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教重光——四库全书诗经乐谱今译》是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省音乐特级教师工作室领衔人、杭州市胜利实验学校音乐教师吴瑶香自2014年始,历时5年时间,根据《四库全书》中收录的《钦定诗经乐谱全书》译成的简谱。书中乐谱完全保留原典古谱一字一音、大乐至简、大音希声的制乐原则,不仅适合学校教育传唱,也适合民间传统文化和诗经音乐爱好者学习、研究和传播。为方便低龄学童准确唱诵,书中对多音字、通假字、古音字、疑难字做了注音与详考,使本书成为唱诵功用合一的收藏级善本。文澜书局今征得吴瑶香女士同意,摘编本书前言中的部分内容,与读者分享。
目前,存见最早的《诗经》乐谱是南宋进士赵彦肃记录的谱子,记录的是唐代开元年间(713-741)传下来的唱法。所传为唐代行"乡饮酒礼"时所唱的12首诗,乐谱包括小雅6篇:《鹿鸣》《四牡》《皇皇者华》《鱼丽》《南有嘉鱼》《南山有台》,国风周南3篇:《关雎》《葛覃》《卷耳》,国风召南三篇:《鹊巢》《采繁》《采蘋》。这个谱本收录在宋代朱熹的《仪礼经传通解》中,用律吕谱记载,名为《风雅十二诗谱》。律吕谱记载的《风雅十二诗谱》特点是没有记录节拍节奏,一字一音,所有歌曲的起调音与毕曲音(全曲的结束音)相同。12首都用雅乐七声音阶写成,雅乐音阶又称古音阶。人们通过律吕谱了解到一字一音很可能最接近古人的唱法。
元代,著名的音乐家熊朋来认为,诗歌除了可以唱,还可以用瑟应弦唱诵。他编著了《瑟谱》一书,主要介绍了瑟作为《诗经》音乐伴奏乐器的历史、瑟的形制、演奏方法和各类乐谱,同时将《风雅十二诗谱》收入卷二,命名为《旧诗谱》,又将自己新谱写出的20首《诗经》命名为《新诗谱》。熊朋来的诗谱特点还是一字一音,没有标明节拍、节奏,但是旋律调式有了较多的变化,而且他发明了双行谱,将律吕谱与工尺谱对照写成。
▲朱载堉像
明朝,著名的音乐家、律学家朱载堉发表了《乡饮诗乐谱》。朱载堉是“十二平均律”的发明者。他的诗谱首先收录的也是《风雅十二诗谱》,然后是他自己谱曲的50首《乡饮诗乐谱》。他的乐谱特点是记谱方法独具一格,内容丰富,其中周南、召南25首都编成了没有乐器伴奏的乐歌。
明朝崇祯末年,宫廷乐官魏双侯传有《魏氏乐谱》,他为了逃避战乱东渡日本,将当时的两百多首古乐带到日本进行教学。后来,他的第四代孙子将50首乐歌编成书,其中收藏有《诗经》。经比较,《魏氏乐谱》所传为朱载堉本,非《风雅十二诗谱》。
到了清代,当时提倡朴学,轻虚言,重实证,追本溯源,汉学得到了复兴,经学研究也达到了顶峰。乾隆命皇子臣僚、学者乐官撰写《钦定诗经乐谱全书》,这套诗歌乐谱规模宏大,311首全部配乐,笙诗6首据意补诗,总数1555谱(311首,每首5个声部)。清代还有一位学者邱之稑的《律音汇考》也收录了《风雅十二诗谱》。
▲文澜阁本《钦定诗经乐谱》内页
历史上出现的这些诗谱大都致敬唐代传谱宋代记谱的《风雅十二诗谱》,直接收入或者加以引用部分诗谱,然后是自谱新诗谱。唯有《钦定诗经乐谱全书》属于高古版本,311首,1555谱,均借鉴《风雅十二诗谱》,用雅乐音阶创作,并保留一字一音的传统。本书将重现诗教乐教相和,让高殿贵阁中的《钦定诗经乐谱全书》来到民间,映入你我的眼帘,激扬情志,乐教重光。
▲文澜阁本《钦定诗经乐谱》内页
《钦定诗经乐谱全书》共有三十一卷,其中钦定诗经乐谱三十卷,附《钦定乐律正俗》一卷。这套乐谱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器乐合奏谱,器乐种类齐全。分设五个声部,分列八种乐器:笛笙,埙箫,钟磬,琴,瑟。一章结束,通常用鼓、祝等乐器过门间奏。乐器种类包括金、石、木、革、土、匏、竹、丝八大类。近年,中央电视台国家宝藏栏目《茉莉花》编钟雅乐,由武汉音乐学院演奏,基本包含了这些乐器,但与《诗经》乐器配置相比,已有钟鼓乐之,尚无琴瑟友之。
记谱方法集大成,分别用了律吕谱、工尺谱、宫商字谱、琴减字谱、瑟指法谱。分章记谱,比如《桃夭》一共三章,第一章五个声部写好,再写第二章五个声部。排列方法是箫定调放首列,钟领奏居中,琴瑟和鸣列四五。
▲文澜阁本《钦定诗经乐谱》内页
创作手法高古。1555谱均采用与“唐传宋记”的《风雅十二诗谱》一致的一字一音,雅乐音阶(古音阶)七声五音,包含了浊均、清均14个调。
音乐美学上体现儒家与道家思想。用一字一音体现道家“大音希声”、儒家“中和、大乐至简”的音乐美学与哲学思想。作乐体现《诗经》化人、化天下的价值追求,目的是通过“平和至简,大音希声”的音乐来净化人的心灵,达到乐教以和、乐教以仁、乐教以尽善尽美。
制谱手工书写,堪称音乐小楷书法巨作。在译谱的过程中,笔者一笔一划抄写,渐渐地耳濡目染,习得一笔好字。译成简谱后,再打成琴谱。
▲吴瑶香
注:1.本文转载取得作者授权,内容略有调整,已取得作者同意,谨致谢意。
2.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问题,请留言联系。
典 藏 中 华 文 化 分 享 古 人 智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