和素养的融通。


(一)重视知识融通基础上的运用能力考查


【例1】(2024年·浙江卷1月·22题节选)

材料二 北宋富弼言:“求人之本,唯科场最大”“国家沿隋唐设进士科,自咸平、景德以来,为法尤密,逾于前代。”南宋朱熹言:“居今之世,使孔子复生,也不免应举。”

元仁宗曰:“设科取士,庶几得真儒之用,而治道可兴也。”“举人宜以德行为首,试艺则以经术为先。”元宰相奏言:“专立德行明经科。明经以‘四书’‘五经’,以程学、朱晦庵注释为主,是格物、致知、修己、治人之学。”元欧阳玄云:“贡举法行,非程朱学不试于有司(职官),于是天下学术凛然一趋于正。”

——摘编自赵汝愚《宋名臣奏议》等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宋代科举制“逾于前代”之处,简析元朝科举“非程朱学不试”的原因。


第一问“宋代科举制‘逾于前代’之处”,此问巧妙地将焦点引向宋代科举制度的完善措施,要求考生跨越不同教材章节,整合并提炼关键信息。从“求人之本、唯科场最大”中窥见科举在宋代选拔人才中的核心地位;而“为法尤密”则暗示了科举制度的严密性与公平性。首先,考试对象上,宋代科举原则上向全社会开放,做到“取士不问家世”;其次,考试形式上,引入了“糊名”与“誊录”,极大增强了考试的公正性;再次,考试规模上,宋代扩大了科举的规模,为更多士子提供入仕机会;最后,从选拔人才看,宋代科举制成为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第二问元朝科举“非程朱学不试”原因探析,此问要求考生将科举制与程朱理学进行融通分析,需从统治者需求、程朱理学优势及社会影响力展开论述。首先,从统治者需求看,程朱理学强调的纲常伦理,正契合其巩固统治的需要;其次,程朱理学的优势在于理论体系完备,既融合儒释道,又强调经世致用,为统治者治理国家提供理论依据;最后,从社会影响力看,程朱理学在社会各阶层广泛传播,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综上,本题不仅考查考生知识融通,更是一次对其历史素养、逻辑分析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的全面检验。


(二)聚焦思维能力基础上的核心素养考查


【例2】(2024年·浙江卷6月·24题节选)


材料二 “全球史”意在寻找一个笼括全球的、联系的、互动的、交往的历史。《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是一部“从中国历史的角度、问题和视角去看全球”的著作,其内容包括物质、商品贸易的往来,知识和文化的交流,人民包括海陆的移民,战争怎样造成人口和族群的移动,自然(包括疾病、气候和灾难)如何影响了人类的历史等。其中“食物”一章的主要目录如下:



(2)阅读材料二,参照“食物”一章,根据所学,以 13 世纪以来的移民为主题,编写一个章节目录。(要求:时空逻辑清晰,表述涵盖史实,包含四节子目)


编写章节目录这一题,旨在超越单纯的知识检验,深入考查考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首先,考查信息筛选与整合能力。考生需从材料及脑海中,精准筛选出与13世纪以来移民现象相关的内容。这不仅考验他们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更要求他们具备信息筛选与整合的能力,能归纳出不同时期移民的关键特征。其次,考查时序思维与逻辑组织能力。编写章节目录要求考生遵循时间顺序并考虑主题的重要性,这促使考生运用时序思维梳理移民史,理解各时期移民活动的内在联系与相互影响。同时,需有一定的逻辑组织能力使得章节间衔接自然,形成一个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的目录。再者,考查概括能力与多元思维。在做此题时,考生需提炼出最能代表该时期移民特点的关键信息并概括表达,这一过程有助于深化考生对历史事件本质和意义的理解。同时也是鼓励考生不拘泥于传统框架,从个人命运、文化交流、社会变迁等多个角度审视移民史,展现其创新思维与多元视角。


备考策略探究:多元解读、逻辑建构与思维提升并重


“往年的试题……反映了对考试内容的深思熟虑、对设问和答案的准确拿捏、对学生水平的客观判断。研究这些试题,就如同和试题的制作者对话。”因此,针对试题的特点以及浙江卷稳中有变的风格,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探讨相关备考策略,以期更高效地备战高考。


(一)多元解读核心概念,积极培养融通意识


从浙江1月卷试题来看,主观题22,24和25题围绕九品中正制、宋代科举制的完善、程朱理学、19世纪中叶以来的世界格局演变和长城的价值等核心概念或者关键问题进行综合考查,其中列举19世纪50年代英国维护其“绝对领先地位”的重要事件这一问的难度颇大,需要考生具备清晰的时空观念和融通能力,需将《选择性必修1》中的文官制度建立、克里米亚战争及必修课程中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联系起来。教学中我们应将重心放在强化核心概念和关键问题的融通意识以及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上。下面以“拿破仑战争”这一核心概念为例谈一谈应对策略。


