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业务并购还是投资人解套?
9月20日,号称“ICL特检第一股”的康圣环球发布公告:
拟100%收购广州康丞唯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ArchorDx
这两家公司看着虽然有点陌生,但对行业熟悉的朋友们自然能很快的关联上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
“基准医疗”
仔细看这次的拟收购标的,还是有点意思的:
1. “广州康丞唯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广州市基准医疗有限公司”没有直接的股权关联。
基准医疗的股东关系如下:
不管是“医学检验所”还是那张NMPA注册证,都是在广州市基准医疗名下
但FDA的BDD认证应该是挂在ArchorDx名下的。
也就是说,这次收购并不涉及基准在中国境内的“服务/产品交付”体系。
2. “广州康丞唯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应该是基准医疗既往至少2轮融资的主体。
从公开披露的信息看,基准医疗完成过四次融资:
A轮:2015年,北极光创投
A+轮:2016年,远毅资本
从股权结构上看:
A轮和A+轮时,涉及北极光创投和远毅资本的工商变更通过“霍尔果斯锋茂股权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发生在“广州市基准医疗有限责任有限公司”
注:杨瑞荣先生代表的是远毅资本。
B轮:2017年,通和毓承、思嘉建信基金、Arch Venture Partners、药明康德、金域医学、远毅资本
C轮:2021年,OrbiMed、药明汇英
从股权结构上看:
B轮和C轮时,涉及工商变更则全部发生在“广州康丞唯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也就是此次的拟收购主体。
不出意外的话,ArchorDx应该也是“基准医疗(香港)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也就是说,这次的收购如果最终完成,实际上是:
在不改变基准医疗国内运营现状的情况下,实现了“B轮和C轮”投资人的完全退出。
这还是挺有意思的:
一方面,这也算是给一级市场投资的退出提供了一个参考路径。
另一方面,B/C轮的融资总额是6800万美元(公开信息),就当前的市场行情,原价退出估计不太可能。
在IPO相对不可预期的情况下,一级市场的投资人能够接受多大程度的打折退出?
这些问题,等到最终的收购公告出来,应该就有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