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选刊】洪军 王小华 王秋旺 陈立斌:校企协同、产教融合卓越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探索

文摘   教育   2024-05-24 09:01   湖北  

作者简介:洪军,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授;王小华,西安交通大学未来技术学院执行院长、实践教学中心副主任、教授;王秋旺,西安交通大学教务处处长、教授;陈立斌,西安交通大学实践教学中心副主任,工信部产教融合产业实践教授。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2023年度陕西本科和高等继续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点攻关)“产教融合、多元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23ZG002);陕西省教育厅2023年度陕西本科和高等继续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点攻关)“陕西省高校创新创业大赛管理机制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路径研究”(23BG004)

原文刊载于《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4年第三期37-41页。



 要:卓越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突破卡脖子核心技术的关键变量。西安交通大学在厘清我国工程教育困境基础上,积极创新产教融合卓越工程科技人才培养,通过优化教育载体、搭建培育平台、完善培养模式、提升培养内涵和畅通输出路径等产教融合举措,推动卓越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规模壮大、模式创新、平台夯实、师生能力提升、创新创业氛围渐浓,提出“一中心、一孵化、两围绕、一共享”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模式,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强大支撑。



关键词:工程教育  产教融合  卓越工程科技人才



科技革命推动人类社会迈进智能化时代,社会发展的力量范式从农耕时代的“人多力量大”转化为工业化时代的“知识就是力量”,演进为智能化时代的“人才就是力量”。可以说,人才是现代社会发展与变革的核心要素,“卓越工程科技人才”是面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突破“卡脖子”核心技术的关键变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1],鼓励高校与多方育人主体通力协作、为卓越工程科技人才培养创造条件,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改革指明了方向、厘清了方法。


一、我国工程教育面临的困境

推动卓越工程科技人才培养,首先要梳理工程教育面临的困境。我国已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的工程教育,“现役”和“后备”工程师数量都排名世界第一,但存在两方面问题:第一,工程师规模与制造强国需求不匹配。据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测算,截至2020年,我国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为约1905万人,占劳动力总量比重仅2.4%,占制造业从业人员总量比重仅3.5%,远低于美国、德国等国家。第二,工程创新能力不足。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2022年世界竞争力年报》显示,中国排名第17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显示,中国排名第11位。


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工程教育仍存在三大亟待突破的难题:


一是平台不适配。研究型大学的专业建设多以知识创新为导向构建基础性研究平台,而企业则多是迎合产业发展、构建基于技术创新和快速迭代的应用型研究平台。尽管应用型大学的专业设置也与行业发展和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紧密关联,但由于长周期人才培养的滞后性,高校传统专业平台培养的学生仍无法对标适配企业乃至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导致传统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


二是导师不适应。传统上,高校导师成长路径多为“高校-高校”,对企业实际需求和产业发展方向缺乏深度了解;而企业导师则多以产出为导向,对人才成才规律缺乏了解。在此背景下,校企两方导师未能在卓越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上形成有效合力,产教融合培养不深入、不充分,导致实践教学环节与产业前沿方向严重脱节。


三是模式不适合。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已积累丰富经验,但专业型人才培养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卓越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对工程科技人才的实际需求严重脱节。


结合新时代对卓越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如图1),如何破解难题,使产业与教育深度融合,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使其实现专业理论、工程基础、管理科学、实践能力、职业道德、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人文素养、创新意识、终身学习、团队协作和国际交流等全面发展,值得认真思考、深入探索。[2,3]


图 1  卓越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新要求

二、产教融合卓越工程科技人才培养创新

近年来,西安交通大学坚持“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办学传统,积极探索校企协同、产教融合培养卓越工程科技人才,积累了一定经验。

