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静法答问

文化   2024-11-05 14:16   山东  

守静法答问

 

 

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观念(静,同靖,原意为整治混乱而安定),道家道教尤其重视“静”,又加入“清”的观念,称作“清静”(清,针对重浊、杂乱而言;静,针对动荡、滞塞而言)。《道德经》指明“归根曰静”的归根复命内功,和“知足以静,天下将自正”以化天下的外用。《南华经》指出“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的长生之路。后世道书对静也多有发挥,如《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说:“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存神炼气铭》说心一向纯静后,“神静气安,四大适然,六情沉寂,心安玄境,抱一守中,喜悦日新,名为得道”,又如晋真人所言:“须是澄心定意,打叠精神,无动无作,真清真静,抱元守一,存神固气,乃是真功也。”都强调由清静入道。大体说来,欲入道、欲长生,先须得“静”,所以孟郊《求仙曲》说“仙宗静为根”。因此入静成为道门最真实的功课,诚如《管子·内业》所云“心能执静,道将自定”。而了解静的内涵,也是打开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宝库的一把重要钥匙。

基于道门的经验与理论,我们提出守静法。下面以问答形式加以说明,也略说其实用性。

 

问:什么是守静法?

答:守静法,是为了维持“静态”的简易且又奇妙的方法。静态的境界有层次高低的不同,最高深的,如《道德经》所说“归根曰静”,乃是证道的境界。而最初的静态,如《内经》说“恬淡虚无……精神内守”,《通玄真经》说“静漠恬淡……和愉虚无……外不乱内……内不动和”,即是那种具有良好协调性、高度有序化的虚凝安和状态。静在行住坐卧中都可以出现(从训练的角度说,以直脊端坐为佳),守静法和常说的与动功相对的静功之法有所不同(通常所说的动功、静功是从身体的运动与静止来说的,而守静之静则是从身心境界说的)。

 

问:“虚凝安和”文绉绉的,不好理解,能用大白话说下不?

答:当我们情欲不起、思维暂停,而感知清晰如镜之鉴时,安住于此,外界刺激难以引起心理活动,内在平和自足,这便是最初的静了。情思未现,寂然若“虚”。维系不动,安然若“凝”。恬愉自足,即是“安”。身心空爽而隐序井然,即是“和”。情思不兴,感知如镜,禅宗称此为“寂照”,这是从心理说的。如果只有这种心理的清虚之境,而生理不和,肌肉不一,那么其身尚未得静。

“静”是人们天生就具有的,所谓“人生而静,天之性也”。当我们置身于山中林下或寂静的环境而身心放松时会出现,当我们好睡初醒时或许会出现,这是自然的。当清除心理的散扰昏沉和生理的躁动瘀滞后会显现,这是训练得到的(还有在专注某事某技而身心放松时偶然闯入的)。

 

问:静既然是我们本有的,或训练而有,为何还要“守”?

答:我们说的守静,指维持最初静态,和以守静方式积聚神气以期不断突破而达到“归根曰静”。就最初之静而言,我们现有的习惯已经偏离了静,大脑与身体一刻不闲,不是被各种想法牵引,就是被各种欲望左右,疲倦之后,就进入昏睡。守静是为了纠正这种习惯,而形成以静为主导的状态。再者,训练之中,除了除乱的治标之法外,还有守静的固本之法。

 

问:那守静从何时下手?

答:要守静,先决条件是体会到静境,且当静占主导后才更有效。静显现后,如果静还不占主导地位,不是主心骨、定盘星,守静也不会有太多的功效。从训练的角度说,参照《坐忘枢翼》而言,“静多动少”和“无事则静,事触还动”时宜用此法。“动多静少”和“动静相半”时,仍宜用系念其缘和扫除烦扰的方法。

 

问:“静”与“动”的关系如何?

答:上说之“动”,指不静。从心理说,出现各种乱七八糟的念想思虑(散乱),各种情绪欲求(以喜怒贪嗔为代表),和昏霾沉睡(昏沉)等,就不静了。静与动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状态,但却是相互关联的。比喻而言,静是湛然的蓝天,其他是乌云。收束、消除乌云,蓝天就显现出来了,依佛教天台宗说,这种方法就是系缘止、制心止。如果扩展蓝天的境界,乌云自生自灭,也渐渐消归于蓝天,依天台宗说,这种方法就是体真止。前者是人们通常用的守某一部位或守某种东西和扫除心念的方法,从而达到静境,是治标达本的方法。后者即同守静,是固本治标之法。

 

问:那如何守呢?

答:守的要诀,不外“虚凝”两字。就身心的自然运转而论,在傍晚静夜和平旦之时,健康的身心会出现平和寂然的状态(春秋季最易感受到,可能与温度变化相关),借孟子的话说,此时有“夜气”和“平旦之气”,为了维持这种状态,就需要专注此境。如果身心不静,就先要放松,清除烦扰,再专注此境。平素也一样,先清空,再专注,昏散杂扰等出现后,又清空,又再专注。如果达到虚而凝,凝而虚,虚凝一体时,就成就了守静之功。

 

问:守静之时,能否把注意力放在身体某个部位?

