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学院刘晋萍团队: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与婴幼儿心脏手术中红细胞输注相关|AME作者面对面

学术   健康医疗   2025-01-16 17:44   北京  
编者按“AME 作者面对面” 是微信公众号 “AME科研时间” 的特色专栏。编辑部精心挑选了发表在 AME 旗下杂志的优秀论著,诚邀作者总结亮点,分享研究成果,旨在进一步推动医学同行之间的交流和进步。

分享团队:
北京协和医学院刘晋萍团队

所刊杂志:
Translational Pediatrics(点击查看杂志详情与影响因子)

文章标题:

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与婴幼儿心脏手术中红细胞输注相关(Soluble Transferrin Receptor Is Associated With Red Blood Cell Transfusion in Infant Cardiac Surgery)

内容亮点

本研究是对一项前瞻性观察性研究的数据进行的二次分析,纳入了2021年8月至2022年7月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接受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共236例低体重(≤10 kg)患儿,研究结果发现术前高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水平与围术期大量红细胞输注相关。


本团队前期研究发现:术前缺铁性贫血与婴幼儿心脏手术围术期输血增加有关,但铁蛋白等作为目前最常用于评估缺铁状态的指标很容易受到炎症水平的影响;sTfR是监测组织和红细胞生成铁需求的新指标,因其较少受炎症的影响,在合并炎症和心衰的患者中被认为是诊断缺铁性贫血最准确的指标,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sTfR水平与围术期大量红细胞输注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29例( 12.2%)患儿在围术期接受了2个单位以上的红细胞输注(即大量红细胞输注),且与其他铁代谢指标相比,sTfR预测大量红细胞输注的效果最好(AUC:0.643,95%CI:0.53-0.76);此外,无论是以连续变量还是分类变量的形式带入校正其他影响因素的逻辑回归模型中,高sTfR水平均与大量红细胞输注显著相关( P=0.006; P<0.001)。与血清sTfR水平较低的患者相比,血清sTfR水平≥17.53 nmol/L可使患者围术期大量红细胞输注的风险增加4.014倍(校正OR值:4.013; 95%CI:1.815-9.140; P<0.001);在连续变量模型中,较高的血清sTfR水平与大量红细胞输注的风险增加显著相关[每增加1 nmol/L校正OR为1.07(1.027-1.126); P=0.005]。该研究在排除了体外循环期间发生严重溶血、术后出血以及术后机械通气时间较长的患儿进行的敏感分析中发现,高sTfR水平仍与围术期大量红细胞输注相关。


综上所述,该研究探索了铁相关指标在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的分布情况,以及其与围术期大量红细胞输注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术前sTfR水平与围术期大量红细胞输注显著相关。此发现表明sTfR可能是预测该人群需要围术期大量红细胞输注的实用铁标志物;然而,在其实际应用于临床实践前,仍需要进一步的前瞻性研究和随机对照试验来加以证实这种相关性。(论著中文信息由第一作者整理提供,欲览英文原文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长按识别二维码即可阅读英文原文👆


第一作者:高鹏




 

高鹏,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临床博士后,2023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并取得麻醉学专业型博士学位。曾获得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青委会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胸科麻醉高峰论坛电子软镜技能操作比赛二等奖等荣誉;参与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中央高水平医院临床科研项目等多个临床研究课题,目前以独立第一作者身份在Anesthesia & Analgesia等学术期刊中发表论文十余篇,并作为第一发明人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两项。


第一作者:刘佳



 

刘佳,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医院麻醉学体外循环方向在读专业型博士,目前研究方向为小儿体外循环期间脏器保护。本硕博期间,曾获全国麻醉知识竞赛三等奖、市级三好学生、优秀住院医师、急救技能比赛二等奖、中国心胸麻醉学会体外循环分会博士生论坛汇报二等奖等多项荣誉。入学以来参与多项省部级和院校级课题,协助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3篇,目前在投论文3篇。


通讯作者:刘晋萍



 

刘晋萍,主任医师,体外循环中心副主任,小儿体外循环科主任,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期间器官保护,先后在未成熟心肌保护、脑保护、血液保护和肺保护等方面完成多项临床和基础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动物CPB 建模管理经验,带领团队共获得三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1 项和面上项目 2 项)的资助,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SCI期刊杂志Anesth Analg、ASAIO、Molecular Medicine及国内多个核心期刊杂志发表有关婴幼儿体外循环脏器保护研究类文章40余篇,总影响因子150+。工作至今参与完成著作七部,译著三部,其中在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体外循环学》一书中担任副主编,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译著《体外循环临床与实践》中担任副主译。多次参加国内外胸心外科及体外循环会议:2003年欧洲体外循环年会发言,并同时获得新生儿和婴幼儿体外循环最佳论文奖;2008年第四届美国婴幼儿体外循环和辅助循环大会就“婴幼儿围体外循环期的血液保护临床研究”做发言,并被组委会评为“优秀青年研究学者”奖。现任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体外生命支持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非公医协体外生命支持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循环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医疗器械分类技术委员会专业组委员。



点击下方学科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病理科儿科肺外科妇产科骨科呼吸/重症监护


支持学科麻醉科泌尿外科内分泌内科普通外科


甲乳外科神经内科外科五官科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


心脏外科眼科药学影像科肿瘤科




资讯





AME旗下19本期刊最新影响因子|2024年6月

排版编辑:陈   童  AME Publishing Company


j.01.2025.01.16.01

点击
阅读原文

前往作者面对面中文网站

AME科研时间
欲穷千里目,快乐搞学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