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每日经济新闻董事长、总编辑刘学东(闻达):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主流财经媒体创转型佳绩

文摘   2024-07-18 15:50   四川  


2024年年初,成都传媒集团党代会上,母涛董事长在报告中提到“突出技术引领,加快媒体转型,强化科技引领顶层设计”。集团新设立技术委员会,新成立技术部,制定《成都传媒集团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3-2025)》,确定技术在集团转型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报告中重点提到《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每经”)建成了以“每经云”为核心的技术底座,以“智能媒资库”为代表的聚焦媒体应用场景,主抓“数据”基本要素的数据中台,以及每经自主研发的“雨燕智宣”AI短视频生产平台、全流程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7*24小时视频直播产品“每经AI电视”。在推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入新闻内容生产方面,每经走在了全国媒体的前列。


以“每经云”技术底座打造建设的成都传媒集团红星智媒平台


坚守报道阵地

新闻决定影响力


自2019年集团确定深化改革方针以来,每经根据集团总体部署,逐步推进自身转型。面对财经传播领域日益激烈的竞争,每经深刻认识到作为媒体,内容质量始终是核心竞争力。


每经打造4年的“每经头条”IP,坚持工作日每天一篇原创深度报道(2023年改为一周1~2篇深度报道),截至目前阅读量超10万次的稿件超200篇,阅读量超100万次的稿件达17篇。


在“每经头条”公众号首发的新闻作品《婴儿之殇与“雅培母乳强化剂”召回疑云》获得第33届中国新闻奖舆论监督报道一等奖;《海南整治人工岛调查:保护海洋生态风暴中拆改两难》获得中国经济新闻奖一等奖;《攥紧“中国种子”》获评2023年度中央网信办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作品。


第33届中国新闻奖舆论监督报道一等奖获奖作品


在坚守主流财经媒体内容报道阵地方面,刘学东表示:“(每经)首要任务依然是做好新闻报道,新闻是媒体的生命线,‘新闻决定影响力’。每经将坚持‘专业、深度、故事、传播’编采原则,不断加强财经报道的专业性、深度性和可读性,为受众提供独到的财经视角和思考。”据统计,近五年来,每经创纪录地荣获省部级及以上新闻奖80项,其中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两次。


从2012年起,每经连续12年推出“百名企业家建言全国两会”策划报道,通过展现中国优秀企业家的责任与担当,展示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活力。


众多知名企业家代表及专家借此平台发声,包括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中国人保集团董事长罗熹、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等。此外,每经连续7年在全国两会上提问,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应急管理部部长王祥喜、时任商务部部长钟山、时任自然资源部部长陆昊等曾分别在“部长通道”答每经记者提问。


2024“百名企业家建言全国两会”策划报道


2017年,经国务院批准每年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自2017年起,每经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企业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榜”,2022年完善推出“全球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排行榜TOP100”,为中国企业进行品牌价值的国际化对比提供参考,为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提供量化指标。目前,“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榜”已成为业界衡量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的重要标尺。


经过多年客观系统数据积累,每经联合中证指数有限公司于2022年5月正式对外发布国内首支由专业财经媒体主导发布的跨境股票指数——“每经品牌100”指数(代码:931852),选取入选“中国公司品牌价值榜TOP100”的上市公司作为指数成分股,涵盖沪深港美股市场。“每经品牌100”指数的发布充分体现了每经在上市公司品牌领域的规则制定权、行业话语权的提升。


“每经品牌100”指数(代码:931852)


技术创新促转型

布局AI大模型


对2024年每经的预期,刘学东认为:“公司面临着传统经营模式的压力。由于整体经济处于缓慢复苏状态,企业的广告投放和利润都受到了很大影响。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开源节流,另一方面更要利用技术创新实现转型升级,促进生产关系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


事实上,技术创新一直都是每经发展的重要战略。2019年,每经前瞻性意识到人工智能和视频的未来发展前景,建立AI项目组,谋划启动AI战略,并将2020年定义为技术转型元年,与科技公司进行合作,利用自然语言处理(NLP)、机器学习、知识图谱等技术,开发覆盖5000多家A股公司的“每经AI快讯”。


