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高校撤销广电本科专业,透露哪些信号?

文摘   2024-07-19 17:30   四川  



01



新传专业真不香了?

我国正在加快推进学科专业的优化调整步伐


近日,四川大学公示2024年拟撤销31个本科专业点,这也引起社会普遍关注。记者梳理发现,以新传类专业为例,2022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撤销三个硕士点,其中包含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020年起,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开始停招本科生,同年中国人民大学撤销编辑出版学本科专业。近3年,湖南师范大学、北京工商大学、井冈山大学等高校也先后撤销了广播电视专业。


撤销专业,是高校专业动态调整的常规举措。



熊丙奇:我国正在加快推进学科专业的优化调整步伐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熊丙奇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微信采访时表示,我国高校每年都会新增或撤销一批专业,对此舆论通常认为新增的都是热门专业,撤并的均是冷门专业,其实不然。从今年高校新增和撤并专业的情况看,有的高校新增的专业恰好是其他高校撤并的专业,这也说明不能仅以专业的新增、撤并来判断专业的好坏、优劣。


熊丙奇表示,2023年度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调整情况表明,我国正在加快推进学科专业的优化调整步伐。这需要发挥好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引领作用,也要落实和扩大学校自主权,由学校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办学条件,结合社会需求变化调整专业,提高专业教育质量,办出本校的专业特色。



储朝晖:专业撤销是高校专业动态调整的常规良性举措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储朝晖


储朝晖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微信采访时表示,有些专业可能并不适合在本科阶段开设,如管理学,对本科生而言可能并不合适。“因为他们缺乏实际的管理经验和岗位结合能力,很难评估自己是否具备管理能力。在没有相应的管理经验和体验的情况下,学习管理学可能会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储朝晖表示,“大规模专业撤销是高校专业动态调整的常规良性举措,高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过去一直在进行。”储朝晖表示,但是过于频繁地设立和撤销专业,从教育的传承性来看,不利于高校资源的积累和优势的形成,也会影响学科方向的长期可持续优势和发展。



(扫码阅读原文)


02



成都等6地调整实施有关规定推动服务业

扩大开放、放宽外资准入 释放哪些信号?


7月11日,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发布批复,按照《国务院关于同意在沈阳等6个城市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的批复》(国函〔2022〕135号),同意自即日起,在沈阳市、南京市、杭州市、武汉市、广州市、成都市等6个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暂时调整实施《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旅行社条例》《娱乐场所管理条例》《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的有关规定。



白明:先试点后推广,为将来服务业全面开放创造条件



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研究员 白明


白明认为,改革要更深,开放要更进一步,就要涉及法律法规的调整。在坚持原有法律法规的同时,我们要先试点后推广,增加试错过程,减小失误可能性。


金融、教育、专业服务等高端服务业值得期待更多开放。白明认为,上述领域的开放给国内的从业者带来了竞争,也带来了机遇。因为差异化的经营,国外的管理方式可以弥补我们的短板。


白明表示,目前制造业负面清单已经清零了,但服务业的开放还不多。试点城市在养老、旅游、娱乐演出等领域开放,也为将来服务业全面开放创造了条件。



朱克力:具有前瞻性的布局,对未来服务业全面开放有积极预示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 朱克力


朱克力表示,2022年,沈阳、南京、杭州、武汉、广州、成都等6个城市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这是一次具有前瞻性的布局。如今,这些城市开始调整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标志着试点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和落地。这一转变,不仅是对过去试点成果的肯定,更是对未来服务业全面开放的积极预示。


朱克力认为,这样的调整,意味着这些城市在服务业开放上迈出实质性的步伐。通过修改相关法规和规章,这些城市为外资进入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法律保障,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从而有望吸引更多的国际服务企业和资本。这不仅将推动当地服务业的升级换代,也将为消费者带来更为丰富多样的服务选择。同时,这也显示了我国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坚定不移推进对外开放的决心和信心。



