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前202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后出现的朝代,在中国历史上极具有代表性,扮演承先启后的重要关键地位。
汉朝分为两个历史时期,西汉(前202年-9年)与东汉(25年-220年),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七年。中间经历王莽篡汉建立新朝(9年-23年)与西汉更始帝时期(23年-25年)。西汉与东汉合称两汉,西汉为汉高祖刘邦所建立,建都长安;东汉为汉光武帝刘秀所建立,建都雒阳。
汉朝最早使用年号,以建元为首个年号。汉初根据五德终始说,定正朔为水德,汉武帝时,又改正朔为土德,直到王莽建立新朝,方才采用刘向和刘歆父子的说法,认为汉属于火德。汉光武帝光复汉室之后,正式承认这一说法,从此确立东汉正朔为火德,东汉及以后的史书如《汉书》及《三国志》等皆采用这种说法,因此汉代亦被称为“炎汉”。又因汉朝皇帝姓刘而称“刘汉”。
汉武帝和汉宣帝期间,汉朝陆续地收复秦朝时的领土,又开疆拓土,总共在今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甘肃及宁夏建立郡县。西汉后期,汉疆域除了西藏、青海、内蒙古部分、外蒙古及吉林、黑龙江外,基本上包含现今中国疆域。汉疆域最鼎盛时期,正北至五原郡、朔方郡(今内蒙古包头及巴彦淖尔一带),南至日南郡(今越南广平省),东至临屯郡(今朝鲜江原道一带),西至葱岭(今帕米尔高原),面积广达600万平方千米。在统治期间,从公元前58年至公元10年,匈奴一度成为汉朝内藩,匈奴人与汉人的民族融合程度逐渐加深。至公元元年,全国人口约6000万,占当时世界人口28%,此时印度次大陆人口为4600万,欧洲人口为3500万,北非人口为1400万。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空前强大的帝国,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与稍晚兴起于欧洲的罗马帝国东、西遥相并立,后世多将两者并列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强大帝国。汉朝进一步奠定了汉民族(华夏族)的民族文化,西汉所尊崇的儒家文化成为当时和日后的中原王朝以及东亚地区的社会主流文化。在后世,汉人成为中国人的自称,而华夏族逐渐被称为汉族,华夏文字亦被定名为汉字。汉朝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其文治武功空前。人们经常把汉朝和之后的唐朝并称为“汉唐”,并以之为中国朝代的代表。
汉高祖刘邦
开国皇帝
庙号:太祖
谥号:高皇帝
即位:公元前202年
退位:公元前195年
汉高帝刘邦(约前256年-前195年6月1日),字季,是中国第一位有庙号及谥号的皇帝。沛丰邑中阳里(今江苏徐州丰县)人。秦末汉初的军事家、政治家。刘邦从沛县起兵反秦,受萧何、曹参、樊哙等人拥立,自称沛公,后投奔楚项梁,以“先入定关中者为王”之约,破武关,秦王子婴降。秦朝灭亡后,项羽分封入关诸侯有功者,封刘邦为汉王。楚汉战争中,刘邦击败项羽获胜,统一自秦亡后的天下,于公元前202年称帝,史称西汉,为汉朝开国皇帝,驾崩于公元前195年,在位7年,死后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史称汉高帝。太祖为其正式庙号,而史书多称呼 “汉高祖”。
汉惠帝刘盈
【吕后掌权】
即位:公元前195年
退位:公元前188年
汉惠帝刘盈(前211年10月29日至前210年11月16日之间—前188年9月26日;秦始皇帝三十七年—汉孝惠皇帝七年秋八月戊寅),姓刘氏,名盈,字满,汉朝开国皇帝汉高皇帝刘邦和皇后吕雉之子。孝惠皇帝是西汉第二位皇帝(前195年6月23日—前188年9月26日在位),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太子。
孝惠皇帝在其短暂的在位期间,以温柔敦厚的个性,积极推行黄老学说,注重国家休养生息和无为而治,放松文化专制政策,修筑长安城,为巩固西汉政权,安定社会,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孝惠皇帝在位时朝政深受母亲干预,他的母亲在儿子在位期间具有压制性的影响力,形成令出“两主”相抗的局面。仁弱的汉惠帝在位期间大权实际上掌握在强势的母亲吕后手中,因此后世司马迁作《史记》时甚至不设惠帝本纪,而设“吕太后本纪”。
