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辨 | 《四库全书》南北阁本形制考(三)

文摘   2023-12-09 16:30   浙江  

《四库全书》编成后共抄写七部,在全国修建七座藏书楼收藏,分别是北京故宫文渊阁、圆明园文源阁、沈阳文溯阁、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北四阁),镇江文宗阁、扬州文汇阁、杭州文澜阁(南三阁)。七大阁本的《四库全书》,自编成后就有南北阁本之分。浙江馆图书馆研究馆员、古籍部副主任张群女士管理文澜阁《四库全书》多年,在《<四库全书>南北阁本形制考》一文中,她从纸张、黄签及落款、钤印、“恭校上”时间、封面与尺寸等五个方面,论述了南北阁本在外在样貌上的直观区别,并以此考辨七部《四库全书》办理中的相关事实,为”四库学“研究提供了相关的线索和依据。因原文较长,今征得作者同意,特分期编发此文,与读者分享。


七阁《四库全书》每种卷前有提要,提要末均题“乾隆某某年某月恭校上”“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总校官臣陆费墀”(见图14)北四阁本同一种书“恭校上”时间不同,如文渊阁本《大易粹言》《读易纪闻》分别题“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恭校上”“乾隆四十五年二月恭校上”,文溯阁本《大易粹言》《读易纪闻》分别题“乾隆四十七年三月恭校上”“乾隆四十七年五月恭校上”,文津阁本《大易粹言》《读易纪闻》分别题“乾隆四十九年四月恭校上”“乾隆四十九年八月恭校上”,这是因为文渊、文溯、文源、文津北四阁本先后办理,分别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四十七年(1782)、四十八年(1783)、四十九年(1784)陆续完成。

南三阁本同一种书“恭校上”时间相同,因为文宗、文汇、文澜南三阁本是“每一底本发出,令书手全写三份”[5],即一式三份抄写。浙江图书馆藏乾隆内府写本《癸辛杂识》两部,其中一部为文澜阁旧藏,存原抄前集、续集、别集3册(后集由丁氏补抄),另一部为1949年以后购回,蓝绢面,前有“古稀天子之宝”,后有“乾隆御览之宝”,前集、续集、别集内容与文澜阁旧藏本同,则购回的非文澜阁本,是文宗阁本或文汇阁本。而且两部卷前提要末均题“乾隆五十一年八月恭校上”,册末护叶均题“总校官编修臣吴裕德、编修臣吴敬舆”“校对监生臣戴蓥”,则证实南三阁本确为一式三份办理。据现存文澜阁本原抄提要,南三阁本各书“恭校上”时间在乾隆五十年(1785)正月至五十二年(1787)四月间(部分当时酌留空函而后补入的书除外)

图14 文澜阁本《陶渊明集》提要末

乾隆四十九年五月初六日《军机处上谕档》关于提要填写年月缘由云“查向来缮校各书,所写年分均系按照各呈进年分填写”[5],所以提要末“恭校上”时间即各书缮校完毕进呈时间。《大易粹言》文津阁本卷前提要与文渊阁本卷前提要内容差异较大,文溯阁本前大部分同文津阁本,但末句不同。因文渊阁本缮写较早,在文渊阁本缮写完成后,提要内容又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提要陆续写入文溯阁本、文津阁本等。

虽然文渊、文溯、文源、文津阁本先后成书,但各份内并不按经史子集之顺序进呈,如子部《戒子通录》,文渊阁本是“乾隆四十六年九月恭校上”,文溯阁、文津阁本是“乾隆四十六年四月恭校上”;集部《渔墅类稿》,文渊阁本是“乾隆四十六年九月恭校上”,文溯阁、文津阁本是“乾隆四十五年十月恭校上”。文津阁本以上两种书的进呈时间均早于文渊阁本,并且比经部的《大易粹言》《读易纪闻》要早。

《四库全书》的装帧极为精美,书册采用分色包背装,即使用不同颜色的绢面来区别经、史、子、集各部书籍。尽管书册装帧有统一规定,但北四阁本与南三阁本在装潢上还是有区别的。

乾隆《文津阁作歌》诗云:“经诚元矣标以青,史则亨哉赤之类,子肖秋收白也宜,集乃冬藏黑其位。”[8]即用象征春、夏、秋、冬四季的颜色来区分书的类别。现存的几阁《四库全书》封面颜色基本上遵循乾隆诗意。北四阁本由内府装潢,绢面分别为经部绿色、史部红色、子部蓝色、集部茶灰色(也有称灰褐色)(见图15),封面所用绢由织造处织办。而南三阁本是运回江浙由地方装潢,封面颜色略与北四阁本不同,文澜阁本绢面经部葵绿、史部红色、子部月白蓝、集部黄褐色或类似深土黄色(见图16)。另外北四阁本《总目》《简明目录》《考证》皆用黄色,而文澜阁本《总目》《考证》《简明目录》仍按经史子集的内容分四色装面。

