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稀缺的安徽省级天然气长输管网资产,“管输费×输气量”的业务模式极为稳定:
公司作为安徽省内主要的天然气长输管线业务运营商,先发优势明显。截至2024年3月底,建成投运的天然气长输管线占全省长输管道总里程的约70%。公司“管输费×输气量”的业务模式极为稳定,2023年安徽省天然气长输管道管输费核定周期由每年一次调整为每三年一次,进一步增强公司业绩稳定性。
■短期管输费下调利空出尽,安徽省经济蓬勃发展下输气量持续增长可期:
1)管输费:公司已自2024年起下调部分支线短输价格,我们认为当前相关影响已逐步释放,公司未来三年由管输费变动带来的业绩波动性较低;2)输气量:公司所处的安徽省已逐渐成为长三角地区西气东输、川气东送、海气西进的多气源供应枢纽,2023年及2024Q1受当地光伏玻璃产能投放、新能源汽车工厂建设以及天然气调峰电厂落地带动,安徽省天然气消费量分别同比增长24.5%和27.1%,未来随着相关产业持续发展,公司输气量快速增长可期。
■积极回报股东,专注主业同时逐步布局新兴业务:
近年来公司维持较大分红力度,持续积极回报股东,2023年公司派发现金红利总额达1.67亿元,每股派息达0.35元,展望未来,相对平稳的资产负债率、较少的在建工程余额以及较为充裕的在手货币资金均为公司维持较高分红比率提供良好基础。同时公司开始进行发展转型,向新能源充电桩业务进行延伸,未来有望迎来更多发展机遇。
■投资建议: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欢迎联系国投证券环保公用团队
■风险提示:管线资产运营不及预期,管输费波动超预期,盈利预测及行业发展预测不及预期,行业政策落地不及预期,下游行业景气不及预期,转债强赎风险等。
1.稀缺的安徽省级天然气管网资产,“管输费×输气量”的业务模式极为稳定1.1.坐拥安徽天然气长输管网稀缺资产,拓展多能互补新兴业态以天然气长输管网建设运营为核心、集下游分销业务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天然气供应商。公司前身为成立于2003年的安徽省天然气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是安徽省政府批准的天然气管道运营商,当前主要从事安徽省内天然气长输管线的投资、建设和运营、CNG/LNG、城市燃气、设施安装以及综合能源等业务。
公司业务模式稳健,成立以来围绕主业持续发展。2013-2016年,公司陆续收购安徽省国皖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52%的股权、舒城县新舒天然气管网运营公司100%股权、定远-凤阳高压天然气管线相关资产,全面布局覆盖全省的天然气长输管网系统。2021-2022年公司分别与安徽乐行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利辛县聚能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建立合资公司,拓宽城镇天然气业务布局,进一步拓展皖北市场。2022年4月,公司认购深圳能源燃气投资控股有限公司10%的股权,全力打造多层次气源供应体系。2022-2023年,公司分别与铜陵市综合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资运营铜陵长江油气氢综合能源加注码头项目、与安徽皖丰长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合资开展低碳能源综合利用项目、收购安徽省综合能源开发利用有限公司51%股权,全面进入综合能源市场。2023年12月,公司携手蔚来汽车等共同设立中安能源,进军新能源汽车后市场相关领域。公司作为安徽省内主要的天然气长输管线业务建设运营商,在当地天然气市场具有先发优势。根据公司公告,截至2024年3月底,公司已建成25条省内长输管线,总长1724公里,占全省长输管道总里程约70%,已基本构建起纵贯南北、连接东西、沟通西气和川气的全省天然气管网体系,通过自有长输管线向省内合肥、安庆、铜陵、池州、宣城、蚌埠、淮南、芜湖、滁州、马鞍山、黄山等16个地市供应天然气,在全省气源调度方面发挥主导作用,作为安徽省级天然气管网公司具有较强稀缺性。公司业务主要可分为长输管线业务、城市燃气业务、CNG/LNG业务、充换电业务四大板块,2023年各版块营业收入占比分别为90.87%、27.23%、4.55%和0.20%(因公司含分部间抵消部分因此总和超过100%),“一主多翼”发展格局稳定。长输管线业务方面,公司通过自建长输管线将天然气输配给城市燃气公司及直供工业用户等下游客户,包括为中石油、中石化以及大用户提供代输服务。公司管网系统上接“西气东输”、“川气东送”气源,下接各地级市燃气公司及大工业用户,2023年为公司营业收入贡献55.5亿元。城市燃气业务方面,公司在特定区域内通过建设城市燃气输配系统向各类城市燃气终端客户销售天然气。