由于受到有限的历史史料和历代观点偏见的史论的影响,历史学界长期以来将孝惠皇帝视为一位“仁弱”君主,在位时深受母亲吕后专权,碌碌无为。古代学者对孝惠皇帝往往或忽视或谴责,近世学者所著秦汉史常对其略而不提,而对他的研究也屈指可数,不过有少数学者将他重新审视。
汉前少帝刘恭
【吕后掌权】
即位:公元前188年
退位:公元前184年
汉前少帝刘恭(前192年—前184年6月15日),姓刘氏,名不详,一说名恭,汉惠帝七年(前188年)至汉高后四年(公元前184年)在位。
汉后少帝刘弘
第四任皇帝
【吕后掌权】
即位:公元前184年
退位:公元前180年
汉后少帝刘弘(前195年3月-前180年11月14日),原名山,亦曾经为义,汉朝第四任皇帝,前184年8月-前180年9月在位,汉惠帝之子,史称:西汉后少帝或汉后少帝,以区别于其前任的兄长皇帝刘恭(西汉前少帝、汉前少帝)。
汉高后四年(公元前184年),西汉前少帝刘恭死。同年五月十一日(公元前184年6月15日),刘弘继任帝位,娶吕禄之女为皇后。高后八年八月(前180年9月),吕太皇太后逝世。经过周勃、陈平等人努力后,吕氏家族力量被铲除。朝臣说少帝刘弘并非汉惠帝亲生子,在迎立代王刘恒作为新皇帝(即汉文帝)后,废杀了刘弘及其四个兄弟。
汉文帝刘恒
庙号:太宗
谥号:孝文皇帝
即位:公元前180年
退位:公元前157年
汉文帝刘恒(前203年-前157年7月6日),刘邦第四子,母薄姬,汉惠帝之庶弟。西汉第五位皇帝(前180年11月14日—前157年7月6日在位),在位23年,享年47岁。葬于霸陵(在今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白鹿原东北角)。其庙号太宗,谥号孝文皇帝。
汉文帝即位后,励精图治,兴修水利,衣着朴素,废除肉刑,使汉朝进入强盛安定的时期。当时百姓富裕,天下小康。刘恒为代王时有位王后,生有四个嫡子,在刘恒称皇帝后不久,这四个嫡子相继去世,其余诸子中宠姬窦漪房之子刘启最长。
刘恒登基后三月后(景帝前元元年正月)立刘启为皇太子,元年三月立窦漪房为皇后。汉文帝与其子汉景帝统治时期被合称为文景之治 。
汉景帝刘启
谥号:孝景皇帝
即位:公元前157年
退位:公元前141年
汉景帝刘启(前188年-前141年3月9日),为汉朝第六位皇帝(前157年—前141年在位)。为汉文帝刘恒第五子,母窦皇后。他在位期间,主要是削诸侯封地,平定七国之乱,巩固中央集权,奉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勤俭治国,发展生产。
后元三年(前141年),刘启驾崩,谥号孝景皇帝,葬于阳陵(今陕西高陵县西南)。汉景帝刘启在西汉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继承和发展其父汉文帝的事业,与父亲一起开创“文景之治”;并为其子刘彻的“汉武盛世”奠定基础,完成从文帝到武帝的过渡。
汉武帝刘彻
庙号:世宗
年号: 如下
建元(前140年-前135年)是汉武帝刘彻即位时所使用的年号,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年号,共6年。
元光(前134年-前129年)是汉武帝的第二个年号,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年号。汉武帝使用元光这个年号一共6年。
元朔(前128年-前123年)是汉武帝的第三个年号,以纪念前129年卫青打击朔方(北方)匈奴祭祀祖先的龙城。这是首次西汉对匈奴的主动出击。使用元朔这个年号一共6年。
元狩(前122年-前117年)是汉武帝的第四个年号。汉朝使用元狩这个年号一共六年。元狩元年十月,汉武帝在一次狩猎时获得一只“一角而足有五蹄”的兽。因此改年号为“元狩”。
元鼎(前116年-前111年)是汉武帝的第五个年号。汉朝使用元鼎这个年号一共六年。
元封(前110年-前105年)是汉武帝的第六个年号。汉朝使用元封这个年号一共六年。前110年四月汉武帝封禅泰山,因而改元元封,以今年十月为元年。元封元年改元是有史记载第一次有诏书的年号。其诏书为(《资治通鉴·卷第二十》):
“朕以眇身承至尊,兢兢焉惟德菲薄,不明于礼乐,故用事八神,遭天地况施,著见景象,屑然如有闻,震于怪物,欲止不敢,遂登封泰山,至于梁父,然后升坛肃然自新,嘉与士大夫更始,其以十月为元封元年。行所巡至,博、奉高、蛇丘、历城、梁父,民田租逋赋,皆贷除之,无出今年算。赐天下民爵一级。”
辛德勇认为当时以一、二、三、四数纪元,太初元年以前,现实生活中一直没有正式采用以年号纪元的方式。
太初(前104年-前101年)是汉武帝的第七个年号。汉朝使用太初这个年号一共四年。太初元年五月改历,使用太初历,以建寅之月为岁首(即农历正月)。此前的颛顼历以建亥为岁首(即农历十月)。因此太初元年前一年的十月到十二月也算在太初元年里,这一年共有15个月。