1.书海引航,知识点融合——学生全览核心概念策略


在理解“拿破仑战争”这一核心概念时,可以采取系统化的学习方法,将不同教材章节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有机融合,构建一个全面而深刻的理解框架。首先,从《中外历史纲要(下)》第9课入手,研读法国大革命的起因、过程及初步成果,特别关注大革命如何为拿破仑的崛起铺平了道路。接着,阅读《选择性必修1》第9课,深入了解《拿破仑法典》的颁布背景、主要内容及其深远影响。随后,继续阅读《选择性必修3》第12课,分析拿破仑战争如何成为推动民族意识觉醒的重要力量。并引入《选择性必修3》第12课的讨论,探讨拿破仑战争如何推动欧洲政治文化的重构。最后,不应忽视《选择性必修3》第14课的拿破仑创立的“大学区”制度,这一制度创新反映了拿破仑在教育领域的改革尝试。这样,学生可以更全面地认识到拿破仑作为政治家的多面性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图示引领,分类整合——学生高效梳理知识策略


在全面融合拿破仑战争的各项知识点后,采用思维导图、时间轴、图表等工具进行分类整合,是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高效策略。这些工具能够帮助学生从不同维度深入解读拿破仑战争,厘清历史知识的内在逻辑与关联,进而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在编制过程中,鼓励学生采用批判性思维,将不同章节中的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寻找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差异,从而构建起一个立体、全面的“拿破仑战争”知识体系。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影响,培养他们的历史洞察力和分析能力。


3. 书册结合,共创试题——师生协同试题命制策略


为了更好地把握“拿破仑战争”这个大概念,我们可以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和图册中的图像资源命制试题。这类试题旨在考查学生能否有效串联不同历史层面与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进而实现知识点的灵活迁移与应用。例如以下通过图片间的联系拟定探究主题,就是让学生构建起事件之间的逻辑关联,下列通过阐述主题与图片的关联,不仅检验他们史论结合分析历史事件因果链的能力,还促进了他们对这些事件深远影响的深刻理解。此类试题的设计,不仅强化了学生对核心历史概念的理解,还激发了他们从不同角度整合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在解答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史料,构建论点,并辅以论据支持,这一过程本身就是对他们历史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全面锻炼。



(二)逻辑建构问题设计,着重提升关键能力


两套试卷主观题材料来源广泛且学术性强,涵盖了马端临的《文献通考》、赵汝愚的《宋名臣奏议》、葛兆光主编的《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中华文明史简明读本》等多部经典著作,以及康有为、孙中山等历史名人的文献。其中,首考试题中文言文的大量运用增加了试题的难度和深度。浙江1月卷中首次出现的评述题和二考中首次出现的目录题,更是令学生措手不及。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复习课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史料的选取和问题设计,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


1.层次性问题设计,巧设问题引思考


层次性问题能够引导学生从简单到复杂、从表象到本质地思考,逐步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在设计层次性问题中我们往往可以从基础认知层、理解分析层、综合应用层、评价批判层、创新创造层入手。在构建问题层次时,我们可依托教材中的丰富资源,如“史料阅读”“学思之窗”“探究与拓展”等板块,这些不仅是知识的宝库,更是思维训练的沃土。例如,在“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一课中,可以选取《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的史料阅读设计问题,“根据史料概括人民币发行的三条原则”“请举例说明党和政府坚持三条发行原则基础上保持了人民币稳定,为中国乃至世界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在全球化背景下,你认为人民币发行原则是否需要适时调整以适应新的经济挑战?请阐述你的理由”。这里运用了基础认知层、综合应用层和评价批判层进行问题设计,旨在让学生理解人民币发行的原则、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2.冲突性问题设计,暴露问题提能力


设计冲突性问题,旨在通过观点碰撞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深入分析能力,使他们能更全面、客观地看待历史现象。在历史长河中,“文景之治”以其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为西汉王朝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被后世誉为盛世典范。而汉武帝,开疆拓土,加强中央集权,推动民族融合和文化繁荣,其功业同样彪炳史册。然而,在评价两位帝王时,却出现了截然不同的声音,于是教学中进行了冲突性的问题设计:有人认为“文景之治”成就汉武帝不世功业,也有人认为汉武帝毁掉了“文景之治”?你此何观点?于是学生从经济基础与国力支撑、政治体制与社会稳定、军用开支与民族融合、历史影响与长远评价等评价“文景之治”与汉武帝功过间的微妙关系,探讨如何客观看待两位帝王的历史地位及其对汉王朝和后世的深远影响。我们鼓励学生跳出传统的二元对立思维,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态度审视历史,引导他们多维度评价历史现象与人物,从而培养他们全面、客观的历史观。


3.逻辑性问题设计,解决问题强素养


在试题编制和问题设计中,教师应聚焦于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信息提炼能力、以及论证阐释等关键技能。在上复习课时,可以选取茶叶这一重要商品作为切入点,构建“以茶制边”“以茶制夷”至“以茶制世界”的递进式探究框架。一系列问题设计,不仅考查了学生对茶叶贸易历史背景、深远影响及国际间复杂关系的综合把握能力,还通过古今交织、中外互鉴的方式,引领学生穿透历史迷雾,触及历史学习的核心要义。可以摘引《茶叶战争——茶叶与天朝的兴衰》中的史料,鼓励学生结合所学深入剖析“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与茶叶之间不可忽视的关联”。