图15 文溯阁《四库全书》封面、钤印

因南三阁本装潢由江浙二省各自设局购料办理,所以各阁封面绢的色泽及题签有异。前面已言及浙江图书馆藏二部《癸辛杂识》,其中一部为文澜阁旧藏,另一部购得的或是文宗阁本或是文汇阁本。购得的《癸辛杂识》,其封面“钦定四库全书”六字是印制的,绢的颜色比浙江图书馆所藏文澜阁本子部写签绢面略显深些,绢质也比文澜阁本略显粗些。另浙江图书馆藏乾隆内府写本《伊川易传》,封面上有印签,其绢颜色也比文澜阁旧藏经部绢面略深。七阁《四库全书》封面均有题签。乾隆五十年(1785)二月二十四日永璇等上折云:“窃照《四库全书》四分书签、匣签……为数浩繁,曾经臣等先后奏派内阁中书……等三十三员,每日至武英殿专缮各签。”[5]现由文津阁本封面证实北四阁封面的“钦定四库全书”六字确为书写。而南三阁本封面的“钦定四库全书”六字有书写有印制,文澜阁本原封面“钦定四库全书”是写签,而文宗阁本或是文汇阁本封面的“钦定四库全书”六字则为印制,“某部某某书名”为书写。
▲图16 文澜阁《四库全书》封面、钤印
北四阁本尺寸基本一致,如文津阁本开本(高×宽,下同)31.8×20.0厘米或31.7×20.0厘米,版框(高×宽,下同)22.4×15.5厘米。南三阁本开本及版框略比北四阁本小,如文澜阁本开本27.7×17.4厘米或27.6×17.3厘米,版框20.8×13.8厘米或21.0×14.0厘米。

关于南三阁本装潢之事,其中有曲折。江浙官员从北京领回的南三阁本《四库全书》是纸捻装,没有绢面,其装潢等事原本由两淮、浙江盐商承办。[5] 至乾隆五十一年(1786)九月,江苏已领书“66种2144 册”[5];至五十二年(1787),浙江已领书“110种2024册”[5]。四库书运回浙江时,盐商们立即设局购料,按照四库馆下发的绢面式样雇工装潢。五十二年五月乾隆在翻阅文津阁本时,发现“讹谬”和抄写草率,大为震怒,下令重校,并对总纂官纪昀、陆锡熊及总校官陆费墀进行惩罚。南三阁本所有书的封面、装订、木匣、刻字等由陆费墀出资赔办,已发往江浙的书由陆费墀遵照查改,其挖改的纸页、雇缮及料工等各费用由陆费墀赔付,时已由盐商办好装潢的各书的费用以及商人已备物料、设局等费用也由陆费墀照数交出。从五十二年六月开始,陆费墀常往来于江浙两地,料理南三阁《四库全书》赔办事宜,直至五十五年(1790)陆费墀去世,才由江浙盐商接手办理装潢之事。

通过以上几项的考辨,首先旨在让更多人了解南北阁本在直观上的区别。第二,通过考辨,从另一侧面解当时办理七阁《四库全书》的情形,并且对《档案》有些记载作印证和更正。第三, 通过考辨,了解《档案》所不载的一些资料,如钤印,《档案》有载北四阁、南三阁本用宝情形,但未载嘉庆续藏书用宝情形;又,收入《总目》(中华书局版)的《办理四库全书在事诸臣职名》只录四库馆臣360名,反映的仅是开馆至乾隆四十七年(1782)七月间的四库馆臣情况,事实上,还有不少在四库馆供职的人员未载入职名册,如办理北四阁本的总校孙溶、程嘉谟、叶佩荪等,办理南三阁本的总校恭泰、玉保、吴敬舆、徐鉴、苏保等,所以据现存各阁本黄签及册末落款,可以对《档案》作些补充。第四,为今后继续研究《四库全书》提供一些线索,如各阁缮写校对职名录、各阁书“恭校上”时间表等等。

▲文澜阁《四库全书》原抄本书影

参考文献:
[1] 瞿冕良.中国古籍版刻辞典(增订本)[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9:42.
[2] 李卫,嵇曾筠,傅王露,等.[雍正]敕修浙江通志[M].浙江书局刻本,1899(清光绪二十五年),卷106:28.
[3] 陆容.菽园杂记[M].文澜阁四库全书本(清光绪丁氏补抄本),卷13:3.
[4] 谢旻,陶成,恽鹤生,等.[雍正]江西通志[M]. 刻本,1732(清雍正十年),卷27:8-9.
[5]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纂修四库全书档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6] 徐光启,等.新法算书[M],文澜阁四库全书本(清光绪丁氏补抄本),卷5:11.
[7] 黄爱平.四库全书纂修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213.
[8] 高宗弘历.御制诗五集[M].文澜阁四库全书本(清光绪丁氏补抄本),卷17:5.

注:本文原载《图书馆杂志》(2017年第11期,总第319期),正式推送中文字有删改,已取得作者同意,特此致谢!




编辑制作 | 文澜文化

典  藏  中  华  文  化    分  享  古  人  智  慧

✬欢迎关注,转发评论✬

文澜书局
《文澜阁四库全书》及衍生产品的全球推广者。典藏中华文化,分享古人智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