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天子极简整理

文化   2024-11-06 18:53   山东  


内容均收集于网络仅供个人查阅使用


周朝 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王朝,也是最后一个施行分封制的世袭王朝,分为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西周从周武王灭殷商建国并定都镐京(宗周)起,至周幽王亡国止,是中华文明的全盛时期之一。该时期的物质文明及精神文明皆深刻地影响着后世。东周都城为洛邑(今河南洛阳),其时代又可分为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与战国时期(前476年-前221年)。前256年秦昭襄王废黜周赧王,东周亡。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各国,建秦朝。

周人崛起于周原,在巩固国力后于武王伐纣灭商朝建立西周。三监之乱的危机,于周公东征后平定,并且借由大量分封诸侯来稳定东土。西周国力于成康之治时达到颠峰,在昭穆时期持平。共懿孝夷时期国势渐衰,最后发生国人暴动与共和行政。宣王中兴只是西周的回光返照,宣王后期周室混乱,最后于周幽王发生犬戎之祸,西周亡。东周时,平王东迁使周室核心以成周为主,周室与诸侯作战失败使“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已经一去不返。春秋时期的尊王攘夷运动产生出春秋五霸等霸主。到战国时期以下克上事件不断,战国七雄彼此合纵连横。周室最后被秦国废除,七雄最后也由秦所统一。

周朝的中央权力为王权,周王是周室的最高权力者,也是诸周族的宗主。由上至下纵切为君臣关系的封建制度,由尖至锥的横切为血源关系的宗法制度,再以礼乐制度与井田制巩固整个尖锥,维系周王与诸侯国、官员、国野人的关系。春秋中叶后礼乐崩坏,典章制度逐渐瓦解。思想逐渐走向诸子百家。

周朝是以周族为代表和主体的华夏族语周边诸族交往、融合的重要时期。自西周实行分封制后,中原华夏族文化同四周的方国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地区性文化。周朝从文字产生到春秋中叶,书面文学逐渐形成,古代散文由句而篇,由简而繁的过程。诗经中的作品显示四言诗日渐成熟。西周青铜器具有朴素、写实的风格,闻名的有《毛公鼎》、《宗周钟》、《散氏盘》、《大盂鼎》、《大克鼎》与《虢季子白盘》等等。

西周(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享国275年,共有12位天子

周太王姬亶

别称:古公亶父、周太王、公亶父 

谥号:太王


周太王姬亶:周太王,姓姬,名亶,又称古公亶父、或古公亶甫,是周祖首领,周朝之先祖。因广施仁政,令不少部落归附。周灭商朝后,认为“王气”始于亶父,故追尊为太王。


根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古公亶父继承了后稷、公刘的事业,积德行义,得到民众的爱戴。薰育和戎狄进攻周族,想要夺取财物,亶父就给了他们。后又来攻,要取得周族的土地和人口。民众非常愤怒,想要抵抗。古公说道:“民众拥立君主,是为了让君主为民众谋利。如今戎狄来攻,是为了我的土地和臣民,而臣民归我还是归他,又有什么区别呢?你们要为我而战,要杀死很多人的父子,通过这种办法让我当国君,我不忍心做。”于是亶父带着家人和亲随离开了豳,渡过漆水和沮水,经过梁山,到岐山之下安顿了下来。豳地的人全都扶老携弱,复归古公到岐下。其他国家的人听说古公仁德,也多归附。于是古公改革戎狄的风俗,营造城郭房舍,让人们分别居住,并设置五官,各司其责。人民安居乐业,都歌颂周太王的功德。孟子曾经赞扬太王专爱他的妃子太姜、不娶其它妻妾,故而“内无怨女,外无旷夫”。


周王季

政权:商朝西伯 (周族首领)

谥号:周王


周王季:姬姓,名历,由于是少子,又名季历,是周太王的第三子,周文王昌的生父。


周太王姬亶有三个儿子,长子太伯,次子仲雍,三子姬历。周太王认为姬历之子姬昌有“圣瑞”,希望姬昌能继承自己的王位,光大周族。太伯和仲雍为了让姬历和姬昌能当上周部落的君主,便亡如荆蛮,纹身断发,以让姬历,随后两人建立吴国。


姬历伐戎有功,商的君主文丁忌惮,先嘉其功而监禁之,把他饿死。


周文王姬昌

中国周王朝奠基者

谥号:周文王

主要成就:为武王灭商奠定基础发展农业生产

代表作品:《周易》

追尊:周文王周始祖文皇帝


周文王姬昌(前1152年-前1056年),姬姓,名昌,季历之子,侯爵,华夏族,周王朝奠基者。其父季历死后,继承西伯之位故又称西伯昌,共在位50年。他建国于岐山之下。在位期间,收附虞、芮两国,攻灭黎(今山西长治))、邗(今河南沁阳)崇(今河南嵩县)等国,建都丰邑(今陕西西安),为武王灭商奠基,传《周易》为其所演。死后葬于陕西咸阳周陵。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灭商建周时,追尊他为文王。公元690年,武则天改国号为周时,自称武家为姬昌后代,遂追尊周文王为周始祖文皇帝。


周文王,中国商代未年西方诸侯之长,本名姬昌,是周太王之孙、季历之子。商纣时为西伯,即西部诸侯(方国)之长。亦称西伯昌。相传西伯在位五十年,已为商大业作好充分准备,但未及出师便先期死去。他是很有作为的创业主,勒于政事,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礼贤下士,广罗人才,拜姜尚为军师,问以军国大计,使“天下三分,其二归周”


周武王姬发

西周王朝开国君主

谥号:武

主要成就:灭商建周、牧野之战

在位(约公元前1046年—约公元前1043年)

称王时间:公元前1046 年


周武王姬发(?-公元前1043),姬姓,名发,祭祀日名为珷帝日丁,是西周的开国君主,青铜器铭文称其为珷。是周文王姬昌与太姒的嫡次子,小文王十四岁。姬发继承文王为周族首领,正妻为邑姜。


继位后,周武王继承父志,发展生产,重用太公望、周公旦、召公姬奭等人治理国家,促进周国日益强盛。约公元前1046年,联合庸、蜀、羌、髳、微、卢、彭、濮等部族,发动牧野之战,讨伐商纣。后殷商军队大败,纣王自焚于鹿台,殷商灭亡。周武王励精图治,推行封建制、宗法制和井田制,成为中国封建帝制的滥觞。公元前1043年,驾崩,谥号为武,安葬于周陵,成为后世尊崇的古代明君。 


周文王十五岁时生武王,武王即位后,继续用姜子牙为国相,以兄弟周公旦、召公奭为助手,进一步整顿内政,增强军力,国力日益强盛。受命九年(约前1048年)姬发在盟津(孟津)大会诸侯,前来会盟的诸侯有800个,一起举行伐商演习。受命十一年(约前1046年),商纣王穷兵黩武,持续发动征讨东南夷的战争,已把商朝弄得国因民乏。武王见时机已到便联合庸、蜀、羌、鸀卢、彭、濮等部族,亲率战车300辆,虎贲3000、甲士45000人,进攻朝歌,在牧野大败商军后攻入朝歌。商朝因为军人不足,故武装奴隶兵,奴隶对商厌倦,阵前倒戈,殷商大败,纣王自焚于鹿台,周武王以钺砍纣王遗体,代表诛杀商纣,殷商正式灭亡,史称武王克殷。王朝建立,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南)。周武王追封父亲为文王,并分封诸侯。


牧野之战又称“武王伐纣”,是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河南省淇县南)进行的决战。由于帝辛(商纣王)先征西北的黎,后平东南夷,虽取得胜利,但穷兵黩武,加剧了社会和阶级矛盾,最后兵败自焚,商朝灭亡。


《史记》卷四〈周本纪》记载:帝纣闻武王来,亦发兵七十万人距武王。武王使师尚父与百夫致师,以大卒驰帝纣师。纣师虽众,皆无战之心,心欲武王亟入。纣师皆倒兵以战,以开武王。武王驰之,纣兵皆崩畔纣。纣走,反入登于鹿台之上,蒙衣其殊玉,自燔于火而死。武王持大白旗以麾诸侯,诸侯毕拜武王,武王乃揖诸侯,诸侯毕从。武王至商国,商国百姓咸待于郊。于是武王使群臣告语商百姓日:「上天降休!」商人皆再拜稽首,武王亦答拜。遂入,至纣死所。武王自射之,三发而后下车,以轻剑击之,以黄钺斩纣头,县大白之旗。


周成王姬诵

中国西周第二代天子

谥号:成王

主要成就:开创成康之治

在位时间:公元前1042 年 - 公元前1021 年


周成王姬诵(约公元前1055年—约公元前1021年)周武王之子。武王克商后在位4年卒,“天下闻武王崩而叛”。成王即位时年少,由周公姬旦摄政,引起管叔、蔡叔、霍叔等的不满,制造谣言说周公想谋篡王位,联合武庚发动叛乱,召公奭也怀疑起来,史称“二监之乱”。周公率兵东征,三年后平乱,管叔自杀,蔡叔被囚,夺商、卫、邶、鄌四国封地。周公摄政七年后,还政于成王,周公担心成王贪图安逸,写了一篇《无逸》。前1021年,周成王驾崩,亨年35岁,太子姬钊即位,是为周康王。


周成王亲政后,大封诸侯,加强宗法统治权力,命召公营建洛邑(今河南洛阳市西),后来成为东周的都城。成王还命令周公制礼作乐,规划各项规章制度,奠定了西周王朝的基础。周公、召公率师征服淮夷及在淮夷之北的奄国,使统治范围进一步扩大。成王时期,社会安定,人民和睦,歌颂太平盛世之声不绝于耳。成王与其子康王统治时期,合称成康之治,是周代的兴盛时期。后世以“成康之治”评价成王与其儿子周康王的政绩,史称当时天下安宁,四十余年不用刑罚。


成王作为西周建立统一封建政权后的第二代君主,在他期间完成了对东国的一系列征伐,巩固了周在东方的统治。此外他继承了武王遗志,在周公的辅助下为周初政权巩固做出了杰出贡献。

在西周的史墙盘和徕盘中,都认为成王是一个能够统御四方,能够刚柔并举的“宪圣”的君主。


周康王姬钊

西周第三代天子

谥号:康王

主要成就:成康之治征伐鬼方社会安定、百姓和睦“刑错四十余年不用”