(扫码阅读原文)



袁昕:这是以制度创新促进扩大开放的具体体现



成都外商协会会长 袁昕


袁昕长期活跃在外资工作的一线,对成都正在试点的服务业扩大开放始终保持关注。此次看到国务院批复后,袁昕点赞道:“这是一项有关市场准入制度的改革创新,是以制度创新促进扩大开放的具体体现,是一项鼓舞外商投资企业的政策,将受到广大外商的热烈欢迎,特别有利于促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袁昕说,此次选择了民办非企业单位、旅行社、娱乐场所、营业性演出等方面扩大开放市场准入,“将进一步有利于成都稳定外资、吸引外资。”



刘寅:成都市赢得更多外资流入的潜在机遇



CBRE世邦魏理仕西南区战略顾问部董事 刘寅


刘寅说,尤其对于一些高端服务业领域,外资的进入可以推动成都的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成都本身作为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之一,更多细分和高端服务业领域向外资开放,进而促进成都在国际舞台上展示其开放合作的成果和潜力,增强成都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



(扫码阅读原文)


03

许杰:不需担心流量,更该关心质量



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 许杰


7月11日,许杰在成都市美术馆进行题为《艺术与科技的交互生成》的讲座。许杰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


“文化+科技”的形式已经成为文博行业的一个大趋势。许杰提出,需要认识到的是实验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实验以及新的工具,我们不一定会达到预想的效果,有时还会适得其反。文博场所将来的发展态势可以参考科技创新的生态,在小规模且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多做实验以获取经验。这些实验的过程,也就是创新的过程。需要注意的是,文博场所不应该因为数字化技术或人工智能是大趋势,就“一窝蜂”地往上涌,而是应按照自己的需求做有意义的实践。



(扫码阅读原文)


04

赵亮:

无人驾驶实现100%安全仍是一个巨大挑战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教授 赵亮


近日,无人驾驶出租车在武汉街头与行人相撞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2024(第二十三届)中国互联网大会期间,赵亮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表示,“无人驾驶实现100%安全仍是一个巨大挑战。我国无人驾驶车辆的大规模普及可能还需要10至15年。自动驾驶技术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已经在某些特定环境下实现了较高的自动化水平(L4级别),但整体上仍未完全成熟。主要不足包括应对复杂和动态道路环境的能力、极端天气条件下的可靠性以及对人类行为预测的准确程度。”



(扫码阅读原文)


05



2024年大模型将迎来落地应用热潮


2024,业内普遍认为,大模型将迎来落地应用热潮。大模型落地应用元年,人工智能技术也行至产业应用的临界点。红星资本局、成都日报锦观新闻采访多家国内大模型企业、研究机构,聚焦大模型应用行业前沿关键节点。



甄亚楠:国产芯片15天左右可跑通大模型



北京超级云计算中心运营实体北京北龙超级云计算有限责任公司CTO 甄亚楠


甄亚楠在接受红星资本局等媒体专访时谈到关于超算中心与智算中心转换、大模型使用国产芯片的情况、大模型算力供给等问题。他告诉红星资本局,目前帮国产大模型“嫁接”国产芯片,只需15天左右就可以跑通。他认为算力共享会是行业大趋势,高端GPU算力资源需要各方努力。


超算转智算会是趋势吗?算力分为通用算力(基础算力)、智能算力和超算算力三大板块。


甄亚楠表示,超算和智算解决的都是同一类问题,即计算密集型问题。“如何给用户提供足够量的资源池,如何提供稳定长时间的计算,如何能够在计算过程中性能是高效的,不管对于超算还是智算,都属于共性问题。”关于超算智算之间的转换,他表示超算架构加上GPU卡就可以服务AI智算。


甄亚楠还提到了另一个关注点,即未来算力产业。“本质上它受限于算法和算力芯片技术的快速迭代和更新。以英伟达来讲,都会有非常明确的算力芯片发展规划。未来高端芯片出来后,是不是低端芯片会逐步被替代掉,这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扫码阅读原文)



