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金属作为水系锌离子电池(AZIBs)的通用阳极,具有理论容量高(5855mAh·cm-3)、氧化还原电位低(-0.76 V vs SHE)、无毒环保和储量丰富的优点。然而,由于在阳极界面在水系环境下存在难以避免的副反应,导致枝晶、腐蚀、钝化等不良现象。尤其在高电流密度下,迅速的离子迁移和缓慢的传输动力,造成不均匀的电场与Zn2+通量,严重加剧界面副反应,限制了实际应用。然而,提高循环时的电流密度,利于加快充放电速度、提高功率密度、防止正极溶出、稳定电池容量,进而实现规模化的瞬时能量存储。因此,迫切需要对锌阳极界面做出针对性的保护,以解决AZIBs在高电流密度下迅速失效的问题。近日,受到腈基(-CN)官能团水解转化为羧基(-COOH)这一反应的启发,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水涛副研究员&章炜副教授&孙正明教授首次提出一种通过电场激发亚氨基二乙腈(IDAN)定向水解为亚氨基二乙酸(IDA),实现IDA在负极界面处的富集,并原位络合Zn2+生成亚氨基二乙酸锌(IDA-Zn),从而在锌金属负极表面构筑固态电解质界面(SEI)的方法。该方法避免了以往原位SEI方案中先形成大分子网络后吸附富集的构建顺序,通过电激发使负极界面直接成为IDA的生成场所,从而实现先富集后网络化、由内而外式的组装方式,因而获得更为致密的嵌入式SEI层。该SEI能够有效屏蔽负极侧的电场扰动,抑制界面副反应,优化脱溶剂过程,均匀化电场与Zn2+通量,成功赋予对称电池耐受极端电流密度(100 mA·cm-2)的能力,并获得前所未有的31.5 Ah·cm-2累积电镀容量。在其保护下,即使处于极端贫锌条件(10 μm 厚度锌箔 90% DOD)下,锌负极组装的对称电池依然稳定循环长达440 h。此外,选用NH4V4O10为正极组装的全电池,在20 A·g-1的高电流密度下,2000次循环后仍然具有接近90%的优异保持率,组装的软包电池成功让手机进入快充模式。该工作有效提高了AZIBs在高电流密度下的循环稳定性,拓宽了现有水系锌离子电池的工作环境,为大功率电器供电提供了可能。相关研究成果题以东南大学张汝谦(硕士)、水涛(副研究员)为共同第一作者,标题为“Novel In-SituSEI Fabrication on Zn Anodes for Ultra-High Current Density Tolerance Enabled
by Electrical Excitation-Conjugation of Iminoacetonitriles”在国际知名期刊Energy Environ.
Sci.上发表。⭐先富集与络合原位构筑SEI:电场激发下由IDAN水解而持续产生IDA,同时,界面处生成的IDA将原位捕获Zn2+实现络合网络化,最终形成IDA-Zn的SEI宝华层。经过测试发现,形成SEI的负极界面具有嵌入式、高亲水、绝缘性和高离子电导率的特点,并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电化学稳定性,在长期循环(4000 h)后依旧保持组分不变和表面形貌致密平整。该构筑方法简单、高效、成本低,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各类电解质普适性与宽温湿适用性:SEI在锌盐溶液电解质中的形成,仅依托于腈基在电场激发下水解为羧基的本征属性,而不取决于锌盐的种类。因此,原位构筑的SEI在Zn(SO4)2、Zn(OTf)2、ZnCl2和Zn(ClO4)2四类不同的电解质体系中,均能对锌负极发挥等效的保护作用,实现电流密度耐受度的提升,其组装的全电池也能够应对温度和湿度的变化。
⭐实际测试与理论模拟的紧密结合:充分的表征手段与丰富的电化学数据,结合精确的密度泛函(DFT)计算与有限元(COMSOL)模拟,证实了腈-羧酸的水解转化与SEI的原位构筑过程,证明该体系能够均匀电场与Zn2+离子流,促进Zn2+的脱溶剂化、实现对Zn2+的选择性传输,并屏蔽高电流密度下负极处的电场扰动,有效抑制界面副反应,最终获取具备高电流密度耐受能力的锌负极。
图1. 对SEI保护下的锌负极的表征
(a)在阳极界面形成SEI的动态演化示意图。形成SEI后阳极界面的XPS谱图(b) C 1s, (c) N 1s, (d) O 1s。(e) IDAN、IDA与形成SEI后阳极界面的FT-IR谱图对比。(f) IDAN、IDA与SEI成分的EA(元素分析)谱图对比。(g) SEI成分中13C的SSNMR(固态核磁)谱图分析。▲IDAN分子随Zn2+迁移并逐步在锌负极富集,在电场作用下定向水解为IDA分子,并原位捕获Zn2+形成成分为IDA-Zn的络合物SEI保护层。XPS证实,形成SEI的阳极存在C-C、C-O、O=C-O、N-Zn、N-C、N-H、O-Zn以上七种化学键。FT-IR证实,形成SEI的锌负极存在Zn-O、Zn-N、-NH-、C-N、C=O等化学基团。元素分析证实,SEI的成分相较于IDAN,与IDA更为接近。固态NMR证实,SEI成分中的13C元素分布能够与IDA-Zn完全吻合。IDAN电激发水解为IDA后络合Zn2+生成IDA-Zn的反应式:
图2. 对生成的SEI的机理性研究
