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方二维码 | 关注我们
最近薛京律师出差比较多,做了很多客户的个案咨询,和不同机构、同业专家进行了交流和分享。我个人近来有一个比较强烈的感受:需求端,中国家族企业传承到了不得不传的破局点;供给端,无论是一代或二代的认知和经验,还是整个社会“托举”服务的能力,都还没有做好准备——在没有大量本土经验、案例可供参考的提前下,改革开放创富的一代,必然会频繁、集中进入传承的试错阶段,甚至可能会以一代人的传承为代价。中国家族和家族企业的传承模式、制度和经验、人才积累,恐怕要付出大量的试错成本,方能建立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恐怕会有很多家族企业在传承中面临大浪淘沙,甚至进入社会财富重新分配。即使放眼发达国家和地区,也会发现成功传承或真正做到百年家族的,寥寥无几。笔者在翻阅一本奥运冠军郑钦文推荐的书——《破圈》,作者顾及认为研究创业的“失败”很重要,甚至做了一个“失败研究院”,专门研究失败的商业案例,去分析、提炼创业失败的底层原因。在序言里,作者分享了达克效应认知曲线,认为失败往往源于行动背后的认知盲目与偏颇。
如果把家族及家企传承看作是企业家的最后一次创业,那么总结、提炼、分析阻碍家族、家企传承成功的原因就变得非常重要。家族传承的“主理人”——一代创始人了解自己、管理和提升“传商”(这个词是笔者编的),就成为传承成功、或避免失败的隐形前提条件。笔者从观察到客户的六个类型,来展开讨论和分析:
过去几十年,创富一代个人的勤奋、聪明赶上国民经济的上升趋势,造就了很多财富故事。不过,很多一代客户往往执着“第一桶金”时的惯性思维——只愿意为增长付费,不习惯为安全买单。很多客户希望有一个100分的完美传承方案——“风险绝对没有、效果绝对确定、最好没有成本”。殊不知,改革开放这一代人的传承可能都在试错,谁更早、更小范围试错,谁才能更早获得一手经验和认知。在全球法律和税务合规日趋严格的大趋势下,一味追求财富增量,忽视存量安全的惯性思维,本身就是最大风险。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企业主会问这样的问题:股东和企业怎么少缴税或不缴税?这样的问题,其实暴露出客户底层思维与趋势脱节的风险——客户缺乏为长治久安付出必要、合理成本的认知。安全是有成本的,包括合规成本,税务成本,尊重知识和常识、为专业付费的成本。我认为,中国第一代私人财富整体安全地传承,其实就是富一代放弃对传承无/低成本执念的过程。笔者建议不要把传承当作财富的被动延续,而是当作新的创业项目来做。建立先有投资才有收益的观点,在获得传承收益(传承目标达成)前,先进行必要的投资,包括一代创始人的时间、格局和明智,为必要、合理的传承成本买单。高净值客户往往社会成就很高,但成功背后又有很多烦恼——复杂婚姻、复杂子女关系、多子女的利益平衡……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传承和接班需求日益紧迫。笔者发现很多客户缺乏动力和决心,不是把传承当成“郑重的商业项目”来调研思考、建立团队、打磨方案,而是更多当成家务事、烦心事,有一搭没一搭地接触律师、私行、家办,缺乏在商场上的杀伐果断。我接触过很多私行或家办级别的客户,他们前期咨询后,过几年回访时发现,还是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行动,甚至错失时机直接进入“有损式”传承。 比如,曾咨询过笔者的一个客户,他遇到最大的传承障碍就是决定三段婚姻四个子女中,哪个子女接班?如何排除某个前妻干扰其他子女接班?该客户在做决策时要耗费很大的心力,还要焦虑之后的种种震荡与阵痛。面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矛盾,客户选择了回避,服务停滞在方案论证阶段,但是风险却在天天叠加积累。回避、拖延复杂决策,是很多高净值客户的下意识选择。其实客户往往只需要迈实质的一小步,比如先写一个防护型遗嘱,或先设立一个家族信托、保护一下某段婚姻中觉得有亏欠的子女,就可以解决这位客户的局部问题。即使小步的启动,也可以帮助客户进入具体事情的思考,慢慢克服整体传承方案的畏难情绪。中国的高净值客户非常擅长焦虑,把很多时间花费在主观焦虑而不是客观学习上。在充斥着贩卖焦虑、夸大不实、噱头话题的信息爆炸时代,客户很难辨别哪些是真正的风险。