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 北京绿城西山云庐成立专属读书社群“四库共读会”

文摘   2024-01-10 16:30   浙江  
近日,藏有《文澜阁四库全书》的北京绿城西山云庐,举行了“与历史同在:《四库全书》寻迹之路”西社思享会暨四库共读会启动仪式。在活动现场,“西社”专属读书社群“四库共读会”宣告成立。未来,“四库共读会”将引入更多的专家学者,围绕《文澜阁四库全书》,为业主提供高质量的文化服务。




▲入藏北京绿城西山云庐的影印版文澜阁《四库全书》(局部)

二百多年前,文澜阁《四库全书》运往杭州入藏的时候,八大处脚下的槐树青春正盛,绿荫葱茏。二百多年后,有两棵槐树扛过了岁月的洗礼,成为绿城·西山云庐的原生风景。与此同时,影印版文澜阁《四库全书》入藏西山云庐,并与其中一棵树朝夕相对,共同构成业主会所的精神风景。时光流转,四季轮回,古树与古书,如今在同一个时空再次相遇,共同成就这场穿越时间的传奇。

 

12月17日,“与历史同在:《四库全书》寻迹之路”西社思享会暨四库共读会启动仪式在云庐会客厅举行,中国古籍保护协会经典阅读推广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古典文献研究会副会长杨绍斌先生,文化学者、知丘空间创办人王原君先生与北京绿城常务副总经理陆建强先生一道,共同畅谈古树与古书的当代传奇,在北京最冷的季节,带来薪火相传的暖意。

▲活动现场

这场为期两天的“西社”活动,首先以古籍修复体验课拉开序幕。西山云庐邀请了国家图书馆古籍修复技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杜伟生老师,为大家回顾了他本人经手修复的珍贵古籍:敦煌遗书、《文苑英华》、《永乐大典》、西夏文献……诸多古籍原典,在他手中“复活”。杜伟生老师为“西社”成员展示了具体的修复案例,手把手教业主识别植物修复染料、修复用纸,让业主亲手体验修复技艺。一场修复之旅,让藏之名山的古籍,走进了当代人的生活。



活动现场

这场古籍修复体验课,还有着触摸西山云庐文脉的寓意。国家图书馆的前身为清末筹建的京师图书馆,其基本馆藏便是文津阁《四库全书》和敦煌遗书。影印版文澜阁《四库全书》出版后,也入藏了国家图书馆(相关报道,可参阅往期文章《文澜阁<四库全书>影印本赠送暨开架仪式在国家图书馆举行》)

▲入藏国家图书馆的文澜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西山云庐所在的区域,可以说是离《四库全书》最近,‘四库含量’最高的区域。”在12月17日举办的文化沙龙上,杨绍斌先生在解读西山与《四库全书》渊源时提到,“除了国家图书馆,离我们再近一些的还有圆明园,这里曾经收藏着文源阁《四库全书》。当然最近的是我们身边的这套影印版文澜阁《四库全书》。” 

▲分享嘉宾杨绍斌先生

西山是中国美学的集大成之地,更是中华文明的融合之地。杨绍斌先生在分享中提到,《四库全书》的底本来源都是最优秀的珍本善本,又集中了数百位国学大家参与编修,学术严谨度上的标准是最高的。身处“四库含量”最高的西山云庐,便是与中华传统文化的高峰站在了一起。


清代乾隆皇帝对《四库全书》寄予了千古流传的厚望,并以紫禁城文渊阁、圆明园文源阁、沈阳故宫文溯阁、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镇江金山寺行宫文宗阁、扬州天宁寺行宫文汇阁、杭州圣音寺行宫文澜阁七座藏书楼,来分别收藏这套古今中外规模最大的一套丛书。然而,在中国近代频仍的战乱中,《四库全书》原本仅留下“三套半”,即文渊阁、文津阁、文溯阁和文澜阁藏书。

 

“严格意义上说是3¼套,因为文澜阁有四分之三已经毁于太平天国时期,这部分都是经过重抄的。”杨绍斌先生介绍说,“这是国家的不幸,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文化的幸运,因为在补抄的过程中,《四库全书》中被乾隆皇帝删改、篡改的内容,都恢复了原貌,所以文澜阁本的完整度是七阁之中最高的。”