在位:公元前1020年 - 公元前996年


周康王姬钊(?—约公元前996年),姬姓,名钊,西周第三代天子,周成王之子。周康王与其父周成王统治期间,社会安定、百姓和睦、“刑错四十余年不用”,被誉为成康之治。


夏商周断代工程将周康王在位时间定为前1020年至前996年,此观点的准确性有待考证。《太平御览》引《帝王世纪》和《通鉴外纪》均记载周康王在位26年。周成王临终前,担心太子姬钊不能胜任君位,于是命召公奭、毕公高率领诸侯辅佐太子姬钊登基。周康王即位后,在召公奭、毕公高辅佐之下,继续推行周成王的政策,进一步加强统治,同时,先后平定东夷大反,北征略地,并且西伐鬼方。《小盂鼎》铭文所记对鬼方征讨,斩获众多,仅俘人即数以万计。周成王至周康王时期,天下安定,四十多年没有使用刑罚,史称成康之治。周康王在镐京去世,谥号康王,葬于毕原。死后其子姬瑕继承王位。


姬钊继位时,召公、毕公为他举行了隆重的登基仪式。召公、毕公还率领诸侯,陪姬钊来到祖庙,把文王、武王创业的艰辛告诉康王,又作了一篇文章,告诫姬钊要节俭寡欲,勤理国事,守住祖先的基业。


姬钊在位时,不断攻伐鬼方和东南各地,掠夺奴隶和土地,分复给诸侯、大夫。在一次大战中,周军俘虏了犬戎兵士13000多人,为了庆祝胜利,姬钊给参战的贵族孟以1700多俘虏,作为奴隶使用,并将此事用文字铸在鼎上,这只重500多斤的鼎在清朝中期被发掘出来,至今还陈列在北京的中国历史博物馆里。


姬钊在位期间,国力强盛,天下统一,经济、文化繁荣,社会安定,史书载,“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姬钊死后的庙号为康王。后世将这段时期和成王末年的统治誉为“成康之治”


夏商周断代工程考证把康王在位时间定为前1020年至前996年,在位25年。《考古》杂志2007年3月发表了朱凤瀚的文章《尧公簋与唐伯侯于晋》,介绍了香港地区私人收藏的西周青铜器尧公簋,其铭文有“唐伯侯于晋唯王廿又八祀”的内容。据陈久金说,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就此专门召开会议,认定此“廿又八祀”也就是以28年来纪年的王为周康王,以此器作为周康王在位超过28年的证据:春秋时代的公元前538年,楚国的大夫椒举向追求霸业的楚灵王提到历史上夏启王、商汤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周穆王、齐桓公和晋文公这“六王二公”之功业。椒举提到周康王有“酆官之朝”的功业,杨伯峻指出酆官为周文王庙,在今陕西省户县东五里:与其父周成王类似,姬钊在即位前并没显示出过人的能力和资质。为此,周成王自然有些担心他不能继承大业,更怕儿子会成为一个碌碌无为的昏君而把祖宗打下来的江山败在手里,他想到自己虽然资质平平,但由于有了周公的尽力辅佐,国家还是治理井并有条,取得令人满意的政绩。因此,周成王自然想到要给儿子安排周公式的人物来辅佐他。思前想后,他心中已经有了不二人选,那就是召公和毕公。正是这两个人和周公同心协力,共同辅佐自己,才有这个大好局面,让他们来辅佐自己的儿子,周成王自然是很放心了,其实,姬钊这个人能力不错,很有作为,只是没有显電出来而已,或者是他的父亲周成王没有发现也有可能,于是周成王临终前,便要求召公、毕公辅佐姬钊,并将召公、毕公等大臣召到床前,立下嘱,在遗嘱中,周成王要求大臣们根据遗嘱的精神辅佐、约束周康王严格恪守周文王、周武王的遗训,使他能够制定切实可行的治国方略并认真推行,能够制定严密的法律法令并真正实行而不违背,总之就是希望周康王在众大臣的帮助下,克服困难、渡过难关,使周王朝强盛起来,使周康王成为一代明君,而不至于碌碌无为而成为昏君。


周昭王姬瑕

中国西周第四代天子

谥号:昭王

在位时间:公元前995 年 - 公元前977 年

主要成就:亲率大军南征荆楚

相关事件:南征不返


周昭王姬瑕(?—约公元前977年)姬瑕是周康王之子。他欲继承成康事业,继续扩大周的疆域,从昭王十六年开始,亲率大军南征荆楚,经由唐(今湖北随州西北)、厉(今湖北随州北)、曾(今湖北随州)、夔(今湖北秭归东),直至江汉地区,大获财宝,铸器铭功。昭王十九年,他亲自统帅六师军队南攻楚国,死于汉水之滨。


《史记·周本纪》:“昭王南巡狩不返,卒于江上。其卒不赴告,讳之也。《史记·齐世家》:“桓公三十年春,齐伐楚。楚成王兴师问曰:'何故涉吾地?’管仲对曰:“楚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备,是以来责。昭王南征不复,是以来问。’楚王曰:'贡之不入,有之,寡人罪也,敢不贡乎!昭王之出不复,君其问之水滨。


楚曾是周的附属,楚的先祖能“子事文王”并参加了灭商战争,成王举行“岐阳之搜”时,楚君能绎也前来参加在西周早期,周,楚的关系还是比较融治的。不过,这时的楚国实力不足,还没有资格参加诸侯的正式会议,只能与鲜卑等蛮夷一起看守“燎祭”的火堆。在周朝建立的政治体系中,楚国只相当于一个子男之国,地位很低。但此后,楚国在南方迅速发展,很快就成为一个很有影响力的方国,这时,他对王朝的号令开始不认真遵守,周昭王为了维护周作为天下共主的权威和王朝既定的政治秩序,先后两次发动对楚国的征伐。

第一次南征发生于昭王16年,昭王亲自率领大军渡过汉水,缴获了大批战利品,但是并没有彻底压服楚国(2)第二次南征发生在昭王19年,第二次南征却使周人遭到重大损失,特别是昭王在北还的途中,淹死在汉水中,但后来的种种迹象表明,这一次南征,周王朝还是达到了压服楚国,稳定王朝南部局势的目的。因为在周穆王即位以后,没有对荆楚进行报复性的征伐。周穆王一生对东方,东南方,西方,西北方都发动大规模战争,唯独没有向荆楚进攻,显然不是由于荆楚力量过于强大使得穆王不敢南征,而应是西周王朝对南方的拓展,已由昭王完成。


周穆王姬满

中国西周第五代天子

谥号:穆王

在位:公元前976 年 - 公元前922 年

主要成就:巩固周在东南的统治 制定墨、劓、膑、宫、大辟5刑


周穆王姬满(?--公元前921年):周昭王之子,即周穆王,汉族,姬姓,名满,周王朝第五位帝王。他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富于传奇色彩的帝王之一,世称“穆天子”,关于他的传说,层出不穷,最著名的则是记载周穆王的《穆天子传》。


公元前1002年,周昭王姬瑕第二次亲征楚国,渡汉水,船至中流落水淹死。是年子姬满践位。史载他曾用吕侯(亦作甫侯)为司寇,命作《刑书》,告四方。他曾起兵九师伐楚,为父王报仇,东至九江。后又联楚伐徐。


据《史记:周本纪》和《后汉书·东夷传》说:周穆王时,徐子赢姓,地方五百里,四方诸侯朝于徐者二十六国,自称徐偃王,曾率九夷淮夷诸部侵扰宗周。穆王闻徐子僭号,他便联合楚国攻徐。徐子败北遁走彭城(今江苏徐州)。楚的势力得以扩张,成为南方新兴的强国。周穆王还在与徐通近的涂山(今安徽蚌埠东)会合过诸侯。


周穆王,在位55年。周朝第五代王。姬姓,名满。周昭王之子。穆王致力于向四方发展,曾因游牧民族戎狄不向周朝进贡,两征犬戎,获其5王,并把部分戎人迁到太原(今甘肃镇原一带)。还东攻徐戎,在涂山(今安徽怀远东南)会合诸侯,巩固了周在东南的统治。并制定墨、劓、膑、宫、大辟5刑,其细则竟达3000条之多。后世流传穆王西征的故事,如晋代汲冢出土战国竹简《穆天子传》所载,虽多不真实,但反映了当时穆王意欲周游天下,以及与西北各方国部落往来的情况。


周共王姬繄扈

中国西周第六代天子

谥号:周共王

主要成就:灭掉密国,杀死密康公

在位:公元前922 年-公元前900 年


周共王姬繄扈(?—约公元前900年)姓姬,名繄扈,西周第六代国王,谥号共王(“共”,拼音:gōng,中古拟音:kyung,为“恭”的通假字)。西周青铜器铭文多称他为龚王,有时又作恭王,周共王是周穆王之子。


《国语·周语一》载,密康公跟随共王游于泾上时,有三女子自愿献身于密康公,密康公的母亲叫他不能要这三女子,认为这样的事情即使共王都受不起,何况一个小国的君主。密康公不听,接纳了三女。一年后密康公被共王灭掉。


传世青铜器中可确定为周共王时期铜器有《五祀卫鼎》《十五年趞曹鼎》(《休盘》尚有争议)《十五年趞曹鼎》记载“唯十又五年五月既生霸壬午。龚王在周新宫”,据此可知周共王在位年数至少有15年以上。


夏商周断代工程把共王在位时间定为前922年至前900年。


公元前923年(周穆王五十五年),周穆王去世,姬登基,是为周共王。公元前920年(周共王三年),大臣裘卫用价值贝一百朋的一件瑾璋、两件赤琥、两件麂麂和一件贲拔,换取矩伯的土地十三田。


公元前919年(周共王四年)春天,周共王出游到泾水边上,密须国国君密康公跟随着,有三个女子来投奔密康公。密康公的母亲隗氏说:“你一定要把她们献给君王。野兽够三只就叫“群”,人够三个就叫众’,美女够三人就叫'粲’。君王田猎时,不敢猎取成群的兽;诸侯出行时,对众人也要谦恭有礼,君王婴嫔妃不婴同胞三姐妹。那三个女子都很美丽。那么多美人都投奔你,你有什么德行承受得起呢?君王尚且承受不起,更何况你这样的小人物呢?小人物而拥有没物,最终准会灭密康公没有献出那三个女子。公元前919年(周共王四年),周共王就灭了密国。