2023年公司取得宿州市、广德市、和县、舒城县、庐江县、霍山县、颍上县、宁国市、皖江江北新兴产业集中区、皖江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泾县、蚌铜产业园等特定区域的燃气特许经营权,积极参与城市天然气管网的开发建设和投资经营,为公司营业收入贡献16.6亿元。CNG/LNG业务方面,公司主要开展CNG/LNG贸易与加工,销售给城市燃气公司、工商业用户等下游客户,销售业务已覆盖安徽省所有区域,为下游30多家客户提供稳定的CNG/LNG车用能源、点直供气源和配送业务等。2023年公司先后在合肥、池州、宣城、利辛、霍山等地建成多座CNG加气站,为公司营业收入贡献2.78亿元。此外,公司积极落实设施安装工程、综合能源业务等业务多翼发展,开展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集中供热、合同能源管理等项目的投资建设,持续构建立体式、智能化的全省综合能源供应体系。公司长输管线资产储备丰富。根据公司公告,此前已累计建成并运营蚌埠支线、淮南支线、芜铜支线、利阜支线、利淮支线、合巢支线、龙塘支线、利亳支线、江北联络线、池州支线、宣城支线、安庆支线、合六支线、广德支线、池铜支线、霍山支线、利颍支线、定凤支线、江北产业集中区支线、江南联络线、宣宁黄支线、南陵-泾县支线、青阳支线等长输管线,实现向全省16个地市供应管输天然气,此外公司持续增加自身管线资产储备,根据公司公告,2023年公司新建设投产宝镁支线、燃气电厂支线,并全线贯通六霍颍支线、桐枞支线,未来公司输气能力有望受益于新管线密集投产。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已形成多板块协同发展的运营机制,中游管输业务为下游分销业务提供稳定的气源保障,下游分销业务进一步促进天然气市场的开发应用和消费总量的增加,为中游管输业务提供不断增加的市场需求,各业务之间协同发展、互相支撑。当前公司借由丰富的管线资产已发展出较为完善的长输管线业务模式。公司长输管线业务包括通过自建长输管线将天然气销售给城市燃气公司及直供工业用户等下游客户,以及为中石油、中石化以及大用户提供代输服务。长输管线业务量价稳步发展为公司经营带来较强支撑。从收入确认方法来看,根据公司公告,公司通过输气末站向下游客户进行供气,以输往各客户输气支线上的分输站计量装置(流量计)所显示的天然气输送数量根据天然气销售单价和管输单价确认销售收入,即收入由输售气量价双重因素决定。近年来公司输售气量持续增加,根据公司公告,2018年至今,除2021-2022年受公共卫生事件影响外,公司各年输售气量增速均在10%以上,2023年公司输售气量实现38.8亿立方米,同比+25.5%,为公司利润带来有效支撑。而从价的方面来看,对于代输部分,公司仅对下游用户收取省内短途管输费,省内短途管输费由安徽省发改委按照省政府确定的“多气源、一张网”、“以近补远、以短补长、以优补差”的原则每三年核定一次,对于非代输部分,2021年4月后公司实行输售业务分离,改由全资子公司安徽省天然气销售有限公司负责非代输业务。 安徽省天然气定价周期拉长,有效增强公司未来业绩稳定性。2021年以前,安徽省管道燃气定价机制为年度核定。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在2017年5月发布的《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的通知》及2018年10月发布的《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的实施意见》,省内企业天然气成本采取年度核定机制。2020年12月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关于调整部分天然气短途管道运输价格等有关事项的通知》,为进一步完善管道天然气定价机制,加强天然气输配价格监管,降低企业用气成本,在调整省天然气开发股份有限公司部分短途管道运输价格的同时调整省内天然气短输价格调整周期,由每年一次调整为每三年一次。天然气定价周期的拉长使得公司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可以维持稳定的管输费水平,减少因价格频繁变动带来的经营风险,有效降低了公司未来业绩的波动性,为公司持续稳定发展带来支撑。此外,盈利多元化发展有利于促进营收及利润稳定增长。除了主要的天然气销售和管输业务外,公司还通过开发液化气(LNG)、压缩天然气(CNG)等能源应用项目,以及提供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服务等方式,进一步拓展收入来源,实现盈利的多元化和稳定增长。收入稳步提升,费用管理能力强。受益于公司输气管网建设的推进,近年来公司营收持续增加,根据公司公告,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61.0亿元,同比+2.98%,2024Q1受长输管线因上游气价回落及部分客户转为代输掣肘,整体营收同比减少13%,未来随着公司经营模式趋稳,盈利能力有望逐步显现。同时,公司费用管理能力较强,根据公司公告,2023年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54%、2.98%、0.79%,均处于3%以下的较低水平,为公司盈利能力带来较强支撑。
