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与国军的素质比较

文摘   2024-11-19 04:26   广东  


抗日战争为什么打的那么艰难,真的是因为日本人武器先进吗?其实日军陆军的武器和国军没有代差,性能也基本差不多,最多日军武器的性能要好一点。但日军的官兵素质高出中国军人太多。



对于日军官兵的战术素质,与之交过手的中国将领是这样评价的,台儿庄战役中打败过日军的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评价日本军人时说:


“日本陆军训练之精,战斗力之强,可说举世罕有其匹。用兵行阵时,上至将官,下至士卒,俱按战术战斗原则作战,一丝不乱,令敌人不易有隙可乘。”


陈诚根据武汉会战中国军队70多个师,未能抵挡住日军7个师团的情况总结出“兵在精而不在多”。可见陈诚是认为日军官兵的素质很高,的确是精兵。



李宗仁和陈诚都属于战略和战役级的指挥官,他们能够有如此认识,说明在跟日本人的对战中,是吃过亏的。


而战术级的将领在评价日本士兵的单兵素质,更是直言不讳,抗日名将宋希濂就认为:一个日本兵的作战能力相当于七八名国军士兵。宋希濂还是中央军嫡系,杂牌军可能得是1:10了。


林彪在平型关战斗后也总结道:“他们的步兵也有战斗力,能各自为战,虽打败负伤了,亦有不肯缴枪的。战后只见战场上敌人尸体遍野,却捉不着活的。敌人射击的准确,运动的隐蔽,部队的掌握,都颇见长。”


在中国战场形成对日本军人的评价就是“不怕死,枪法好,会拼刺刀”。




日军素质高的原因除了武士道精神外,还在于日军的文化素质也比较高。二战前期,日本小学教育的普及率近100%,这使得日军士兵普遍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普通士兵基本能达到小学及以上学历,能够识字、阅读简单的文字材料,在理解命令、使用武器装备、掌握基本军事技能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例如,他们能够看懂公文、操作相对复杂的武器装备,也知道如何保养武器,这对于发挥武器装备的效能起到了重要作用。而那时的中国士兵绝大多数都是文盲。



日军的军官大多接受过系统的军事教育,毕业于日本的军事院校。这些军官文化素质更高,在军事理论、战略战术等方面具有很高的素养,具备较强的指挥能力。比如现代化战争的步炮协同配合,空地协同配合,能够充分应用现代化武器装备,制定科学的作战计划。国军军令部、国防部的刘斐、郭汝瑰都是日本陆军大学毕业的,可见老蒋对留日军校生的看重。

旌旗十万
不需要飘渺的神,我们就能理解这个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