前904年(周共王十九年),由于周共王不重视军队的建设,使各城镇的武装力量十分薄弱,西戎人认为有机可乘,便反叛西周,组织军队向西周领地发起攻击。西周军兵微将少,无力阻击敌人,被西戎军连续攻占十余座城邑,直逼镐京。周共王得知镐京受到威胁,紧急调集各诸侯国军队联合出击,才把西我军击败,将他们赶出境外。但是,这一场战乱使西周王朝受到了很大损失。


公元前900年(周共王二十三年),周共王去世,其子姬囏继位,是为周懿王。


周懿王姬囏

中国西周第七代天子

谥号:懿王

主要成就:击败严狁,迁都犬丘

在位:公元前899 年-公元前892 年


周懿王姬囏(前937年-前892年):汉族,姓姬,名,西周第七代国王,谥号懿王。《史记》记载懿王时期,周朝开始衰落,有人写诗讽刺他。《竹书纪年》记载:“懿王元年,天再且于郑”,指的是周懿王元年,在一天之内,接连出现两次天亮的现象,当时在陕西华县的郑国一带可见到这个奇景。夏商周断代工程把㦤王在位时间定为前899年至前892年,《太平御览》引《史记》云“懿王在位二十五年”。据白川静的西周断代铭器分类结果,㦤王在位时间有15年以上。死后由周孝王姬辟方即位。


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成果,懿王在位时间是公元前900年至前892年。姬约生于周穆王四十年(甲申,前937)周共王元年时(已亥,前922)立为太子。公元前900年,周共王姬扈去世,传位于儿子姬坚,号周懿王,以壬成年(前899)为周懿王元年。


《史记》云“㦤王在位二十五年”。据白川静的西周断代铭器分类结果,懿王在位时间有15年以上。前892年周㦤王崩周孝王继位。《史记》记载懿王在位之时,周王室开始走上衰微之路。《竹书纪年》记载:“懿王元年,天再且于郑”,指的是周懿王元年,在一天之内,接连出现两次天亮的现象(据考为日全食),当时在陕西华县的郑国一带可见到这个奇景。姬生性懦弱,继位后政治日趋腐败,国势更加衰落,由于西戎屡次进攻,他被迫将都城迁往槐里(今陕西省兴平市东南)。


周孝王姬辟方

中国西周第八代天子

谥号:孝王

在位:公元前891 年-公元前886 年

主要成就:振兴周室


周孝王姬辟方(?—约公元前886年)姬姓,名辟方,号周孝王。中华远古王族分封时代周王朝的第八任王。他的祖父是昭王瑕,父亲是穆王满恭王伊扈是他的长兄,懿王是他的侄子。辟方与懿王籍同龄,叔侄俩都出生在周穆王四十年(甲申,前937)。辟方出生时,父亲周穆王已经六十三岁,他的母亲是父亲最为宠爱的妃子,因此父王对他也是十分宠爱。但周穆王做梦也没有想到,他这个最小的儿子竟能坐上王位。

公元前892年,周懿王突然去世,因为东宫虚位没有太子,王室内部围绕着王位继承人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议。周㦤干的长子燮是偏妃所生,自幼狂傲任性,一向不为懿王所爱,而元妃又一直没有生育。他和元妃商议打算过几年从偏妃的儿子中选一名品德好的过继给元妃,然后立为太子。但这件事还没来得及实施,他便撒手人寰驾鹤归西了,临终前又没指定合法继承人,这就给宗族大臣们留下了麻烦。一些大臣认为,先王不立子燮为太子,是因为他少才无德,不具备为王的资格,应该重新推选王族中有德望的人为王。经过商议,大家一致同意推选辟方为王。这样,辟方便幸运地坐上了王位。辟方即位后,号孝王,以庚午年(前891)为周孝王元年。辟方不忘被犬戎击败之辱,于周孝王元年命申侯领兵,大起六师西征。


周夷王姬燮

中国西周第九代天子 

谥号:周夷王

在位:公元前885 年-公元前878 年


周夷王姬燮(?-前879年):华夏族,姬姓,名燮。周懿王之子,周孝王侄孙。

孝王死后继位。在位30年,病死,葬处不明。姬燮对诸侯十分感激,一改以前天子站在堂上受诸侯礼拜的惯例,变为朝见时步下堂来和诸侯相见,天子的威严了就大为下降。他在位朝间,被穆王迁居太原一带的犬戎不断地反叛,姬燮几次派兵征讨,都未能根除。《竹书纪年》记载:夷王三年“烹齐哀公于鼎”。《史记·楚世家》记载:当周夷王之时,王室微,诸侯或不朝,相伐。根据虢季子白盘铭文记载,周夷王曾命虢季子白率军大败严狁。30年病倒,立子姬胡为太子。姬燮死后的庙号为夷王。周孝王即位九年就去世了,诸侯和大臣立孝王之侄太子燮即位,他就是周夷王。夷王初年,政治上稍有起色。远方的蜀国、吕国纷纷送上琼玉,夷王在黄河边上用宾客之礼接待。有一次,夷王也曾命虢公率领六师攻伐不服王命、常来侵扰的太原之戎,一直达到俞泉,获得马千匹。这是夷王征伐西北边境的一次不小的胜利。


可是,夷王的一场大病,使他不能治理国事。同姓诸侯十分忧虑,祈求天神保佑,但是依然不能挽救夷王的生命,他终于在十六年离开了人世。一些异姓的诸侯国,乘国家衰微之际,便不来朝贡,甚至进攻王室,起兵叛逆,态度十分嚣张,能渠就是一个。


周厉王姬胡

中国西周第十代天子

谥号:厉王

主要事件:任用荣夷公实行“专利”

在位:公元前878 年-公元前841 年


周厉王姬胡(?—公元前841年)姬姓,名胡,周夷王之子,西周第十位王,前878年一前841年在位。约公元前878年即位在位37年。在位期间,任用荣夷公实行“专利”,即以国家名义垄断山林川泽,不准国人(指工商业者)依山泽而谋生,借以剥削人民。他违背周人共同享有山林川泽以利民生的典章制度。


夷王逝世后,儿子厉王胡继位。厉王登位三十年,贪财好利,亲近荣夷公。大夫芮(ruì,锐)良夫规速厉王说:“王室恐怕要衰微了!那个荣公只喜欢独占财利,却不懂得大祸难。财利,是从各种事物中产生出来的,是天地自然拥有的,而有谁想独占它,那危害就大了。天地间的万物谁都应得到一份,哪能让一个人独占呢?独占就会触怒很多人,却又不知防备大祸难。荣公用财利来引诱您,君王您难道能长久吗?做人君的人,应该是开发各种财物分发给上下群臣百姓。使神、人、万物都能得到所应得的一份,即使这样,还要每日小心警惕,恐怕招来怨恨呢。所以《颂诗》说:“我祖后稷有文德,功高能比天与地”。种植五谷养万民,无人不向你看齐。《大雅》说:'广施恩泽开周业。’这不正是说要普施财利而且要警惕祸难来临吗?正是因为这样,先王才能建立起周朝的事业一直到现在。而如今,君王您却去学独占财利,这怎么行呢?普通人独占财利,尚且被人称为是强盗:您如果也这样做,那归服您的人就少啦。荣公如果被重用,周朝肯定要败亡了。”厉王不听劝谏,还是任用荣公做了卿士,掌管国事。


厉王暴虐无道,放纵骄傲,国人都公开议论他的过失。召公劝读说:“人民忍受不了您的命令了!”厉王发怒,找来一个卫国的巫师,让他来监视那些议论的人,发现了后就来报告,立即杀掉。这样一来,议论的人少了,可是诸侯也不来朝拜了。


周宣王姬静

中国西周第十一代天子

谥号:宣王

在位:公元前828 年-公元前782 年

主要成就:整顿朝政,使周朝一时复兴,讨伐侵扰周朝的戎、狄和淮夷

重大事件:

①千亩之战:发生于前789年,是西周宣王时期的著名战役,是周宣王派军队抵挡姜戎入侵的战争。

宣王三十八年(前790年),周宣王派军队征讨姜戎,获得胜利。次年姜戎攻至千亩(周宣王的籍田,可能在镐京附近),王师战败,周宣王在奄父帮助下才逃脱。韦昭认为宣王因此战而失去南国之师;杨宽则认为失去南国之师是另外一次战役(千亩之战是王师在镐京附近战斗,而南国则是江汉之间)。

失去南国之师后周宣王只好“料民于太原”,从而导致了西周的衰亡。


②宣王中兴:是指周宣王即位后,为消除厉王暴虐政治的影响,缓和国内外不安定局面,任用召穆公、周定公、尹吉甫等大臣,整顿朝政,使王道已衰落的周朝王室得到一时的复兴,大大提高了王室的威信,遂使周势复振,诸侯又重新来朝,史称“宣王中兴”。不过,宣王中兴,为时并不长,到了宣王晚年,国势又走下坡路了。

周宣王姬静(前841年-前782年)周宣王为周厉王之子。周厉王在位时,因连年对外征战,造成国内消耗巨大、国库空虚。周厉王于是任命荣夷公为卿士实行专利政策,将山林湖泽改由天子直接控制,不准国人进入谋生。国人对此议论纷纷,周厉王又命卫巫监谤,禁止国人谈论国事,违者杀戳,周厉王的高压政策最终引发国人暴动。


前841年(周厉王三十八年),国人因不满周厉王的暴政,镐京(今陕西西安)的国人集结起来,手持武器围攻王宫,要杀周厉王。周厉王逃离镐京,沿渭水一直逃到彘(今山西霍州)。国人攻进王宫,没有找到周厉王,转而寻找太子静。召穆公将太子静藏了起来,国人围住召穆公家,要召穆公交出太子,召穆公被迫用自己的儿子冒充太子静,国人杀召穆公之子,太子静得以幸免遇难。


国人平息怒气离去后,宗周无主,诸侯推举召穆公、周定公代行天子职务(一说共伯和代行天子职务),史称“共和行政前828年(共和十四年),周厉王死于彘,太子静在召穆公家长大了,召穆公、周定公以及诸侯拥立太子静继位,即周宣王。