答:守静时直击静境最好。如果为了增加专注度、凝聚力和“积精累气”,也可以守静于身体的某个部位。我们可以守静于山根眉间一带,或泥丸上田,或心窝后,或小腹部丹田、会阴处。守静于上,会抑制心理活动,加大静的程度,这与我们的心理关系密切,一是我们的心理基础(脑神经等)在上,一是我们的感官习惯(如注意眼前)在上。不过,守静于上,最忌用力,只宜象平时稍微专注看东西一样,略有过度,就会发紧发胀,引生不适。守静于心窝后,是较好的方法,有流传颇广的艮背法,其原理目前尚未明晓。守静于丹田,是道门常用的方法,是功夫深入的必经之路。守静于会阴,则常用于丹功的炼精化气阶段。

另外,守静时还可以配合其他一些适合自己的方法,但要知道,其他方法是辅,守静是主,且其他方法也是为了成就虚静。

 

问:守静是不是一味保持静境,而不思维,无情欲,不睡眠?

答:现实生活中,不是一味保持静境,也不可能一味保持静境,而是以静境为底色,在其上点缀正思正欲。其实,静一直是人们的底色,只是杂扰太多,难以察觉而已。经过训练后,就会发现底层的静与情思等的不静并行。而情思等也有正邪的不同,以社会标准而简言之,自利利他的为正,害人害己的为邪。套用《中庸》的话说,即是“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静)。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正思正欲)”。至于睡眠,是人体的本能活动之一,深入静境后,则会是较为特殊的睡眠。

 

问:静境的层次如何?

答:依古人之说,静境有三大层次。一是最初的静境,二是脉住气停的静境,一是归根复命的静境。最初的静境,我们以静心为主,身体为辅,依据训练经验,参照佛书道典,分出六个大阶段:

①不静。通过听闻学习等,了解入静的利益,而向往于静。平时我们心往外散,当回观自己心念时,才发现它如同狂猿野马,难以制伏,所以需要用功将之摄伏。

②安静。着重说外在的安静,将身心安置于静境。心志内摄,趋向于静。

③宁静。去除粗重散乱昏沉贪嗔后,大脑乃至周身有微分空静出现,部分人先从皮肤有空感开始。此空感和身体虚感不一样,虚感是感觉不到身体,外界对身体刺激的苦乐痒痛等感觉微弱乃至为零,空感则有身体的诸多感觉。

④空静。去除较重散乱昏沉贪嗔,虽有少分空静,却难以静心,烦扰与空静相伴,须将它逐步调伏。

⑤寂静。调伏中等散乱昏沉贪嗔,身心进一步调柔,有一分寂静(此寂静因烦扰减少而得名,其静与空静之静实质相同),烦扰如浮泡(此属动静参半之时)。

⑥幽静。化解细烦扰,念想如外来,心静似不动,有坐忘之意,身有凝定之感,寂静空爽(此为静多动少)。从短暂念头空白寂照之境至于外境不入(能听到声音、能有所感触等,但不扰动心思)、内想不出(以概念为基础的抽象思维停息,即停止内在的说话),达到“独立守神,肌肉若一”。在“委志归虚无,念念以为常”的基础下,身心作一分虚豁,深广幽远,精气显发,如绍雍说“天心复处是无心,心到无时无处寻。若谓无心便无事,水中何故却生金”,又如李简易说“蒲团静坐绝所思,神庐出入渐迟迟。氤氲暖气回天谷,正是一阳来复时”,而后将内运。

从精气运化引生诸多身心变化,到脉住气停寂定无心,是另外一个层次的内容。因为没有实际经验,我们不说。

 

问:炼到初层之静,身心有哪些特征呢?

答:大体说来,会出现以下表现:虚灵而专注,疏离而充实,愉悦而堪忍(以上心理觉受);呼吸绵长、口有甘津,气血舒畅、肢体和暖,皮膜饱满、筋骨轻软,腠理润泽、肌肉绵韧,内力持身、三田一贯(以上生理觉受)。乃至感觉身轻如燕,稳如磐石(进一步则是“轻如一鸿毛,重似千秤铁”。这是重量觉受);悠久,飞逝(这是时间觉受);广大,幽深(深入后是所谓“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这是空间觉受)。其特征和婴儿身心状态有很多相似之处,还将随着精气内运更加深化。

 

问:说了这么多,那么守静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具体的利益呢?

答:从心理上说,守静愉悦自足,可以保有本然之真,可以增加专注力、忍耐力,可以化解一些偏执,接近对事物的如实认知。从生理说,入静后,会激活身体的潜在活力,加强肌体的自我修复能力。具体而言,对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诸系统都有良性作用,如副交神经兴奋性增强,受其支配的内脏功能发生改变,嗜酸性白细胞增加,白细胞吞噬功能增高,纠正性激素异常等(参看徐斌等主编《心身医学:心理生理医学基础与临床》第354355页)。身体的协调性也会加强,从事技艺的精准表达度也会提高。

 

问:守静法是现在提出来的?还是前人已经有的?

答:守静法这个概念,是现在提出来的。古人早有守静的观念,如《道德经》有“致虚极,守静笃”(简本作“守中”,中同冲,即冲虚之意)之说,《通玄真经》九守中有“守静”之篇,也有守静的实践,只是没有演述守静之方。

 

问:守静有什么注意事项没有?

答:当然有。人们身心的静境,是在一定条件下达成的,无论是外界影响还是体内变化,都会产生一定的干扰,如果超过了它能抗过的阈值,则会打破其境。即使内气运转,能耐寒暑,但“一蜗之气,不能敌天地寒暑气候”。因此,在环境、衣食、劳逸等方面都要调适方好。




當下書房
为振兴强盛国家而读书,为救度利益一切众生而读书;我读,你也读。努力读本科书、努力读课外书,无论任何年龄也不停读书,这是容易取得成功及无负此生的必要条件之一。 为自己而读书是小乘,为国家而读书是中乘,为众生而读书是大乘。#常观世音微语录# ​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