天汉(前100年-前97年)是汉武帝的第八个年号。汉朝使用天汉这个年号一共四年。太初四年破大宛,汉武帝欲乘势征匈奴,改年号为“天汉”。
太始(前96年-前93年)是汉武帝的第九个年号。汉朝使用太始这个年号一共四年。
征和(前92年-前89年),又作“延和”,是汉武帝的第十个年号。汉朝使用征和这个年号一共四年。
后元(前88年-前87年)是汉武帝的第十一个年号,也是他的最后一个年号。汉朝使用后元这个年号一共两年。
即位:公元前141年
退位:公元前87年
汉武帝刘彻(前156年7月14日-前87年3月29日),汉朝第七位皇帝,其母为关陇人孝景王皇后。他于7岁被册立为储君,16岁登基,在位达54年。他雄才大略,文治武功,功绩显赫,和秦始皇被后世并称为“秦皇汉武”,被历代史学界和政治家们评价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汉武帝的思想积极进取,具为有前瞻性,为朝廷以至社会带了新思维,实得权力后进行了多项大刀阔斧的改革,深远地影响着后世。
对内政策上,汉武帝用人唯才,开创了察举制并兴太学;他又颁布《推恩令》,削减了诸侯的权力及势力,并将盐铁和铸币权收归中央;另外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成为中国社会主流思想。
对外政策上,汉武帝以强势态度积极地对付匈奴,发动第二阶段汉匈战争,先后收复了西汉初年的多处领土,不过终其一世未能解除秦朝以来匈奴于中国西北部的威胁。
汉武帝又大幅度地开疆拓土,先后在秦朝故土吞灭了东瓯国、南越国、闽越国,及卫满朝鲜及夜郎国等等,继秦朝后再次拓展了中国疆域;同时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将帝国不论在民生、经济、文化或者军事上,都推上了空前的高峰,其在位期间被称为汉武盛世,为纵贯汉朝的极盛时期。
而汉武帝晚年穷兵黩武,性情反复无常,而且迷信多疑,致使了巫蛊之祸。驾崩前两年,汉武帝在轮台下道《罪己诏》,重拾文景之治时期的与民生息的政策,为后来的昭宣中兴奠定基础。
汉昭帝刘弗陵
谥号: 孝昭皇帝
年号:如下
始元(前86年-前80年七月)是汉昭帝刘弗陵的第一个年号。汉朝使用始元这个年号一共六年七个月。
元凤(前80年八月-前75年)是汉昭帝的第二个年号。汉朝使用元凤这个年号一共六年。
元平(前74年)是汉昭帝的第三个年号,也是他的最后一个年号。汉朝使用元平这个年号一共一年。同年七月汉宣帝即位沿用元平年号,次年改元。而此前昌邑王刘贺在位仅27天,还未订立年号,就被废。
即位:公元前87年
退位:公元前74年
汉昭帝刘弗陵(前94年-前74年6月5日),名刘弗陵,西汉第八位皇帝(前87年—前74年在位),汉武帝幼子,母亲钩弋夫人。
汉昭帝即位时年仅八岁,在霍光、金日磾、桑弘羊等辅政下,沿袭武帝后期政策,与民休息,加强北方戍防。始元六年(前81年),汉昭帝召开“盐铁会议”,就武帝时期盐铁官营、治国理念等问题召集贤良文学讨论,会后罢除榷酒(酒类专卖)。元凤元年(前80年),汉昭帝以谋反罪诛杀桑弘羊、上官桀等,专任霍光,进一步改革武帝时制度,罢不急之官,减轻赋税。因内外措施得当,武帝后期遗留的矛盾基本得到了控制,西汉王朝衰退趋势得以扭转,“百姓充实,四夷宾服”。
元平元年(前74年6月5日),汉昭帝因病驾崩,年仅二十一岁,在位十三年,谥号孝昭皇帝,葬于平陵。
汉废帝刘贺
即位:公元前74年
退位:公元前74年
汉废帝刘贺(前92年-前59年),汉武帝刘彻之孙,昌邑哀王刘髆之子,生于昌邑(今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在汉昭帝驾崩后继位,成为西汉第九位皇帝(公元前74年7月18日—8月14日在位),也是西汉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在位仅27日。
元平元年(前74年),汉昭帝驾崩,因无子,刘贺被征召入朝,立为皇太子。六月丙寅日,刘贺接受皇帝玺绶,承袭皇帝的尊号,却并未谒见高庙。六月癸已日,即刘贺在位第27天,被废为庶人,史称汉废帝。上官太后诏令刘贺回到故地昌邑,赐其汤沐邑两千户。昌邑王国被废除,降为山阳郡。
元康三年(前63年),汉宣帝封刘贺为海昏侯。神爵三年(前59年),刘贺去世。2016年3月2日,江西省南昌市海昏侯墓墓主得到确认,就是第一代海昏侯汉废帝刘贺。
汉宣帝刘询
庙号:中宗
谥号: 孝宣皇帝
年号:如下
本始(前73年-前70年)是汉宣帝的第一个年号。汉朝使用本始这个年号一共四年。
地节(前69年-前66年)是汉宣帝的第二个年号。汉朝使用地节这个年号一共四年。
元康(前65年-前61年二月)是汉宣帝的第三个年号。汉朝使用元康这个年号一共四年二个月。
神爵(前61年3月-前58年),是汉宣帝的第四个年号,汉朝使用神爵这个年号一共四年。