利润率逐步增加,盈利能力持续增强。受益于以天然气长输管网建设运营为核心、集下游分销业务于一体的业务布局,近两年公司毛利率逐步提升,根据公司公告,2024Q1公司实现毛利率12.7%,相较于2023年+1.55pct,实现净利率6.95%,相较于2023年+1.39pct。在持续增强的盈利能力带动下,2022年以来公司净利润持续增加,根据公司公告,2024Q1公司实现净利润1.07亿元,同比+1.63%,未来随着公司稳定经营,有望实现盈利能力的稳步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12月公司发布公告,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管理办法(暂行)》以及《安徽省“十四五”时期深化价格机制改革实施方案》要求降低省内部分天然气短途管道运输价格,价格调整自2024年1月1日起执行,公司初步预计在此影响下营业收入将减少约3400万元/年、利润总额将减少约3400万元/年,我们认为公司未来三年由管输费变动带来的业绩波动风险已逐步释放,公司未来业绩稳定性得到保障。
公司股权结构清晰集中,实控人为安徽省国资委。根据公司公告,截至2024Q1,安徽省国资委通过安徽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及下属公司合计持有皖天然气46.93%的股权。股权激励充分激发员工积极性。2022年12月公司发布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以4.81元/股的价格授予包括公司董事、高管以及核心管理业务人员等在内的262人781.6万股,2023-2025年三个归属期公司层面业绩考核要求为当年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9.09%,应收账款周转率不低于40次,且不低于同行业均值;较2021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3.64%、21.14%、29.13%,公司充分激发高管和员工的积极性,有望为未来发展提供助力。天然气是一种无味的气态碳氢化合物混合物,主要成分是甲烷(CH4),主要用作燃料和化工原料,在取暖和烹饪等居民生活以及陶瓷、玻璃、食品、纺织、造纸、印刷、制药、冶金、餐饮、医院等工商业场景中具有广泛应用。根据邹才能等人《碳中和目标下中国天然气工业进展、挑战及对策》,相较于其他化石燃料,天然气燃烧排放CO2较少,导致温室效应较低,是最清洁的化石能源,此外其资源充足,使用方便,与人类社会能源使用方式和系统高度契合,是最可能解决环境和气候问题的传统化石能源。
当前我国天然气市场蓬勃发展,但仍有较大发展空间。根据邹才能等人《碳中和目标下中国天然气工业进展、挑战及对策》,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天然气生产国与第三大天然气消费国,2022年天然气消费量达3663亿立方米。但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欧美国家,我国天然气消费比例和人均消费量仍处较低水平,世界天然气消费量占一次能源消费量24%,我国占比则为8.4%,全球人均用气量为493立方米/人,美国为2604立方米/人,中国仅为270立方米/人,未来我国天然气市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在需求分布方面,我国与更为成熟的欧美市场相比也有较大差异,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数据,约37.5%的天然气用于发电,其余部分可以用于工业用途以及民用和商业用途,2022年分别占美国天然气消费总量的26.4%、15.4%和10.9%,而在我国,2022年最大需求领域为工业用,占比41.8%,其次依次为城市燃气及发电用气,占比分别为17.6%及8%。2.2.安徽省级天然气管网,“自然垄断”保障未来发展动力强劲公司作为安徽省政府批准的天然气管道运营商,截至2023年在省内建成投运的天然气长输管线占全省长输管道总里程的约70%,公司未来发展和当地天然气市场具有较强相关性。近年来安徽省维持较快经济发展节奏,为当地天然气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安徽省位于长三角地区,近年来安徽省深入实施制造强省战略,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大省向制造强省的历史性跨越,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芯片、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型显示、新材料等新型产业的发展,通过构建现代化产业集群持续扩大工业企业数量,带动省内工业发展速度持续增加。