李大海:大模型时代也将拥有自己的“摩尔定律”



面壁智能联合创始人、CEO 李大海


李大海在接受红星资本局等媒体采访时表示,未来两三年未必就能出现一个“国民级应用”,如今大模型仍处于技术发展期,只做应用放弃模型迭代很危险。


今年的WAIC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大家确实更关注应用落地了。但在他看来,行业目前还没有达成一个共识,各家算是一个“百花齐放”的阶段,“大家都还在寻找落地场景,这个过程不会太快。”其认为,这样的状态很正常。“有像我们做端侧,也有做通用基座大模型、行业垂直模型。只要大家认准一个方向使劲去深挖,总是有机会的。



(扫码阅读原文)



何洋:紧牵应用场景这个“牛鼻子” 推动人工智能产业迭代升级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所综合研究人员何洋在接受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以大模型为引领的人工智能发展已进入展示技术能力和实现广泛场景应用之间的“中间时代”,国家及重点城市均将应用场景作为推动“人工智能+”的重要引擎,因此应用场景创新的速度、广度与深度对城市发展人工智能具有决定性作用。


她建议,成都可以考虑率先打造“人工智能+特色优势产业、“人工智能+科技创新资源”、 “人工智能+大型功能设施”这”三类“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加快驱动人工智能迭代升级与城市发展双向赋能。



(扫码阅读原文)


06

关国兴:愿做促进中泰交流的文化使者



成都大学泰国交流中心主任 关国兴

(Chaphiporn Kiatkachatharn)


在中国,他是成都市“金沙友谊奖”、四川省“天府友谊奖”以及“中国政府友谊奖”三大重要奖项的共同获得者;在泰国,他被泰国副总理形容为架起泰国与成都桥梁的“成都先生”。 


关国兴在接受成都日报记者采访时分享了自己与中国、与成都结缘的故事。2006年起,关国兴在成都大学开办泰语培训班,让成都大学成为四川第一所开设泰语课程的高校。2008年,成都大学正式开设泰语专业专科和本科,再次成为四川首个开设泰语专业的高校。


一路走来,关国兴觉得这座城市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整体来看,关国兴认为,成都如果可以在各类政策上给外国人提供更多的便利,如让外国人在就医、保险等方面和本地人享受同样的便利,可能会吸引更多的人到来和留下。“最初来到成都时,我对这座城市发展潜能的乐观理解,已经得到事实证明,如今的成都,地区生产总值已突破2万亿元。对于成都的未来,我比过去更加乐观,因为成都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西部大开发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扫码阅读原文)


07

李树华:植物也能成为“理疗师”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李树华


7月15日,成都世园会举办园林康养与园艺疗法的考察与技术交流活动。该展园是本届世园会中唯一以“健康”为主题定位的展园,其设计理念源自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李树华最新提出的人类“绿色基因”假说。


“植物景观不仅在扮靓景观环境方面发挥作用,通过植物的搭配,也能对部分人群带来心理上的疗愈。”活动现场,李树华再次走进“绿康园”,聊起他眼中植物与心理疗愈的关系,他表示,有需要的人群可以在园艺疗法专家的指导下,通过以植物为主体的自然要素进行相关康复活动,帮助其在生理、心理等方面达到健康状态。


“植物带来的力量不容小觑。”李树华表示,未来,这样的园林康养与园艺疗法示范园或许能出现在社区街角、养老院、医院等生活场景当中,让人们能享受更舒适健康的生活。



(扫码阅读原文)




·END·

编辑 王钟婧玥
整理自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成都商报-红星新闻、每日经济新闻
封面图片 视觉中国


CONTACTS

联系我们


邮箱丨cmgadvisory@163.com




三色智库
成都传媒集团旗下新型媒体智库集群,以“全球视野、传媒本色、链接为王”为原则,主攻在城市、传媒、文化产业等领域提供智库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