五凤(前7年-前54年),是汉宣帝的第五个年号。
甘露(前53年-前50年)是汉宣帝的第六个年号。汉朝使用甘露这个年号一共四年。
黄龙(前49年)是西汉皇帝汉宣帝刘询的第7个年号,也是他的最后一个年号。共计1年。这个年号是最早使用带有龙字的年号。据说是因为当时黄龙出现,视为吉祥,因而改元。
即位:公元前74年
退位:公元前48年
汉宣帝刘询(前91年-前48年1月10日),原名刘病已,字次卿,即位后改名询,汉朝第十位皇帝(前74年—前48年1月10日在位)。汉宣帝是汉武帝的曾孙,戾太子刘据的长孙,史皇孙刘进的长子,生母为王翁须。
巫蛊之祸发生时,襁褓中的刘病已也被收系郡邸狱 。后元二年(前87年)刘病已遭赦,被祖母史家抚养。汉武帝遗诏掖庭养视,并令宗正录其属籍,刘病已于是被养育于掖庭 。元平元年(前74年)刘贺被废。七月,霍光等大臣将刘病已从尚冠里住处迎入宫中,先封为阳武侯,随后即皇帝位,时年十八岁。第二年刘询改年号为“本始” 。
刘询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经济繁荣、四夷宾服,史称“孝宣之治”,又称“孝宣中兴”,史家称西汉国力在其治下最为强盛。黄龙元年(前49年)十二月,刘询因病崩于未央宫,葬于杜陵,庙号中宗。
汉元帝刘奭
庙号:高宗(后除庙号)
谥号:孝元皇帝
年号:如下
初元(前48年-前44年)是西汉时期汉元帝刘奭的第1个年号,共计5年。
永光(前43年-前39年)是西汉时期汉元帝刘奭的第2个年号,共计5年。
建昭(前38年-前34年)是西汉时期汉元帝刘奭的第3个年号,共计5年。
竟宁(前33年)是西汉时期汉元帝刘奭的第4个年号,也是他的最后一个年号。共计1年。元年六月汉成帝即位沿用。
即位:公元前48年
退位:公元前33年
汉元帝刘奭(前75年-前33年7月8日),名刘奭,西汉第十一位皇帝。汉宣帝长子,生于民间,母恭哀皇后许平君。宣帝死后继位,在位16年即前49年-前33年。
汉元帝多才艺,善史书,通音律,少好儒术,为人柔懦。在位期间,平灭郅支,抑制匈奴,但因为宠信宦官,导致皇权式微,朝政混乱不堪,西汉由此走向衰落。竟宁元年五月壬辰(前33年7月8日),汉元帝在长安未央宫病死,终年42岁,葬于渭陵。
汉成帝刘骜
庙号:统宗(后除庙号)
谥号:孝成皇帝
年号:如下
建始(前32年-前28年二月)是西汉时期汉成帝刘骜的第1个年号,共计4年2个月。
河平(前28年三月 - 前25年)是西汉时期汉成帝刘骜的第2个年号,共计4年。
阳朔(前24年 - 前20年)是西汉时期汉成帝刘骜的第3个年号。
鸿嘉(前20年 - 前17年),西汉时期汉成帝刘骜的第4个年号,共计4年。
永始(前16年 - 前12年)是西汉时期汉成帝刘骜的第5个年号。
元延(前12年 - 前9年)是西汉时期汉成帝刘骜的第6个年号,共计4年。
绥和(前8年 - 前7年)是西汉时期汉成帝刘骜的第7个年号,也是他的最后一个年号,共计2年。
即位:公元前33年
退位:公元前7年
汉成帝刘骜(前51年-前7年4月17日),名刘骜,汉朝第十二位皇帝,汉元帝长子,母孝元皇后王政君(王莽姑母)。
由于是嫡皇孙,刘骜深得祖父汉宣帝的喜爱,常常陪伴于宣帝左右。元帝即位后,刘骜在初元二年(前47年)四月获立为太子。青年时的刘骜爱读经书,喜欢文辞,宽博谨慎,后来却变得终日沉湎于玩乐了。元帝曾想改立宠妃傅昭仪之子山阳王刘康(元帝第二子)为太子,因为刘骜是宣帝爱孙以及侍中史丹出力帮助保住刘骜太子之位的缘故,元帝没有付诸实施。前33年元帝去世后,太子刘骜继位,是为汉成帝。
汉哀帝刘欣
庙号:宪宗
谥号:孝哀皇帝
年号:建平、太初元将、元寿
即位:公元前7年
退位:公元前1年
汉哀帝刘欣(前27年-前1年8月15日),名刘欣,西汉的第十三位皇帝,在位7年,其正式谥号为“孝哀皇帝”,后世省略“孝”字称“汉哀帝”。刘欣是汉元帝孙,汉成帝弟定陶恭王刘康之子,母丁氏。
哀帝在位时期,西汉政权已经名存实亡。哀帝为重振皇权而屡次诛杀在汉成帝时代提拔的大臣,尤其是以太皇太后王政君与王莽为首的王氏家族。但在哀帝死后,太皇太后王政君一派又重新得势,傅昭仪(傅太皇太后)、丁氏(丁太后)一派遭诛杀,王莽扶植汉平帝继位,从此西汉皇权旁落。
汉平帝刘衎
庙号:元宗(后除庙号)
谥号:孝平皇帝
年号:如下
元始(1年 - 5年)是西汉时期汉平帝刘衎的年号,共计5年。汉平帝也是历史上第一个只改元一次的皇帝。在出土的居延汉简中发现这个年号被用至元始二十六年(26年)。
即位:公元前1年
退位:6年
汉平帝刘衎(前9年-6年),原名刘箕子,汉元帝刘奭之孙,中山孝王刘兴之子,母卫姬,西汉第十四位皇帝。
汉哀帝于元寿二年六月二十七戊午日(前1年8月15日)病死后,王莽于当年七月迎立年仅9岁的中山王刘衎入宫,九月初一辛酉日(前1年10月17日)即位为帝。次年改元元始。平帝逐渐长大,开始对王莽不满,元始五年十二月丙午(实际上十二月没有丙午日)刘衎去世,终年14岁,庙号元宗(后除庙号),谥号孝平皇帝,葬于康陵(今陕西咸阳西25里处)。