只要媒体报道一个热点话题,笔者就会接到大量的咨询电话——客户担心自己或企业会不会受到影响。不过,如果继续追问客户有没有系统了解过,他担心的所谓“新公司法”或者是CRS风险到底是什么,客户一般都答不上来。焦虑爆表、学习能力弱,或者说学习财富管理新知能力弱,是很多客户的共同特点。过于焦虑而对实际风险缺乏准确、长远、全局的判断,就会导致决策失去定力与全局观,从而盲目做决定,对家庭成员身份和财富配置的规划进行重大的错判。焦虑而盲动,就是财富最大的不确定因素——缺乏独立思考,一定会在现实中被买单。有一句真话很少有人会说——老子英雄,儿子大概率不是好汉。这在统计学上叫均值回归。一代创造财富神话、考上顶级名校属于卓越,卓越都是不正常的,正常的是子女就是个普通人。所以,在传承上最大的流失其实是一代的战略、管理能力和人格魅力。这个无法复制粘贴到后人身上,留下再好的家底往下“传”,也需要子女有能力和意愿来“承”。
很多一代创始人想法是传承企业、子女接班,做百年企业。笔者反倒觉得,一代要接受均值回归的规律,要接受自己“不那么喜欢”的传承模式进入思考视野。如果子女接班能力和意愿都很强,那上阵都是父子兵,可以围绕二代接班人为核心,进行所有权和控制权的传承设计;如果子女能力或意愿一般,那就尊重他做“闲散王爷”的前程选择,通过所有权、经营权和受益权分离的设计,来结构化传承家族财富。笔者认为,很多客户的传承目标过高,要根基实际情况管理预期和调整目标。传承路径有规律,百年传承与百年企业传承不是一回事,不防结合实际换一种方式或思路传承。
由于客户资产和家庭关系的复杂性,在设计和落地传承规划时,往往需要组合拳,结合法律、税务、金融等各种工具或架构来形成方案。由于我国私人财富才刚刚进入集中传承时期,从业人员存在能力、经验高度不足,甚至良莠不齐的现实情况。客户如果运气不好,遇到的从业人员有可能不专业,甚至夸大工具功能、放大风险与焦虑。信息过载和认知污染,有可能使客户对于某类工具或某个行业本身都产生了误解。我遇到很多客户,从未配置过家族信托或家庭保单。问起原因,背后往往是一个信任被破坏的故事。其实,工具是中性的。比如不是所有的企业家都需要信托的债务隔离功能,有可能只需要它的传承功能;也不是所有的客户只能万般纠结去订立遗嘱,可以通过了解与运用人寿保险的功能,实现“类遗嘱”的安排。根据统计,我国中产以上家庭大概有四分之三没有配置任何形式的寿险。这和西方国家的家庭寿险配置比例差距显著。所以,客户对于工具的功能,应该报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去了解、比较,积累自己的一手经验和观点。对于财富管理从业人员而言,也必须面对这个现实的挑战,如何帮助对工具有“偏见”的客户,重新认识工具。中国客户特别热衷了解宏观观点,这个本身无可厚非。不过再宏观的洞察,也需要在微观中为己所用。据笔者观察,很多客户学习这类知识主要是缓解信息焦虑,而未形成积极指导具体事情的决策。很多客户理念上知道传承很重要,但是对于传承中的细节,缺乏经营企业一般的精雕细刻和细节思考。笔者认为,一代创始人是家族传承的第一责任人。如果一代创始人不在微观、具体问题上投入精力深度思考,传承方案有可能隔靴搔痒,只能解决枝节问题,很难初触及和解决核心问题。 我有一个特别尊敬的客户,他60岁后开始考虑传承问题,针对这个主题把国内当时所有商学院的课程都上了,看了很多专业书籍,和很多学者、专业人士进行交流。当他的通识与见识问题解决后,我们为他提供传承方案服务时,直接切入的就是清晰的宏观愿景下的具体细节论证与落实。在为这位长者服务时,只用了三个月时间就完成并落地传承方案,时隔二年又在1.0传承方案上迭代了股权信托传承。这是我见过的最高效、沟通最通畅、效果最圆满的传承服务案例,我深深感觉到一代宏观与微观结合,在传承这个“最后的创业”上亲力亲为的掌控与参与能力,是后代的福祉。今天这篇文章有点像吐槽贴。在家族传承六类肖像中,您属于哪一类型的家族创始人呢?我的观点可能不太讨喜——整个社会对财富的理解与传承,可能要以当下这一代人的试错为代价。传承有风险、正如创业也有风险。在传承这个最复杂的“创业项目”前,一代主理人要敢于不断试错……传承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是一个踩着失败前进的过程。亲爱的读者,感谢您对薛京律师公众号的关注,想要了解更多私人财富管理和婚姻家事领域的法律知识和实操指南,请扫码关注“薛京律师”视频号。分享更多专业输出!🌈期待与您在视频号里相见!💖
点击“在看”精彩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