(一)优化卓越工程科技人才教育载体


建设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创新港”)。卓越工程科技人才培养需要合适的教育载体,传统大学的封闭校园由教室、实验室、宿舍、食堂、图书馆、工程训练中心等机构组成,与企业脱节脱钩。“创新港”则是“没有围墙的大学”,其建设目的是落实“一带一路”、创新驱动及西部大开发三大国家战略,按照“国家使命担当、全球科教高地、服务陕西引擎、创新驱动平台、智慧学镇示范”总体定位,布局科研、教育、转孵化、综合服务四大板块,着力服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科技成果转孵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创新港”占地2250亩,建设巨构建筑160万平方米。港区不再设置学院、系、教研室和班级,而是将现代田园城市理念与国际前沿“学镇”理念相结合,大力建设“校区、园区、社区”创新体、技术与服务结合体、科技与产业融合体。目前,“创新港”已有30个研究院、8个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300多个科研机构和智库入驻,吸引包括40余名院士在内的3万余名科研人才,为推动科技创新与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提供优越环境。[4]

构建未来技术学院和现代产业学院。紧跟教育部规划,西安交通大学以未来技术为引领,坚持“四个面向”,瞄准未来科学技术领域与国家重大需求,政产学研多方育人主体为学生项目驱动式创新教学提供支撑,由学业导师、企业导师、创业导师组成的三支队伍协同育人,为学生提供灵活就业创业渠道,旨在:以需求为导向孵化一批前瞻性、颠覆性、革命性的新方向和新专业;培育一批立足本土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方向的“高精尖缺”引领的科技创新主体;形成一套更加市场化、更具合作竞争力的校地、校企科技成果转化联合运营模式,产出一批创新性科技成果;采用导师引领、项目驱动、开放研讨、协同合作模式,造就未来领军、总师和大师型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5]

(二)搭建卓越工程科技人才培育平台


推进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储能平台”)建设。响应国家能源战略需求,汇聚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等多方优势资源,西安交通大学全面推进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平台建设、人才培养、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推动储能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发展,在实战环境中培养储能领域高层次人才。“储能平台”聚焦大规模低成本高安全储能国家级应用、分布式储能规模化商业应用和零碳储能技术产业化应用“三大领域”,打造创新链1-6级研发流程管理制度软环境、校企协同创新制度政策环境和三大技术研发平台硬环境等“三个环境”,组织专职教师和实验技术队伍、“校聘企用”工程导师队伍和科研项目管理队伍等“三支队伍”,提供金融、法律和企业孵化配套服务等“三项服务”,形成创新型、创业型和定制化“三种育人模式”,推动产教融合教育纵深发展(如图2)。

图 2  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

推进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建设。以产业需求及临床应用为导向,聚焦医疗器械、医用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卡脖子问题,集科技攻关、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为一体,创新“医疗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临床应用一体化”的科研和人才培养体系,依托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医院和区域国家医疗中心,共同打造医工交叉、产教融合的创新平台(如图3)。

图 3  医工平台运行模式

创建学科交叉产教融合创新实践平台。学校引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校企资源深度融合,共同建设智能飞行器、信息控制、智慧建筑等8个跨学科交叉创新实践平台。平台采用“1+N”模式,一学科为主、多学科联合,实现学科交叉、专业共融。聚焦行业前沿需求,联合优秀企业专家,解析企业真实案例,以项目及竞赛为纽带,真题真做,切实提升学生综合创新实践能力。平台年接待理、工、医、管、文等学科门类近5000人次,学生依托平台参加各类竞赛获奖400余项。

(三)完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


实施“百千万卓越工程人才培养计划”。学校2022年印发《西安交通大学“百千万卓越工程人才培养”计划》,旨在联合百家行业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所,聘用千名工程科技专家担任导师,培养万名卓越工程科技人才,探索复合型工科人才新模式。[6] 学校坚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面向”,以国家重大战略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牵引,以校企联合攻克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为目标,与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共建创新联合体,作为实施“百千万工程”计划的基本组织形式和平台。聘请校企双方技术人员为研究生主导师,同为立德树人、科技创新第一责任人。建立招生计划源头保障、培养方案顶层保障、培养环节监管保障等立体式“三保障”体系,确保学生培养与企业科技创新相统一(如图4)。


