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平写作团队:做好 “看不见的宣传” , 在潜移默化中陈情说理

文摘   2024-09-18 15:45   四川  

摘要

人民日报任平写作团队紧扣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的关注焦点,创新评论生产方式和表达语态,坚持深入实践、深入一线,掌握第一手材料,既打好正面阻击战,有理有据进行批驳,也善于跳出陷阱,反证抹黑论调的荒谬,实现了评论“站位高”与“落点实”的有机结合。



近段时间,针对美方一些人持续炒作所谓“中国产能过剩”问题,各大主流媒体都做了立破并举的正面阻击战。如何进一步回击错误言论?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产能故事?在人民日报编委会点题、指导下,评论部及时组建任平写作团队,深入挖掘“1元钱打火机,20年不涨价”这一典型案例,并赴湖南邵东开展实地调研采访,于2024年6月14日在人民日报头版推出任平文章《中国产品何以走向全球——从“一元钱打火机”看中国产能》。文章紧扣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的关注焦点,创新评论生产方式和表达语态,将对中国产能的讨论引向深入,实现了出其不意的国际舆论斗争效果。文章刊发后引发热烈反响,在人民日报客户端阅读量超316万、点赞1.1万、评论超3000条。


讲究策略和艺术,做好“看不见的宣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讲究舆论斗争的策略和艺术,提升重大问题对外发声能力。”历史上,美国针对中国所谓“产能过剩”的抹黑话术已不是第一次出现。这类反复弹唱的“老调”,类似另一种形式的“中国冲击论”“中国威胁论”,将经贸问题泛政治化、安全化、意识形态化,本质上是一种针对中国的叙事陷阱。对此,我们既要打好正面阻击战,讲清楚道理,有理有据地进行直接批驳,也要善于跳出陷阱,另选角度和事实,从侧面说明道理,反证抹黑论调的荒谬。这篇关于打火机的任平文章,就是创新方式方法、采取新的策略,以“看不见的宣传”进行国际舆论斗争的一个典型案例。


另辟蹊径,迂回作战。美西方的宣传机器具有很强的议程设置能力,善于制造叙事陷阱。这类陷阱的特点在于,表面看起来很有道理甚至很有学理,但实际上基于固有偏见,或服务于特别目的,缺乏客观事实作为支撑。有效回击这类谬论,既不宜完全跳脱,也不能陷入对方逻辑,落入“自证清白”的陷阱。一种有效方式是另辟蹊径、迂回作战,通过类比、对照的方式,用事实说话,从侧面印证,让不实论调不攻自破。


6月14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任平文章(点击阅读原文)

《中国产品何以走向全球——从“一元钱打火机”看中国产能》。


这篇任平文章正是遵循此逻辑。写作中,我们努力做到笔下是一元钱打火机,但心中有新能源汽车,脑中是中国产能,用大量的一线见闻、事实、数据,来论证中国产品为什么做到质优、为什么做到价廉、为什么赢得市场。


文章一开头就提出,“一只打火机可以窥见中国产能的奥秘,透视出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所在”。在第一部分强调:“任何一个行业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绝非一日之功,也不可能仅靠政府补贴,而是经济规律运行的结果。”这些论述是在讲打火机产业发展壮大的奥秘,更是在讲中国制造、绿色产能的故事。经过抽丝剥茧,文章结尾自然而然得出结论,“中国造‘一元钱打火机’20年价格不变,成为全球最大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没人说这是产能过剩”“当走在世界产业高端、性价比具有竞争力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开始在国际市场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青睐时,美方一些人仅靠一顶‘中国产能过剩’的帽子,抵挡不住绿色低碳发展的潮流,更阻碍不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步伐”。


精选样本,以小见大。以小商品透视大产业,以老故事讲透新道理,关键在于选取合适的样本、案例,让海内外读者愿意听、能听懂、有感悟。能够反映中国制造业特点,可以与中国绿色产能相比对的产业领域有很多,为什么选择打火机产业?一方面,打火机本身足够“小”,非常贴近日常生活,海内外读者都很熟悉,可感可知,更容易引起共鸣;另一方面,“每只注塑打火机仅售1元钱,20年不涨价”“全球一年销售200亿只打火机,其中约七成来自中国中部的一个县级城市”等事实令人好奇,让读者渴望一探究竟,进一步提升了文章的吸引力与可读性。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小打火机背后的技术创新、完整的产业链条、令人动容的劳动创造和企业家精神、开放的政策环境等,是支撑产业蓬勃发展的奥秘,也是中国绿色产品走向全球、绿色产能享誉世界的秘诀所在。当读者理解了打火机产业发展的内在逻辑,也就顺理成章看清了这样一个同样适用于绿色产业的根本性规律:“无论是什么产品,无论在哪个领域,谁能做到质量过硬、服务到位、贴近市场、价格公道,谁便能在充分竞争中赢得消费者。”