新朝王莽
开国皇帝
年号:如下
始建国(或作建国丨9年 - 13年)是王莽所建新朝的第1个年号,共计5年。是历史上第一个使用3个字的年号。以初始元年十二月朔癸酉改元,为始建国元年正月之朔。《汉书·王莽传》(卷九十九上)记载“以十二月朔癸酉为建国元年正月之朔,以鸡鸣为时。”,其中只有“建国”二字。但在《汉书·王莽传》(卷九十九中及卷九十九下)中则有四处使用“始建国”字样,如“始建国元年正月朔,莽帅公侯卿士奉皇太后玺韨,上太皇太后,顺符命,去汉号焉。”
天凤(也作始建国天凤上戊、始建国天凤丨14年 - 19年)是新朝时期王莽的第2个年号,共计6年。陈直考证天凤年号有繁简区别。天凤是简称,还有始建国天凤、始建国天凤上戊是繁称。这三种年号的写法都有考古的文物资料可以佐证。而《中国历代年号考》则推测当时繁称是正式称呼,而《汉书》趋从简易,使得后人不知道有原来的繁称。
地皇(也作始建国地皇上戊、始建国地皇丨20年 - 23年九月)是新朝时期王莽的第三个年号,也是他的最后一个年号。共计4年。地皇年号来自于中国神话中地皇曾历三万六千岁,以示统治长久。陈直考证地皇年号有繁简区别。地皇是简称,还有始建国地皇、始建国地皇上戊是繁称。这三种年号的写法都有考古的文物资料可以佐证。而《中国历代年号考》则推测当时繁称是正式称呼,而《汉书》趋从简易,使得后人不知道有原来的繁称。与此年号相同的还有之前的天凤。地皇四年(23年)二月(王莽历三月)绿林军拥立汉更始帝刘玄为帝,年号更始。同年九月(王莽历十月)王莽被商人杜吴所杀,新朝灭亡。
即位:9年
退位:23年
王莽(前45年-23年10月6日),字巨君,魏郡元城县(今河北省大名县)人,西汉权臣、政治家、改革家,新显王王曼第二子、孝元皇后王政君侄,新朝开国皇帝(9年1月10日—23年10月6日)。
王莽原为西汉外戚世家魏郡王氏的重要成员,在朝野素有威名。初始元年十二月癸酉朔(公元9年1月15日),王莽代汉建新,建元“始建国”,建丑正(改汉历十二月为正月),宣布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王莽的改革严格按照儒家思想进行,主要仿照周朝的制度推行,如屡次改变币制、更改官制与官名、以王田制为名恢复井田制,把盐铁酒山林川泽收归国有等,都是不停回复西周时代的周礼模式。尽管这在一定程度上弘扬了儒家思想,可是由于不切实际和王莽的志大才疏导致改革实际上根本无法推行,国家的运作受到严重影响,天灾人祸接连不断,最终天下大乱,爆发了轰轰烈烈的绿林赤眉起义。
地皇四年(公元23年)秋九月二十三日,绿林军攻入常安,十月三日庚戌(公元23年10月6日),王莽死于乱军之中,新朝灭亡。王莽在位15年,享年67周岁。
东汉(25年—220年)享国195年,共有14位皇帝
汉光武帝刘秀
庙号:世祖
谥号:光武皇帝
年号:如下
建武(25年六月 - 56年四月)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第一个年号,也是东汉的第一个年号。共计32年。
建武中元(一作中元丨56年四月 - 57年)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第二个年号,也是他的最后一个年号。共计2年。
即位:25年
退位:57年
汉光武帝刘秀(前5年1月15日-57年3月29日),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人,东汉建立者,25年-57年3月29日在位。庙号世祖,谥号光武皇帝。
西汉建平二年(公元前5年),刘秀生于陈留郡济阳宫 。适逢王莽篡立新朝,倒行逆施,天下大乱。刘秀随兄刘演起兵于南阳郡,号“舂陵军”。更始三年(25年),刘秀公开与更始政权决裂,即位于河北鄗县南千秋亭, 尊奉汉元帝为皇考,光复汉室,定都于洛阳,史称后汉或东汉。
之后经过长达十二年的东汉统一战争,刘秀陆续消灭河北、关东、陇右、西蜀等地的割据势力,结束农民战争、军阀混战与地方割据局面。平定动乱之后,刘秀励精图治。政治上,提倡“柔道”治国,改革官制,整饬官风吏治,精简结构,优待功臣;经济上,休养生息,恢复发展经济;文化上,大兴儒学、推崇气节,开创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司马光、梁启超语)的“光武中兴”时代。
中元二年(57年),刘秀于洛阳南宫前殿去世,享年六十二岁,葬于原陵,由第四子刘庄继位。
汉明帝刘庄
庙号:显宗
谥号:孝明皇帝
年号:如下
永平(58年 - 75年)是东汉明帝刘庄的年号。他在位期间只改元了一次。共计18年。
即位:57年
退位:75年