根据国家统计局,2023年安徽省实现GDP 4.71万亿元,同比增长5.80%,三次产业结构由2022年的7.9:40.2:51.9调整为7.4:40.1:52.5,2024Q1安徽省实现GDP 1.13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0%。根据国家统计局,除极个别季度外,近年安徽省工业增加值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24年1-5月实现增速8.3%,较全国平均高出2.10pct。安徽省经济的不断增长有望带动省内用气需求的提升。安徽省是国内使用天然气较早的省份之一,2004年西气东输管道建成,天然气首次进入安徽省,2010年川气东送管道建成,安徽省形成南北双气源供气格局。近年来安徽省天然气行业快速发展,根据公司公告,2020年以来安徽省天然气消费量逐年增加,且增速领先全国水平,根据国家发改委数据,2024Q1安徽省天然气消费量已达29.1亿方,增速达27.1%,领先于全国11.9%的增速水平,省内天然气消费需求增长动力强劲,为公司发展带来有效需求支撑。安徽省已成为西气东输重要供气枢纽。根据安徽日报,西气东输安徽段于2003年10月投产运行,包含“一干四支”,主要包括西气东输一线干线(安徽段)、定远-合肥支线、定远-合肥复线、南京-芜湖支线(安徽段)、苏皖管道(安徽段)等,管道全长近750公里,设置11座分输站,1座压气站,主要向合肥、芜湖、蚌埠、淮南、马鞍山、阜阳、宿州、滁州等地市供气,年分输气量超65亿立方米,占安徽省天然气消费量的近70%。未来西气东输有望进一步加速安徽省天然气发展。2019年定合复线投产后,西气东输一线定合支线和定合复线的输气能力由每日350万立方米提升至1300万立方米,有效缓解了合肥地区的用气压力。随着2022年底苏皖管道的正式投产,打通了安徽省海上气源“新通道”,在安徽境内形成西气东输一线、川气东送管道、苏皖管道之间相互补充的“三角支撑”。根据看看新闻,当前安徽现有管道输送能力已接近饱和,为满足未来快速增长的用气需求,安徽正继续加快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待规划新增川气东送二线、苏皖豫等国家干线管道全部建成后,有望形成六条入皖气源干线。而除了西气东输以外,川气东送也为安徽省天然气发展带来较大助力。根据中国新闻网,2024H2川气东送殷汇阀室-石台支线将建成投产,不仅将打通安徽省清洁能源“县县通”的关键节点,也将为池州市乡村振兴提供澎湃动能。十四五期间,国家管网集团将在安徽省内规划建设川气东送二线、苏皖豫、文23-安庆等上千公里的天然气管道,安徽地区天然气管道互联互通将得到进一步加强,有力推进省域一张网的加快形成,安徽将逐渐成为长三角地区西气东输、川气东送、海气西进的多气源供应枢纽。安徽省天然气发展具有较强政策支撑。为推动天然气消费,安徽省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2022年2月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安徽省发改委发布《安徽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省天然气消费量力争达到120亿立方米左右,全省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重提高至40%的目标。此外,根据安徽省发改委、能源局印发《安徽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要加强油气供应保障能力,强化气源增供、管网建设、储气调峰能力提升,努力实现天然气全领域利用,2025年天然气供应能力达到120亿立方米以上,同时持续加快天然气主干管网和联络线建设,形成功能完备、布局合理的省级干线管网,并推进支线管道建设,基本实现天然气管道“县县通”,2025年天然气管道里程达到5400公里,为公司未来发展提供政策端支持。安徽省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为天然气消费增长奠定坚实基础。近年来安徽省大力推进油气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报道,2023年苏皖管道、皖东北管道、合肥环城高压、亳太线等项目建成投产,显著增强了天然气管输能力,解决了合肥、滁州、亳州等地的供气瓶颈问题,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年来安徽省城市及县城供气管道长度持续增加。此外,安徽省通过拓展上游供应渠道,引入液化天然气、煤制气等多种气源,增强了天然气供应的稳定性和多样性,为居民天然气消费提供了坚实的保障。2.3.安徽省工商业快速发展,打开天然气需求增量空间公司未来发展除具有较强政策端支持外,天然气作为在各个工商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的重要能源未来有望受到下游行业发展带来的需求提振。在对未来公司所面临需求进行预测时,不妨按照工业用气、发电用气两个主要应用领域进行分析:2.3.1.工业用气:光伏玻璃产能投放带来较大刚需根据上文分析,2035年碳达峰达成以前,工业应用将成为天然气消费增长主要动力。