2021年12月,每经上线全球首个24小时直播的从稿件撰写、视频生成、内容串联到虚拟主播的全AI视频流——每经AI 电视。相关技术获得十几项软著权。每经“AI 战略项目”及“每经全平台内容传播矩阵”分别获评国家新闻出版署2020年、2021年“年度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


每经AI电视直播画面


2022年7月,每经自主研发上线“雨燕智宣——AI短视频自动生成平台”实现“大规模训练输出高质量文本——媒资库智能匹配——短视频自动算法合成——多平台一键分发”的全流程自动化AI短视频制作工具。


截至2023年底,每经视频矩阵全网粉丝超过1900万,2023年播放量突破47亿,稳居财经垂类媒TOP1。2023年10月,每经成为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AI应用工作组唯一媒体会员单位,刘学东受邀担任工作组副组长,并与AI应用工作组共同制定“智能短视频生成平台评估标准”与“生成式大模型评测标准”等AI应用行业标准。2024年5月,每经在深圳发布全自主知识产权的AI电视3.0版本,提出“一个人一个电视台”的超前概念。这意味着每经的媒体技术转型已经形成自身闭环。


每经AI电视上线发布仪式


回顾每经AI战略,刘学东认为是正确的,“通过提前布局,我们从传统媒体团队转变为拥有技术属性,甚至可以说是国内最懂媒体技术的公司之一。每经科技公司就是转型过程中的收获”,“我们的AI电视、‘雨燕智宣’、智能媒资库等产品一经推出就获得全国媒体和企业的规模化采购,去年销售收入接近3000万元”,“每经转型的核心就是聚焦‘AI化+视频化’”。截至目前,每经围绕技术转型取得相关的软著权已达50项。


雨燕智宣产品逻辑图


建设智能媒资库

实现新质生产力媒体应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每经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为转型创新的行为准则,中国记协也提出媒体要利用新质生产力激发新质传播力。如果不借助科技力量,传统媒体很难产生平台级别的传播力。同时媒体人也要清醒认识到,如果技术不能持续创新和迭代,也会落后和被淘汰。这种紧迫感和压力感迫使媒体人不断负重前行。


2023年受集团委托,每经承担“成都传媒集团智能媒资库”项目开发。该项目彰显了集团决策层的远见,切中传统媒体“痛点”,盘活媒体海量“传统素材”,并将其转化为媒体独有的数字资产。集团旗下7家媒体单位超435万个“传统素材”实现快速标签化入库,并转化为能秒速检索、精准匹配的智能化媒资。


成都传媒集团智能媒体资源数据库上线


《中国记者》2023年7月曾刊发题为《以智能媒资库为核心 实现“AI化+视频化” ——每日经济新闻战略转型的思维之变与技术路径》的文章,对每经寻求智能化转型、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高生产力进行了详细报道:“每经在转型过程中,经历了多重思维之变……所谓不破不立,只有打破固有思维,通过点的尝试、失败、经验,到点的串接成线、线的并行成面,最终形成转型突破,并推动人员、技术、资源、场景等综合要素的重组变革。


智能媒资库


媒体新质生产力产生新质影响力,每经的技术转型是新质生产力在媒体应用领域的积极诠释。“智能媒资库”项目未来将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实现媒体资源的智能化管理、加工和应用,成为媒体和企业独有的数字资产,为媒体生产和服务提供强大支撑。


刘学东说:“每经作为集团的一员,一方面要紧密围绕集团六大业态发力,比如在传媒影视领域持续与上海电影节、金鸡奖等开展合作;另一方面要聚焦主业,金融资产是我国核心资产,上市公司正是金融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每经在财经领域的影响力至关重要。每经将按照集团党委对每经发展的一贯要求,抓好贯彻落实,真正实现每日经济新闻的成功转型。”






·END·


撰文 李倩

编辑 王钟婧玥

封面设计 姜蓉

图片 每日经济新闻



CONTACTS

联系我们


邮箱丨cmgadvisory@163.com

三色智库
成都传媒集团旗下新型媒体智库集群,以“全球视野、传媒本色、链接为王”为原则,主攻在城市、传媒、文化产业等领域提供智库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