H2O、IDAN、IDA和IDA-Zn四类分子的(a) 构型及表面静电势分布, (b) 轨道能量分布及LUMO/HOMO能级。(c) Zn (001)、IDAN与IDA-Zn的吸附/络合作用的结合能。(d) 电场激发下IDAN向IDA的定向水解示意图。形成SEI后阳极的(e) SEM平面图与(f) 对应的EDS谱图,及其(g) SEM截面图。▲ESP表明,IDAN与IDA相较于H2O具备更强的极性,利于Zn2+的脱溶极化并与负电基团相互吸引,促进阳极表面形成络合物网络。IDAN的LUMO下降,表明其作为电子受体的化学活性较高,进而在激发过程中发生原位转化。IDA的HOMO升高,具备电子供体特性,在电镀过程中与Zn2+络合进而于负极形成嵌入式的SEI。IDA-Zn络合物具有最小的轨道间隙,更低的LUMO能够容纳更多负电荷基团,从而吸引未反应的IDA,促进致密网络的形成。结合能计算表明,IDAN能够通过Zn2+的定向运动在锌表面富集,水解生成的IDA则对Zn2+具有卓越的捕获能力。IDAN随Zn2+迁移富集后,在电场作用下被原位激发水解转化为IDA,并释放出NH4+。形成SEI后的阳极,具有平整致密的表面,C、N、O和Zn元素均匀分布,冷冻淬断后的截面可观测到SEI的厚度与嵌入式特征。有无SEI保护的阳极组装的(a) Zn||Cu半电池库伦效率曲线。(b) Zn||Zn对称电池低电流密度循环曲线及循环后(c) 无SEI阳极和(d) 有SEI阳极的激光共聚焦(LSCM) 显微形貌。(e) Zn||Zn对称电池的(e) 高电流密度循环曲线和 (f) 高放电深度循环曲线。(g) 与已报道的工作在循环时长、电流密度与累积电镀容量上的对比图示。▲组装的Zn||Cu半电池在5
mA·cm-2, 2 mAh·cm-2下5000次循环,保持高达99.89%的平均库伦效率和稳定的电压-容量曲线。组装的Zn||Zn对称电池在5
mA·cm-2, 2 mAh·cm-2下循环长达4000
h,并依然保持稳定不变的界面;在高达100 mA·cm-2的极端电流密度下循环长达630
h,并获得前所未有的31.5 Ah·cm-2的累积电镀容量;在高达90%
DOD的极端放电深度下循环长达440 h,证明其沉积/剥离的高度可逆性。
图5. SEI对锌负极保护效用的模拟
(a) IDA、IDA-Zn的态密度和Zn的分波态密度曲线。(b) 锌离子在IDA分子中的扩散能量变化曲线。(c) 锌离子通过阳极SEI的动态传输示意图。有无SEI保护的阳极在循环状态下的 (d) 电场分布与 (e) Zn2+通量分布的模拟图。▲态密度计算表明,IDA具有绝缘的本征特性。在形成络合物SEI后,由于Zn与IDA之间的配位,带来更低的导带最小峰值,费米能级附近的带隙虽然变窄,但实际带隙仍然较大,说明SEI具有优异的绝缘性能。Zn2+的在水系中的长程扩散需要较大能量,Zn2+与IDA无法充分成键;而Zn²⁺在SEI中的短程扩散需要的能量较低,能够流畅进行离子交换。在电场作用下,Zn2+·6H2O在SEI表面去溶剂化后,通过IDA的配位位点顺延连续的络合盐网络向负极传输,最终通过嵌入位点进入阳极。对于负极沉积/剥离状态的模拟,同样证明在SEI的保护下,阳极附近的电场和Zn2+通量更加均匀。通过电场激发IDAN水解转化为IDA,在负极富集的同时瞬时捕获Zn2+后,原位生成具有绝缘性、离子导电性和亲水性特征的嵌入式SEI,能够促进Zn2+的传输和脱溶极化,均匀界面电场与离子通量,显著抑制副反应带来的枝晶、腐蚀和钝化。组装的Zn||Zn对称电池在100
mA·cm⁻²的极端电流密度下循环了630小时(累积电镀容量高达31.5
Ah·cm⁻²),同时在90%的极端放电深度下循环了440小时。组装的Zn||NH4V4O10纽扣电池在20
A·g-1快速充放电的条件下,展现了卓越的循环耐久性,2000次循环后,保持率接近90%。组装的软包电池在1
A·g⁻¹下循环350次后保持率超过90%,并为智能手机快速充电。结果证明,本文介绍的原位构筑SEI的方法,有效提高了锌负极对高电流密度的耐受能力,为需要高电流密度工作环境(瞬时规模化储能)的AZIBs提供了一种简便且经济的负极保护策略。
Novel In-Situ SEI Fabrication on Zn Anodes for Ultra-High Current Density Tolerance Enabled
by Electrical Excitation-Conjugation of Iminoacetonitriles
Ruqian Zhang 1, #, Tao Shui 1, #, *, An Li 2,
Huan Xia 1, Gang Xu 1, Lingfeng Ji 1, Chengjie
Lu 1, *, Wei Zhang 1, *, ZhengMing Sun 1, *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DOI:
10.1039/D4EE03624G
水系储能 Aqueous Energy Storage 声明 本公众号 AESer 致力于报道水系储能前沿领域的相关文献快讯,如有报道错误或侵权,请尽快私信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做出修正或删除处理。感谢各位读者的支持与宣传,同时欢迎广大科研人员投稿与合作,具体事宜可发送邮件至aqueousenergystor@126.com,或添加下方小编微信,我们将在第—时间回复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