图 4  百千万卓越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计划


建立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协同育人基地,深化产教融合教学改革。学校与华为合作,建立全国首个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协同育人基地,引领校企联合育人工作,通过教学改革及课程优化,深化产教融合,持续为昇腾及华为云产业链输送高质量人才。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学生主修专业个性化培养方案,构建“理论+实践”课程体系,搭建支撑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的实践平台,建设培训“双师型”师资队伍,推进学生创新实践与科研转化活动,共建32门“理论+实践”的课程,改变大学知识培养体系,更新知识内涵,共建课程数量居全国第一,已覆盖学生近6000人次。


(四)提升卓越工程科技人才培养内涵


围绕学科专业“四新”建设,推动专业内涵转型升级,学校重点在以下方面开展工作:坚持前沿性原则,面向行业新标准、新需求,对传统专业进行转型升级。如将机械工程升级为智能制造,将动力工程热物理升级为新能源与动力,将电气工程升级为能源互联网,将控制科学与工程升级为工业智能化等。坚持开拓性原则,推动现有专业交叉融合。如统筹能动、电气、物理、化学、材料、电子、控制等学科资源,建立全国第一个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统筹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化学、生物、医电等学科资源,建立生物临床医学专业;以“AI+X”模式,推动人工智能专业的内涵建设和交叉融合。坚持颠覆性原则,探索符合未来发展需求的新兴专业。基于校企合作,理工、工工、工文、医工交叉融合,建立高级神经工程与装备、光计算与先进传感、混合增强智能、先进仿生材料与软体机器、计算物理医学和现代社会治理等新兴专业方向,培养“未来人才”(如图5)。


图 5  专业内涵转型升级


(五)畅通卓越工程科技人才输出路径


组织全校开展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及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深化校校、校企、校地、校所及国际合作,吸引整合政府、领军企业、科研院所、金融投资机构等社会优质资源;建立满足卓越工程科技人才培养需要的创新育人机制,适应实验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需要;密切联系用人单位,校企协同构建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激发互惠模式,推动人才培养与就业创业有机联动、人才供需有效对接。学校已与德州仪器、阿里云、华为、腾讯、小米、新大陆科技、大恒新纪元、固高派动、欧特克软件等120余家知名企业合作,致力于卓越工科人才培养与就业创业有机联动。


三、卓越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成效


(一)校企合作培养规模持续扩大


从2016年构建“一主体、双导师、三保障”卓越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新范式开始,学校经过建设未来技术学院和现代产业学院、依托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创建29个研究院(中心)和启动“百千万卓越工程人才培养”计划等探索,逐步完善了校企协同、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学校已与500余家企业共建创新联合体300余个,累计2600余名企业导师作为主导师录取8000余名研究生,指导的研究生4000余名已毕业,73%的毕业研究生前往国家重点单位就业,40%的毕业生扎根西部。近5年,学校签署校企新型研发平台协议共212项,总经费28.98亿元。与国家电网、中国南方电网、中国东方电气集团、中国华能集团、中国联通、南瑞集团等27家央企建立了长效合作关系。


(二)产教融合培养模式不断创新


未来技术学院和现代产业学院探索构建人工智能、储能科学与工程、智能制造、医工学四个“新方向”,本硕博在校生220人;构建项目驱动式人才培养“新模式”,校企合作组建“科学家+工程师”团队,构建前沿性、前瞻性项目式课程体系,新建和改造本科、研究生课程83门(其中项目课43门),创新形成了“多位教师同上一堂课、校企导师同上一堂课”产教融合氛围;与行业龙头企业、大院大所共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联合体育人“新平台”,打造校企导师团队共183人,通过有组织科研,“四链”深度融合,破解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双师协同育人难题。基于模式创新与实践形成产教融合、卓越人才工程教育理论体系,相关教师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国高等教育》等期刊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受邀在全国工程教育、创新创业教育领域会议做主题报告百余次,相关工作被《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陕西日报》《瞭望》《人民网》《科学网》等媒体报道50余次。


