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研究|新年以来油价的行情能持续吗?

财富   财经   2025-01-13 08:22   北京  

贾天楚  崔嵘  李翀  韦昕澄 

新年以来油市等大宗商品市场行情亮丽,主要是在冬季用能高峰期背景下美国宏观经济数据阶段性超预期,叠加交易面地缘冲突等因素的扰动造成的。从宏观面上看,近期美国经济读数连续超预期,增长和通胀两个因子带动商品价格上行;从交易面上看,特朗普就职背景下,对俄罗斯能源的制裁加剧供给紧张及其预期,地缘扰动对油价的影响或在10美元/桶左右,不过预计美国对伊朗原油制裁实质性影响较为有限。向后看,美国制造业阶段性回暖的持续性仍有待观察,当前商品市场趋势性行情可能尚未到来。我们认为,特朗普就职前后地缘的扰动或难结束,油价整体呈现“易涨难跌、脉冲式发酵、波动增大、多次反复”的特点,布伦特原油中枢或位于75美元/桶左右。海外经济与通胀扰动下,下半年中枢或逐渐抬升,全年整体易涨难跌,中枢或位于75-80美元/桶。


事项:


2024年四季度,大宗商品市场整体呈现震荡阴跌的行情,国际油价整体位于70-75美元/桶震荡。新年伊始,大宗商品整体呈现回升行情,油价领涨商品市场。截止2025年1月10日收盘,新年以来布油上涨6.6%。



行情解读:当前油市在冬季用能高峰期背景下,主要受到美国宏观经济数据阶段性超预期,叠加交易面地缘冲突等因素的扰动影响。具体而言:


从宏观面上看,近期美国经济读数连续超预期,经济基本面呈现阶段性震荡回升的现象。增长和通胀两个因子带动商品价格上行。第一,供需两端整体呈现阶段性回升的态势[1]12月美国制造业PMI供需两分项均站上50,分别录得52.5和50.3。一般而言,ISM认为新订单指数高于52.3%,与BLS公布的制造业订单数据增长相一致。而生产分项则时隔6个月重回扩张区间;第二,物价分项存在黏性。12月美国制造业PMI物价分项较11月的50.3回升了2.2个百分点至52.5,高于预期的51.8。同时,中美PPI指数在2024年四季度以来缓慢的回升;第三,就业市场仍保有韧性 [2]2024年12月美国新增非农就业人数大幅高于预期,就业市场整体仍有韧性,医疗保健服务、休闲酒店业、零售业和政府部门是主要贡献项。市场对美国经济预期进一步抬升,四个季度的实际GDP同比增速分别为2.5、2.2、2.0和1.9(彭博一致预期),相较去年的预期进一步上修。经济增长预期抬升带动下油价并未受到美元偏强因素的扰动,表现持续坚挺,而通胀预期抬升亦产生向上的推动作用。


从交易面上看,特朗普就职背景下,美俄冲突的激化加剧供给紧张及其预期,并引发油价上行的扰动,地缘扰动对油价的影响或在10美元/桶左右。尽管美国对伊朗原油制裁实质性影响有限,但我们预计地缘扰动近期仍将支撑油价表现。近期市场在冬季用能高峰期内,欧洲天然气供需偏紧引发能源价格整体上行。此外,地缘冲突的扰动推动市场给供给紧张及其预期定价,引发商品市场上行。第一,(极端情况下)若俄欧原油脱钩或增加全球原油供需缺口约0.4mb/d,对油价影响或在10美元/桶左右。美国财政部表示,对俄罗斯经济实施新一轮制裁,涉及该国两大石油公司及183艘油轮[3]。综合结合俄罗斯海关与kpler数据来看,2021年以来,俄罗斯对欧洲低于原油出口量大幅下降,2021年约为2.4mb/d,而2024年下降至0.4mb/d。极端情况下,若俄欧实现原油贸易脱钩,去冬今春用能高峰期供需缺口或从当前2.1mb/d上升至2.5mb/d,或加剧原油供给紧张程度。结合我们的模型测算[4],对油价的影响或在10美元/桶内;第二,美国对伊朗原油制裁实质性影响有限,地缘扰动短时支撑油价表现。在对伊朗问题上[5],共和党态度更加鹰派,特朗普上台后在伊朗问题上或更加强硬并存在再一次退出“伊核谈判”的可能性。从制裁伊朗原油出口禁运角度看,伊朗原油出口主要集中在中东什叶派国家、中国等亚洲国家,对美欧等西方国家出口规模较为有限,因此预计美国制裁伊朗的实质性影响较为有限。