天然气在工商业中应用较为广泛,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是当前玻璃制造行业最理想的燃料,因此光伏及衍生出的光伏玻璃产能快速投放有望对天然气产生较大需求,此外,由于能够广泛应用在焊接、切割、冶金等众多环节,汽车生产过程对于天然气也有较大需求。当前安徽省光伏产业发展较为完善。近年来,安徽依托石英砂资源优势和出口便利的区位优势,培育光伏玻璃、电池片、组件、逆变器等产业链优势环节,产业集聚持续凸显。根据中新网报道,2023年安徽省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业营收排名首次跃居至全国第三位,仅次于江苏、浙江,特别是光伏玻璃环节,2023年安徽省光伏玻璃产量达1259.1万吨,占全国50%以上。此外,安徽省大力招引全球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领域龙头企业,全球出货量排名前十的企业中,已有七家光伏玻璃企业在安徽布局发展,未来随着相关企业在安徽省布局产能陆续落地,有望对当地天然气形成较大需求。根据安徽经济网,滁州市凤阳县是著名的“石英之乡”,石英砂资源覆盖面积达80平方公里,远景储量超100亿吨,其中二氧化硅含量达99%以上,储量、品位和开采价值均居全国第一位。2016年福莱特作为首家光伏玻璃龙头企业总投资约200亿元布局凤阳,此后南玻、亚玛顿、正泰、尚德等多家光伏玻璃和组件企业陆续布局。当前滁州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光伏玻璃生产基地,为安徽全省光伏玻璃发展较强带动效应。根据统计,2023年包括福莱特、信义光能等共有约293.4万吨年熔量光伏玻璃产能投产,有望为天然气带来5.87亿立方米/年需求,此外2024H1约有152.8万吨年熔量光伏玻璃产能投产,稳定生产后有望为安徽省天然气带来约3.06亿方需求,展望未来,根据统计,2024年12月信义光能及福莱特将分别有1095万吨/年及584万吨/年光伏玻璃产能投产,共对应3.36亿立方米/年天然气需求,投产后有望对2025年安徽省天然气需求增加带来有力支撑。2.3.2.新能源汽车:比亚迪超级工厂落地带来需求增量除光伏外,由于能够在冶金、锻造等环节使用,天然气在汽车制造过程中的众多环节具有广泛应用。根据Fernando Enzo Kenta Sato等《Energy Consumption Analysis for Vehicle Production through a Material Flow Approach》,在汽车全部生产过程中,天然气是消耗最多的能源,占总能源消耗的45%,特别是集中在塑料制造工艺中。近年来安徽省汽车产业随着比亚迪在合肥的布局快速发展,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及太平洋汽车,2021年7月比亚迪落户合肥,设立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投资建设三期整车生产项目,其中一期及二期已分别于2022年6月及2023年3月正式投产,各期产能均约40万辆/年,根据趣味科技,2023年比亚迪合肥工厂生产了近50万辆新能源汽车,实现产值超600亿元,在安徽全省新能源汽车的占比达56%,此外三期已于2023年1月开工,计划2025年5月全部完工,投产后预计全厂年产能达132万辆/年,约占比亚迪整体规划产能的20%,可实现年产值近2000亿元,带动上下游产业链总产值不低于3000亿元,有望在安徽形成以合肥为中心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同时,合肥还拥有江淮、蔚来、比亚迪、长安等一批整车企业,新能源汽车行业维持快速发展状态。不妨对比亚迪合肥工厂逐步放量对当地天然气需求情况进行测算。根据比亚迪社会责任报告,2020-2023年公司整体天然气消耗量密度分别为5.72/6.58/5.83/6.92万立方米/亿元营收,整体在5.5-7.0万立方米/亿元营收区间中呈中枢上行状态,不妨给予2024-2026年比亚迪天然气消耗量密度6.90万立方米/亿元营收的估算值,结合比亚迪合肥工厂三期产能规划及投产节奏,在单车价值量整体维持稳定的假设下预计2024-2026年比亚迪合肥超级工厂天然气需求分别为0.56/0.71/0.93亿立方米。近期安徽省天然气发电项目已取得快速发展。根据安徽省能源局,2024年4月19日安徽省能源集团所属皖能合肥天然气调峰电厂项目2号机组圆满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标志着安徽首个实现双机投产的天然气调峰电厂开启商业运营。此后在2024年5月6日,淮河能源集团滁州天然气调峰电厂的2号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正式投入商业运营。根据报道,两座天然气电厂均建设两台450 MW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调峰机组,预计两座天然气电厂年使用天然气约9.8亿方,有望为公司天然气业务带来较大需求增量。未来安徽省天然气调峰电厂数量将继续增加。