(三)协同育人支撑平台树立典范


打造国家级储能平台产教融合典范。形成了完善的储能平台团队入驻机制,构建揭榜挂帅“三包”制度,配套资源包、揭榜任务包、自带条件包,成熟一个入驻一个。与电建西北院等6家行业龙头企业、大院大所合作共建创新联合体,共建资金1.14亿元;与上海巨人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完成6项科研成果转化;与沣西新城投资公司、沣西新城基金公司合作孵化1家企业。正式获批立项建设储能材料与器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打造国家级医工结合产教融合典范,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可研报告已批复,总投资4.49亿元,其中中央投资1.5亿元;围绕精准检验检测、智能医学成像、智慧诊断、临床治疗与康复四大领域已成立17支攻关团队。


(四)师生创新实践能力显著提升


学生工程创新与实践能力显著提升。学校为国家科技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输送大批优秀人才,在教育、科研和产业等领域发挥着领军、骨干作用,其中有英雄航天员景海鹏、陈冬等。以学生为主体研制出我国第一台精密装配机器人视觉系统、第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视频处理芯片、嫦娥五号月球表采视觉系统等成果,成功突破了国家工程领域核心技术“瓶颈”制约,解决了“卡脖子”问题。学生2018年获IEEE IV国际智能车大会最佳学生论文奖,2017-2020年连续四年获“中国智能车未来挑战赛”冠军,引领和推动了我国无人驾驶技术的跨越式发展。用人单位对学生道德素养与工作态度、工程创新与实践能力均给予了较高评价。


教师工程创新与实践能力显著提升。学校依托项目引导、校企共建人才培养实践基地,为教师提供工程创新实践平台,促进高校教师熟悉和掌握产业前沿知识及技能,锻炼教师工程实践思维,提高教师破解工程难题能力、创新发展能力。教师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航天集团第六研究院、国家电网等龙头企业深入合作,成立联合创新团队,共建校企合作平台,教师解决企业问题的能力得到很大提升。近年来,教师累计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503项,其中优秀项目案例6项,获批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155项。


(五)创新创业氛围逐渐浓厚


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的学生从2016年的约3900人次增至2022年的超1.5万人次,双创指导教师从约1190人次增至4300人次。学校以获奖985项次、总分95.57分的成绩,在“2018-2022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2018-2022年全国‘双一流’建设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中均居全国高校第二位,总榜单周期内排名上升11位次;累计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金奖29项,获批总数居全国第三;累计孵化197个学生创业公司,其中15家估值过亿,带动就业五千余人,双创带动本科生就业率连续4年居C9高校第一;培养一批双创学生代表,10人入选福布斯“30位30岁以下精英”,8人获评“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获批数居全国第一。


为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学校建立“一中心、一孵化、两围绕、一共享”产学研深度融合新模式,由企业作为需求、投入、管理、转化主体,联合高校科研团队和平台,建立企业主导、校企共同管理运行的研发中心或研究院,引入金融资本、种子基金、天使基金等,建立大企业承载的技术成果转化孵化器,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增强企业原创技术策源能力(如图6)。同时,充分发挥高校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生力军作用,落实校企“双导师”制,培养“专尖特精”人才,通过“学校招、企业供、政府助、多方赢”共享机制,解决高端创新人才紧缺问题。


图 6  “一中心、一孵化、两围绕、一共享”产学研深度融合


面向未来,学校将努力探索,形成新理论,建立新模式,提出新政策,打造新体系,开展新示范,与龙头企业、大院大所携手合作培养人才,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强大工程科技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林忠钦,王亚光,李智,. 需求引领 产教协同 培养卓越工程科技人才[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2(10):12-18.

[3]黄兰芳,金滔,邱晗凌,. 基于“新工科”建设背景的能动类卓越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机制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S1):20-22+29.

[4]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大力推进秦创原总窗口建设[N].人民日报,2022-10-27(17).

[5]卢建军. 探索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新模式[EB/OL].[2023-05-10].http://www.sxzx.gov.cn/wyfc/52392.html.

[6]王树国. 深度推进产教融合 协同育人创新工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2(7):1-5.

责任编辑骆四铭‍‍‍



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了解最新的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动向

     快扫码关注我们吧!!!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高等教育类学术期刊。本刊以发展工程教育教学学术、推进工程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为宗旨,关注国内外工程教育界重大问题,提供工程教育最新资讯,分享最新研究成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