周宣王继位后,多次的对外用兵,使周王朝一度呈现“四方既平,王国庶定”的局面。但因连年征战消耗国力,加剧了西周王朝的社会危机,加上周宣王晚年独断专行、不进忠言、滥杀大臣,宣王中兴遂成昙花一现。


周幽王姬宫湦

中国西周末代天子

谥号:幽王

在位时间:公元前782 年 - 公元前771 年

主要事件:烽火戏诸侯


周幽王姬宫湦(公元前795年-公元前771年)姬宫湦出生于公元前795年(周宣王三十三年,据干宝《搜神记》记载),为周宣王之子,母亲美后是齐国国君之女。公元前782年(周宣王四十六年),周宣王去世,姬宫湦继位,是为周幽王,以第二年为元年。周幽王在位时期贪婪腐败,不问政事,重用“为人佞巧,善谀好利”的虢石父进行专利,引起国人强烈不满。又废嫡立庶,废除申后及太子宜臼,立褒姒为后及其子伯服为太子,并加害太子宜臼,致使申侯、缯侯和犬戎各部攻宗周。周幽王为取悦褒姒,数举骊山烽火,失信于诸侯,公元前771年(周幽王十一年)被犬戎兵杀死于骊山之下,西周灭亡,在政治上,周幽王沉湎酒色,不理国事,在位期间各种社会矛盾急剧尖锐化,政局不稳,自然灾害严重一泾、渭、洛[三川皆震」。为政贪婪腐败,重用「为人佞巧,善谀好利」的虢石父主持朝政,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起国人怨愤。周幽王因为“烽火戏诸侯”一事而为后人所知。

周幽王什么国家大事都不管,光知道吃喝玩乐,沉湎酒色,,不理国事,昏庸无能。在位时,各种社会矛盾急剧尖锐化,政局不稳,地震、旱灾屡次发生。幽王变本加厉地加重剥削,任用贪财好利善于逢迎的虢石父主持朝政,引起国人怨愤。又听信宠妃碳姒的谗言,废掉王后申后及太子宜臼(申后之子),立褒姒为后,立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更为荒唐的是为搏美人褒姒笑居然烽火戏诸候,最后导致了周王朝的灭亡。


东周(公元前771年—公元前256年)享国515年,共有25位天子

周平王姬宜臼

中国东周第一代天子

谥号:平王

别称:姬宜咎

在位:公元前770年—公元前720年


周平王姬宜臼(?―公元前720年),姬姓,名宜臼(一作宜咎),周幽王姬宫湦之子,母王后申后(申国国君申侯之女),东周第一任君主,公元前770年―公元前720年在位。


西周末年,周幽王无道,于后宫得褒姒以后,生子伯服。不久,竟废申后及姬宜臼,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于是姬宜臼逃奔申国,申侯联合缯国和犬戎进攻周幽王,周幽王与郑桓公均被犬戎所杀。随后,申、鲁、许等诸侯国拥立姬宜臼继位。姬宜臼为避犬戎之难,于公元前770年迁都洛邑,是为周平王,史称东周。"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周平王在内外交困中度过五十年,于公元前720年去世。


周桓王姬林

中国东周第二代天子

谥号:桓王

在位:公元前719 年 - 公元前697 年


王姬林(?-前697年),姓姬,名林,东周第二代国王,是周平王的孙子。由于平王驾崩时,太子泄父早死,身为泄父之子的他被拥立继位。


桓王即位后,便计划削弱卿权以加强王权。加上周朝领地与郑国领地邻接,郑国多次越界取禾,故他罢免了郑庄公卿士的职位,庄公不满,便不再朝见天子。自此周王室与郑国交恶。桓王十三年(前707年),桓王率蔡、卫、陈联军攻郑,于繻葛大败(今河南长葛东北),桓王本人更于此役中为郑将祝聃射箭中伤。


此后桓王虽然仍能影响虢国,但已无力阻止王室转衰,也无力阻止诸侯间的互相攻伐。桓王二十三年(前697年),桓王去世,传位于子,是为周庄王。


周庄王姬佗

中国东周第三代天子

谥号:庄王

在位:公元前696 年-公元前682 年

主要成就:平定王子克之乱

王子克是东周第二代天子桓王林的次子,自小聪明过人,桓王对其宠爱有加,曾在不同场合暗示日后将王位让给克。但是,当时历代挑选王位继承人还是采用“嫡长子继承制”,即由正妻所生长子继承王位。王子克因此不能成为合法的继承人,桓王对此忧心忡忡。桓王二十三年(公元前697年),在其临死前,专门把大臣周公黑肩叫到床前,特别嘱托道:“立子以嫡,礼也,然而次子克,予一人所钟爱,异日兄终弟及,赖卿大力成全。”尽管桓王一心想让次子克继承王位,但他还是不想打破“嫡长子继承制”的传统,希望在其长子死后,让其次子克继位。


桓王临终前的安排,为嬖嫡之争埋下了祸根,正像《左传·闵公二年》所说的那样,“嬖子配嫡,大都耦国,乱之本也。”桓王林死后,众臣依照惯例拥立长子佗继承周天子的王位,这就是周庄王。但是,王子克和大臣周公黑肩等人争夺王权心切,暗中积蓄力量,勾结有势力的诸侯国伺机行动,夺取王位。


庄王四年,周公黑肩认为发动政变的时机已经成熟,想一举杀掉庄王,另立王子克为王。但是,周公黑肩与王子克的阴谋诡计被周大夫辛伯识破,辛伯曾劝谏周公黑肩:“并后匹嫡,两政耦国,乱之本也。”周公黑肩一意孤行,不听劝阻。辛伯无奈,只好向周庄王报告周公黑肩和王子克图谋不轨的行为。周庄王采取紧急行动,先发制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死了周公黑肩及其死党,镇压了这次以庶篡嫡的政变。王子克得知周公黑肩被杀的消息,自知阴谋败露,立即只身逃离王城,渡过黄河,寻求燕国的庇护。这场庶孽之乱最终由策划者王子克的失败而告结束。


周庄王姬佗(公元前751年―公元前682年),姬姓,名佗,周桓王林之子,东周第三任君主,公元前696年—公元前682年在位。


公元前697年,周桓王去世,佗继位,是为周庄王。公元前693年,周庄王平定王子克之乱。公元前682年,周庄王去世,谥号庄王。周庄王死后,其子胡齐继位,是为周釐王。


周釐王姬胡齐

中国东周第四代天子

谥号:釐王(亦作僖王)

在位:公元前681 年 - 公元前677 年


周釐王姬胡齐,又称周僖王(?-前677年),姓姬,名胡齐,东周第四代君主,在位5年,谥号僖王。他是周庄王的长子,周庄王并不喜欢胡齐,而是喜欢姚姬生的小儿子王子颓。胡齐能继位是因为他是长子。公元前682年,周庄王去世,姬胡齐即位,是为周釐王(亦作周僖王)。公元前681年,承认齐桓公的霸主地位。公元前678年,正式册封晋武公为晋国国君。前679年曲沃武公灭晋后,把晋的宝器献给周僖王,周僖王封曲沃武公为晋的国君,并列为诸侯。前678年,遭晋军攻打并杀害夷邑大夫诡诸,执政大臣周公忌父逃奔虢国。公元前677年,周釐王去世,谥号釐王(一作僖王),其子姬阆即位,是为周惠王。


周惠王姬阆

中国东周第五代天子

谥号:惠王

在位:公元前676 年-公元前652 年

主要成就:平定“子颓之乱”

王子颓是周庄王所宠爱的庶子。周惠王二年(公元前675年)的秋季,蒍国、边伯、石速、詹父、子禽祝跪和苏子拥戴王子颓为王,进攻惠王。失败之后,苏子带着王子颓出奔卫国。卫国和南燕国联合讨伐周廷胜利。惠王出奔。当年的冬季,王子颓正式称王。史称“王子颓之乱”。


周惠王四年(公元前673年)的夏季,郑厉公和虢叔率领各国的军队攻入王城,杀掉王子颓和?国等五位大夫。王子颓之乱被平定。惠王奖赏郑厉公,将虎牢以东土地给与郑厉公。


周惠王姬阆(?-前653年或前652),姓姬,名阆,又名闻,东周第五代君主,谥号惠王。他是周僖王的儿子。


周惠王在前676年继位后,占用蒍国的园圃饲养野兽,为国的人民不满,惠王二年有五大夫作乱,立王子颓为周天子,惠王奔温(今河南温县南),郑厉公在栎地(今禹州市)收容惠王,并在惠王四年与虢国攻入周朝,协助平定“子颓之乱”,惠王复辟,郑国因功获赐予虎牢(今河南荥阳汜水镇)以东的地方,虢国也获赐土地。


周惠王晚年宠爱幼子王子带,欲立为嗣,约郑联楚、晋以成此事,但此时齐桓公称霸天下,与诸侯会盟力挺太子,周惠王未能如愿。周惠王驾崩后,太子周襄王即位。《史记·周本纪》称惠王在位25年,《左传》称周惠王在鲁僖公七年(前653年)冬天去世。


周襄王姬郑

中国东周第六代天子

谥号:襄王

在位:公元前651年-公元前620年

历史事件:①为晋文公举行庆功宴

②姬郑发觉王后隗氏与王子带秘密勾结


周襄王姬郑(?-前619年),姬姓,名郑,东周第六代君主,谥号襄王。襄王是周惠王的儿子,《史记·周本纪》称襄王在位32年,《左传》称襄王在鲁文公八年(前619年)秋天去世。惠王死后,襄王惧怕异母弟王子带争夺王位继承权,秘不发丧,并派人向齐国求援,襄王直到大局已定才公布父王死讯。

前636年,王子带欲图篡位,以狄人攻周,大败周师,周襄王逃到郑国;此前,周襄王欲伐郑,故娶狄人隗氏为后,以换取狄兵一同伐郑。事成后却废黜隗后,令隗后怨恨,进而引致隗后同异母弟王子带联合,成为内应令狄人得以大破襄王。当时晋文公势力强大,在前635年出兵助襄王,杀王子带,迎接周襄王返回洛阳复位。前632年,晋文公召襄王,襄王亲自到践土(今河南原阳西南)会见他。