汉明帝刘庄(28年6月15日-75年9月5日),名刘庄,原名刘阳,字子丽,东汉第二位皇帝。汉光武帝刘秀的第四子,母为烈皇后阴丽华。
汉明帝即位之后,一切遵奉光武帝既成制度。对内提倡儒学,注重刑名文法,为政苛察,总揽权柄,权不借下。严令后妃之家不得封侯干政,防范贵戚功臣势力。对外致力消除北匈奴的威胁,命窦固带兵征伐,令班超出使西域各国,设置西域都护,将佛教引进中国。在位期间,招抚流民,救济贫农,兴修水利,使得吏治清明,境内安定,民安其业,户口滋殖。刘庄及其子汉章帝刘炟在位时期,史称“明章之治”。
永平十八年(75年),汉明帝驾崩于洛阳东宫前殿,时年四十八,在位十八年,庙号显宗,谥号孝明皇帝,葬于显节陵。
汉章帝刘炟
庙号:肃宗
谥号:孝章皇帝
年号:如下
建初(76年 - 84年八月)是东汉章帝刘炟的第一个年号。共计9年。
元和(84年八月 - 87年七月)是东汉章帝刘炟的第二个年号。共计4年。
章和(87年七月 - 88年)是东汉章帝刘炟的第三个年号,也是他的最后一个年号。共计18个月。
即位:75年
退位:88年
汉章帝刘炟(57年-88年4月9日),名刘炟,汉明帝刘庄第五子,东汉第三位皇帝(75年9月5日—88年4月9日在位),庙号肃宗,谥孝章皇帝。
永平三年(60年),刘炟被册立为皇太子。永平十八年(75年9月5日),继承大统,励精图治,注重农桑,兴修水利,减轻徭役,衣食朴素,实行“与民休息,好儒术”,实现思想活跃、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的局面,其统治与汉明帝统治时期合称“明章之治”。两度派班超出使西域,使得西域地区重新称藩于汉。然而过于放纵外戚,种下了外戚专权和宦官专政的隐患。
章和二年(88年4月9日),崩于章德前殿,谥号孝章皇帝,庙号肃宗,葬于敬陵(今河南洛阳东南)。作为一位书法家,草书非常有名,史称为“章草”。
汉和帝刘肇
庙号:穆宗
谥号:孝和皇帝
年号:如下
永元(89年 - 105年四月)是东汉和帝刘肇的第一个年号。汉朝使用这个年号时间共计17年。
元兴(105年四月 - 十二月)是东汉和帝刘肇的第二个年号,也是他的最后一个年号。汉朝使用这个年号时间共计9个月。
即位:88年
退位:106年
汉和帝刘肇(79年-106年2月13日),东汉第四位皇帝(88年—106年2月13日在位),在位17年,得年仅27岁,他是汉章帝刘炟第四子,母贵人梁氏,过继给皇后窦氏为继子。
建初七年(82年),汉章帝废太子刘庆,立刘肇为皇太子。章和二年(88年),汉章帝逝世,刘肇即位,养母窦太后临朝称制。永元四年(92年),刘肇联合宦官扫灭窦氏戚族,亲政后使东汉国力达到极盛,时人称之为“永元之隆”。死后谥号为孝和皇帝,庙号穆宗,葬于慎陵。
汉殇帝刘隆
谥号:孝殇皇帝
年号:如下
延平(106年)是东汉殇帝刘隆的年号。汉朝使用这个年号时间共记1年。
即位:106年
退位:106年
汉殇帝刘隆(105年-106年9月21日),字盛,东汉第五位皇帝(106年在位),是汉和帝刘肇少子,自幼养于民间。刘隆登基时离出生刚满百天,是中国历史上即位年龄最小的皇帝。
汉殇帝因为年幼,由皇太后邓绥临朝听政。但其仅当上220天皇帝的刘隆在一岁时便夭折,成为中国历史上寿命最短的皇帝,被史家称为“八月皇帝”或“百日皇帝”。谥号为孝殇皇帝,葬于康陵。
汉安帝刘祜
庙号:恭宗(后除庙号)
谥号:孝安皇帝
年号:如下
永初(107年 - 114年2月22日)是东汉安帝刘祜的第一个年号。汉朝使用这个年号时间共记7年。
元初(114年 - 120年四月)是东汉安帝刘祜的第二个年号。汉朝使用这个年号时间共记7年。
永宁(120年四月 - 121年六月)是东汉安帝刘祜的第三个年号。汉朝使用这个年号时间共记15个月。
建光(121年 - 122年)是东汉安帝刘祜的第四个年号。
延光(122年三月 - 125年)是东汉安帝刘祜的第五个年号。汉朝使用这个年号时间共记4年。
即位:106年
退位:125年
汉安帝刘祜(94年-125年4月30日),东汉第六位皇帝(106年-125年在位),在位19年。汉章帝刘炟之孙,清河孝王刘庆之子,母左小娥。
汉安帝即位时,东汉朝廷内忧外患,百事多艰。首先是河西急报,西域各国不满班超离任以后担任西域都护的任尚的苛政,纷纷叛汉。接着就是羌族起义,这场战争长达11年之久,耗费巨大,使东汉元气大伤。
延光四年(125年),汉安帝南下宛城,得病回京。三月,在返京途中死于车中,终年三十二岁。葬于恭陵,谥号孝安皇帝。
东汉前少帝刘懿
年号:如下
延光(122年三月 - 125年)是东汉安帝刘祜的第五个年号。汉朝使用这个年号时间共记4年。建光二年三月改元为延光元年。
延光四年三月北乡侯刘懿即位沿用;同年十一月汉顺帝即位沿用。
即位:125年
退位:125年
东汉前少帝刘懿(?-125年),一名犊,东汉第七位皇帝(125年5月18日-12月10在位)。济北惠王刘寿的儿子,东汉前少帝,在一般看法里不认为是汉朝皇帝之一。
