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选刊】马宏伟:《现代产业学院迭代创新的“莞工实践”:逻辑与进路》

文摘   教育   2024-05-31 09:02   湖北  

作者简介:马宏伟,东莞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

基金项目: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地方高校新工科现代产业学院迭代发展模式探索与实践”(E-GXHPY20200424);广东省2022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等教育专项)“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理论意蕴、历史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2022GXJK346

原文刊载于《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4年第三期98-102页。



 要:现代产业学院是解决工程科技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需求对接不紧密问题的组织创新和机制创新。东莞理工学院现代产业学院2.01.0“三五四三”协同育人模式基础上迭代创新,通过“三聚焦”和“六强化”持续完善共建共管治理结构,强化协同育人成果共享机制,构建“产业-专业-课程”集群敏捷对接体系,深化基于能力增值的学习管理与评价机制改革,着力培养服务支撑区域新型工业化建设、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工科人才。



关键词:现代产业学院2.0  莞工实践  迭代创新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深度调整,大国竞争和博弈日益加剧,我国新型工业化建设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

当前新工科建设存在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需求对接不紧密等问题,亟需以现代产业学院为突破口,通过组织与机制创新塑造新优势、汇聚新动能,积极培养新型工业化建设所需的工程科技人才。本文以东莞理工学院为例,探讨现代产业学院1.0到2.0的迭代创新和演变历程,分析如何以“三聚焦”和“六强化”着力培养服务支撑区域新型工业化建设、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工科人才。


一、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政策背景


“产业学院”最早可追溯至英国倡导并于21世纪初正式运营的“产业大学”,借助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帮助学习者提升就业能力,帮助企业提高竞争实力,为社会提供优质教育服务。我国“产业学院”与英国“产业大学”有所不同。[1] 高校特别是应用型大学实践语境下,现代产业学院是“高等院校以服务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或特定产业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工程科技人才为目标、以对接产业技术创新为牵引、以集聚创新资源为支撑,与行业骨干企业等多元主体共建共管的协同育人平台,是集新工科人才培养、科技研发、社会服务、创新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办学组织”。[2]


2017年6月,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北京指南”)提出“要建设一批多主体共建共管的产业化学院”。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鼓励“企业依托或联合职业学校、高等学校设立产业学院”。2018年起,安徽、福建、江苏、广东、四川、浙江、山东等省陆续发布《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提出支持加强产教融合,加快产业学院建设。2020年7月,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指出,“要以区域产业发展急需为牵引,面向行业特色鲜明、与产业联系紧密的高校,重点是应用型高校,建设一批现代产业学院”。2021年12月,教育部、工信部公布首批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名单,彰显国家层面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高度重视与推进决心。现代产业学院是解决新工科建设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不协调等问题的新尝试,是高校新工科建设组织架构新实践,是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新动力,其人才培养逻辑符合外部环境发展需求、内部科技创新动力和产教融合发展目标。[3]


二、“创新”与“迭代创新”理论探究


创新是持续变化环境中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1912年,约瑟夫·熊彼特出版其代表作《经济发展理论》,开创性论述了技术创新为基础的创新理论。[4] 1939年、1942年,其《经济周期》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对创新理论加以补充和完善。20世纪70年代,兰斯·戴维斯、道格拉斯·诺斯在技术创新基础上提出制度创新理论,重点关注组织形式与管理方式变革。80年代后,在生物进化论启示下,理查德·纳尔逊、西德尼·温特提出基于创新的经济变迁演化理论,推动了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融合。进入90年代,弗里曼、朗德威尔、尼尔森等开拓了以国家创新系统为代表的第三代技术创新理论。该理论认为,“国家创新系统是由行为主体、关系网络和运行机制组成的综合体系,其作用在于参与和影响创新资源的配置及其利用效率。这个系统中,企业和其他组织等创新主体通过国家制度的安排和相互作用,推动知识的创新、引进、扩散和应用。”[5] 国家创新系统进一步引发了区域创新系统、产业创新系统、创新网络与集群创新等探讨。