周襄王在位期间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相继称霸。在位期间执政为宰孔、周公忌父、王子虎、周公阅、王叔桓公。周襄王死后,其子姬壬臣继位,是为周顷王。


周顷王姬壬臣

中国东周第七代天子

谥号:顷王

在位:公元前620 年 - 公元前614 年

帝王故事:穷困潦倒的周天子

周襄王既割地又送弓箭,还出席会盟,总算是跟霸主们相处得还可以,赢得了他们的支持。襄王虽然外交工作做得还不错,但是内政就乏善可陈了,归根结底,襄王赚钱的本事还是不行。到了襄王驾崩,其子周顷王姬壬臣继位时,王室的财政已经枯竭,周顷王很想按照周礼给父亲像模像样地办一个天子应有的葬礼,然而苦于府库羞涩,实在拿不出钱来给老爸办理丧事。无奈之下,顷王只能厚着脸皮派卿士毛伯向鲁国讨钱。鲁国在各诸侯国中是最讲究礼的,所以才能在后来培育出孔子、孟子这样的儒家大师。鲁国人一听说周天子都穷到这个份上,非常同情,于是派使者送钱到王城.顷王得到了鲁国的资助,才得以将襄王安葬,此时已经是襄王死后第二年的二月了。


周顷王姬壬臣(?-前613年),姓姬,名壬臣,为周襄王之子。


周顷王在前618年继位为东周第七代君主,当时王畿已缩小,王室财政一贫如洗,无法安葬襄王,顷王只得派毛伯卫向鲁国讨钱。后来鲁文公派使者送钱到都城,才安葬了襄王。顷王在前613年春天去世,在位6年,由儿子周匡王继位。


姬壬臣继位时,王室财政拮据,竟致于无法办理襄王的丧事,他只得派卿士毛伯去向鲁国讨钱。鲁国国君派使者送钱到都城,才安葬了襄王,这时已经是襄王死后第二年的2月了。


姬壬臣在位时,邾国(今山东省邹县东南)的诸侯为邾文公。公元前614年,邾文公准备迁都到绎山(也称峄山,在今山东省邹县南)。占辞上说:"迁都有利于民,但是有害于君,会使君短命。”当时的人是很相信占卜的,纷纷劝阻迁都,邾文公却说:“上天让民树立了君,就是为了替民谋利.如果迁都有利于民,就迁吧。”他还是把都城迁到了绎山。不久,邾文公果然病死了,这虽是巧合,时人却纷纷赞誉邾文公的贤良,公元前613年春,姬壬臣病死。姬壬臣死后的庙号为顷王。


周匡王姬班

中国东周第八代天子

谥号:匡王

在位:公元前612 年-公元前607 年


周匡王姬班(?-前607年),姓姬,名班,中国东周第8代君主,前612年—前607年在位,共6年。匡王是周顷王之子。前607年十月,姬班病死,谥号为匡王,其弟姬瑜继位,即周定王。


周匡王姬班在位时,他本人无重要的事可述。这时晋国的国君是晋灵公,在他官内,却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赵盾事件。原来,晋灵公是一个只顾享乐,不理政事的国君。他又喜欢恶作剧经常从宫台上用弹弓把别人弹得头破血流,人们东躲西闪,他看着高兴。有一次,厨师没有将熊掌煮熟,晋灵公竟把他杀了,用草席裹着,叫官女在朝廷上拖过。执政大臣赵盾多次劝谏晋灵公竞派武士徂魔(名除尼)去谋刺赵盾。徂魔一早去赵盾家,见赵盾大开着卧室门,穿着朝服,正襟危坐地在等待天明上朝。徂魔深受感动地说:“对国君不忘恭敬,是替民众办事的好人。杀了他,对不起百姓;不杀他,国君不会放过我,如此进退两难,不如一死了之。”就一头撞向庭院中的槐树而倒地身亡。晋灵公此计不成,又假装着请赵盾赴宴,埋伏好了武士,准备杀死赵盾,不料赵盾遇救逃了出来。后来,赵盾的族弟赵穿将晋灵公杀了,赵盾才返回都城。公元前607年10月,姬班病死。姬班死后的谥号为匡王


周定王姬瑜

中国东周第九代天子

谥号:定王

在位:公元前606 年-公元前586 年


周定王姬瑜(?-前586年),姓姬,名瑜,中国东周第9代天子,前606年—前586年在位,周定王是匡王之弟。定王在位21年而卒,子夷立,为简王。


定王即位之时,大诸侯国对周王朝及周天子已无尊敬可言,中央权力继续削弱。周定王年间,当时的春秋霸主楚庄王在东周都城洛邑附近阅兵,他还询问东周大臣皇宫里的九鼎有多重,暗示他已经有了代周称王的野心。定王闻讯,匆忙派大臣去慰劳楚庄王,这才作罢。


定王十三年(前594年),楚围宋时,造成“易子而食”的惨剧,使社会生产遭到破坏并阻碍了人口的发展。真实地说明了诸侯争霸是以百姓的生命和生活为代价的。


周匡王六年(甲寅,公元前607年)十月,姬班病死,其弟弟姬瑜继承王位。姬瑜在位时,楚国在楚庄王的治理下强大了起来。楚庄王在继位之初的三年内,不理政事,沉湎在腐朽的生活之中。后经大臣们的劝说,他才逐渐振作,表示“三年不蜚(飞),蜚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并开始整顿朝政,实行改革,扩充军队,从而增强了国力,攻灭了一些小国。


周定王元年(乙卯,公元前606年)春,楚庄王又带兵攻伐陆浑(今河南省嵩县北部)的戎族事后,并在周王朝的边境上阅兵示威,吓得姬瑜赶忙派大臣王孙满去慰劳楚军。楚庄王劈头就问周朝都城宗庙内九鼎的“小大轻重”。九鼎是天子权力的象征,问九鼎的重量,也就意味着有觊觎天子权位的野心。经过王孙满的驳斥,楚庄王才引兵退去。这件事,史称“问鼎中原”


周定王二十一年(乙亥,公元前586年)十一月,在位21年的姬瑜病死,其儿子姬夷继承王位,是为周简王。


周简王姬夷

中国东周第十代天子

谥号:简王

在位:公元前585年—公元前572年


周简王姬夷(?-前572年),姬姓,名夷,周定王之子,东周第十位君王。前585年-前572年在位,共在位十四年。


他在位时,周天子的权威已经荡然无存。但这时,除了晋、楚、秦、宋、郑等国相互攻伐不止以外,位于东南地区的吴国兴起,屡次攻入楚国,卷入了春秋混战的行列。


公元前572年九月,周简王病死,谥“简王”。他死后,葬处不明。周简王子姬泄心即位,是为周灵王。


周灵王姬泄心

中国东周第十一代天子

谥号:灵王

在位:公元前571 年-公元前545 年

主要事件:宠爱姬晋,弭兵会盟


周灵王姬泄心(?-前545年),姓姬,名泄心,是周简王之子,东周第11代国王,在位27年。


《列仙传》中记载:周灵王的长子太子晋天性聪明,善吹笙,立他为太子,不幸早逝。公元前545年十一月的某天夜里,周灵王梦见太子骑着白鹤来迎接他。传位于次子王子贵,癸巳日,病死。孔子在周灵王二十一年出生于鲁。


周灵王姬泄心在位期间,周朝国势日益衰败,周天子威信日益低落。各诸侯国通过战争扩张势力,大诸侯国无视周君。强国伐弱国,连年战争,民生疾苦。


公元前546年7月,宋国大夫向成约晋、楚两国在宋国都城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会盟,调停两国间的战争,晋、楚、宋、鲁、卫、陈、郑、曹、许、蔡等十国的有势力的大夫都参加了会会盟约定各国间停止战争,奉晋、楚两国为共同霸主,平分霸权,谁破坏协议,各国共讨盟。之。这次大会史称“弭兵会盟”


“弭兵会盟”后的10多年间,因为楚国专注于对付吴国,晋国则忙于应付内事,无力开战,所以参与会盟的10个国家没有发生过战争。然而,各国内部的争权斗争却异常尖锐。


“弭兵会盟”成为春秋时期两个阶段的分水岭。会盟以前以诸侯国之间的兼并为主,会盟以后却以各国内部大夫间的兼并为主,各国社会正酝酿着巨大的变化,阶级矛盾趋于尖锐。如公元前555年,郑国执政大臣子孔专制,国人不满,在子展、子西率领下攻杀了子孔。同年,莒国国君犁比公暴虐百姓,国人愤而杀死了他。公元前550年,陈国贵族庆氏强征庶民筑城。筑城时,夹板脱落了,监督筑城的庆氏以残杀庶民来惩罚,“役人”怒而举行暴动,分别杀死了以庆虎、庆寅为首的大小监工。这次起义吓得陈国的贵族胆战心惊,惊呼难以再统治下去了。


姬泄心的长子姬晋天性聪明,喜欢吹笙,能吹奏出如同凤凰欢鸣一般的乐曲,令人陶醉。姬泄心对他十分钟爱,立他为太子。不料,太子于17岁时突然得病身亡,姬泄心哀痛欲绝。传说当时有人见灵王如此悲伤,担心这有损他的健康,就利用迷信编造了一段情节劝慰他说:太子在沟岭上,骑着白鹤,吹着笙。他要农夫转告灵王,暂不必挂念,他现随仙人浮丘公居住在嵩山,十分快乐。姬泄心听了却反而更加怀念太子,日夜不宁,神情恍惚。公元前545年11月的天深夜,姬泄心迷迷糊糊入睡,梦见太子骑着白鹤来迎接他。他惊醒后说:"我儿来迎我我应当走了。”于是命令传位于次子姬贵。癸巳日,姬泄心病死。姬贵即位,是为周景王。


周景王姬贵

中国东周第十二代天子

谥号:景王

在位:公元前544年-公元前521年


周景王姬贵(?-前520年),姓姬,名贵,是周灵王的儿子。东周第十二任君主,在位25年。


周景王在位时,财政困难,连器皿都要向各国乞讨。有一次,景王宴请晋国大臣知文子荀跞,指着鲁国送来的酒壶说:“各国都有器物送给王室,为何晋国没有?”荀跞答不出来,让副使籍谈答覆,籍谈说当初晋国受封时,未赐以礼器,现在晋国忙于对付戎狄,自然送不出礼物来。周景王列数了王室赐给晋的土地器物,讽刺其“数典而忘其祖”,这是“数典忘祖”的典故。此时周天子的地位已经一落千丈。