反客为主,变破为立。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迂回作战,做好“看不见的宣传”,不仅消解了针对中国的叙事陷阱,更把反击战变成了主动战,把批驳不实论调的过程变成了讲中国理、发中国声,展现真实、立体、全面中国的契机。这篇任平文章,通过全景式展现中国小商品背后的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让海内外读者看到了中国制造质优价廉的根本逻辑所在,对新时代中国的发展成就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更深刻的理解。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可以预见,激烈的国际舆论斗争和话语权争夺仍将持续。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既要针锋相对地驳斥针对中国的诋毁、抹黑,也要增强议程设置能力,更加讲究策略和艺术,善于从不起眼的小物件、耳熟能详的老故事中挖掘内容、提炼观点,形成新的叙事,让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被更多人理解、认同,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寓道理于故事,成就“高明的说服”


我们常说,评论是一种艰难的说服。西谚有言:“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和把别人的金钱装进自己的口袋,是人世间最难的两件事。”通过评论文字,在理性上说服受众、在情绪上感染受众,让受众从心底接受某个观点,本就不易;更何况置身纷繁复杂的国际舆论场,要把“我们想说的”变成“别人认同的”,要“以我之价值,化人之心结”,自然更难。


如何为评论找到更胜一筹的“打开方式”?如何将“艰难的说服”变成“高明的说服”?正所谓,故事可载道。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把抽象的道理转化为鲜活的故事,把“道”贯通于讲故事之中,通过引人入胜的方式启人入“道”,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让人悟“道”,有助于更好说服人、打动人、影响人,让对外传播的话语更具亲和力、感召力、公信力。


因此,这篇任平文章在向国际社会讲述中国产能的奥秘,回击“中国产能过剩论”的谬误时,没有选择“板起面孔讲道理”,而是坚持“娓娓道来讲故事”,把道理寓于故事之中,在潜移默化中实现陈情说理的目的。


见微知著,用小故事阐释大道理。这篇任平文章三大部分全部围绕打火机产业这一个案例来展开,以充分的故事讲述作为立论根基。文章第一部分讲述打火机迭代升级的“创新故事”,第二部分聚焦集群发展的“产业故事”,第三部分描述乘风破浪的“出海故事”。在讲好故事的基础上凝练得出观点,读者能够更直观真切地感受到中国打火机产业的奇迹,是凭借坚持不懈的创新成就的,是依靠极致的产业链布局实现的,是通过公平参与国际竞争开拓的。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在讲透打火机的故事之后,任平文章进一步延展观点链条、开掘论述深度,引领读者实现了由此及彼、由点及面的思考跨越,将读者对打火机产业形成的认识自然而然地转移到以“新三样”为代表的中国产能上来。情理交融、由事及理,这样的写作手法,使“硬事实”实现“软着陆”,更有利于读者理解接纳文章的观点,形成对中国产能客观全面的认识。


见人见物,以小细节丰满大叙事。深入挖掘典型案例、讲好人物故事、详细描摹场景,是这篇任平文章的一大特色。文中用大量真实的故事、生动的细节、细腻的纹理去填充“骨架”,让文章读起来有血有肉、可读耐读。比如,在讲打火机企业极限的成本控制时,文章巧妙嵌入一个细节——在湖南邵东,成品组装厂和零配件厂往往就隔着一条马路、一道墙,“左右厂”就是“上下游”。细节虽小,却让论证更充分、更有说服力。在讲如何开拓国际市场时,文章撷取了邵东打火机企业家付再华、吕省华的创业故事来说明——不懂英语的付再华把女儿和其室友变成“临时销售”;吕省华为了参加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辗转50多个小时,誓言“哪怕绕地球一圈,也要去巴拿马”。通过这样具体的事例来抒写刻画人物形象,让邵东企业家身上那种“吃得苦、霸得蛮”的精神得到淋漓尽致展现,也让中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不易得到具象化呈现。这些见人见物的表达,让文章真实可感而饱含温情,既有助于实现“理性的说服”,也能让读者对文章内容达到“感性的认同”。