汉安帝去世后,阎皇后为把持国政,在阎显支持下迎立北乡侯刘懿为帝,承嗣汉安帝。少帝在位时,阎显兄弟把持朝政,作威作福。但少帝即位数月后就因病去世,之后宦官孙程等人合谋诛杀阎显兄弟和江京,并迎立济阴王刘保为帝,是为汉顺帝。
汉顺帝刘保
庙号:敬宗(后除庙号)
谥号:孝顺皇帝
年号:如下
永建(126年 - 132年三月)是东汉皇帝汉顺帝刘保的第一个年号。汉朝使用这个年号时间共记7年。
阳嘉(132年三月 - 135年)是东汉皇帝汉顺帝刘保的第二个年号。汉朝使用这个年号时间共记4年。
永和(136年 - 141年)是东汉皇帝汉顺帝刘保的第三个年号。汉朝使用这个年号时间共记6年。
汉安(142年 - 144年四月)是东汉皇帝汉顺帝刘保的第四个年号。汉朝使用这个年号时间共记3年。
建康(144年四月-十二月)是东汉皇帝汉顺帝刘保的第五个年号。汉朝使用这个年号时间共记1年。
即位:125年
退位:144年
汉顺帝刘保(115年-144年9月20日),东汉皇帝(125年—144年9月20日在位),在位19年,11岁继位,30岁崩。汉安帝长子,恭愍皇后李氏所生。其人主要记载见诸于《后汉书·卷六·孝顺、孝冲、孝质帝纪》。
刘保在宦官孙程、王康等十九人拥立下登基为帝,改元“永建”。因为皇位是靠宦官得来的,所以汉顺帝刘保将大权交给宦官。后来宦官与外戚梁氏勾结,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梁氏专权时期。
建康元年(144年)刘保去世,终年30岁,谥号孝顺皇帝,葬于宪陵。
汉冲帝刘炳
谥号:孝冲皇帝
庙号:如下
永憙(或作元嘉、永嘉、永熹丨145年)是东汉皇帝汉冲帝刘炳统治时期的年号。汉朝使用这个年号时间共记1年。
即位:144年
退位:145年
汉冲帝刘炳(143年—145年2月15日),字明,汉顺帝刘保之子,母虞贵人,东汉第八位皇帝。
建康元年(144年)四月,刘炳被立为皇太子。八月,汉顺帝去世,年仅一岁的刘炳继位为帝,尊汉顺帝皇后梁妠为皇太后,由梁妠临朝摄政。汉冲帝即位后,外戚梁氏把持朝政,梁妠的哥哥大将军梁冀飞扬跋扈,朝廷腐败,民不聊生。
永憙元年(145年),汉冲帝去世,年仅两岁,谥号孝冲皇帝,葬于怀陵。
汉质帝刘缵
谥号:孝质皇帝
年号:如下
本初(146年)是东汉皇帝汉质帝刘缵统治时期的年号。汉朝使用这个年号时间共记1年。
即位:145年
退位:146年
汉质帝刘缵(138年-146年7月26日),一名续,汉章帝刘炟玄孙,渤海孝王刘鸿之子,东汉第九位皇帝。145年3月6日即位,在位时间1年余。
永嘉元年(145年)正月,年幼的汉冲帝因病去世,外戚权臣梁冀拥立刘缵为帝,承汉顺帝嗣,改元本初。刘缵因不满梁冀的飞扬跋扈,在一次朝会中,曾当着群臣的面叫粱冀“此跋扈将军也”,因而引起梁冀的忌恨。
本初元年(146年)闰六月,刘缵便被梁冀毒死。死后谥号孝质皇帝,葬于静陵。
汉桓帝刘志
庙号:威宗(后除庙号)
谥号:孝桓皇帝
年号:如下
建和(147年 - 149年)是东汉皇帝汉桓帝刘志的第一个年号。汉朝使用这个年号时间共记3年。
和平(150年)是东汉皇帝汉桓帝刘志的第二个年号。
元嘉(151年 - 153年五月)是东汉皇帝汉桓帝刘志的第三个年号。汉朝使用这个年号时间共记3年。
永兴(153年 - 154年)是东汉皇帝汉桓帝刘志的第四个年号。
永寿(155年-158年六月)是东汉皇帝汉桓帝刘志的第五个年号。汉朝使用这个年号时间共记4年。
延熹(158年六月-167年六月)是东汉皇帝汉桓帝刘志的第六个年号。汉朝使用这个年号时间共记10年。
永康(167年)是东汉皇帝汉桓帝刘志的第七个年号。
即位:146年
退位:168年
汉桓帝刘志(132年-168年1月25日),东汉第十一位皇帝(146年8月1日-168年1月25日在位),汉章帝曾孙,河间孝王刘开之孙,蠡吾侯刘翼之子,在位21年。
本初元年(146年),汉质帝驾崩,刘志被大将军梁冀迎入南宫即位。梁太后临朝听政,外戚梁冀掌握大权。延熹二年(159年),依靠宦官单超等诛大将军梁冀,并翦除其党羽。以功封中常侍单超、徐璜、左悺、唐衡、具瑗为列侯。自此,朝政转入宦官之手。由于宦官肆虐,党同伐异,激起官僚士大夫的不满。延熹九年(166年),世家豪族与太学生联合反对宦官,结果李膺等200余人被捕,形成第一次党锢之祸。由于贪腐之风盛行,遂公开卖官鬻爵,政治愈加腐败。
永康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168年1月25日),刘志去世,汉灵帝继位。汉桓帝终年三十六岁,葬于宣陵(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南),谥号孝桓皇帝。
汉灵帝刘宏
谥号:孝灵皇帝
年号:如下
建宁(168年-172年五月)是东汉皇帝汉灵帝刘宏的第一个年号。汉朝使用这个年号时间共记5年。