因太子寿早死,周景王又立王子猛为太子,却宠爱庶长子王子朝,还一度打算刺杀支持王子猛的单穆公、刘文公。公元前520年四月,周景王病重,嘱咐宾孟要扶立王子朝。王子朝未及时立为嗣君,景王却突然病死,由王子猛即位。


周悼王姬猛

中国东周第十三代天子

谥号:悼王

在位:公元前520 年-公元前520 年


周悼王姬猛(?-前520年),姓姬,名猛,中国东周君主,谥号悼王,未即位时称王子猛,即位后称王猛。他是周景王的儿子,景王病重时,嘱咐大夫宾孟立王子朝。景王死,国人立王子猛为王,是为悼王。悼王后来被王子朝杀死。


周悼王为周景王之子。《左传》记载周景王十八年(前527年),其太子寿和王后去世。其后围绕着周景王的太子人选,朝中形成了对立的两派。一派为支持王子猛的大夫单子单穆公、刘子刘文公。另一派支持王子朝,以王子朝之傅宾起(又称为“宾孟”)为代表。周景王宠爱王子朝,并杀王子猛之傅下门子(见《国语·周语下第三》,取徐元诰《国语集解》之解释)。


周景王二十五年夏四月,景王命令公卿随同自己前往北山田猎。景王计划趁此杀死单子、刘子,然后册立王子朝为太子。但计划尚未实行,周景王突然驾崩,按《左传》的说法是死于心脏病。王子猛即位为王,单子杀宾起,王猛之位初定。即位之时王猛的身份,据《史记·周本纪》是“长子”,按《国语集解》之说是景王朝的太子,对此《左传》无明确记载。《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记载的王子朝告诸侯文,强调了王后无子的情况下,应该立长子为太子的礼制,而批评单子、刘子为私利而立少子的行为。由此可见,王子朝和王子猛都不是景王的王后之子。而王子朝比王子猛年长。


周敬王姬匄

中国东周第十四代天子

谥号:敬王

在位:公元前519 年-公元前477 年


周敬王姬匄(?-前477年),姓姬,名匄(音同“丐”),中国东周君主,谥号敬王。他是周景王的儿子,周悼王同母弟。


周敬王姬句在悼王病死后,由刘卷、单旗扶持继位,居于翟泉,时人称为“东王”姬句在位期间,吴国也强盛了起来,积极参加争霸。公元前515年,吴王诸樊的儿子公子光在从楚国逃亡来的贵族伍子胥(名员)的协助下,指使勇士专诸将匕首藏在鱼腹中,乘宴会上进食的机会,刺杀了公子光的堂弟、国君僚,夺取了王位。公子光登上了王位,史称吴王阖闾


阖闾成为吴王之后,采用伍子胥的计策,用几支军队轮番骚扰、攻掠楚国,使楚军手忙脚乱穷于应付。公元前506年,阖闾又以伍子胥为谋主,大军事家、齐国人孙武为将军,统帅数万大军攻楚,五战五捷,攻入了楚国都城郢 (今湖北省江陵市北),楚昭王逃亡在外。楚国大臣申包胥见国破君逃,赶往秦国乞求救兵。秦哀公犹豫不决,申包胥便在宫门外哀哭了七天七夜水米不入,从而感动了秦哀公,下令发兵。经过几个月的激战,加上吴国发生了内讧,才打败了吴军。楚昭王回到郅,怕吴军再来,就迁都到若(今湖北省宜城东南)。这场大战,长达10个多月,史称“吴楚郢都之战”


公元前496年,阖闾乘越国(都城在今浙江省绍兴市)国君允常死,子勾践初立之机,不听伍子胥的劝阻,出兵攻越,勾践带兵北上迎战,两军会战于携李(今浙江省嘉兴市西南)。吴军阵容严整,勾践组织敢死队两次冲锋都失利,又强令三队死囚将刀架在自己脖子上,朝着吴军高喊:“两军对阵,我们违犯了军令,不配为军人,该死罪,现在甘愿以死赎罪。”喊罢,一个个自刎,仆地而亡。这惊心动魄的场面震惊了吴军,松懈了他们的斗志。越军乘机擂动战鼓猛扑过去,使吴军大败,阖闾也被越将灵姑砍去了一个大脚趾,死于回师途中。其子夫差继位发誓要报此杀父之仇。这场大战,史称“吴越携李之战”。两年后(公元前494年),夫差以伍子胥为大将,伯为副将,倾全国之兵攻越。越王勾践不听谋士范蠡和文种的劝阻,贸然出兵会战,在夫椒(今江苏省太湖椒山)之战中,被吴军击败。勾践率领主力部队5000人退守都城会稽,被吴军包围。越王勾践这才听从文种的建议,以卑词重礼求降。伍子胥力谏夫差杀勾践灭越国,以免后患;伯韶因为收受了越国的贿赂,竭力劝说夫差受降。夫差听从了伯的建议。


越国投降后,勾践和夫人及臣吏300人被押往吴国。勾践为吴王驾车养马,夫人打扫官室。他俩居于囚室,秽衣恶食,受尽屈辱。经过整整3年,历尽艰险,又仗着伯阻止了伍子胥除掉他俩的主张,终于被赦免回国。从此,勾践君臣制定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复国计划一方面不断地将西施、郑旦等美女和财物贡奉夫差,以结欢心,并且借此助长夫差的骄奢淫逸;一方面积极发展生产,繁息人户,整饬内政,招集贤才,加强军备,暗中养精蓄锐。为了激励自己,勾践特意给自己安排了艰苦的生活环境,睡的是草堆,吃的是粗茶淡饭,还在门口挂一只苦胆,出入时都要舔尝一下,以使自己牢记往日的耻辱和复国的志向,这就是流传千古的“卧薪尝胆”。越国逐渐恢复、强盛起来。


伍子胥眼见夫差放虎归山,养虎为患,再次劝谏夫差攻灭越国,杀死勾践。夫差不听,加上伯話的谗言,夫差赐剑伍子胥命他自?N樽玉阊鎏斐ぬ舅担骸拔宜篮螅业乃酃以诠盟?今江苏省苏州市)城的东门吧,我要看着越军攻入姑苏。”果然,两年后即公元前482年,勾践乘夫差北上到黄池(今河南省封丘县西南)与晋、鲁会盟之机,统帅50000大军直捣吴国,经过3天激战,攻克姑苏,活捉吴太子友。夫差闻讯回师,与勾践和。


4年后,勾践再次伐吴,三战三捷,第二次攻入姑苏。公元前473年冬,越军第三次攻入姑苏,夫差被围于姑苏山上(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南),只得派人向勾践乞降为臣。在范蠡的劝阻下,勾践没有应允。夫差羞愧难言而自杀。


姬匀在位时的公元前478年,卫国工匠们(手工业奴隶》因为受不了卫庄公的虐待,发生了暴动,包围了王宫。卫庄公求饶不成,只得带着太子疾和公子青从宫墙北面跳墙逃命,把腿也摔断了。这时卫都城附近受过卫庄公残害的“戎州人”也赶来,先杀死了太子疾和公子青。卫庄公逃入我州己氏家中,哀求说:“救我一命吧,我把玉璧送给你。己氏的妻子曾经无辜地被卫庄公剪光一头美发拿去给卫庄公夫人做了假发,这时便怒斥说:“我杀了你,那块玉还是我的!”就杀死了卫庄公。这次工匠暴动沉重地打击了卫国的奴隶主统治集团,把奴隶主吓得胆战心惊。


姬句在位期间,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度过了他忙碌的中年和晚年。孔子名丘鲁国陬(名邹)邑(今山东省曲阜县东南)人。他提出了一套维护正在崩溃的奴隶制度的政治主张和理论根据。他的保守思想后来被封建统治者加以改造和利用,成为维护封建制度和统治人民的精神工具。孔子兴办私学,扩大教育对象,在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上也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相传他晚年编订了古代文化典籍《诗经》,《尚书》、《春秋》,为保存和发展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作出了重要贡献。


敬王继位后,和西王姬朝长期相互攻伐,争夺帝位。六年后,他在晋兵帮助下,击败姬朝,巩固了王位。

公元前476年,姬句病死,死后的庙号为敬王。


周元王姬仁

中国东周第十五代天子

谥号:元王

在位:公元前475年-公元前469年


周元王姬仁(?-前469年),姓姬,名仁,中国东周君主,在位8年,为周敬王之子。


姬仁在位期间,越王勾践攻灭吴国后,统帅大军乘胜北渡淮河,在徐(今山东省滕州南)约齐、晋、鲁、宋等国会盟。会盟后,派人给姬仁送去贡品,姬仁也回赠勾践以祭祖用的肉,册命他为伯,承认他处于诸侯的领袖地位,勾践成为一时的霸主。


周元王是周敬王的儿子,名为姬仁。姓名中有个仁字。这个仁是孔孟学说中最重要的挖核心显然王子朝的叛乱严重的刺激着周敬王的内心,在颠沛流离的平乱途中,周敬王与游走列国的孔子恐怕有着相似的体验,就是生不逢时时不我与。

孔子的那套君君臣臣理念,与周王室倡导的嫡长子继承等制度一脉相承。孔子的名声也在周敬王的儿子周元王执政后期逐渐达到巅峰,这似乎是仁义的一种光环,也或者是周王室的仁义礼信,在孔子的鞭策下回光返照。


周敬王为自己的继承者取名为仁,不难猜到,他希望自己的儿子可以成为一代仁君。这种幻想在数代周王的理念中都曾经出现,他们既希望自己仁,更希望诸侯仁。诸侯仁的根本,就在于不与周王室抢夺土地,不与周王室炫耀权威。之所以说是幻想,此时的诸侯们,在开疆拓土的征程上越走越远,萌生在历代诸侯霸主内心深处的那种权霸天下的野心,当然不会顾及周王室的一厢情愿。这个时代需要的不是仁君,这个时代需要霸主。