后市展望:当前地缘扰动尚未结束,油市整体易涨难跌。美国制造业阶段性回暖的持续性仍有待观察,当前商品市场趋势性行情可能尚未到来。具体而言:


从宏观面上看,美国制造业阶段性回暖的持续性仍有待观察,美债高利率震荡压制复苏持续性,商品市场趋势性行情可能尚未到来。经济韧性及通胀预期或进一步影响降息路径,2025年美联储或仍将维持较高的利率中枢。近期美债市场利率进一步抬升,对地产端的压制或仍将持续,制造业领域的改善或仍以阶段性为主。趋势性回升或仍需等待降息效果的产生或财政政策的进一步发力,因此我们认为当前商品市场趋势性行情尚未到来。


从交易面上看,特朗普就职前后地缘扰动或难结束,油价整体呈现“易涨难跌、脉冲式发酵、波动增大、多次反复”的特点,中枢或位于75美元/桶左右。中东地缘冲突的结束或先经历一个烈度脉冲向上的过程,可能对油价存在小幅脉冲性支撑的影响,并增大油市的波动率,短时地缘扰动支撑油价易涨难跌。


整体来看,油市短时脉冲走强后或仍维持偏弱震荡行情。海外经济与通胀扰动下,下半年中枢或逐渐抬升,全年整体易涨难跌。2025年,商品属性是影响油价的核心。在海外经济见底回升以前,商品属性料将略微压制油价走势,整体或仍呈现震荡偏弱行情。不过,在海外经济内需复苏信号确认后,叠加下半年的通胀问题的扰动,油价中枢整体或缓慢抬升。OPEC+大概率缓慢的进入增产周期,美国页岩油进一步增产难度较大,我们预计产量大概在13.5-14mb/d。从金融属性看,美联储不大幅的降息,金融属性对油价的影响相对稳定。综合商品和金融属性的分析来看, 我们预计全年布伦特原油现货价格中枢或位于75-80美元/桶。



风险因素:


海外经济着陆节奏快(慢)于预期;海外通胀读数超预期;我国稳增长政策出台力度、节奏、效果低于预期;海外资源国减产扰动超预期;美联储货币政策超预期变化;特朗普政策扰动超预期;中东和俄乌局势演进超预期。




[1]参考中信证券研究部海外研究组研报《全球制造业2024年12月PMI跟踪点评—12月PMI数据反映美制造业阶段性回暖》(2025-01-10)


[2]参考中信证券研究部海外研究组研报《2024年12月美国非农数据点评—非农强劲,美元和美债利率还会再走高吗?》(2025-01-11)


[3]https://m.gmw.cn/2025-01/11/content_1303944969.htm 


[4]我们曾在《资产跨历史周期比较系列之五—国际油价的宏观预测效力》(2023-06-12)给出油价模型的供给&地缘冲击因子的计量方法


[5]https://m.app.cctv.com/vsetv/detail/C10616/1573f91e9d48448c97d75b36e7b300c6/index.shtml 







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2025年1月12日发布的《大宗商品跟踪点评系列之二—新年以来油价的行情能持续吗? 》报告,具体分析内容(包括相关风险提示等)请详见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是由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的研究部编写。中信证券研究部定位为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的卖方研究团队。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行为。中信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证券的客户。若您并非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应首先联系中信证券机构销售服务部门或经纪业务系统的客户经理,完成投资者适当性匹配,并充分了解该项服务的性质、特点、使用的注意事项以及若不当使用可能会带来的风险或损失,在此之前,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若有任何疑问,敬请发送邮件至信箱kehu@citics.com。

重要声明:


本资料定位为“投资信息参考服务”,而非具体的“投资决策服务”,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需特别关注的是(1)本资料的接收者应当仔细阅读所附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2)本资料所载的信息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是中信证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同时其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也可能会因为使用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中信证券其它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3)投资者在进行具体投资决策前,还须结合自身风险偏好、资金特点等具体情况并配合包括“选股”、“择时”分析在内的各种其它辅助分析手段形成自主决策。为避免对本资料所涉及的研究方法、投资评级、目标价格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4)上述列示的风险事项并未囊括不当使用本资料所涉及的全部风险。投资者不应单纯依靠所接收的相关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须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本订阅号中的所有资料版权均属中信证券。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复制本订阅号中的内容。除经中信证券认可的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中信证券研究
中信证券研究官方公众号,“一号在手,投资无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