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北门回望”系列活动第五场展映:丢失在这里,住在这个村

民生   2024-10-16 17:39   云南  


活动现场合照


引言在8月23日的映后分享中,我们进一步理解了影片《丢失在这里,住在这个村》如何超越了传统学者与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进而建立起一种基于毕芳与李兰两个个体间深厚信任与友谊的合作关系。这种合作不仅是研究者对村民生活的记录,更是在长达8年的时间里,研究者与村民相互分享生活的点滴,共同参与到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中去。这种关系的建立丰富了影像内容,也赋予影像一种有温度的文化表达。


晏舒曼

现场图片拍摄 | 杨红梅 吉若柠

编辑 | 解丝语




01

映后谈记录


观影现场
对于李兰而言,自己的姐妹都嫁去了别村,父母希望她留在本村组建家庭,2005年,她在毕业后回到村里生活,和丈夫在家门口开了一间小卖部。儿子一周岁时,丈夫带他去照相馆拍了照片。李兰看到照片后,跟开店的老板娘聊了一些想法,但当时并不知道这些想法该怎么去实现。夫妻商量以后,决定买一台价值800块的数码相机和一整套的洗照片设备,后来李兰也去培训了一下摄影技术,但更多时候,她是凭着自己的感觉去拍照、拍视频。

对谈现场(左起毕芳 李兰 陈学礼)

她决定在自己的村子里开一家照相馆,这样她可以帮村里的大人、小孩、老人拍照,并洗出来。并自学成才为村民理发,渐渐地,她不仅成为村子里的婚礼摄影师,同时新郎新娘的发型、妆面也由她一手打理。无论是拍摄还是造型,既是一部分收入的来源,更是她的兴趣所在。

李兰还担任了大姚县第十八届人大代表、傣族火草筒裙的楚雄州非遗传承人以及高坪子村村委会副主任,并在当地各级政府的支持下,牵头创办了“火草筒裙”传习所。毕业回到村子生活后,李兰积极参与了村里的一些传统文化活动,如制作火草筒裙。她发现参加这些活动的主要是自己母亲那一代的人,而她这一代几乎没有人参与。看到她们使用的纺线工具和复杂的制作工序,李兰意识到如果不将这些传统文化记录下来,可能会逐渐消失。尽管当时她使用的手机很便宜,像素也很低,但当她用手机拍照时,发现镜头里的画面非常美丽,于是产生把这些传统文化记录下来的想法。

在展映现场分享的李兰老师
毕芳和李兰结识于2012年,第一次她只在高坪子村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简单访谈了李兰的母亲,临走之前,她去了李兰的小商店,问她:“你说你在拍东西,你拍了些什么?我能不能看一下?”李兰给了她两张光盘,毕芳原本以为是要付钱的,但李兰没有收她的钱。一张记录了传统仪式的步骤,另外记录了一场婚礼。李兰还告诉她,自己其实拍了很多素材,但因为存储卡容量太小,装不下太多,所以有时候拍完只能留下部分素材,其余就删掉了。

于是毕芳对李兰说:“你以后拍的都留下来,我给你一个硬盘。”于是她给了她一个移动硬盘,并表示如果装满了会继续给她,总之素材不要删掉,都留下了。在毕芳看来,李兰的拍摄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成为一种持续性的抢救性记录,哪怕来不及剪辑,也可以先留下大量的影像素材。

她们就这样建立了联系,并延续着最初的友谊。后来李兰继续用这个硬盘,毕芳在其中看到了她拍的傣族火把节,以及一些家庭建新房时的仪式,其中有些仪式让毕芳觉得非常有趣,有一种神秘感。另外,在2019年,李兰注册了快手账号,她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比如上山干农活,或者参加活动时随手拍摄的视频上传到了快手,她还说,快手的粉丝比抖音的要多,现在快手粉丝已有6500多人。

在展映现场分享的毕芳老师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高坪子村经历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迁通过影像得到了生动的记录和展示。从2019年之前的破旧茅草房到如今的新房,从难以通行的泥泞小路到如今的柏油乡村公路,村子的基础设施发生了显著的改善。随着大量水电站在江面上修建,金沙江的河道也随之改变。高坪子村的传统服饰也经历了简化和改良与推广,年轻一代在节日或重要场合开始重新穿上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装……影像忠实记录了村民们从老房子搬迁到新房子的过程,以及这些变化对他们日常生活和社区关系的影响。
村民影像作为档案的重要性逐渐显现,陈学礼老师回忆起2019年,由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主办的“民族文化与项目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工作坊。在这个工作坊上,毕芳和李兰共同分享了她们在“金沙江中下游傣族影像志实践与思考”的经验。同时,台南艺术大学的井迎瑞老师介绍了“影音档案的搜集、整理、修复、维护、存储和管理”相关内容。几位老师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不要丢弃任何影片,没有任何一个素材是无用的。”

