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县许村蔺姓是蔺相如后裔

文摘   2024-11-01 19:41   山西  
说起历史上的“蔺相如”来,恐怕很少有人不知道他的名字。因为在小学的课本里,就有他“完璧归赵”和“将相和”的故事。有关蔺相如,司马迁在《史记》里,仅记有“蔺相如者,赵人也”等简单文字。那么,蔺相如的故里具体在什么地方呢?
根据史籍记载蔺相如是临汾古县人。在古县的旧县志里关于蔺相如的记载有多条:“蔺相如墓:在县北八十里宝丰村,有水发源於墓旁山下,名蔺河。”“蔺相如故里:即今宝丰村。”根据中国民间几千年来一直信守和沿袭“落叶归根”、“魂归故里”的古老习俗,人在逝世以后一般都要由家人扶送灵柩回归家乡埋葬的情况,可以判断:蔺相如就是古县宝丰村人无疑。
在古县北平镇李(蔺)子坪村南,有一座很高、很大的坟堆。墓前竖立着一块“民国七年(1918)十月立”的墓碑,上面镌刻有“赵上卿蔺相如墓”,“署理安泽县知事”等字样。旁边还有一块“蔺相如墓告示碑”,其文曰:“蔺相如,东周赵国上卿大夫,是我国历史上智勇双全的英雄人物。墓的结构、随墓葬品及茔地周围的附属物,均属重要文物资料。全体人民必须严加保护。如在此兴工动土,需经县人民委员会批准。1960年5月1日。
第三块墓碑上则刻有《蔺相如墓志铭》:“蔺相如诞生於战国时岳霍山古岳阳宝丰里蔺子坪村,赵国人。幼时聪颖过人,臂力无比。先事赵国太监缪贤舍人,后被缪荐之於赵王,带璧使秦,破秦谋计、完璧归赵。功拜为相。前二十九年渑池之会,智抗秦王,捍吾国威,此铁肩浩气,为后人钦仰。相如功高位显,赵将廉颇不服,感而负荆请罪,‘将相和’之典,流芳千古,世人称颂。相如卒后,赵国将士深为缅怀,以帽端土,堆积成坟。兹立此碑,仰其智,赏其勇,敬其贤,激励后人,以表万世。古县北平镇人民政府立。公元2000年3月26日。
据李(蔺)子坪村的老人说,他们村世代相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当年蔺相如魂归故里之日,正当秦国灭亡赵国之时,由于当年蔺相如在渑池会上逼迫秦王击缶,当众羞辱了秦王,所以秦王对相如恨之入骨,必欲斩草除根而后快。所以尽管相如死后秘密发丧,悄悄护送灵柩回归故里,但消息仍然为秦王所知,并派出军队尾追而来,相如的灵柩回乡以后,族人不及祭奠,乃连夜埋葬成坟。为避免秦兵焚尸扬灰和屠戮乡亲,蔺姓全族乃连夜移居赵城,保护了蔺相如长眠之地和蔺氏故里的和平与安宁。“蔺子坪”村名也改变为“李子坪”村。由于蔺相如是一位敢于抵抗秦国暴政和侵略的爱国英雄,所以深受人民群众的热爱和敬仰,其坟茔也一直受到民众的自觉保护。
在现属洪洞县堤村乡的许村,有世居此地的蔺姓家族。许村现有人口4000余人,其中蔺姓人口就有1500余人。由于代远年湮,蔺姓移居此地已经不知有多少年代。
在许村有“蔺氏祖茔”,其遗迹位于村西南1.5公里的山坡上,占地约有4亩,人们称之为“蔺家坟”或“四亩坟”。传说,蔺相如担任赵国上卿后,曾经衣锦还乡,到此祭拜父母,在坟前被酸枣刺挂破了锦袍,他仔细观看了一下弯勾状的酸枣刺,就说了一句“弯勾独害,宜长直刺”,不料这块地里的酸枣弯勾刺竟然长成了直刺。随着这一美丽传说的传播,“蔺墓灵棘”也成为与“广胜飞虹”齐名的“赵城十景”之一。据说,蔺相如在回乡祭祖时,带有大批随行人员,为了防止惊搅百姓,他下令所有随行人员的马匹不许进村,一律拴在村东的官道上,所以这段官道被人们称为“马道”。随后,又将马匹牵送到南石明村东的汾河滩上放牧,在当地留下了蔺相如“放马滩”的历史地名。
从许村蔺相如的遗迹和传说可以推测:蔺相如担任赵国上卿前后,其家人就移居到了许村。蔺相如归葬故里李(蔺)子坪村以后,他的族人为避免秦王的屠戮和迫害,于是全部移居到许村居住;出于方便地祭祀祖先的考虑,蔺氏族人遂把祖茔也迁移到了许村。这一点,可以从许村“蔺氏祖茔”里没有“蔺相如墓”、古县李子坪村却有“蔺相如墓”独自存在的事实得到证明。

周慧斌
寻觅故乡往昔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