根据安徽省发改委,2024年5月13日淮河能源控股集团电力集团芜湖天然气调峰电厂项目已取得核准批复,根据规划,项目规划建设2台450MW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调峰机组及配套设施,计划投资约24亿元,计划2026年投产,未来随着项目建设,将为公司长期发展带来助力。2.4.公司管线布局持续完善,保障未来输气量增加确定性根据公司公告,截至2023年公司在省内建成投运的天然气长输管线占全省长输管道总里程的约70%,并依托西气东输、川气东送等国家干线,不断推进省级干线、支线管道、储气设施建设,基本构建起纵贯南北、连接东西、沟通西气和川气的全省天然气管网体系。公司管线布局持续增加,根据公司公告,2023年公司新建设投产了宝镁支线、燃气电厂支线,全线贯通六霍颍支线、桐枞支线,为公司未来输气量增加带来保障。近年来公司维持较大分红力度,持续积极回报股东。除2020-2021年因经营需要公司适当降低分红,2021年以来公司分红金额表现出增长趋势。根据公司公告,2023年公司派发现金红利总额达1.67亿元,每股派息由2022年的0.20元增至0.35元,股息率也由2022年的2.54%增至4.03%,未来随着公司持续稳定经营,公司有望维持较高分红力度。资产负债率相对平稳,在建工程余额相对较少。2021年公司投资组建多家子公司,业务规模快速扩张,受此影响,公司资产负债率增至45.1%,此后2021年至今公司资产负债率在45%-50%的区间维持稳定。当前公司在建工程余额也维持在较低水平,根据公司公告,2024Q1公司在建工程余额5.3亿元,相较于同期公司30.1亿元的固定资产而言相对较小,公司未来经营负担相对较轻。在手货币现金充裕,可分配利润持续增加。近年来公司在手现金呈增长趋势,根据公司公告,2024Q1公司货币资金8.25亿元,相较于2023年末增加1.06亿元。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净利润增加带动未分配利润持续增加,根据公司公告,2024Q1公司拥有未分配利润15亿元,相较于2023年末增加1.07亿元,为公司未来分红提供保障。在持续稳定开展天然气主业外,公司开始进行发展转型,向新业务进行延伸。根据公告,为开辟公司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综合能源站等相关业务,2023年6月公司完成收购安徽省充换电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省综合能源开发利用有限公司)51%股权,在2023年建成安徽省首座集充换电、加气、加油等服务功能为一体的综合能源港,加速全省充换电基础设施布局。在充电桩产业链中,公司业务布局在定位下游,未来有望受益相关产业加速发展。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及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2024年1-4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294.0万辆,同比增长32.3%,同时,我国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维持中枢上行状态,截至2024年4月已达44.1%,环比增长1.80pct,带动新能源汽车补能需求迅速增加,根据中国充电联盟,截至2024年4月我国公共充电桩保有量达297.7万台,同比增长47.0%,充电桩作为新能源配套基础设施的布局节奏持续加快。当前安徽省对充换电网络建设具有较高关注度。2023年10月安徽省发改委印发《安徽省高质量充换电服务体系建设方案(2023-2027年)》,提出到2027年基本建成覆盖广泛、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开放融合、惠及民生的现代化高质量充换电服务体系。此后,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由安徽省能源集团、蔚来、国轩高科及安徽省产业引导基金共同出资成立、以充换电网络建设为基础业务的中安能源公司于2024年1月11日揭牌,同时,安徽省能源集团、安徽省交控集团和蔚来签署了《共同推进开放共享的储充换体系建设的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支持中安能源有序推动1000座储充换一体式换电站建设,共同推进开放共享的新能源汽车储充换网络布局,进一步促进换电网络开放互通,三方还将在储充换产业涉及的电池标准、充换电技术、电池资产管理及运营、新型电力系统合作、储充换设备生产制造相关供应链合作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度战略合作,此外,江汽集团、奇瑞汽车也分别与蔚来签署《换电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未来随着安徽省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网络快速发展,公司有望受益新业务布局,实现盈利能力的快速提升。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欢迎联系国投证券环保公用团队