在展映现场分享的陈学礼老师

在此之前,李兰因为存储空间不足,常常在拍摄完婚礼等活动后,将磁带重新使用,抹掉之前的内容,导致许多珍贵的视频素材被丢失。这种做法在村子里很普遍,很多婚礼摄影都是拍完给了主人家后,素材就被丢掉了。如果没有看到过去王国强老师、李兰和毕芳老师拍摄的有关村子里一些活动的照片,人们就不会知道那时的情况。档案的概念帮助保存了这些珍贵的记录。如果没有这些照片和视频,大家就无法了解这个村子和其中的人们过去的样子,也无法理解从过去到现在的变化。

在高坪子村这个不为人知的小村庄里,影像档案的重要性尤为突出。传统档案往往记录国家层面的大事件,许多人可能认为这些档案与他们的生活无关。然而,李兰的影像却成为了村庄的声音,成为村民生活的记录,归属于这个村庄及其子孙后代的集体记忆。这些鲜活的影像档案让每一个村民都能看到自己,感受到自身存在的意义,因为这些影像真实地反映着他们的生活,与他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在陈学礼老师看来,民族地区的服装、交通和住宿的改良与改善是非常重要的。尽管有些人认为,为了研究和拍摄,这些地方的人应保持原有的生活状态,但这是一种非常糟糕的想法,因为每个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他认为,在进行这些改良时,可以花时间与老一辈人沟通,了解并记录下他们所传承的传统知识和工艺流程。这些记录将为后代子孙提供宝贵的学习资源,帮助他们理解并传承祖祖辈辈的智慧。在今晚的影片中打动他的是寻找火草时使用的“讨火草”这个词。与“找”或“采”不同,“讨”表达了一种谦卑的态度,体现了对自然资源的尊重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他还与“讨媳妇”作了类比,指出这些语言的使用中包含着许多深刻的文化意义,这些传统知识和态度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价值,应当被保护和珍惜。
与村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影像所带来的一个质询是,在传统的剧情片中,演员的表演通常被视为导演智力成果的体现,影片的最终呈现也是导演和编剧意图的产物。然而,在基于村民生活的纪录片创作中,影像的价值更多地来源于村民自身的参与与贡献。村民们通过他们的行为、语言和表情,为影片注入了独特的生命力和真实感。这种创作方式使得影片不仅仅是研究者的智力成果,而是所有参与者共同努力的结晶。
在影片与短片比较中,我们看到来自三种不同视角的影像:由当地居民李兰拍摄的村民影像、联合作者毕芳与李昕记录的村里人的生活,以及县融媒体中心制作的专题纪录片。这些具有纪实性质的影像虽然在某种程度上都反映了村民的生活,但呈现方式和创作考量各不相同。其中,李兰的影像更贴近村民之间的自然互动,村民们在她的镜头前像平时一样交流互动,营造出一种可传递的轻松自在的氛围。这种真实的表达不仅使影像更贴近村民的日常生活,也让观众感到愉快舒畅。
通过这些影像,我们不仅看到了村民的日常生活,更在现场感受到了他们在面对外界时的坚韧与自信,正是在此意义上,影像成为村民自我表达的有力工具。而在彼此信任与合作中,影像成为了连接村民与外部世界的桥梁,能够使村庄的故事被真实而生动地传递出去。
左起李兰儿子 李兰 毕芳
在观众提问的环节,有观众询问当地鱼神信仰,并和自己所调研的白族地区进行比较,毕芳老师对此进行了回应:在传统的婚礼仪式中,古歌的唱词提到让孩子像鱼一样多,暗指鱼产的籽非常多,象征着后代繁衍兴旺。这种祝福和繁衍子孙的理念息息相关。此外,鱼在文化中也有重要的象征意义。老祖曾提到,鱼不仅是生活中的食物来源,还与他们的日常生活和信仰紧密相连。