周王室的衰微可见一般,于是司马迁给后世提出个春秋战国的命题,这个时代本身是跟《春秋》有关系。《春秋》一书的编撰,源自孔子。因孔子卒于公元前479年,后世所知《春秋》,也便止于此时,这也就成为后世划分春秋战国的根据。


春秋,在消耗了中原大国们上百年的国力后,渐渐进入势均力敌和互为擎制的新常态。南方也出现了短暂强大的吴国和越国。周元王时期,越国勾践侵灭吴国,北进中原,在齐鲁大地上与齐、晋、鲁、宋等国会盟,想要在中原占据一席之地。


此时的中原,晋、齐强国已呈现没落之势,如齐桓公晋文公如此霸主人物,已再难出现,几代君主大多管理国政多呈守势,便也认同这个南方的小国越国,勾践便此成为霸主。为了彰显自己的国力,勾践派人为周元王姬仁送去贡品,会盟之时为周王上贡的行为,历来为霸主所青睐。作为周王的姬仁,自然懂得其中的深刻道理,也回赠勾践以祭祖用的肉,册命他为伯,承认他处于诸侯的领袖地位。

作为离孔子逝世最近的周朝天子,一个逝世结束旧时代,一个登基开启新时代,就算是有勾践如此人物,也无法改变时代的命运,乱世依然是乱世,春秋结束,战国开启。


公元前469年冬,姬仁病死,谥号为元王。其子姬介继位,是为周贞定王。


周贞王姬介

中国东周第十六代天子

谥号:贞王

在位:公元前468 年-公元前441 年


周贞王姬介(?-前441年),姬姓,名介,中国东周君主,在位28年。


姬介在位期间的公元前453年,晋国的三家大夫赵襄子、韩康子、魏桓子在陆续并吞了其他贵族后,共同攻灭了最后一家贵族智伯,形成实际上的三个国家(赵国、韩国、魏国),晋国国君晋幽公反而要分别向他们朝贡。公元前441年春,姬介病死。姬介死后的谥号为贞定王。


姬介,中国诸侯争霸时代、战国时期东周王朝的第十五任王,其祖父是东周王朝第十三任周敬王姬句,其父是东周王朝十四任周元王姬仁。


周元王七年(壬申,公元前469年)冬,在位7年的周元王姬仁病,其子姬介继承王位,是为周贞定王。但是,清朝学者黄式三在其《周季编略》中,则认为周王介的谥号'贞定王’说法是一个错误。他指出:《史记·周本纪》中周王介被称为定王,与姬瑜同谥,而黄式三本人认为此处史记是沿袭了《国语》的错误记载:黄式三称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按照《世本》和《史记》等称周王介为贞王或定王的记载,臆造了'周贞定王’的称谓,司马贞《史记索隐》就对皇甫谧的做法提出过批评。然而,后世学者多从皇甫谧,黄式三认为应根据《国语》韦昭注和司马贞《史记索隐》的说法,而称周王介为周贞王。周贞定王十六年(戊子,公元前453年),晋国三家大夫赵襄子、韩康子、魏桓子在陆续并吞其他贵族后,共同攻灭最后一家贵族智伯,形成实际上的三个国家(赵国、韩国、魏国)晋国国君幽公反而要分别向他们朝贡。


周贞定王二十八年(庚子,公元前441年)春,在位28年的周贞定王姬介薨,其长子姬疾继承王位,是为周哀王。然而,姬疾在位仅3月,就被自己的弟弟姬叔袭杀。但是,姬叔即位也只5个月时,又被另一个弟弟姬嵬所杀,被追谥为周思王'姬嵬自立为王,是为周考王。


周哀王姬去疾

中国东周第十七代天子

谥号:哀王

在位:公元前441 年-公元前441 年


周哀王姬去疾(?-前441年),姓姬,名去疾,东周君主,为周贞定王长子。前441年即位,《史记·周本纪》称哀王在位仅三个月,为弟叔袭杀害,谥号为哀王。


周贞王二十八年(庚子,公元前441年)春,在位28年的姬介病死,其长子姬疾继承王位。周哀王的时候,王室的权力地位斗争开始异常激烈。


姬去疾只在位三个月,就被自己的弟弟姬叔袭杀,追谥为周哀王。姬叔即位五个月又被另一个弟弟姬嵬所杀,追谥为周思王。最后,由姬介另一个儿子姬嵬继承王位,为周考王。


《史记·卷四·周本纪第四》:二十八年,定王崩,长子去疾立,是为哀王。哀王立三月,弟叔袭杀哀王而自立,是为思王。思王立五月,少弟嵬攻杀思王而自立,是为考王。此三王皆定王之子。考王十五年,崩,子威烈王午立。考王封其弟于河南,是为桓公,以续周公之官职。桓公卒,子威公代立。威公卒,子惠公代立,乃封其少子於巩以奉王,号东周惠公。


周思王姬叔袭

中国东周第十八代天子

谥号:思王

在位:公元前441年-公元前441年


周思王姬叔袭(?-前441年),姓姬,名叔袭,东周君主,为周贞定王之子,周哀王之弟。


前441年,叔袭杀害周哀王即位,为周思王;在位仅五个月,八月又被弟王子嵬所杀。


东周的王室斗争虽然很激烈,但相对于当时的各诸侯国来说还是比较温和的。在东周早期,虽然一直与“兄弟夺权”相伴,最危险的一次是襄王时期的“子带之乱”,但真正能以非嫡子的身份成功继位者却没有。


时代发展到春秋末期,正如孔子所说“礼崩乐坏”了,周王室也开始向诸侯看齐了,发生了悼王、王子朝(姬朝)、敬王三兄弟厮咬的事,最后以敬王胜出告终。周敬王是周景王的三儿子,却得以继承王位,而且还是继承了其兄长周悼王的王位,于是周王室首次出现了非嫡长子继位和兄终弟及现象。


敬王之后的元王和贞定王安静了两代,贞定王一死,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兄弟相残。


贞定王的长子姬去疾本来是正常继位的,可是在位仅3个月就被其弟弟姬叔杀死。姬叔杀兄后,即自立为王,史称周思王。“思”在谥号里不是什么好词儿,因为周思王杀兄自立不到5个月,就走了和他哥哥哀王一样的路——被另一个弟弟姬嵬杀死。


姬嵬照着姬叔的样子,杀兄自立,史称周考王。


周考王姬嵬

中国东周第十九代天子

谥号:考王

在位:公元前441 年-公元前426 年


周考王姬嵬(?—前426年),为东周第二十代国王周考王,为周贞定王之子、周哀王与周思王之弟。西元前441年,姬嵬杀害周思王自立,是为周考王。而西元前440年,周考王封其弟姬揭於河南,是为西周桓公,形成周朝领土内的西周小国,周朝的领土便更为缩小。前426年周考王死去,姬午接替即位,是为周威烈王。


周考王,名姬嵬(公元前?~前426年)。贞定王子。攻杀兄思王而继位。在位15年,病死。葬处不明。周考王姬嵬在位期间,封弟姬揭于王城,以继续周公的官职,史称周桓公。时人称此国为“西周”。周桓公死,传位于子威公。威公死,传位于惠公。惠公长子史称西周公。惠公又封少于班于巩(今河南省巩县西南),史称“东周”。这样,在周王室的领地内,又建立了 “西周”、“东周”两个小国。姬嵬死后的庙号为考王。全谥为周考哲王,《帝王世纪》云“考哲王”,或曰“考悊王”。汉族,姬姓,名嵬。周贞定王之子,周哀王与周思王之弟。公元前441年,姬嵬杀害其兄周思王自立,是为周考王,在位15年。公元前426年周考王去世,其子姬午接替即位,是为周威烈王。谥法云:“大虑行节曰考”。葬处不明。


公元前440年,周考王封其弟姬揭於河南,是为西周桓公。周桓公死,传位于子威公。威公死,传位于惠公。惠公长子史称西周公。惠公又封少于班于巩(今河南省巩县西南),史称“东周”。这样,在周王室的领地内,又建立了 “西周”、“东周”两个小国,周朝地盘越来越小,只剩下一座宫殿和几户人家以及几千军队那么小。考王姬嵬在位期间,越国日益强大,和齐国、晋国、楚国成为中原霸主,越王灭了滕国,开始向中原发展。


大周以分封立天下。所谓分封,就是天子把属于自己主权的土地,分封给诸侯。中国在周朝之前,诸侯们本来就对自己的领土都拥有完全的“主权”,天子不过是众诸侯中最强最大的一个;在大周之后,实行的是郡县制或者说皇权专制(政治上是郡县制,但论到经济则相当于或者说比同于欧洲的封建社会),天下一切权力都是皇帝的,任何人也不能分一杯羹。所以,真正的分封制,只有周朝,周天子对天下拥有主权,但却将这种主权分包给诸侯;诸侯的主权来自天子,也受制于天子。


西周靠分封建国,东周也是以分封自保。但是分封制的有一个致使的缺点,就是土地是有限的,越分越少。从西周到东周,周天子的领土从最初的方圆千里,最后缩小到只有洛阳周围那一块地方了。可是即使到了这个地步,周朝还是坚持搞分封,因为只有分封才能实现天子的“自保”。进行最后一次分封的周天子,就是杀思王而自立的考王。因为周考王是杀思王而自立,而之前周思王又是杀悼王而自立,所以周考王即位后最害怕的事情,就是担心他最小的弟弟姬揭,也有样学样,杀自己再自立。冥思苦想之后,周考做出一个痛苦的决定,就是将已经非常有限的领土,进一步分封。当时周天子手里已经没有多少地盘了,主要的城市就是一个旧都王朝,一个新都成周(还都是在今天洛阳市的辖区之内)成周作为国都当然不能分出去了,考王就把王城,封给了小弟弟姬揭。王城本来就是周的旧都,而且当时周朝已经没有周公,考王干脆就加封姬揭为周公,以王城为周公国的都城。这样姬揭虽然没有当上周天子,却当上了周公,自然不会再找考王的麻烦了。周考王通过分封的办法以,避免了再一次的“杀兄自立”,也保住了自己的命,至于代价,就是使本来已经非常小的周朝领土小到了不能再进行任何分封的地步了。