“借嘴说话”,以多视角提升说服力。这篇任平文章,不仅有“向内看”的深度挖潜,还有“向外看”的目光四射,文章引入外部视角,注重借用“外嘴”说话,让论证更加典型、充分、有力,进一步提升了中国故事的说服力、感染力。


文章在素材使用上追求“万物皆备于我”,从美国外交学者网站的文章,到英国伦敦经济与商业政策署前署长罗思义的言论,再到联合国气候变化事务前助理秘书长对中国光伏产品的点赞,都被融汇进文章之中。各种论据相互搭配、高低错落、深入浅出;媒体视角、政治家视角、采购商视角,多种维度纵横捭阖、拓展叙述、论证分析,让国外受众更容易听得懂、听得进、听得信。


“一个故事胜过一打道理。”这篇任平文章通过技术创新讲好中国产品质优故事,通过完善产业链控制成本讲好中国产品价廉故事,通过公平竞争讲好中国产品赢得市场故事,是以故事传播理念、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的有力探索。事实证明,更加注重把“陈情”和“说理”相结合,找到中外利益交汇点、话语共同点和情感共鸣点,生动鲜活讲,入情入理讲,真诚亲和讲,有助于我们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


深入火热实践,为评论注入“源头活水”


互联网时代,尽管足不出户就能知晓天下事,但“键对键”永远代替不了“面对面”。不断增强脚力,把情况问题摸清楚,才能更好锻炼眼力、脑力、笔力,把优质观点提出来,实现评论“站位高”与“落点实”的有机结合。


这篇任平文章,之所以被很多读者评价为“接地气”“有生气”,就是因为坚持深入实践、深入一线,了解了第一手情况、掌握了第一手材料,察人之所未察、想人之所未想、写人之所未写,给读者带来了新鲜的阅读体验、丰富的信息增量、沉甸甸的思想分量。


带着问题去调研,让评论更有针对性。“每只注塑打火机仅售1元钱,20年不涨价,何以做到?人力成本从20年前的1角钱降到如今的1分5厘,何以实现?全球一年销售200亿只打火机,其中约七成来自中国中部的一个县级城市,何以取胜?”怀揣这些具体问题,写作团队行走邵东,深入企业观摩焊接、质检,参观车间、展柜,与企业家、工人、采购商、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等交流交谈。在细致入微的观察中提炼信息,文章全面呈现了邵东打火机产业从研发投入到成本控制,再到产业链整合“组团出海”等各方面的情况,从中解读出中国产能的多重优势。由此,“中国产品何以走向全球”的答案逐渐明朗。全文通过一系列设问、答问,环环相扣推进论证逻辑,因势利导,直击要害。可见,只有带着明确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才能更好地打开触角、驾驭素材、得出结论。


敏锐捕捉一线见闻,让评论更具“现场感”。为写作这篇任平文章,写作团队在湖南邵东蹲点将近一周时间,后又奔赴宁波舟山港,捕捉到了许多鲜活生动的场景,并将其倾注到笔端。比如,描写自动验火、调火设备,写它灵活起落的机械“双手”、腾跃而起的火苗火焰;描摹印刷车间,抓取“机器作响、纸张穿梭,一股油墨味扑面而来”的瞬时场景……充分调动视觉、听觉、嗅觉,为文章注入更多的细节描摹与感性体验,让读者拥有感同身受的“在场感”。这启示我们,在基层一线主动找“活水”、抓“活鱼”,捕捉新信息、打开新视野,就能用鲜活有趣的新素材为读者更好地提供新知识、新认识、新见识。


真实的中国是复杂的中国。看中国既需要“卫星视角”,也需要“显微镜视角”。只有两者结合,才能让“宏观中国”拥有可感可知的微观拼图,让“微观中国”贯穿着整体全局的宏观逻辑。近年来,人民日报评论部的同志们参加驻村实践锻炼、到基层调研,参与主题采访活动,写出一大批鲜活的评论作品,充分说明好评论也是“跑”出来的。评论版上的“现场评论”“中国道路中国梦”等栏目,都在引导着作者越来越多地关注一线、关注基层。


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不断创新与完善评论内容形态、表达形态,努力推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党报评论的声音必将更加响亮、直抵人心,中国故事的讲述必将更加精彩、激发共鸣。






·END·


作者 任平写作团队

编辑 王钟婧玥

原文刊发于《新闻战线》2024年9月上


CONTACTS

联系我们


邮箱丨cmgadvisory@163.com

三色智库
成都传媒集团旗下新型媒体智库集群,以“全球视野、传媒本色、链接为王”为原则,主攻在城市、传媒、文化产业等领域提供智库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