“迭代”最初是数学术语,指以某原值为起点,反复演绎某算法,不断逼近所需目标的过程,主要应用于计算机和产品开发领域,具体包括模型迭代和流程迭代。[6] 21世纪后,“迭代”逐步被引入经济学与管理学领域,“迭代创新”应运而生。弗里、菲兹杰拉德等(2011)基于长期对“迭代创新”的深入研究与思考,提出“迭代创新”是不确定环境中,通过快速试错和及时反馈,不断改进产品及服务质量,逐步逼近设定目标、取得理想效果。“迭代创新”具有跃迁性、曲折性、交互性等三大特性。[7]


首先,不同于“突变创新”,“迭代创新”具有“跃迁性”特征,“迭代创新”是由无数次微创新实现的,是创新体量从小到大、功能由弱变强、形式由单一到丰富的渐进过程。其次,不同于“渐进创新”,“迭代创新”具有“曲折性”特征,即不单是对创新目标和创新步骤的分解,还具有曲折性和反复性,呈非线性、螺旋式轨迹。再次,“迭代创新”还具有“交互性”特征,是因为早期主要应用于产品开发领域,秉承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理念。这一点对高校育人也很重要,高校要根据内外部环境及时变化、准确调整创新战略。“迭代创新”的特征要求实践者在创新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修正偏差、有效规避“积重难返”的风险隐患。[8] 


现代产业学院是企业与高校的纽带,发挥市场和学科双重驱动力,实现产业需求和学科资源有机结合和价值最优化。现代产业学院以区域现代产业集群或特定产业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产业技术创新为牵引,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发展需要“迭代创新”作理论指引,在实践上贯彻“迭代创新”价值内涵。


三、现代产业学院1.0“三五四三”产教协同育人


东莞理工学院是广东省首批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单位和广东省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示范校。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主动适应和支撑引领社会经济转型和产业发展,确立“坚持知行合一、立德树人,着力培养适应现代产业发展需求,勇于担当、善于学习、敢于超越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强化“支撑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使命驱动,践行“以卓越的创新教育与实践造福社会”价值追求,倡导“爱国奋斗、追求卓越”莞工精神,秉持“守正出新、登高致远”战略理念。学校树立“人才强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国际化、文化引领”五大办学战略,坚持以高效率的改革创新、高层次的开放合作、高境界的担当作为,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合、校地融合,探索一条与城市产业共生共荣的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办学之路。


现代产业学院1.0建设主要实施于2011-2017年。此期间,学校坚持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树立“校企联合协同育人、科教融合创新育人”人才培养理念,按照“以生为本、开放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教育教学改革思路,与行业龙头企业、新型研发机构、全国经济百强镇、产业园区和境外高校等合作,创建了集人才培养、科技研发、社会服务、创新创业于一体的9个产业学院,形成校企、校政企、校校企和校校所等四种合作形式。通过师资联合、产学结合、价值融合和资源整合,构建“三导入、五共同、四层次、三方向”产教协同育人模式,显著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一)“三五四三”产教协同育人模式


首先,新型学院“三导入”指:导入先进技术体系、导入先进生产设备、导入先进培训模式。其次,校企合作“五共同”包括:一是共同规划专业发展,校企共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制定专业建设规划、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专业核心能力和培养标准。二是共同开发项目化课程,将企业先进技术知识、真实案例和项目有机融入学校课程体系。三是共同组建教学科研团队,选派教师入驻企业锻炼,与企业共同开展关键技术研发;企业选派技术骨干参与专业课教学、指导实习和毕业设计,组建校企联合教学团队。四是共同搭建实践教学平台。通过共建对接产业技术前沿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提供更加贴近工程实际的教学环境。五是共同创建技术创新平台。包括共建技术研发平台,共同开展科技项目攻关与成果转化。再次,实践教学“四层次”指:依托共建实践教学平台和技术创新平台,构建“基础实验+实训提高+课外创新+工程应用”四层次实践教学体系,渐进式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学生发展“三方向”指:根据学生个人职业发展定位,在企业学习阶段设置“技术服务、技术管理和技术研发”三个方向,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二)多主体多样化合作