在当地,有一个名为“窝巴节”的节日,这个节日和鱼的关系尤为密切。节日期间,人们会前往金沙江的入江口,把被洪水冲走的庄稼、牲畜和鱼的“魂”召回。这是窝巴节最核心的意义——祈求风调雨顺,庄稼、牲畜和粮食不会被大水冲走。鱼不仅是食物的来源,还是生计的一部分。老祖口述中提到,人们捕到鱼后,会用鱼换取盐巴、粮食等生活必需品,这反映了当地人“靠水吃水”的生计方式。
毕芳老师回答观众问题
除了与影片相对应的地方性知识,陈老师对于影片在地放映的情况更为关心,以及毕芳和李兰对于在影音档案的合作方面未来如何预想。毕老师的影片未能正式回到村寨集体放映过,但在影片展出和投放影展前邀请李兰和另一位村民观看与点评,把握是否有与他们的文化不符合、或不合适对外人公开的部分。同时由于双方工作繁忙,合作过程中拍摄与剪辑的工作也因此变得复杂。在金沙傣地区早期影像资料方面,王国强先生也无私地提供他之前拍摄的影像资料。此外,还有寻找更早的影像资料的努力,比如联系云南大学的江应樑教授的后人,因为他在1930年代拍摄了一些德宏傣族的照片。
在毕芳看来,李兰能够在自然的状态下记录村民的生活,村民在她的镜头下显得十分放松;外来人在拍摄时,村民则会表现出一些疏离感。这个片子的视角结合了当地村民和外来者的双重视角,形成了优势互补。她曾与李兰讨论过“乡村之眼”的培训项目,认为如果她能亲自参与拍摄并制作影片效果会更好。受限于时间因而无法参加10至15天的培训。因此她们达成了共识:李兰负责拍摄,毕芳负责剪辑。因为拍摄是抢救性的记录,有些老人去世了,有些仪式也在消失,因此拍摄需要尽快进行,剪辑可以慢一点。未来她们会继续通过移动硬盘传输素材,等到有时间时再进行剪辑,并争取在退休之前完成这些工作。
活动尾声,陈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对于这部影片,谁的贡献最大?陈老师认为,影片最大的贡献者并不是导演或拍摄团队,而是杨奶奶、李兰的家人以及村民们。他们通过自己的行为、语言、表情和日常生活,构成了影片的核心内容。与剧情片不同,剧情片中的演员通常在呈现导演的智力成果,而这类纪录影片则是通过村民的自然表现来展示的。在影片中,呈现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影像:一是李兰拍摄的村民影像,二是毕芳老师和李昕老师拍摄的村民影像,三是融媒体中心电视台拍摄的高坪子村的影像,三者之间存在很大差异。
在融媒体中心的影像中,村民们被外界称赞他们的村庄有多么美丽、文化多么丰富,这种表现或许并不真正表达村民的心声。当毕老师和李老师去拍摄时,拍摄团队把身段放低了,与拍摄者的关系更加亲近。但在李兰的拍摄中,村民的表现更为自然,表现得像日常生活中那样随意、真实,这是一种非常舒适的状态。
今天的放映场地特别适合让观众看到这些不同的场景,同时也引发了对档案的思考。很多人一提到档案,可能首先想到的是个人的人事档案,记录着一生中的经历,甚至是工作中的污点。此外吗,人们习惯于将档案与宏观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不会去关注这样一个不为人知的小村子的档案。然而,在这个小村子里,李兰和村民们与毕芳老师、李昕老师从内部和外部合作,创制了一份属于村子的影音档案。这个档案不仅是对村民的记录,也是对整个村庄和后代的一份宝贵财富,它能够让每一个村民看起来心会跳的,而不是冰冷如仿佛与他们无关的官方档案。
通过这次放映与分享,我们不仅见证了高坪子村村民与外来研究者之间的深厚情谊和互助合作,也深刻认识到影像记录在传承和保护地方文化中的重要性。这部影片不仅是对村民日常生活的真实再现,更是对地方性知识和文化的抢救性保存。正是在这场长达八年的合作创作中,村民与影像记录者共同赋予这片土地新的生命力。

02

更多现场图片


李兰儿子  参与现场交流



现场观众提问(组图)
感谢 璞玉书店 和 勐海深山老林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


 | 推荐文章 | 






乡村之眼
助力自然保护与文化发展的行动者,用影像记录、传承和传播乡土智慧。
 最新文章