熹平(172年五月-178年三月)是东汉皇帝汉灵帝刘宏的第二个年号。汉朝使用这个年号时间共记7年。
光和(178年三月-184年)是东汉皇帝汉灵帝刘宏的第三个年号。汉朝使用这个年号时间共记7年。
中平(184年十二月-189年三月)是东汉皇帝汉灵帝刘宏的第四个年号,也是汉献帝刘协的第二个年号。汉朝使用这个年号时间共记6年。使用“中平”为年号是为了庆祝平定黄巾之乱。
即位:168年
退位:189年
汉灵帝刘宏(约156年-189年5月13日),生于冀州河间国(今河北深州)。东汉第十二位皇帝(168年2月17日-189年5月13日在位),是汉章帝刘炟的玄孙。汉灵帝在位22年,葬于汉文陵。谥号为孝灵皇帝。
刘宏在位的大部分时期,施行党锢及宦官政治。他又设置西园,巧立名目搜刮钱财,甚至卖官鬻爵以用于自己享乐。在位晚期,爆发了黄巾起义,而凉州等地也陷入持续动乱之中。
刘宏喜好辞赋,作有《皇羲篇》《追德赋》《令仪颂》《招商歌》等。
东汉后少帝刘辩
谥号:怀王
年号:如下
光熹(189年四月十三-八月廿八)是东汉皇帝汉少帝刘辩的第一个年号。根据《后汉书》记载,少帝于中平六年(189年)四月戊午即位,改元光熹。至八月辛未,改元昭宁。汉朝使用这个年号时间共记5个月。
昭宁(189年八月廿八-九月初一)是东汉皇帝汉少帝刘辩的第二个年号。光熹元年八月辛未,改元为昭宁。3日后的九月甲戌,董卓废少帝,献帝即位,改元永汉元年。
即位:189年
退位:189年
东汉后少帝刘辩(176年-190年3月6日),是汉灵帝刘宏与何皇后的嫡长子,是东汉王朝第十三位皇帝(189年5月15日-189年9月28日在位)。他于176年出生,被毒杀,死于190年。
刘辩在灵帝驾崩后继位为帝,史称少帝,由于年幼,实权掌握在临朝称制的母亲何太后和母舅大将军何进手中。少帝在位时期,东汉政权已经名存实亡,他即位后不久即遭遇以何进为首的外戚集团和以十常侍为首的内廷宦官集团这两大敌对政治集团的火并,被迫出宫,回宫后又受制于以“勤王”为名进京的凉州军阀董卓,终于被废为弘农王,成为东汉唯一被废黜的皇帝,其同父异母弟陈留王刘协继位为帝,是为汉献帝。被废黜一年之后,刘辩在董卓胁迫下自尽,时年仅十五岁(一说十八岁) ,其弟献帝追谥他为怀王。
中国古代的史书中称刘辩为皇子辩、少帝和弘农王等。因为在位不逾年,传统上称东汉共十二帝,刘辩与东汉另一位少帝刘懿都不在其中,亦皆无本纪;不过,现代史学界也有观点承认两位少帝均是汉朝皇帝,则刘辩为东汉第十三位皇帝。
汉献帝刘协
谥号:孝愍皇帝(蜀汉谥) 孝献皇帝(曹魏谥)
年号:如下
永汉(189年)是东汉皇帝汉献帝刘协的第一个年号。
中平(184年十二月-189年三月)是东汉皇帝汉灵帝刘宏的第四个年号,也是汉献帝刘协的第二个年号。汉朝使用这个年号时间共记6年。
初平(190年-193年)是东汉皇帝汉献帝刘协的第三个年号。汉朝使用这个年号时间共记4年,而在益州的刘璋则使用至6年。为董卓控制朝廷而改的年号。
兴平(194年-195年)是东汉皇帝汉献帝刘协的第四个年号。汉朝使用这个年号时间共记2年。为董卓死后,李傕、郭汜等把持朝政而改的年号。
建安(196年1月-220年3月)是东汉末年汉献帝的第五个号,这个时期的东汉朝廷的政治大权主要由曹操所掌握。建安是在汉末历史中最精彩的一个时期,一些著名战役都发生于在这一时期,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渭南之战等。
延康(220年三月—十月)是东汉皇帝汉献帝刘协的第六个年号,共计7个月。是东汉的最后一个年号。
延康元年十月汉献帝被迫将帝位禅让给曹丕,东汉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三国时代。曹丕篡汉自立,国号“魏”,史称曹魏,改元为黄初元年。
221年四月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继承汉朝正统,史称蜀汉,改元章武元年。
即位:189年
退位:220年
汉献帝刘协(181年4月2日-234年4月21日),字伯和,汉灵帝刘宏次子,汉少帝刘辩异母弟,母灵怀皇后王荣,是东汉政权最后一位皇帝,189年至220年在位。
刘协因被董太后抚养,故称“董侯”,初封渤海王,后改封陈留王。中平六年(189年),董卓废汉少帝刘辩,立刘协为皇帝。董卓被王允和吕布诛杀后,董卓部将李傕等攻入长安,再次挟持了他。刘协后来逃出长安。建安元年(196年),曹操控制了刘协,并迁都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病死,刘协被曹丕控制,随后被迫禅让于曹丕。
曹魏青龙二年(234年),刘协寿终正寝,享年54岁,葬于禅陵,谥号孝献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