一是校企合作。依托通信专业,根据珠三角通信产业对应用型人才需要,与通信业龙头企业中兴通讯共建中兴通讯NC学院;依托自动化专业,根据珠三角企业对机器换人自动化改造的旺盛需求,与西门子共建西门子自动化学院;依托计算机、软件、通信等专业,与华为公司建立华为网络学院;依托软件、计算机等专业,与微软公司共建微软IT学院,引入微软先进软件开发技术、知识和方法体系,协同培养人才软件人才。二是校校企合作。粤台产业学院引入台湾高等学校和企业优质教育资源,结合学校与台湾高校各自课程和师资优势,联合培养面向东莞市传统产业及战略新兴产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三是校校所合作。粤港机器人学院面向机械、自动化、电子、软件等专业,探索跨境(粤港)、跨校(东莞理工学院、广东工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所)、跨专业(电子、机械、计算机)新工科人才培养。四是校政企合作。长安先进制造学院全面整合学校、地方政府、产业园区、企业、行业协会等多方资源,紧密结合地方产业发展,重点面向模具、3C产品等支柱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建立特色鲜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和教育培训服务体系。


总体而言,现代产业学院1.0以“校企联合协同育人、科教融合创新育人”推进人才培养组织创新,一改传统基于学科逻辑配置办学资源的组织建制,构建区域创新要素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新路径,其“单兵突进”建设成效带动学校人事管理、教学管理、专业建设和内部治理等综合改革。但随着建设与发展,功能定位不够多样、学科交叉不够明显、产业要素导入不足等问题逐步显现,阻碍了现代产业学院进一步发展,亟需打破既定模式、持续迭代创新。


四、现代产业学院2.0建设思路与“三聚焦”


(一)现代产业学院2.0建设思路


现代产业学院2.0是学校完善现代产业学院共建共管共享治理体系建设、构建现代产业学院协同育人成果共享机制、建立校企“产业-专业-课程”集群敏捷对接体系、创新基于能力增值的学习管理与评价机制的新探索、新突破,是学校开辟应用研究型大学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新优势的重要举措。现代产业学院2.0在1.0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改革,建设思路包括三点:


1.功能定位更加多样。首先,现代产业学院2.0以产业转型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打造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课程体系。其次,依托优势学院专业,联合建设科研平台,发挥高校人才与专业综合性优势,围绕产业技术创新关键问题开展协同创新,实现高校知识溢出直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再次,利用高校科技资源和人才优势,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咨询、技术支持、人才培训等服务,参与地方重大项目和重点领域的规划和建设,推动高校与地方社会深度融合。


2.学科专业交叉融合。首先,现代产业学院2.0以国家和地方确定的重点发展领域为导向,着力推进新工科与新文科融合发展,深化专业内涵建设,打造特色优势专业,推动专业集群式发展。其次,引导行业企业深度参与教材编制和课程建设,关注行业创新链条动态发展,加快课程教学内容迭代,推动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生产流程、项目开发等产业需求科学对接。再次,统筹各类实践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科技产业园、行业龙头企业等优质资源,构建功能集约、开放共享、高效运行的专业类或跨专业类实践教学平台。


3.评价范式突破创新。首先,现代产业学院2.0从学生入学水平、学习过程和毕业水平三维度,综合考查学生知识、技能、素养等方面增长情况,反映学生学习获得的真正收益。其次,通过设计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不同情境复杂问题,检验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判断和解决能力,突出对学生高阶思维和跨学科综合运用的考察,培养学生面对未知和不确定性的适应性和应变性。再次,对学生实践活动中表现的动手操作技能、创新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进行全面客观评价,提高学生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能力。


(二)现代产业学院2.0建设“三聚焦”


现代产业学院2.0通过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企业机构等主体共建共管共享方式,整合产业、教育、科技等资源,实现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企业服务等功能有机结合,汇聚新动能、塑造新优势,实现自我造血和可持续发展。现代产业学院2.0重点聚焦于三点:


1.优质资源共享。积极打造资源整合、优化配置、共享利用协作平台,实现产业学院内部资源高效利用和外部资源有效补充。一是建立开放、共赢、互利合作理念,积极与其他高校、企业、政府等机构进行资源对接和交流,形成资源共享网络和渠道。二是建立科学、合理、公平的资源分配和管理制度,确保资源在产业学院内部按照需求和贡献进行合理分配和使用。


2.产业-专业-课程集群敏捷对接。积极构建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快速调整、灵活变化、紧密匹配动态机制,确保产业学院人才培养针对性。一是密切关注产业发展动态和趋势,及时收集和分析产业需求和变化,据此对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及时修订和更新,保持专业、课程、产业同步。二是设计灵活、多样、创新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根据不同类型、方向人才培养目标,提供多种选择的专业和课程方案。


3.人才培养能力增值评价。采用科学方法和手段,全面客观评估和提升学生知识、技能、创新、素质等能力水平,彰显产业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和效果。一是推广以能力为核心、以增值为目标的人才培养理念,明确人才培养过程各阶段和环节的能力要求和评价标准,以及能力增值具体指标和方法。二是建立科学、系统、全面能力评估和提升体系,多维度对学生知识掌握、技能运用、创新思维、综合素质等能力进行定量定性评估,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帮助,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增值。


五、现代产业学院2.0建设“六强化”


东莞理工学院2018年开始探索现代产业学院2.0建设。在1.0建设基础上,学校立足位处粤港澳大湾区中心腹地、周边大科学装置和高新技术企业聚集等优势,进一步集聚企业、高校、政府、行业等多方创新资源和要素,突破创新主体壁垒,汇聚多元创新主体新动能新优势,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与活力,有效实现深度合作、协同共赢。


(一)强化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完善现代产业学院内涵建设


发布《争创一流本科教育2025行动计划》,将构建产业发展需求导向鲜明、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机制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明显的一流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体系作为改革发展目标。全面修订2021级人才培养方案,深化OBE教育理念,构建产学研人才“能力-学科-专业-课程”矩阵,打造和共享对接国家战略规划和区域产业发展所需的学科交叉、产教协同、项目化特色课程模块。成立现代产业学院管理办公室,专职对接产业学院管理与服务工作,任命产业学院正副院长,主持产业学院工作。完成学校人才培养“十四五”专项规划,明确提出深化产教协同,促进新工科、新文科协同发展重要举措。制定《东莞理工学院(常平)智能制造与创意设计学院建设方案》,深化混合所有制体制改革,探索以学校资产经营公司作为独立法人,以购买常平镇服务清单(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成果转化等量化指标)为绩效考核标准的运营模式。


(二)强化学科专业调整,构建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


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打造智能制造、绿色低碳和创新服务三大学科专业集群,设置智能制造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新工科专业,构建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结构布局合理的学科专业体系。同时,加强对企业需求调研及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同探索学科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优化。不同现代产业学院发挥独特优势,在相应领域展现风采。截至2024年,学校获批教育部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2个、省级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5个。粤港机器人学院突出创新创业教育,构建跨境跨校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的“工学交替+赛教融合+科教融合”双创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机器人领域高端人才。先进制造学院(长安)依托“校园+工业园”双园办学场地,实施“3年高等工程教育+1年现代师徒制”培养模式,将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和技术创业有机结合,形成“教育+培训+就业+创业”完整教育服务链,培养具有先进制造技术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东莞知识产权学院积极响应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完善“法律+理工+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与校内理工科院校合作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充分探索“理工科+法律+知识产权”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路径,培养具有知识产权理论基础和实务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三)强化产教融合课程开发,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人才培养体系