管线资产运营不及预期:公司当前管线资产存在运营情况不及预期风险,从而对未来整体发展造成影响。管输费波动超预期:管输费波动存在超预期风险,可能对公司毛利率产生较大影响。盈利预测及行业发展预测不及预期:公司盈利预测模型中有对输售气量、管输费等因素的假设,未来公司实际经营情况存在与预测情形偏差较大可能,从而影响预测精确度。此外报告中含有对于光伏玻璃行业发展预测及天然气需求增量空间测算,存在不及预期可能。行业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未来宏观政策及相关行业政策存在超预期可能,从而影响公司所处行业未来发展情况预测精确度。下游行业景气不及预期:公司各产品应用领域涉及众多行业,其整体发展同样受供需关系、政策发展较大影响,存在发展不及预期可能,从而影响报告预测结论准确性。 转债强赎风险:在转股期内连续三十个交易日中至少有十五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格不低于转股价格的130%(含130%),或可转债未转股余额不足3000万元的情形下公司可转债存在强赎风险。
END
周 喆 :177-0184-0245
朱昕怡 :187-2112-1106
姜思琦:136-1204-0505
周 喆: S1450521060003
朱昕怡 :S1450122100043
姜思琦:S1450522080005
免责声明
本报告仅供国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为任何机构或个人接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本公司的当然客户。
本报告基于已公开的资料或信息撰写,但本公司不保证该等信息及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本报告所载的信息、资料、建议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本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本报告中的证券或投资标的价格、价值及投资带来的收入可能会波动。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能撰写并发布与本报告所载资料、建议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及资料保持在最新状态,本公司将随时补充、更新和修订有关信息及资料,但不保证及时公开发布。同时,本公司有权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任何有关本报告的摘要或节选都不代表本报告正式完整的观点,一切须以本公司向客户发布的本报告完整版本为准,如有需要,客户可以向本公司投资顾问进一步咨询。
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及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或期权并进行证券或期权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者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提请客户充分注意。客户不应将本报告为作出其投资决策的惟一参考因素,亦不应认为本报告可以取代客户自身的投资判断与决策。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无论是否已经明示或暗示,本报告不能作为道义的、责任的和法律的依据或者凭证。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亦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表、转发或引用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国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中心”,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本报告的估值结果和分析结论是基于所预定的假设,并采用适当的估值方法和模型得出的,由于假设、估值方法和模型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估值结果和分析结论也存在局限性,请谨慎使用。
国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对本声明条款具有惟一修改权和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