▲文澜阁《四库全书》原抄本书影

文澜阁《四库全书》多舛的命运,让在场听众觉得惊心动魄。如果没有丁申、丁丙兄弟冒着生命危险,潜回已经倾圮的藏书楼收集残卷;如果没有丁氏兄弟、钱恂、张宗祥等几代人先后三次补抄;如果没有无数浙江商绅的慷慨捐资;如果没有时任浙江图书馆馆长的陈训慈和浙大校长竺可桢在抗战期间组织人力物力展开库书西迁;如果文澜阁《四库全书》没能在沦陷前秘密运离杭州;如果没有找到贵阳那个安全的地母洞……今天看来,缺少了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这套书的命运都是不可想象的。

抗战期间文澜阁《四库全书》西迁路线图

历经劫难后,文澜阁《四库全书》更是得到了极为珍重的对待,每次查阅都需经过严格审批。因此,为了让广大读者可以轻易阅读文澜阁本,出版影印版便是一件极为迫切的事情。2004年,杭州出版社与浙江图书馆联合启动文澜阁《四库全书》整理出版工程,出版工作进行到中途时,因资金短缺被迫中断。2012年,绿城集团斥巨资推动文澜阁《四库全书》出版工程继续进行。2015年5月,文澜阁《四库全书》影印本印制完成。绿城因此成为全国唯一拥有《四库全书》的房产品牌。支持文澜阁《四库全书》影印出版的行动,正是绿城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杨绍斌先生分享现场

“这样一部经典,经历了那么多的波折,可以说是万水千山,前赴后继;薪火相传,斯文在兹。”听完杨绍斌先生的分享,文化学者、知丘空间创办人王原君先生不禁感慨。“影印版文澜阁《四库全书》这样的巨著入藏西山云庐后,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大家能用起来。如果在古树会所里,能够一代一代用好这套书,那么花再大的代价都是值得的。” 北京绿城常务副总经理陆建强先生强调,“听了杨老师的讲解,我有两个感受,一是越发坚定了做好古树会所崖壁景观的信心,这样的一套书,需要有一个与之匹配的精神空间来承载它;二是启发了我对古树会所内部空间的思考,虽然现在内装方案已经完成了,但是在藏书楼这层的功能空间与场景打造上,我们还可以有很多细节可以深化落地。”

▲陆建强先生分享现场

12月17日举办的文化沙龙上,西山云庐古树会所营造纪录片《造庭记(上篇)》首映,将绿城与野村勘治大师从酷暑到严寒的营造历程做了如实呈现。陆建强先生在放映后解读道,这样一处穿越时间的传奇,自然不能用常规的算账逻辑来看待,更不能用常规的项目标准化流程来操作,“古树庭院空间有限,崖壁瀑布想象奇崛,鲤鱼跃龙门和一线天的寓意又是这样美好,决定了这不是普通的工匠可以完成的事。所以我们邀请了大师级的作庭家来主笔景观,同时我们也给了野村先生足够的自由度,禁止常规流程打扰他的创作,而野村先生也给予了我们对等的付出。这段时间他生了重病,但仍然坚持病愈后由他亲自在现场指导施工。”


▲纪录片《造庭记》放映交流现场

在文化沙龙最后,以“古树与古书”为主题的年度感恩“云礼”隆重发布,“西社”专属读书社群“四库共读会”正式宣告成立。未来,“四库共读会”将引入更多的专家学者,围绕影印版文澜阁《四库全书》的内容,为业主提供高质量的文化服务;视频号“北京绿城”发布的《典籍里的中国——西山共读会》,也将持续为公众提供古籍阅读通识资讯。


以“古树与古书”为主题的年度感恩“云礼”隆重发布

古树与古书的相映生辉,让西山云庐成为北京乃至全国难得一见的一种存在。人文与自然的交织,正代表着绿城的产品态度。“从最初的设想到细节的落地,围绕着古树与古书,我真切地感受到西山云庐正渐入佳境。” 陆建强先生总结道。 

注:本文部分内容和图片来自北京绿城官方微信公众号相关文章,谨表谢意!

编辑制作 | 文澜文化

典  藏  中  华  文  化    分  享  古  人  智  慧

✬欢迎关注,转发评论✬

文澜书局
《文澜阁四库全书》及衍生产品的全球推广者。典藏中华文化,分享古人智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