以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为抓手,紧跟产业发展趋势,根据技术创新对人才核心素质的要求,与企业合作共建高水平产教融合型课程。聚焦工程创新实践能力和高阶思维培养,将企业前沿技术、学科专业知识、标准化路径等纳入课程教学内容,形成“学科基础-工程应用-技术攻关”课程体系。打造贴近产业的教学资源,与企业合作开发建设产业特色课程、项目化课程、工程案例及企业讲义等教学资源,提高教学内容实效性和针对性。完善多元主体共同组建教学科研团队机制,激励企业行业技术骨干参与专业教学、指导实习和毕业设计等。通过多元主体共同组建教学科研团队,实现教师与企业行业技术骨干之间互补互动,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实践化,促进企业行业技术骨干规范化、系统化,促进教学科研项目贴近产业需求、解决实际问题、推动技术进步。


(四)强化敏捷对接体系构建,实现校企资源共享及高效协作


以专业集群和研究领域交互交融为基本途径,围绕校企“产业-专业-课程”集群敏捷对接体系,根据产业需求和技术发展,灵活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积极吸收行业企业一线技术创新和产业前沿科技创新成果,合作共建、优化课程资源,提高学生课程兴趣度和学业挑战度。构建校企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全流程协同育人机制。围绕区域重点战略支柱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开展调研百余次,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新专业设置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两百多场,组建300+以上企业高管、产业工程师参与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现代产业学院理事会。采用敏捷开发方法,根据市场需求和行业动态,以项目为载体,以能力为目标,不断更新和调整教学内容。


(五)强化培养模式创新,实施“奋楫计划”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


依托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积极探索构建校企多元主体合作风险共担、费用分担、利益共享机制。组建产教联合培养“奋楫计划”卓越班,建立人才培养方案需求敏捷响应机制,完善“招生-培养-就业”人才培养反馈机制。以重大科研攻关任务为牵引,以教师科研项目为依托,围绕企业创新需求,建设一体协作平台,积极参与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试点项目,制定灵活多元的本研贯通接力培养方案。建立独立建制的卓越工程师学院,做实产教联合、校企合作,建立务实、稳定、灵活、高效的卓越工程师协同育人长效机制。健全落实“校内学业导师+校外产业导师”工程教育双导师制,建立产业导师师资库,建立双向交流长效机制,深化教师工程实践考核评价机制改革。进一步推进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融通,实现二级学院组织功能与形态创新,在学生评价、教师评价、用人评价、校院两级管理评价等方面取得进展,充分激发学生和教职工的创造活力。


(六)强化学生能力增值评价,构建基于能力增值的学习管理与评价机制


建立以产业贡献度、学生满意度、企业认可度为关键要素的工程实践能力评价体系。聚焦复杂问题解决能力培养,推动学习考核评价机制改革。迭代创设跨不同组织、跨教学院系、跨学科专业的协同育人平台,引入真实项目、技术难题,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实施适应项目化课程、跨学科学习的非传统行政班级的学习过程管理。出台《本科生工程实践能力评价管理办法》,关注产品设计、方案开发、发明专利、创立公司等综合性评价,重视学生在团队协作中自我开发与管理,聚焦学生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力提升、态度转变和行为表现。探索形成性与发展性结合的工程能力增值评价模式。



参考文献


[1]刘娅英国政府促进大学与产业合作的机制与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16(9):106-111.

[2]黄彬,姚宇华新工科现代产业学院:逻辑与路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6):37-43.

[3]林健,耿乐乐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培养新时代卓越工程师和促进产业发展的新途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1):6-13.

[4]约瑟夫·熊彼特. 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5]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6]KELLEY C T.Iterative methods for linear and nonlinear equations[M].Philadelphia USA:SIAM,1995.

[7]黄艳,陶秋燕迭代创新:概念、特征与关键成功因素[J].技术经济,2015(10):24-28.

[8]何云峰,张青青,高志强高校科技协同创新的迭代演替与系统构型[J].中国高校科技,2020(11):8-12

【论文选刊】马宏伟:《应用研究型大学:理论内涵、功能定位与路径探索》

【论文选刊】马宏伟等:新工科力学课程体系的几点思考


责任编辑骆四铭‍‍‍



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了解最新的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动向

     快扫码关注我们吧!!!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高等教育类学术期刊。本刊以发展工程教育教学学术、推进工程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为宗旨,关注国内外工程教育界重大问题,提供工程教育最新资讯,分享最新研究成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