但是这里还有一个小尾巴,就是姬揭死后谥号是桓公,桓公再传位给儿子威公,威公又传给惠公。惠公有两个儿子,长子史和少子班,长子史继承了周公的爵位,而少子班则被封于巩(今天的河南省巩县西南)于是,一个西周国又分成了西周国和东周国两个小国。大周王室,真是把分封进行到底了。东周里分封出“西周”的周天子周考王姬嵬(?—前426年),全谥为周考哲王,《帝王世纪》云“考哲王”,或曰“考悊王”。


周威烈王姬午

中国东周第二十代天子

谥号:威烈王

在位:公元前425 年-公元前402 年


周威烈王姬午(?-前402年),姬姓,名午,为周考王之子,中国东周第二十代国王。


周考王十五年,崩,周威烈王即立。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封晋国大夫韩虔、赵籍、魏斯为韩侯、赵侯、魏侯,这是历史上著名的“三家分晋”。三家分晋标志着春秋时代的结束,紧接着是战国时代的来临,本年也是司马光《资治通鉴》记载的起点,司马光还为三家分晋一事发表长篇的感言。周威烈王在位二十四年(前402年),病死,葬于今河南省洛阳市,其子姬骄即位。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公元前403年),他封晋国大夫韩虔、赵籍、魏斯为韩侯、赵侯、魏侯,此即“三家分晋”。


魏国当时的国君是魏文侯斯,他任用著名政治家李悝进行改革,使魏国很快富强起来,成为战国初期的头号强国。


赵国国君烈侯也任用公孙连等一批贤能之士整顿吏治,提高统治机构效率,节省财政开支,使赵国逐渐强盛起来。


周威烈王二十四年(己卯,公元前402年),在位24年的姬午病死,葬于今河南省洛阳市。其儿子姬骄继承王位,为周安王。  


周安王姬骄

中国东周第二十一代天子

谥号:安王

在位:公元前401年-公元前376年


周安王姬骄(?-前376年),多字谥为周元安王,姓姬,名骄,为周威烈王之子,中国东周第二十一代国王。安王元年是前401年。


周安王,名为姬骄,周威烈王的儿子。公元前390年的一个清晨,东方的太阳阴沉黯淡,在阴云中残喘着柔光。西周王城里,周安王的继位大典正在进行。


这一年里,吴起在魏国受到排斥,在前往楚国的漫漫长路上,听着蹬蹬的马蹄声,吴起并不知道自己的前途会是如何,他也不知道自己将在楚国受到重用,开启时代的变革大势。他当然也不知道,楚国将是他的坟墓。


这一年里,商鞅在卫国出生。这个卫国的没落贵族,这个受殷商文化熏陶的天才,他已经对腐朽的周王室绝望,他将在不久的将来,用他骨子里的不循常理,用殷商故地孕育出来的理念,发动一场变革,为周王室的衰退再添一把火。


这一年里,墨子去世。可是墨子所倡导的“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命”等主张,成为天下百姓认同的至理名言,周王室们的贵族们也多崇尚墨子理念,可是诸侯们虽然认同墨子,却不愿施行墨子的理念,因为这样的时代还未来到。不过,墨家派系,已然形成。


周安王在这样的是时代里继位,注定是落寞的。周王室喜欢的不是诸侯们喜欢的,诸侯们觊觎的是周王室即将守不住的。孔子的君君臣臣,在后世可以成为朝堂之策,此时却不能。


周安王的父亲周威烈王,就曾干过册封韩赵魏为诸侯的蠢事,要知道韩赵魏的身份,归根结底仅仅是属于晋国的家臣。以正统王室之名,册封家臣逾越诸侯之位。上梁不正下梁歪,周威烈王给儿子周安王开了坏头。


周安王继位后,肆意放纵君臣的行为,韩赵魏更是玩的不亦乐乎,最后干脆把晋国末代君主晋静公赶出晋国王城,彻底瓜分晋国疆域。


当年的齐国旧王室也已衰落,齐国大夫田和,也就是那个来自陈国的陈田家族,逐渐把持王权,代理齐国朝政。周安王也如父亲般,干出昏招册封齐国大夫田和为诸侯,是此齐国王权旁落,姜氏齐国衰亡。


周烈王姬喜

中国东周第二十二代天子

谥号:烈王、夷烈王

在位:公元前377年-公元前369年


周烈王姬喜(公元前401年-公元前369年),又称周夷烈王,姓姬,名喜,中国东周君主,在位7年。周烈王是周安王之子。周烈王在位期间,秦献公迁都栎阳(今陕西省临潼市),开启秦国强盛的序幕。周烈王五年(庚戌,前371年),秦献公发兵攻占韩国六座城市。烈王六年(前370年)齐威王朝见周天子,威王贤名更盛。


姬喜,中国诸侯争霸时代、战国时期东周王朝的第十九任王,其祖父是东周王朝第十七任周威烈王姬午,其父是东周王朝第十八任周安王姬骄。


周安王二十六年(乙巳,公元前376年),在位26年的周安王姬骄薨,其儿子姬喜继承王位,是为周烈王。姬喜在位期间,也是秦献公在位的后期。秦献公当政时,废除野蛮的殉葬制度,将国都由雍(今陕西风翔)迁至东部栎阳(今陕西临潼市),以便向东发展和接受先进的文化影响,摆脱旧贵族势力以及整顿内政、加强王权。


周烈王五年(庚戌,公元前371年),秦献公发兵攻占韩国六座城池,这成为秦向东发展的开始。


周烈王六年(辛亥,公元前370年),齐桓公田午,前往洛阳朝觐姬喜。是时周王朝权力没落,周天子几乎被人们遗忘。田午此举,使得列国瞩目。


周烈王七年(壬子,公元前369年),在位7年的周烈王姬喜薨,其弟姬扁继承王位,是为周显王。


周显王姬扁

中国东周第二十三代天子

谥号:显王

在位:公元前368 年-公元前321 年


周显王姬扁(?-前321年),又称周显圣王或周显声王,姓姬,名扁,中国东周君主,在位48年,为周烈王之弟。


周显王五年(前364年)发生河西之战,秦献公亲率主力进至河东,秦将章蟜在石门山(今山西省运城市西南)大败魏军,斩首6万。由于赵国出兵救援魏国,秦才退兵。此战为秦国对魏国的首次重大胜利,诸侯震动,周显王亦祝贺“献公称伯”,并颁赏他绣着黼黻图案的服饰。


周显王十三年(前356年),秦国商鞅变法。周显王十六年(前353年)发生桂陵之战,周显王二十八年(前341年)发生马陵之战。


姬扁,也称‘周显圣王’或‘周显声王’、‘周安王子’,中国诸侯争霸时代、战国时期东周王朝的第二十任王,其祖父是东周王朝第十七任周威烈王姬午,其父是东周王朝第十八任周安王姬骄,其兄是东周王朝第十九任周烈王姬喜。


周烈王七年(壬子,公元前369年),在位7年的周烈王姬喜薨,其弟姬扁继承王位,是为周显王。姬扁在位期间,诸侯国的变法发展到高潮。战国七雄在先后进行变法后,展开了更为激烈的兼并战争。


周显王二十六年(戊寅,公元前343年),姬扁正式晋封秦孝公嬴渠梁为‘西伯’,各国君主皆致贺。


周显王四十八年(庚子,公元前321年),在位48年的周显王姬扁薨,其儿子姬定继承王位,是为周慎靓王。


周慎靓王姬定

中国东周第二十四代天子

谥号:慎靓王

在位:公元前320 年-公元前315 年


周慎靓王姬定(?-前315年),姓姬,名定,一名顺,东周君主,在位6年,为周显王之子。公元前315年,周王定病死,谥号为慎靓王。


姬定,中国诸侯争霸时代、战国时期东周王朝的第二十一任王,其祖父是东周王朝第十八任周安王姬骄,其父是东周王朝第二十任周显王姬扁。


周显王四十八年(庚子,公元前321年),在位48年的周显王姬扁薨,其儿子姬定继承王位,是为周慎靓王。姬定在位期间,战国七雄为壮大自己的势力,各自找寻盟友,有时几个较弱的国家联合攻打一个强国,称为‘合纵’;有时一个或两个强国(主要是秦国和齐国)联合,攻打较弱的国家,称为‘连横’。这时,一些游说之士研究天下形势后,奔走于各国之间,劝说国君进行合纵或连横,历史上称他们为‘纵横家’。


周慎靓王六年(丙午,公元前315年),在位6年的周慎靓王姬定薨,其儿子姬延继承王位,是为周郝王。


周赧王姬延

中国东周末代天子

谥号:赧王

在位:公元前314年-公元前256年


周赧王姬延(?-前256年),姓姬,名延,或名赧,皇甫谧说名诞。《竹书纪年》作周隐王,为周慎靓王之子。史文常作王赧,《史记》误为谥号。据传即位于前314年。周赧王在位59年,是周朝在位最长的君主。


他在位时期,周王室的影响力仅限于王畿(现在的洛阳附近,当时是东周的首都)。早在他的祖父周显王在位期间,秦国的势力迅速膨胀,以西戎霸主自居。赧王五十九年,周赧王驾崩。是年,秦昭襄王迁九鼎,占王畿,灭东周。


姬延,亦称王赧,周慎靓王之子,东周第25位君主,也是东周最后一位君主,公元前315-前256年在位,共59年。公元前256年,周赧王崩,宣告东周覆灭,周民东亡,秦取九鼎。后七年,秦庄襄王灭东周国。周赧王在位时期,周王室的影响力仅限于王畿(现在的洛阳附近,当时是东周的首都)。


早在他的祖父周显王在位期间,秦国的势力迅速膨胀,以西戎霸主自居。周赧王时期,秦昭襄王基本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所以无论周赧王是不是一个有道明君,对于挽救危亡的周朝都没有什么作用了。王五十九年,驾崩。是年,秦昭襄王迁九鼎,占王畿,灭东周。周赧王五十九年,西周公降秦,尽献其邑三十六城、民三万,秦尽收其献,归其君于西周国。

當下書房
为振兴强盛国家而读书,为救度利益一切众生而读书;我读,你也读。努力读本科书、努力读课外书,无论任何年龄也不停读书,这是容易取得成功及无负此生的必要条件之一。 为自己而读书是小乘,为国家而读书是中乘,为众生而读书是大乘。#常观世音微语录# ​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