进而,从“茶、银、鸦片的循环”这一视角,探讨近代中国“以茶叶驭外夷”策略为何不能如愿以偿。此环节要求学生细致分析英国大量进口茶叶如何引发白银外流,并联系所学能清晰阐述茶、银、鸦片三者间错综复杂的逻辑链条,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和历史思维能力的飞跃。


(三)追求历史教育价值,全面提升历史思维


历史思维,作为一种在时序中思考、以理解为中心且具有批判性气质的思维方式,是培养学生历史素养的核心。而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则建立在历史思维的基础之上,它要求学生不仅能够知古鉴今,更要善于运用历史眼光去洞察世事,将历史知识和思维方式灵活应用于实践之中。相较以往,浙江省历史选考的这两份试题对学生的问题转化能力、多角度理解历史能力和时序思维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此,我们可以开展如下的探索:


1.交汇题海,深化学生历史理解


常规的试卷讲评课,我们往往局限于题目的直接讲解,而忽略其背后蕴含的历史思维与理解力的培养。为了深化学生的历史认知,应当引导他们进行思维“探险”。以浙江1月卷中第11题拿破仑的漫画题为例,不少学生因漫画中拿破仑的高大形象而错选了A,认为这直接反映了“拿破仑帝国征服欧洲的鼎盛时期”。然而,通过细致解读漫画“横跨世界:A.停下或B.越过”,我们就能发现A项忽视了漫画所蕴含的拿破仑雄心虽大却面临选择与挑战的信息。针对这一误区,笔者巧妙地引入了“拿破仑、希特勒与成吉思汗远征俄罗斯的不同命运”这一话题,让学生跳出单一事件的框架,从更广阔的视角审视战争与征服的复杂性。这一话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他们纷纷从俄罗斯国力的变迁、气候条件的差异、战略战术的选择等维度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这样的课堂互动,不仅帮助学生理解试题,更促使学生学会运用历史思维去分析、比较和归纳,从而构建了一幅更为立体、全面的历史图景。因此,在试卷讲评课上,教师应创设更多历史思维培育的机会,引导学生在思考与讨论中深化对历史的理解与感悟。


2.融汇中西,提升时序思维能力



常规的时间轴梳理,我们往往侧重于帮助学生厘清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但更关键的应是培养学生融汇中西的视野,即从中国的视角观察世界,同时从世界的视角审视中国。在梳理“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这一课的中国古代至近代白银发展史时,引导学生将中国白银的变迁置于全球历史的大背景下探究。由此梳理出一条清晰的时间轴,它不仅展现了中国白银发展的脉络,还将其与全球历史的变迁紧密相连。在此基础上,笔者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并进行探究,比如探究明清时期白银货币化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的深远影响,同时引导学生分析白银大量流入与流出中国背后的全球经济动力,以及这些流动如何塑造了中国经济的特定面貌。当然,还可以探讨18至19世纪西方逐渐过渡到金本位制,而中国却仍坚守银本位制的现象。这样的梳理和分析不仅揭示了中西经济体系在近代的不同发展轨迹,也促使学生深入思考背后的动因。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梳理出历史发展轨迹,也能培养学生的历史时序思维能力及更为开放和多元的历史观。


3.贯通古今,领悟历史意义真谛


随着选考试题中小论文、评述类、认识类题目的出现,可以看到教育领域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现实关联能力及批判性思考能力提出了的更高要求。如浙江1月卷中第25题“围绕长城的价值……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以及浙江6月卷中第22题“概括你对18世纪以来中国茶业兴衰史的认识”。它们重在引导学生从更广阔的视角审视历史,洞悉其背后的复杂动因及长远的历史回响。这明确揭示了历史学科的本质:它远非对过往事件的机械复述,而是培养学生跨越时空界限、以史为镜、鉴往知来。因此,我们应积极倡导贯通古今的方式理解历史。以16至17世纪白银跨国流动为例,我们鼓励学生将此事件置于更长的历史时间线中探究。一方面,要认识到白银流动是全球化初期的重要表现;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这一流动如何与当时中西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变革相互交织。通过探究,学生不仅能够认识到经济全球化带来机遇和挑战,还能深刻体会到建立健全货币体系对于维护经济稳定的重要性。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秉持“述往事,思来者”的核心理念,既深入挖掘历史的丰富内涵,又积极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让历史成为照亮现实、启迪未来的智慧之光。



作者:朱华俊,浙江省义乌中学

来源:本文已刊发于2024年《教学考试》高考历史6。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540858691@qq.com


教学考试杂志
提高一线教师教学实战能力(“感谢恩师·你我同行”大型公益活动承办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