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录2则李东垣的医案,病人都是因为艾灸错误养生导致的疾病。
1.摘自《兰室秘藏》
昔有人年少时气弱,常于气海、三里灸之,节次约五七十壮。至年老添热厥头痛,虽冬天大寒,犹喜寒风,其头痛则愈,微来暖处,或见烟火,其痛复作,五七年不愈,皆灸之过也。
这位病人年轻时由于体虚气弱,常自行对气海穴与足三里穴进行艾灸,每次多达五七十壮。壮火食气,又助邪热。到了年老后,病于“热厥头痛”。北方冰天雪地的寒冬时节里,他也要出门吹寒风。吹了寒风,头痛能稍止,回到屋里暖和处,又会再次发作。如此痛苦了五七年之久。
东垣先生说这是“灸之过也”。
2.摘自《东垣试效方》
戊申春,节使赵君,年几七旬,病身体热麻,股膝无力,饮食有汗,妄喜笑,善饥,痰涎不利,舌强难言,声嘎不鸣,求治于先师。诊得左寸脉洪大而有力,是邪热客于经络之中也。两臂外有数瘢,遂问其故,对以燃香所致。
先师曰:君之病皆由此也。夫人之十二经,灌溉通身,终而复始。盖手之三阳,从手表上行于头,加之以火邪,阳并于阳,势甚炽焉。故邪热妄行,流散于周身,而为热麻。《黄帝针经》四卷口问第一:胃热则虫动,虫动则廉泉开,故涎下。热伤元气,而为沉重无力;饮食入胃,慓悍之气不循常度,故多汗;心火盛,则妄喜笑;脾胃热,则消谷善饥;肺金衰,则声嘎不鸣。
仲景云,微数之脉,慎不可灸,焦骨伤筋,血难复也。君奉养以膏粱之味,无故而加之以火焫之毒,热伤经络而为此病明矣。
《内经》云:热淫所胜,治以苦寒,佐以苦甘,以甘泻之,以酸收之。
当以黄柏、知母之苦寒为君,以泻火邪,壮筋骨,乃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黄芪、生甘草之甘寒,泻热实表;五味子酸止汗,补肺气之不足以为臣;炙甘草、当归之甘辛,和血润燥;升麻、柴胡之苦平,行少阳、阳明二经,自地升天,以苦发之者也,以为臣佐。㕮咀,同煎,取清汁服之,更缪刺四肢,以泻诸阳之本,使十二经相接而泻火邪,不旬日良愈。遂名其方清神补气汤。
病人年近70岁,身体发热而麻木,两腿和膝盖无力,饮食时会热出汗,不自主地喜笑,很容易饥饿欲食。咽喉有痰涎不流利感,舌头强硬,说话困难,发音嘶哑不爽。
他诊得病人左寸脉洪大而有力,便说此证是邪热客于经络之中。确定问题在经络层面,而且是客热阻滞所引起的。
接着查体,发现病人两手臂外侧有几处瘢痕,便问这是什么情况。病人回答说,这是他以前灸出来的。
东垣说,那就是你的不对啦,想当年仲景也强调过,“微数之脉,慎不可灸,焦骨伤筋,血难复也”。何况你向来锦衣玉食,膏粱奉养,为了所谓的自我保健,无缘无故去搞什么灸法,以致“火焫之毒热伤经络”。
他认为病人之所以如今邪热客于经络,导致经络气血流通不利而出现发麻等症状,正是因为病人曾经(可能长期)自行滥用灸法所致。
东垣说人体的十二经络,灌溉全身,周而复始,流行不止。手臂外侧是手三阳经,本来就属阳,你再加以火邪,导致“阳并于阳”,火势不就更炽盛了么。火热先是充斥于手臂区域的三阳经经络中,之后随着经络的运行,而妄行流散于全身经络之中。
邪热盛,既消耗气血,又致气血难行,因而身体发热麻木;热性上升,因而挟涎而出;热伤元气,因而人感觉沉重无力;经络受阻,饮食入胃后,其中的剽悍之气不能循于常道,因而多汗;心火盛,因而妄喜笑;脾胃火热,因而消谷善饥;热伤肺金,因而肺金衰而声噶不鸣。
初起,病人可能盲目跟风,使用了不适合他的灸法。金元那会儿古人用的都是直接灸法,于是病人就在手臂外侧留下了好几处的烫瘢。
灸法会令热量迅速传递到经络,并随着经络的气血运行而流布全身。过盛的热量所经过之处,某些地方不巧就可能因此被热灼,而酿成痰瘀之邪。痰瘀之结又会反过来阻碍气血的正常通行,加重气血流通不利。
经络气血流通不利,首先是经络层面本身会因散热不利而形成郁热;其次,也会导致三焦层面的郁热难以顺畅外达。内部热气上壅,或挟痰涎或伤肺气。
于是就出现了病人的那些症状。
艾灸是好,但是要用对才行。
·END·
探寻经典中医本源
追求健康人生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